長著馬臉的蝙蝠

2021-01-19 動物世界


錘頭果蝠 是一種生活在非洲的哺乳動物。是狐蝠科錘頭果蝠屬下的單屬種。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翼手目 Chiroptera

科: 狐蝠科 Pteropodidae

屬: 錘頭果蝠屬 Hypsignathus

種: 錘頭果蝠 H. monstrosus


錘頭果蝠是大型蝙蝠,其翼展有68-97釐米。雄性比雌性大。


錘頭果蝠的骨骼


錘頭果蝠的皮毛為棕色,肩膀有一條白色的條紋。皮翼也是棕色的,耳朵是深棕色的,在耳朵的根部有一簇白毛。面部深棕色,嘴邊有幾根長的、堅硬的須。 

錘頭果蝠的前磨牙和磨牙分瓣,這在非洲的果蝠中是獨一無二的。 錘頭果蝠的兩性異形性非常高。雄獸的頭很大,而且能夠通過比較大的嘴、喉和唇組成的共振體發出很響的叫聲。


錘頭果蝠是食果動物,其最主要的食物是無花果,但是它們也吃芒果、香蕉和番石榴。食果有一定的缺陷,會導致一定的蛋白質不足,因此有人認為錘頭果蝠所以較食蟲的蝙蝠的消化道長。由此它們可以提高其對蛋白質的吸收能力。此外錘頭果蝠的消化速度比較高,食慾也比較大,這樣能夠吸收更多的蛋白質。通過吃非常不同的、含不同蛋白質的果實錘頭果蝠也可以補充其蛋白質的需求。 一般錘頭果蝠將果子摘下來、帶到附近的樹上去吃。它們將果汁擠出咽下,而果肉則被吐出。因為錘頭果蝠不吃果肉,因此它們一般不被看作是好的種子傳播者。


雄獸的覓食範圍比較廣來尋找高質量的食物(可達10千米)。雌獸則依靠它們熟悉的覓食路線,由此獲得比較平衡的、低質量的食物。這可能是兩性之間新陳代謝不同、身體大小差異的原因。 大蝙蝠在飛行中往往面臨體溫過高的問題。這似乎是蝙蝠是夜間行動的動物的主要原因,因為夜間環境溫度比較低。觀察證明錘頭果蝠比其它蝙蝠能夠忍耐高的環境溫度。但是在溫度低於11 °C時它們會喪失飛行協調的能力。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它們的翼的面積比較大,在低溫情況下飛翼喪失的熱量特別高,使得它們喪失飛行協調能力。


錘頭果蝠是夜間行動的動物,白天棲息在樹冠上。它們使用掩護色來逃避天敵。棲息時它們沒有特殊喜好的樹木,不過有時它們會在同一顆樹上待相當長的時間。棲息地一般離地面20至30米。

錘頭果蝠的天敵有人和夜間活動或者晨昏活動的獵禽。不過對於錘頭果蝠來說最大的威脅卻是寄生蟲。


錘頭果蝠每年可以繁殖兩次,一些雄性在晚上聚集在河邊,快速拍打翅膀,並發出響的叫聲吸引雌性,雌性飛過求偶場來尋求雄獸。

雌性一般每次產一仔。雌性錘頭果蝠一般在六個月後就性成熟了,它們此後繼續成長,在九個月後達到成獸的大小;雄性獸要到18個月後才性成熟,一般它們要到12個月後才獲得它們的面部特徵。

錘頭果蝠的壽命很長,野生錘頭果蝠可以達30歲。


錘頭果蝠廣泛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區,棲息在河流邊緣的森林、紅樹林、沼澤和棕櫚林中。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郵  箱:iltaw_tg@sina.com

動物世界-分享

進入QQ群:484188142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的微店,

裡面有一些不錯的書。


相關焦點

  • 非洲最大蝙蝠,長著一張「馬臉」,形象比異形電影還嚇人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蝙蝠是一種長相恐怖的生物,人們常常將蝙蝠和吸血鬼聯繫在一起,而在最近,由於蝙蝠引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是在國內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這也讓不少人談「蝠」色變。
  • 非洲有一些你沒見過的動物,馬臉蝙蝠和「鳥中哈士奇」上榜
    非洲有一些你沒見過的動物,馬臉蝙蝠和「鳥中哈士奇」上榜 如果你喜歡看動物世界的話,那一定會很熟悉一個大陸,那就是非洲了!作為一片物種極多的陸地,非洲不知道誕生過多少奇奇怪怪的物種。像什麼馬臉蝙蝠啊、鳥中哈士奇等讓人驚嘆不已,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你從未見過的一些非洲動物吧!
  • 這種長著馬臉的怪物居然是非洲人的食物,還可能傳播了伊波拉病毒
    這種長著一張馬臉的怪物名叫錘頭果蝠,是非洲最大的蝙蝠,同時,它也是目前認為的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之一。錘頭果蝠與伊波拉大家應該會對2014年西非那一場史無前例的伊波拉病毒疫情記憶猶新,在那一場疫情當中,第一個感染的家庭,就承認他們曾經獵食過這種錘頭果蝠。這種看起來異常恐怖的生物,為啥他們會去獵食呢?
  • 長相最怪異的20種蝙蝠,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今日boredpanda網站就總結了一波長相十分驚人的蝙蝠,有些面目猙獰,也有一些居然有點可愛……一起來感受下:狐蝠,頭型似狐,口吻長而伸出,故稱之狐蝠如果沒有翅膀,還是挺可愛的……加納飾肩果蝠,這種分布於赤道地區的蝙蝠,看起來就像一條長了翅膀的狗!
  • 蝙蝠和老鼠有關係嗎?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蝙蝠和老鼠沒有任何關係的, 蝙蝠是蝙蝠,老鼠是老鼠,可以說它們除了都是哺乳動物之外,其它的地方,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它們的外觀也是不一樣的呀,而且區別是很大的,為什麼會有蝙蝠褪去翅膀就成為老鼠,老鼠長了翅膀就成為蝙蝠這種說法呢。
  • 蝙蝠是老鼠變的?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而最近全球正在經歷關於「病毒」時期,不少人對蝙蝠的話題也是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點。同時引發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出來,那就是「蝙蝠與老鼠的關係」,蝙蝠真的是老鼠演變過來的嗎?而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說兩者可能並沒「絕對」的關係,同時作為生物演變歷程之中的一部分,大家都是具有不一樣的特點。
  • 越南發現奇異「貓頭鷹」蝙蝠 長著獨特尖鼻子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哺乳動物學》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中提到,研究人員在越南發現了新種類的蝙蝠。這種蝙蝠最有特色的一個特徵是長著一個不尋常的鼻子,有點類似貓頭鷹的頭。
  • 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親?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長翅膀成了蝙蝠?
    從頭部形態上看,蝙蝠確實與老鼠有一定的相似度,在坊間確實也流傳著許多關於老鼠和蝙蝠關係的傳聞,比如有人說:蝙蝠是老鼠偷吃了油(或者鹽)變成的。其實,以上這些說法都是不科學的。蝙蝠既不是老鼠變成地,也和老鼠沒有任何的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兩種動物的演化史。
  • 我國發現長「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
    本報訊日前在線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和臨沂大學鄭曉廷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報導了一種生活於約1.6億年前的具有類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龍
  • 匪夷所思,一種恐龍長著「蝙蝠翅膀」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張瑩)中國科研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報告說,他們發現侏羅紀一類稱作善攀鳥龍的恐龍曾演化出類似蝙蝠的膜質翅膀,這種與鳥類飛羽截然不同的結構表明,恐龍至鳥類的演化中曾出現意想不到的飛行嘗試。
  • 自然科普 動物殺手系列之:長著尖利小牙的吸血蝙蝠
    今兒認識一下會飛又長著尖利小牙的吸血蝙蝠。殺手自述我們現在算是聲名狼藉了,也難怪,誰讓我們長得這麼醜陋,長著嚇人的尖牙,還喜歡吸血,不過這都是天生的啊,誰不希望長得跟朵花似的,唉……我們屬於蝙蝠的一種可別小瞧蝙蝠這個群體,這可是地球上唯一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你見過豬牛羊啥的會飛嗎?蝙蝠長著皮毛,不是羽毛;用乳汁餵養小蝙蝠。蝙蝠的捕食目標通常也是會飛的動物,比如飛蛾之類的。從名字就看得出來,我們是以吸血為生的。我們會貼著地面快速低飛,搜尋有體溫的動物,一旦發現目標,就用我們尖利的小牙齒咬穿他們的皮膚,吸他們的血。
  • 媽媽,什麼是長翅膀的老鼠,「蝙蝠」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有的人說是蝙蝠引起的,但是我們了解"蝙蝠"嗎?這種動物大白天是不會出來覓食的,夜貓子的蝙蝠晚上就會開始活動,山崖峭壁,有的房子和古老建築物的縫隙就是它的棲息地。為何人們會感染這種病毒,請不要吃野味!
  • 有人說蝙蝠就是長了翅膀的老鼠,它們是同一種的動物嗎?
    蝙蝠與老鼠確實長得很像,正是因為如此,關於老鼠和蝙蝠的傳言也比較多,比如蝙蝠就是會飛的老鼠、蝙蝠是老鼠偷吃了鹽變成的等等。那麼,蝙蝠和老鼠之間真的存在進化的關係嗎?它們兩個為什麼會有相似的外觀?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來了解一下蝙蝠和老鼠。
  • 中國研究發現一種恐龍長著「蝙蝠翅膀」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張瑩)中國科研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報告說,他們發現侏羅紀一類稱作善攀鳥龍的恐龍曾演化出類似蝙蝠的膜質翅膀,這種與鳥類飛羽截然不同的結構表明,恐龍至鳥類的演化中曾出現意想不到的飛行嘗試。
  • 世界上最大的「巨型蝙蝠」翼展長可達1.7米
    「蝙蝠」的個頭有多大?這或許在你的腦海裡已經有了答案,看到這隻巨大的「蝙蝠」,今天你就會改變對「蝙蝠」個頭的看法。解放軍捕獲了這隻巨大的「蝙蝠」,差不多一個人類的個頭,這大傢伙一直讓毗鄰秘魯亞馬遜叢林的當地人感到害怕,因為它經常襲擊穿越叢林的人類。
  • 女子被蝙蝠咬了一口,變異成怪物,人類會變異長出翅膀嘛
    我們都知道蝙蝠身上攜帶這多種致命病毒,它是一種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體形不大卻壽命奇長,可以輕輕鬆鬆活到20歲,像之前的伊波拉、非典、包括我們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好像都能跟它扯上關係。在電視劇盛唐幻夜中,吳倩小姐姐飾演女主遠安,遠安由於被靈溪養的藍蝙蝠咬了一口,誰知毒素侵入體內,盡然變成藍蝙蝠吸血鬼。畫面特效真的做的很精美了,讓人看了,不僅喜歡,情緒也跟著劇裡走了,太刺激了。在變身藍蝙蝠以後,遠安不但習性變得跟蝙蝠一樣聞到血液的味道就跟吸毒一樣控制不住要吸一口,就連身上也長出了一對藍色的翅膀。
  • 十幾釐米長的小蝙蝠誤入客廳後,又把窗簾當成了新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尉偉 通訊員 王光瑞一隻小蝙蝠誤入客廳,還把窗簾當成了新家,「賴」著不走。6月12日晚,商河縣許商街道辦事處某小區內一名住戶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接到群眾報警後,濟南消防彩虹路救援站迅速到場處置。
  • 閒話蝙蝠:古詩詞中的蝙蝠形象
    受西方文化影響,尤其是很多恐怖片關於蝙蝠的場景特寫,都把蝙蝠刻畫渲染成嗜血群居的恐怖陰暗族類。這一次的疫情,更把蝙蝠的可怖形象,推到極致,簡直要人人喊打。 可是,我記憶中的蝙蝠,全然不是這樣子的。 記得小時候,我們農村土房子多。
  • 壽命最長的蝙蝠與世界上最大的蝙蝠
    印度狐蝠又名印度飛狐Indian Flying-fox ,是蝙蝠類中最著名的體型最大的一個種類之一,印度狐蝠主要分布:孟加拉,中國,印度,尼泊爾,斯裡蘭卡等 大小:翼展1.2-1.5M 食物:水果,花蜜等。  印度狐蝠體長約為20-25釐米左右,沒有尾巴,休重約300-400克。
  • 蝙蝠背鍋史
    由於蝙蝠的顏值慘澹,常人對它的直觀印象都不會太好。 它長著老鼠的腦袋、尖利的獠牙,卻又背負著一對翅膀,棲息於陰暗的洞窟中,常常發出尖利的叫聲,令人不寒而慄。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蝙蝠一直不受待見。《舊約全書·申命記》記載 ,耶和華曾告誡摩西等人「凡潔淨的鳥,你們都可以吃」,卻不允許吃蝙蝠,顯然是將蝙蝠視為危險的不潔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