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理學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蘭州大學王雄飛...

2021-01-11 中國甘肅網

  中國甘肅網2月6日訊(本網記者 彭曉姣)近日,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王雄飛青年研究員,以BESIII合作組的名義,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發表了題為「Measurement of the cross section for e+e-toXi-Xi+barand observation of an excited Xi baryon」的研究成果。該成果由王雄飛與中科院高能所婁辛丑研究員等合作者主導完成。王雄飛青年研究員為文章通訊作者。

  近年來,國際各大高能物理實驗發現了眾多的類粲偶素態。但這些態到底是什麼,目前理論方面還沒有統一的定論,因此類粲偶素態的研究也成為了高能物理實驗的前沿課題。該研究利用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第三代北京譜儀(BESIII)實驗在質心能量為[4.009,4.6]GeV區間採集的數據樣本,首次測量了正負電子對湮滅到正反Xi超子對末態的遍舉玻恩截面,並研究了類粲偶素Y(4230/4260)衰變為正反Xi超子過程。此外,從挑選出來的信號事例中發現了一個新的重子激發態,這一實驗結果有助於確認類粲偶素態的性質和檢驗夸克模型的理論預言。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的經費支持。

  新聞背景:

  PRL(物理評論快報)由美國物理學會出版,綜合報導世界各研究小組最新並且對整個科學研究領域有廣泛影響的物理研究成果,是物理學研究領域最具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BESIII合作組利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II)上的BESIII探測器進行tau-粲能區的高能粒子物理實驗研究,已經取得了一批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 使我國在高能物理前沿佔有了一席之地。2009年蘭州大學正式加入BESIII國際合作組成為正式成員。BESIII國際合作組的規定,合作組論文由全體成員署名,按作者姓氏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序,次序不表明貢獻大小。

  王雄飛青年研究員於2017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2017-2019年期間在中國科學院高能所從事博士後研究,2019年7月作為青年研究員來我校工作。目前,他已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sLetters B、Physical Review D和NuclearPhysicsB等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多篇由其主導完成的實驗論文。他於2017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和教育部「基本粒子與相互作用協同創新中心(籌)」聯合設立的Chung-Yao Chao Fellowship,主持完成了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等),目前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一項。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甘肅全民戰「疫」】保衛春天!蘭州榆中縣文藝界致敬「逆行者」 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馬振亞到甘肅銀行檢查指導防疫工作 蘭州客運段黨員幹部衝鋒一線 爭做防疫「戰士」 【甘肅全民戰「疫」】「警醫」夫妻檔 抗擊疫情中最亮的逆行者 【甘肅全民戰「疫」】科學防疫 農家書屋管理員「顯身手」 【甘肅全民戰「疫」】玉門公路段多舉並錯築牢疫情防護網 【天水文旅疫情聯防聯控】天水文旅吹響集結號: 用文藝作品傳遞溫暖力量 抒寫堅定情懷!(之三) 宅家也能「漫遊」石窟 敦煌研究院推出線上展覽(圖)

相關焦點

  • 我校光子學與聲子學團隊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發表光學...
    我校光子學與聲子學團隊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發表光學近場調控研究重要進展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
  • 青春擁抱時代|本科生馬雲飛在Physical Review C發表機器學習方法探究原子核半徑科研成果
    我校理學院2016級應用物理學專業本科生馬雲飛的科研成果《基於貝葉斯機器學習預測原子核電荷半徑》(Predictions of nuclear charge radii and physical interpretations based on the naive Bayesian probability classifier)在《Physical Review C》在線發表。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國際頂級物理期刊PRL發表研究成果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1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程珺)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寬禁帶半導體重點實驗室馬海蛟副教授在國際頂級物理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RL)上發表了「Non-Ohmic Variable-Range Hopping and
  • Studies on physical origin and multi-wavelength observation...
    報告題目:Studies on physical origin and multi-wavelength observation properties of fastradio bursts報 告 人:楊元培 雲南大學報告時間:2020年10月21日(星期三)09:00(北京時間)在線報告:騰訊會議
  • ...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團隊在物理學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 X...
    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Fermi-Pasta-Ulam-Tsingou Recurrence and Its Exact Dynamics」為題,於2018年10月29日在物理學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 X(影響因子14.385,中科院JCR 1區,TOP期刊)上在線發表深圳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及通信單位,這是深圳大學首次在該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
  • ...深圳大學袁小聰教授在物理類頂尖期刊PRL上發表光子軌道角動量...
    滿忠勝副教授山東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在OL和OE等光學領域期刊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近日,山東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滿忠勝副教授在光子軌道角動量研究領域獲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以「Dual Coaxial Longitudinal Polarization Vortex Structures」為題發表於國際物理領域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評論快報)上。
  • 湘潭大學本科生在國際物理學頂級期刊發表論文
    袁娟 4月23日,湘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16級「韶峰」實驗班本科生龔振昊同學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學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物理學評論B》(Phys. Rev.B.)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具有本徵Type-III型Dirac錐低能量石墨烯異構體的理論預測」(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a low-energy Stone-Wales graphene with intrinsic type-III Dirac-cone)。這是該院「韶峰」實驗班本科生第二次在該期刊上發表學術研究成果。
  • 河南大學又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獲國家多個項目資助
    近日,河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河南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國際聯合實驗室鄭海務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Enhanced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s of La Doped Bismuth Ferrite/Zinc Oxide Heterojunction
  • 河南大學又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獲國家多個項目資助!
    近日,河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河南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國際聯合實驗室鄭海務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34;在自然指數期刊、國際頂級期刊ACS Nano(中科院一區,IF=14.588)上在線發表。近年來,鄭海務教授課題組圍繞鉍基鐵電材料光伏效應的物理起源,動態應變和鐵電極化對光伏效應的調控,鐵電半導體異質結光伏效應增強的物理機制,鉍基鐵電氧化物納米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對電極中的應用等方面開展了頗具特色的研究工作。代表性論文以河南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在J. Mater. Chem.
  • 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科技委主任
    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物理電子學博士生導師。  陳學康同志1982年1月畢業於蘭州大學物理系。1985年1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生畢業,之後在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從事科研工作。此後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日本金澤大學從事先進電子薄膜材料方面的學習和研究工作,其間在應用物理領域的國際主要學術刊物(JAP, APL)上發表了多篇被廣泛引用的論文。
  • 快訊:河南大學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上發表論文,祝賀!
    該研究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河南大學等項目的資助。張立新,男,博士生導師,教授,河南大學「傑出人才特區支持計劃」第二層次特聘教授,現任河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199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芬蘭圖爾庫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研究成果在五大TOP期刊發表!
    TOP期刊。題目為《用於環境監測與修復的磁性金屬-有機骨架複合材料》(Magn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omposite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remediation)的綜述論文發表在化學領域權威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 蘭州大學最新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近日,PNAS在線發表了蘭州大學黎家教授團隊題為"Loss of the common immune coreceptor BAK1 leads to NLR-dependent cell death"的研究論文,報導了免疫共受體BAK1缺失引起細胞死亡的分子機制。何凱教授和黎家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
  • 長江大學教師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上發表論文!
    5月29日《Science》第368卷(6489期),長江大學農學院青年教師劉梅柯博士與義大利羅馬大學Audisio教授等國際學者合作,在eLetters欄目在線發表論文:Are freshwater species really bucking the trend of global insect
  •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2019屆畢業生發表46篇SCI文章?
    Comments/letters to the editor:評論性文章,是對於某篇文章提出自己的評論和意見,少數有原始數據,但大部分為單純的意見。不需要經過peer review,雖然較高分(IF > 10)刊物會有比較高要求,但接受率總體較高,錄用周期往往只有幾天。
  • 蘭州大學教育部磁學與磁性材料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材料物理與化學...
    蘭州大學教育部磁學與磁性材料重點實驗室、蘭州大學教育部特殊功能材料與結構設計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功能與環境材料研究所所長。甘肅歐美同學會、甘肅省歸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委員、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會《發光學報》第8、9屆編輯委員會委員。甘肅省青年聯合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2008年獲得教育部寶剛優秀教師獎。
  • 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蘭州大學考研信息網,蘭州大學研招,蘭州...
    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始於1958年成立的氣象學教研組。1971年正式創辦氣象學專業,1987年蘭州大學成立大氣科學系,2004年成立大氣科學學院,掀開了蘭州大學大氣科學發展史上新的一頁。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院發展進入新時代。長期以來,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在「特色學科」、「內涵發展」上下功夫,注重學科交叉、專業溝通,形成了學科發展的自身特色。
  • 創刊40餘年的老牌腫瘤期刊,預計明年影響因子會在7分以上
    今天我們要分享一本老牌腫瘤期刊:Cancer letters,是一本國際醫學雜誌,於1975年創辦的雙周刊,是由全球最大的科學和醫學文獻出版集團之一Elsevier發布。Cancer Letter主要面向基礎腫瘤學和轉化腫瘤學這一廣泛領域的原創文章和小評論。此外,特刊還突出了癌症研究的熱點領域。
  • 西南交通大學團隊連續在物理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22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靜雅)近日,西南交通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雛鷹學者倪宇翔副教授課題組在納米結構對材料聲子熱傳導的調控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連續在Physical Review B上發表2篇研究論文。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Nano Letters報導量子中心王健教授關於...
    鈦酸鍶襯底上外延生長的鐵硒薄膜具有鐵基超導家族最簡單的分子結構和最高的超導轉變溫度(能隙閉合溫度的典型值為65 K),自2012年被清華大學薛其坤團隊發現以來在國際凝聚態物理領域掀起了研究熱潮。前期,北京大學王健研究組與薛其坤研究組合作採用電輸運和抗磁性測量首次報導了單層鐵硒中高溫超導的直接證據(Chin. P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