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成為Belle II高能物理國際合作組正式成員

2020-12-04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王千茹 劉樂樂

近日,鄭州大學在第36屆Belle II國際合作組會議上,順利成為Belle II國際合作組的正式成員。成為繼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遼寧師範大學、蘇州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之後第10個加入Belle II國際合作組的中國內地高校和科研單位。

據了解,Belle II高能物理實驗位於日本筑波科學城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KEK)的超級KEKB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是原Belle高能物理實驗的升級版。升級改造後的超級KEKB正負電子對撞機首次採用納米級的正負電子束流技術,其設計亮度是此前KEKB加速器的40倍,是目前世界上亮度最高的加速器。Belle II實驗預計未來10~20年將引領高精度高能物理實驗的發展前沿,將為B介子衰變、重夸克偶素物理、奇特強子物理、CP破壞、尋找超越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等提供新的機遇。Belle II國際合作組目前由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116所大學或研究所的980多名研究人員組成。

鄭州大學物理學院長期選派教師團隊參與Belle II實驗,為Belle II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來,物理學院積極利用學科特點,先後加入北京譜儀(BESIII)國際合作組、江門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JUNO)、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合作組、太極計劃等大科學裝置和國際合作組織。此次成功加入Belle II高能物理國際合作組,將進一步深化學校與合作組成員間交流合作,推動物理學科的國際化發展,提升學校的學術及科研影響力。

編輯:河南日報專刊

相關焦點

  • 恭喜鄭州大學,正式成為高能物理國際合作組正式成員
    恭喜,鄭州大學加入Belle II國際合作組,為中國內地高校第十位正式成員Belle II國際合作組,也可稱作高能物理國際合作組,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高能物理實驗室。Belle II高能物理實驗總部位於日本的筑波科學城,歸屬於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KEK)的超級KEKB正負電子對撞機上建立的,實驗室利用日本超級KEKB正負電子對撞機進行高能物理實驗。是一項重要的國際合作實驗單位,也被稱為「B介子工廠」。
  • 繼北大復旦等名校後,鄭大成為第10個高能物理國際合作組正式成員
    2020年,鄭州大學加入一所國家合作組織,在第36屆Belle II國際合作組會議上,順利成為Belle II國際合作組的正式成員。成為繼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遼寧師範大學、蘇州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之後第10個加入Belle II國際合作組的中國內地高校和科研單位。Belle II國際合作組實驗位於日本筑波市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KEK),其前身是第一代B介子工廠Belle實驗。
  • 國際物理學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蘭州大學王雄飛...
    中國甘肅網2月6日訊(本網記者 彭曉姣)近日,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王雄飛青年研究員,以BESIII合作組的名義,在Physical
  • 「中國高能物理,從來不曾容易過」
    投入運行後的北京譜儀,讓中國首次成為國際科技合作的主導者。9月5日,北京譜儀物理30周年專題研討會上,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與北京譜儀曾經的力推者、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向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物理所)和北京譜儀國際合作組發來賀信:「北京譜儀在τ物理、粲物理、強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果,使中國在世界高能物理領域佔有了一席之地。
  • 科學網—「中國高能物理,從來不曾容易過」
    第一代北京譜儀
  • 詹文龍會見國際直線對撞機合作組
    6月9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會見了國際直線對撞機合作組負責人裡昂·伊文思博士一行三人。    詹文龍首先對裡昂·伊文思一行來華訪問表示熱烈歡迎。伊文思對詹文龍在院士大會期間專程來高能所會見他們表示感謝。他簡要介紹了國際直線對撞機的國際合作組的情況。
  • 高能物理研究的國際合作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和生說,國際合作是高能物理研究的基本方式之一,目前高能物理所在以下方面通過國際合作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粒子物理又稱高能物理,是研究物質的最小組元構成及其相互作用規律的最前沿學科,並在宇宙起源和進化、天體物理的研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李政道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Chikuma Kato出任ATLAS國際合作組希格斯物理組物理驗證項目負責人
    ATLAS國際合作組擁有著全世界約38個國家182個研究機構約5500名合作組成員,物理文章署名作者約3000人,其中參與希格斯物理相關研究課題的合作組國際成員超過千人。Chikuma Kato博士將為ATLAS所有與質量起源粒子希格斯相關的物理分析課題提供全面的物理模擬驗證、數據分析格式與框架開發的技術支持與維護,該工作對保證目前基於ATLAS實驗二期完整數據的希格斯物理分析的順利完成及相關文章的最終發表至關重要。這也是首次由ATLAS中國組成員出任希格斯組物理驗證項目負責人。
  • 讓高能物理迸發無限能量
    30年前,這臺對撞機竣工,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臺高能加速器。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科學院的第一站就來到高能物理所,了解研究所的發展及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運行情況。「自那之後,我們的士氣更足了,勇氣也更足了。」高能物理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說。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人才需求招聘啟事
    高能物理所的中長期發展目標是成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多學科、對國內外開放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在未來15年中,完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並開展粲物理研究,積極參加大型國際高能物理合作,開展非加速器物理實驗及粒子天體物理實驗研究,積極探索未來在國內建造新一代高能加速器和物理實驗裝置、先進光源的可能性。
  • ATLAS國際合作組專題報導交大學者主導重質量雙玻色子共振態尋找的...
    2018年5月8日,歐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LHC)的ATLAS國際合作組(約3000人)專題報導了在W/Z/H+光子末態所獲得的 新物理重質量共振態尋找的最新結果 (arXiv: 1805.01908):http://atlas.cern/updates/physics-briefing/searching-forces-beyond-standard-model
  • 陳和生院士:從高能物理發展看中國科技這十年
    正是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這個發展戰略得到認真的貫徹實施,使中國的高能物理研究在過去的十年實現了飛躍的發展,在國際高能物理界從「佔有一席之地」發展為走在前列。同步輻射光源等大型多學科交叉研究平臺的建設迅速發展,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單元。這十年,我國高能物理研究蓬勃發展,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 2017江蘇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招聘專職科研崗特任副研究員1名公告
    (以南京大學為第一單位)在BESIII合作組裡提交物理分析memo 1篇以上。(6)積極參加學校和院系的學科及平臺建設,以及國內外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聘期內在國際會議做報告1個以上。(7)團隊意識強,愛崗敬業,積極與課題組其他成員開展合作科研。
  • 高能預警!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強宇宙伽瑪射線
    這一成果,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日本東京大學宇宙線研究所共同合作,歷經三十年的不懈堅持和探索,最終克服難關取得的新突破。研究一經公布立即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相關論文目前已經被物理學頂級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推選為高亮點論文,將在7月下旬正式發表。
  • 專訪五位美國物理學家:中國將成為國際高能物理重要力量
    專訪五位美國物理學家:中國將成為國際高能物理重要力量
  • 中國高能物理走上世界舞臺,《閃耀的平凡》探訪科學巨擘王貽芳
    本期節目觀察者歐生·優麗來到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高能物理學家王貽芳、曹俊以及溫良劍對話,了解中國粒子物理學研究走上世界舞臺背後的中堅力量。2012年,以中科院院士王貽芳為代表的中國團隊,成為全球首個發現中微子第三種振蕩模式的科研團隊,在整個物理界引起了轟動,成為世界中微子研究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江門中微子實驗即將在2022年完成的探測器建造,是中國前所未有的最複雜高能物理實驗裝置,比目前最好的國際同類裝置大20倍,預計能將中微子振蕩參數的精度,提高一個數量級。
  • 山東高考頭名拒清華北大 即將師從中國高能物理頂級科學家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馬曉晴)7月14日,山東省高考理科頭名孫昊,以718分的高考成績被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物理專業錄取。今年9月開學後,他將成為中國高能物理(又稱「粒子物理」)領軍科學家王貽芳院士的學生。
  • 訪王貽芳:打造國際領先的高能物理研究基地—新聞—科學網
    據介紹,未來阿里將成為北半球天區第一個地面觀測點,開啟北天區原初引力波觀測的新窗口。 王貽芳指出,由於國內引力波研究基礎薄弱,所以高能所的「阿里計劃」將通過國際合作完成。「目前中美有關方面已經籤署了相關合作協議。未來由於『阿里項目』造價小、周期短,大約5年便可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