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LAS國際合作組專題報導交大學者主導重質量雙玻色子共振態尋找的...
2018年5月8日,歐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LHC)的ATLAS國際合作組(約3000人)專題報導了在W/Z/H+光子末態所獲得的 新物理重質量共振態尋找的最新結果 (arXiv: 1805.01908):http://atlas.cern/updates/physics-briefing/searching-forces-beyond-standard-model
-
ATLAS實驗首次發現希格斯粒子到正反底夸克對衰變道信號
歐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LHC)上的ATLAS大型國際實驗合作組於7月9日在ICHEP2018國際高能物理會議上公布了首次發現希格斯粒重要的衰變過程——正反底夸克對衰變(H→bbbar),詳見:http://atlas.cern/updates/physics-briefing/higgs-observed-decaying-b-quarks
-
李政道研究所舉辦第十三屆江門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大會
會議由李政道研究所承辦,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李政道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劉江來與李政道研究所青年學者徐東蓮為大會共同主席。毛軍發表示,李政道先生和楊振寧先生由於發現「宇稱不守恆」被授予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為現代的中微子理論奠定了基礎。而此次承辦會議的李政道研究所也是源於2014年李政道先生向中央領導人提出的建言。李政道研究所正在粒子與核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和量子基礎科學三個前沿領域開展研究,中微子物理是其重要方向之一。此次大會中,來自全球的中微子專家雲集李政道研究所,也是向李政道先生表達敬意。
-
中國科大ATLAS實驗組在首次發現希格斯玻色子衰變到雙繆子證據的...
希格斯玻色子在描述微觀世界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理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基本粒子與希格斯場發生相互作用而獲得質量。希格斯玻色子與物質世界的本源以及宇宙早期演化息息相關,因此一直是粒子物理學理論和實驗研究的核心之一。希格斯粒子的發現標誌著標準模型的成功與完備,但自然界中還有如暗物質、中微子質量,以及宇宙正反物質不對稱性等重大問題無法用標準模型解釋。
-
第一屆李政道研究所粒子物理暑期學校
第一屆李政道研究所粒子物理暑期學校將於2020年7月6-11日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舉行,採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向高年級本科生和低年級研究生介紹粒子物理研究的現狀和前沿、展望粒子物理的未來。
-
大咖雲集 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交大舉行
10月31日至11月2日,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交大閔行校區舉行,國內外的頂尖科學家們圍繞科學前沿問題碰撞智慧火花。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理事會理事長林忠欽今天上午在致辭中提到,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重點建設了物理與天文學等基礎學科,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前沿成果,實現了學校相關學科的跨越式發展。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人才需求招聘啟事
重要的科研設施及裝置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北京譜儀、北京同步輻射裝置、北京自由電子雷射裝置、西藏羊八井國際宇宙線觀測站、強流慢正電子裝置。 高能物理研究所設有理論物理、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核技術及應用博士專業點,無機化學碩士專業點,物理學和核科學與技術兩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鄭州大學成為Belle II高能物理國際合作組正式成員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王千茹 劉樂樂近日,鄭州大學在第36屆Belle II國際合作組會議上,順利成為Belle II國際合作組的正式成員。成為繼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遼寧師範大學、蘇州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之後第10個加入Belle II國際合作組的中國內地高校和科研單位。據了解,Belle II高能物理實驗位於日本筑波科學城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KEK)的超級KEKB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是原Belle高能物理實驗的升級版。
-
李政道研究所召開2018年度國際學術諮詢委員會會議
10月18-19日,李政道研究所2018年度國際學術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此次會議旨在加強李政道研究所與國際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借鑑全球優秀研究所和大學的先進經驗,為李政道研究所提供學術評估和戰略性諮詢,支持李政道研究所的建設與發展。
-
李政道研究所召開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研討會
1月4日,李政道研究所在200號會議室舉行交流會議,研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工作。會議邀請了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李所粒子分部副主任劉江來,物理與天文學院天文系教授張駿和李所量子分部博士後研究員鄒海源開展申報經驗介紹,全所共有50餘名科研人員現場或線上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國際物理學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蘭州大學王雄飛...
該成果由王雄飛與中科院高能所婁辛丑研究員等合作者主導完成。王雄飛青年研究員為文章通訊作者。 近年來,國際各大高能物理實驗發現了眾多的類粲偶素態。但這些態到底是什麼,目前理論方面還沒有統一的定論,因此類粲偶素態的研究也成為了高能物理實驗的前沿課題。
-
邢志忠:我與希格斯玻色子
【連結】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一書的譯者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著名粒子物理學家邢志忠研究員,他對希格斯粒子的前世今生熟悉有加,2011年就曾在科學網上貼出題為「圍追堵截希格斯之戰已進入生死關頭」的博文。早在今年5月下旬,他就預測,如果一切都不出人們所料的話,恩格勒和希格斯榮獲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不是懸念。
-
李政道「弟子們」大團聚: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走過40年
CUSPEA即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由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於1979年提出,78歲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嚴濟慈出任委員會主任。嚴老的出面也成為該項目嚴格公正的保證。嚴惠英記得家裡經常開會,自己負責倒茶,李政道每次喝茶時都會道謝,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
2020中科院大連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小分子轉化組(05T6組)博士後...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小分子轉化研究組(05T6組)因工作需要,擬招聘博士後3名,具體信息如下:課題組主頁:http://deng.dicp.ac.cn/目前研究興趣包括:(1)二維材料及其雜化材料的可控制備:重點研究石墨烯、硫化鉬、層狀金屬及其氧化物等的可控制備;(2)二維材料及其雜化材料的表界面調控研究
-
詹文龍會見國際直線對撞機合作組
6月9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會見了國際直線對撞機合作組負責人裡昂·伊文思博士一行三人。 詹文龍首先對裡昂·伊文思一行來華訪問表示熱烈歡迎。伊文思對詹文龍在院士大會期間專程來高能所會見他們表示感謝。他簡要介紹了國際直線對撞機的國際合作組的情況。
-
科學網—「中國高能物理,從來不曾容易過」
第一代北京譜儀
-
「中國高能物理,從來不曾容易過」
9月5日,北京譜儀物理30周年專題研討會上,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與北京譜儀曾經的力推者、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向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物理所)和北京譜儀國際合作組發來賀信:「北京譜儀在τ物理、粲物理、強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果,使中國在世界高能物理領域佔有了一席之地。
-
中科院學者回應斯坦福學者:對撞機項目有明確科學目標和重大科學意義
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兩位研究員阮曼奇和徐慶金寄信《知識分子》,就趙午提出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回應。關於這一議題,《知識分子》秉承公平、理性原則繼續為多方提供討論平臺。歡迎寄信editor@zhishifenzi.com,發表您的看法。
-
科維理研究所參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獲2020年基礎物理學...
2019/09/08 信息來源: 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 編輯:麥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