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騰訊新聞和吸貓了麼聯合出品,吸貓了麼系騰訊新聞TOP MEDIA計劃百佳企鵝號。
這種長著一張馬臉的怪物名叫錘頭果蝠,是非洲最大的蝙蝠,同時,它也是目前認為的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之一。
大家應該會對2014年西非那一場史無前例的伊波拉病毒疫情記憶猶新,在那一場疫情當中,第一個感染的家庭,就承認他們曾經獵食過這種錘頭果蝠。
這種看起來異常恐怖的生物,為啥他們會去獵食呢?其實,果蝠對於很多非洲人來說,可以說是人間美味,肉質極為鮮美,尤其是果蝠湯,據說湯汁還帶有淡淡的奶香味。
但是,吃貨們記住了,果蝠類的美食看看就可以了。因為現在雖然還沒鎖定伊波拉病毒的真正源頭,然而這種致命病毒的天然宿主,也就是果蝠類動物還是有很大嫌疑的。而世界衛生組織周五(8月8日)已經正式宣布,西非伊波拉病毒是國際公用衛生緊急事件,將對其他國家造成風險。所以在這種敏感的時候,果蝠類動物咱們能不接觸就不要接觸了,果蝠湯什麼的,還是放棄吧。
為了攻克伊波拉這種可怕的病毒,作為此病毒的天然宿主之一,錘頭蝙蝠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科學家列為重點研究對象。它們被專業人士從叢林中捕捉回來後,就會被統一安排稱重,拍照,測量大小等基本資料收集,然後開始抽血進行檢驗。
被捕捉的錘頭果蝠在完成一系列的樣本採集後,還是會被放生,回到野外。但是從下圖那可憐兮兮的神情可以看出,這種看起來很恐怖的傢伙,還是被嚇得不輕嘛……
錘頭果蝠和伊波拉進一步的聯繫,還是留待科學家們一一揭開吧,咱們現在繼續來看下這隻大傢伙其他的一些資料。
錘頭果蝠作為非洲最大的蝙蝠,它的翼幅在686到970毫米之間。曾經就有人拍到過非洲當地人徒手抓住了一隻巨大的錘頭果蝠,看起來還是相當瘮人的(非洲人的膽子也真是不一般的大啊)。
而錘頭果蝠的雄性和雌性有著明顯的差異,人們印象深刻的那張馬臉,其實是雄性專屬,人家的雌性,長得還是比較溫柔的(至少看起來是張瓜子臉)。
錘頭果蝠跟大多數的蝙蝠一樣,在白天歇息,晚上行動。所以,如果你行走在非洲大地上的時候,在某棵樹下乘涼,一抬頭可能就會看見這般景象。
不過,如果你是個大近視眼,可能就會錯過這神(ke)奇(pa)的一幕了,因為錘頭果蝠雖然對歇息的樹木並沒有特殊的喜好,但是他們棲息地一般離地20-30米,所以……
錘頭果蝠,顧名思義,是一種以水果味食物的蝙蝠,在吃的方面,它們既隨便又挑剔。隨便的是它們最愛吃的水果雖然是無花果,但是它們也不特別挑食,芒果、香蕉、番石榴、蒲桃等等它們都吃。挑剔的是它們吃水果,是從不吃果肉的,它們會將果汁擠出咽下去,果肉通通吐掉。
吃著蒲桃一臉懵的錘頭果蝠
錘頭果蝠在蝙蝠乃至於動物界中,壽命都可以說是比較長的,正常壽命可以達到30歲。
在它們可以說是漫長的一生裡,交配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別笑,這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錘頭果蝠是一種典型的使用求偶場交配的動物,這個怎麼理解呢,其實就是一堆的雄性錘頭果蝠約在一個地方拼命的展示自己,然後吸引雌性過來找它們,然後再完成它們的人生大事。
它們怎麼展示自己的呢,那就是拼命的拍打翅膀,然後發出響亮的聲音,嗯,就這麼簡單。在完成人生大事之後,雌性錘頭果蝠如果成功懷孕,就會產下一仔。
錘頭果蝠幼崽居然長得有點像小猴子
別看這雄性錘頭果蝠長了一張不咋地的馬臉,但是它們絕對是天生的大渣男。為啥這樣說呢,因為一隻雄性錘頭果蝠,是會有非常多的配偶的。
但是它們成為大渣男,也是跟它們的生理特性有關的。雌性錘頭果蝠性成熟是在它們差不多六個月大的時候,雄性呢,卻要在十八個月左右才性成熟。而這一特性,就會讓一個族群中的6%的雄性,要進行97%的交配。
嗯,這樣看來,能擁有三妻四妾的雄性錘頭果蝠其實只是應了那一句話,物以稀為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