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雲集 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交大舉行

2020-12-04 新民晚報

圖說:專場專題討論環節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五位諾獎得主與十餘位國內外頂級院士出席,聚焦信息與腦科學、量子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粒子物理等領域,這兩天李政道研究所大咖雲集。10月31日至11月2日,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交大閔行校區舉行,國內外的頂尖科學家們圍繞科學前沿問題碰撞智慧火花。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理事會理事長林忠欽今天上午在致辭中提到,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重點建設了物理與天文學等基礎學科,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前沿成果,實現了學校相關學科的跨越式發展。希望此次研討會能夠對李政道研究所未來的發展以及上海交大相關學科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張江李所實驗樓緊鑼密鼓建設的同時,李政道研究所的科研工作也活躍推進。今天的會議無疑是李所近來的一場盛事。作為東道主,4場重要專場會議「派出」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教授,李所副所長、量子研究部主任顧威教授,李所天文研究部賴東教授,李政道研究所粒子研究部主任何小剛教授,分別主持信息與腦科學、量子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粒子物理專場,開展前言對話。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弗蘭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教授表示,會議中的三個專場是李政道研究所的粒子與核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量子基礎科學三大研究方向,而特別加設的信息與腦科學專場也是李所正在推動的跨領域研究。李所已引進了一批國際知名學者,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的加盟,也可實現跨領域的合作。希望能夠通過關注物理和人腦研究的融合,推動材料科學、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的發展。

圖說: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次會議共邀請五位諾獎得主與十餘位國內外頂級院士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諾獎得主包括:波士頓大學謝爾頓·格拉肖(Sheldon Glashow)教授、加州理工學院巴裡·巴裡什(Barry Barish)教授、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大衛·格羅斯(David Gross)教授,普林斯頓大學鄧肯·霍爾丹(Duncan Haldane)教授,以及弗蘭克教授。

這是一場國際前沿的學術對話。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王立平研究員課題組獼猴序列學習中原創的研究思路和實驗範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宇翱教授關於目前我國量子通信網絡骨架的基本框架和建設進展、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教授從實驗物理視角分享發現反常量子霍爾效應的歷程、中國科學院物理所丁洪研究員課題組在鐵基超導體中發現了馬約拉納零能模強烈又清晰的證據等中國科研團隊前沿研究逐一呈現。而德國腦科學領域前沿實驗技術、美國量子材料物理研究、俄羅斯科學家關於微波宇宙學和X射線及SRG空間天文臺相關工作、英國團隊關於黑洞吸積盤和潮汐力拉扯方面的研究,等國際團隊研究亦通過會議向中國研究者展現。

圖說:李政道先生賀信

會議還特別設置聯合專場和公眾報告專場。會議期間共包含18場主題報告,諸位頂尖科學家對各自的前沿工作進行全方位的解讀,包含發展歷史、現階段工作以及未來可能有所突破的方向等。若干專題討論環節,更為科學家們的自由交流,尤其是各領域間的交叉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平臺。對於年輕的科研工作者來說,此次會議的收穫除了前沿知識的汲取以外,更重要的是研究思路的啟迪以及理想信念的夯實。李政道研究所的青年科學家們表示:科研工作者既要有專注的心態,也要有開放的思路,這將是挑戰,更是樂趣。前輩們的樂觀和堅持,讓我們堅信,我們現在處於隨時都會有新發現的年代。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12月20日,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國內外醫療領域大咖齊聚,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聯手各附屬醫院及國內外協作院所,針對腫瘤、心血管、腦卒中等重大疾病微創精準醫療,發展個性化、智能化手術及康復機器人
  • 李政道研究所召開2018年度國際學術諮詢委員會會議
    10月18-19日,李政道研究所2018年度國際學術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此次會議旨在加強李政道研究所與國際一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借鑑全球優秀研究所和大學的先進經驗,為李政道研究所提供學術評估和戰略性諮詢,支持李政道研究所的建設與發展。
  • 李政道研究所舉行第4期李政道前沿講壇
    6月12日,第4期李政道前沿講壇在閔行校區李政道圖書館報告廳舉辦。本次講壇邀請希伯來大學前校長、榮譽退休教授、愛因斯坦檔案學術委員會主席Hanoch Gutfreund擔任主講嘉賓。本次講壇由李政道研究所、解放日報·上觀與李政道圖書館共同舉辦,由我校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李政道研究所粒子分部副主任何紅建主持。
  • 上海市長應勇視察上海交大張江科學園、李政道研究所建設
    要著力對接全球創新網絡,集聚更多國際先進水平實驗室、科研院所和研發機構,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在上海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希望高校及科研機構深化與產業界合作,奔著產業需求去,與龍頭企業攜手,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打造世界級新興產業集群。
  • 94歲的李政道先生親筆賀信,這場盛宴大咖雲集不容錯過
    94歲的李政道先生親筆賀信,這場盛宴大咖雲集不容錯過 2020-11-28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2018年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據悉,本次活動以推動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與政府、學術機構、醫院、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為宗旨,促進醫療機器人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展示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的研究進展,研討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合作前景。
  • 李政道研究所舉辦第十三屆江門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大會
    1月14日至19日,第13屆江門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大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江門中微子實驗(Jiangmen Underground Neutrino Observatory,JUNO)合作組於2014年由中科院高能所發起成立,目前由來自17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77個高校與科研院所、600多位科研人員組成。
  • 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在上海啟動建設 打造世界知名原始創新策源地
    李政道研究所由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呼籲建設,於2016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研究所以丹麥玻爾研究所、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為藍本,聚焦粒子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量子物理與應用技術等領域,旨在提升中國在基礎物理及相關前沿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效果圖。
  • 第一屆李政道研究所粒子物理暑期學校
    第一屆李政道研究所粒子物理暑期學校將於2020年7月6-11日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舉行,採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向高年級本科生和低年級研究生介紹粒子物理研究的現狀和前沿、展望粒子物理的未來。
  • 【中國新聞網】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
    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勳、著名物理學家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學術思想與科學精神研討會,5月15日在北京舉行。  李政道在「祝賀光召兄九十華誕」的信中說:「光召兄和我相識已久,相交甚歡。光召兄有大才,是世界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幾十年來,光召兄和我共建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搭建國際科學交流平臺、基礎科學研究基地,為祖國培養了諸多基礎科學人才。」
  • 李政道教授從事物理研究六十年學術思想研討會召開(圖)
    >     據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李斌)李政道教授從事物理研究六十年學術思想研討會24日下午在京舉行。  李政道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主任,1964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他從事物理學研究六十年,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等諸多領域做出一系列具有開創性和裡程碑意義的工作。
  • 「上海建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系列訪談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院士...
    答:作為誕生在甲午硝煙中的上海交通大學,一直以改革創新服務國家為使命,產生了很多「中國第一」的重大成果和一大批傑出科技人才。近年來,上海交大不斷對接國家戰略,加強創新策源能力。為推動「從0到1」的原始創新,上海交通大學越來越強化基礎前沿策源能力。
  • 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致賀
    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致賀 2019-,5月15日在北京舉行。當天正值周光召院士90華誕,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親臨會場致賀,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專門發來賀信。  楊振寧表示,周光召在做人、做事、做學問上面都做得非常成功。自己同周光召初次認識於1972年,之後交往交流比較多,知道周光召是一個絕頂聰明的理論物理學家,對理論物理的看法既能從大處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辦法來。諾貝爾物理學獲得者楊振寧在研討會上發言。
  • 諾獎得主維爾切克做客上海交大大師講壇 科普量子粒子呼籲疫情期...
    圖說:上海交大大師講壇雲開講 李政道研究所供圖(下同)在微觀量子的世界,也可以用類似結繩計數的方法來記錄及操控量子信息。這種用類似編織辮子的技能來操控量子態的手段已經成為了目前量子物理研究的熱點之一。本次講壇還特邀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貽芳教授與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鄭杭教授,維爾切克教授在演講後與幾位嘉賓就任意子的前沿研究與未來應用等領域進行了探討。
  • 「前沿高分子材料與物理」學術研討會在滬召開
    1月4日電 (張夢瑤劉蕾許婧)「前沿高分子材料與物理」學術研討會日前在東華大學松江校區舉行。  本次活動由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黨支部、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以及中國科學院工程塑料重點實驗室黨支部聯合主辦,旨在深入探討高分子材料與物理前沿研究與產業化應用中的科學問題。我校黨委書記劉承功、副校長陳南梁,中科院學部工作局局長、化學所研究員王篤金,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重實驗室主任朱美芳出席,中科院化學所及學校相關部處、學院的領導、黨員及師生等百餘人參會。
  • 諾獎大師在交大
    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的李政道研究所參照丹麥玻爾研究所、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建設,著眼於21世紀國際公認的最重要科學問題,在粒子與核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量子基礎科學三個方向開展重大研究。維爾切克是李政道研究所的首任所長,2017年任職以來為李所的科學、人才等多方面工作投入精力。
  • 92歲李政道先生發來賀信!今天,交大這場視覺盛宴...
    92歲李政道先生發來賀信!今天,交大這場視覺盛宴...今天,交大這場視覺盛宴不可錯過!》你想像過時間倒流、空間轉換嗎?今天,92歲的李政道先生致信一場以「時間反演」為科學主題的視覺盛宴正式開幕科學重理性思辨、藝術重感性領悟讓我們一同去看看有哪些精彩吧!
  • 今天,這些院士大咖們來到了李政道先生住過的地方,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論壇
    故居),首期「CUSPEA之家」論壇舉行。這裡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1979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發起和組織了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CUSPEA,China-U.S.PhysicsExaminationandApplication)。
  • 李政道研究所召開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研討會
    1月4日,李政道研究所在200號會議室舉行交流會議,研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工作。會議邀請了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李所粒子分部副主任劉江來,物理與天文學院天文系教授張駿和李所量子分部博士後研究員鄒海源開展申報經驗介紹,全所共有50餘名科研人員現場或線上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諾獎大師在交大 | 弗朗克·維爾切克:用精妙的語言打開龐雜的世界!
    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的李政道研究所參照丹麥玻爾研究所、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建設,著眼於21世紀國際公認的最重要科學問題,在粒子與核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量子基礎科學三個方向開展重大研究。2016年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他擔任首任所長。雖然疫情發生後,他暫時不能來上海,但是「我的中國同事給我發了照片,今年張江科學城的李政道研究所大樓已結構封頂了。真的很難想像,2018年我第一次到在這裡參加動工儀式時,看到的還只是荒地和雜草。」2021年上海交大125周年校慶之際,科學家們將正式進駐。除了大樓建設這些有形的變化,越來越多國際知名學者正陸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