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李政道先生發來賀信!今天,交大這場視覺盛宴...

2020-12-05 澎湃新聞

92歲李政道先生發來賀信!今天,交大這場視覺盛宴...

2018-11-24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92歲李政道先生發來賀信!今天,交大這場視覺盛宴不可錯過!》

你想像過時間倒流、空間轉換嗎?

今天,92歲的李政道先生致信

一場以「時間反演」為科學主題的

視覺盛宴正式開幕

科學重理性思辨、藝術重感性領悟

讓我們一同去看看有哪些精彩吧!

李政道先生致信

李政道先生在為本次活動的信函致辭中寫道:「時間之河的流動是不可逆轉的,但是在想像的空間中,我們可以令時間之河倒流,並進一步研究微觀環境下物理規律的時間反演對稱性。」他深信,這次舉辦的科學與藝術作品展,能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時間反演」這一科學主題。

2018李政道科藝大獎賽

部分獲獎作品展示

一等獎>>>

《上一秒,光》

作品作者:譚壹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作品形式:數字交互裝置

[作品簡介]

在光的指引下,時鐘將正轉或者反轉,創造出時間可逆的無向感。作品表達的含義在於,倘若時間無向,過去和將來將會無關緊要。

一等獎>>>

《先知的夢魘》

作品作者:韓韜魯迅美術學院吳彤雕塑工作室

作品形式:裝置

[作品簡介]

作品靈感來源於劉慈欣的小說《坍縮》,小說描述宇宙在通過時間奇點之後進入坍縮態,在坍縮宇宙中的一切會隨著逆向的時間運行,歷史成為了未來,而這一切生活在逆向時間宇宙中的人卻無法察覺。作品通過建立一個坍縮態的宇宙模型,在視覺上呈現宇宙由膨脹進入坍縮時的景象,並由這一主題進而追問時間乃至生命的意義。

<<

《熵增》

作品作者:廖忠秦四川美術學院

作品形式:丙烯

[作品簡介]

熵增原理使時間反演對稱性在宏觀的現實生活中很少存在。作品將時間線性表示,以動蕩的線條與畫面走勢傳遞熵。

<<

《時間反演對稱》

作品作者:楊清楓上海交通大學

作品形式:油畫

[作品簡介]

以抽象語言提取道路、大地、天空、建築的幾何形態,在保持大致空間關係的條件下用相近色、幾何體模糊彼此的界限,重新營造出想像中的秩序,讓這個片段可以是建設或是拆解的過程,模糊這個場景時間發展的方向,表達這一畫面時間反演的對稱性。

<<

《生命的等式》

作品作者:蔡遠河廣州美術學院

作品形式:木刻版畫

[作品簡介]

用科學、幾何的方式,設想規劃了人類在未知世界的活動軌跡與發展,並將這些規劃通過虛擬的準則,用紛繁的形式和記號記錄下來。以展現人類所熟知的生活準則和思想依據在反演之後,將呈現出的別樣歷史圖景。

三等獎>>>

《人生》

作品作者:餘輝上海交通大學

作品形式:油畫

[作品簡介]

左邊鍾是鏡像,逆時針轉動,與右邊正常轉動的鐘共同表現空間反演對稱性;但兩個鐘的風格和大小都略有差異,以此來抽象表示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概念。同時兩個鐘的時刻是不同的,仿佛是時間反演對稱性破缺。坐在凳子上的人好像正在消失,又好像正在重塑,對應著時間反演對稱性;飄散在空中的微粒就像是假設出的軸子,像是在消散,又好像在重聚,保持著過去和未來間的平衡;但給人更多的感覺就好像是她在消失,就像是科學家們苦苦尋找的那對時間反演性微弱的破壞。

三等獎>>>

《時間反演倒敘的長河》

作品作者:趙儒楠華東師範大學

作品形式:中國畫

[作品簡介]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宇宙中的熵總是不斷增加,因此在宏觀下,時間反演的對稱性不可能實現。但是可以假想將流淌的河流用錄像機記錄下來,然後「倒放」,就可以「觀察」到所謂「長河倒流或時間反演」。作品創造出這樣一個在房間中流淌著的流水來呈現時間反演長河倒敘的景象。

科學與藝術相遇,共同演繹時間反演

本屆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作品大獎賽吸引了來自全國147人報名,收到作品169件。最終46人獲獎,49件獲獎作品將在本次展覽中展出。參展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涵蓋雕塑、油畫、水墨畫、多媒體等多種藝術表達形式。他們以不同的創作視角和手法,展開豐富的聯想,使觀眾在對藝術創作的欣賞過程中體驗到「時間反演」這一物理學的趣味,並有了全新的認識。

優秀獎:四川藝術職業學院羅秋實《探究之旅》

上海交通大學師生創作的作品從整體性來講,對科學主題的詮釋普遍比較出色,共提交了25件作品,其中10件獲獎。

大咖雲集共話科藝,深入探討科藝育人

同時,由上海交通大學、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和上海科技館聯合主辦的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開幕。本屆講座是一場科學與藝術交流、碰撞的盛宴。李政道先生長子李中清、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何小剛,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張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趙超,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科藝委員會秘書長楊曉魯同臺交流互動,科學家與藝術家一起探求科藝的美妙意蘊。上海交大校長林忠欽、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研究員王垂林代表李政道先生、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理事長陳曦在開幕式中致辭。

優秀獎: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朱昕奕《時間的影子》

科藝作品展五周年,以美育人未來可期

恰逢科藝活動五周年,這個主題正是對未來的探索和對過去的回望。過去四年,上海交通大學舉辦了四屆科藝活動,每屆科學主題皆與當年的研究熱點相契合,並得到李政道的認可。與會的科學家、藝術家從不同角度詮釋科學奧秘,展現他們的科學造詣與藝術修為,對理論的反思及對藝術創作的探索,是理性與感性的撞擊與升華。

優秀獎:白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卡莉雅《一切隨之改變》

簡訊

本屆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作品展為期30天,將持續到12月24日,對科藝作品感興趣的朋友可前往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觀展。

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

地點:李政道圖書館李政道報告廳

科藝結合的理念已然深入人心

湧現了一批浸潤科學思想的藝術佳作

助力著研究教學工作的展開

科藝融合

以美育人未來可期

來源:李政道圖書館

值班編輯:王鑫偉

責任編輯:金雪祁潔

1、全程高能!80張圖,360°全景燃爆交大運動會

2、

3、

4、

5、

相約科藝展!

相關焦點

  • 今天開幕!94歲的李政道先生親筆賀信,這場盛宴大咖雲集不容錯過
    94歲的李政道先生親筆賀信,這場盛宴大咖雲集不容錯過 2020-11-28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政道寄賀信寄語科藝愛好者:破除偏見和專業局限
    著名物理學家、1957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為本屆科藝活動寄來賀信,基於其主導的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CUSPEA,China-U.S.PhysicsExaminationandApplication)而設立的「CUSPEA之家」當日正式揭牌落戶上海交大。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研究員王垂林代李政道宣讀了賀信。
  • 這場特殊的展覽李政道寫來了賀信,上海交大新成立的這個中心也與他...
    電子自旋永不停止,這使電子變成了微小的、像地球一樣的磁鐵。對微觀世界規律的探索,有助於人類把握未來科技發展的脈搏。 那麼,藝術家們將會用怎樣天馬行空的想像,來詮這一釋晦澀抽象的物理概念?
  • 這場特殊的展覽李政道寫來了賀信,上海交大新成立的這個中心也與他有關
    電子自旋永不停止,這使電子變成了微小的、像地球一樣的磁鐵。對微觀世界規律的探索,有助於人類把握未來科技發展的脈搏。那麼,藝術家們將會用怎樣天馬行空的想像,來詮這一釋晦澀抽象的物理概念?著名物理學家、1957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為本屆科藝活動寄來賀信,基於其主導的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CUSPEA,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而設立的「CUSPEA之家」當日正式揭牌落戶上海交大。
  • 李政道寄賀信寄語科藝愛好者:破除偏見和專業局限
    著名物理學家、1957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為本屆科藝活動寄來賀信,基於其主導的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CUSPEA,China-U.S.PhysicsExaminationandApplication)而設立的「CUSPEA之家」當日正式揭牌落戶上海交大。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研究員王垂林代李政道宣讀了賀信。
  • 大咖雲集 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交大舉行
    10月31日至11月2日,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交大閔行校區舉行,國內外的頂尖科學家們圍繞科學前沿問題碰撞智慧火花。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理事會理事長林忠欽今天上午在致辭中提到,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重點建設了物理與天文學等基礎學科,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前沿成果,實現了學校相關學科的跨越式發展。
  • 粒子自旋建構紛繁世界 科藝碰撞激發無限可能 2020李政道科學與...
    電子自旋永不停止,這使電子變成了微小的、像地球一樣的磁鐵。對微觀世界規律的探索,有助於人類把握未來科技發展的脈搏,如果用藝術的語言來詮釋、表達,這一晦澀抽象的物理概念會引發什麼樣的科藝共鳴呢?今天,作為科學界與藝術界一年一度的盛會,上海交通大學第七屆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如期開幕,國內外知名科學家、藝術家代表和科藝愛好者們齊聚上海交大李政道圖書館,共研科學藝術融合與創新這一深刻命題。
  • 粒子自旋建構紛繁世界 科藝碰撞激發無限可能 2020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大獎賽揭曉
    電子自旋永不停止,這使電子變成了微小的、像地球一樣的磁鐵。對微觀世界規律的探索,有助於人類把握未來科技發展的脈搏,如果用藝術的語言來詮釋、表達,這一晦澀抽象的物理概念會引發什麼樣的科藝共鳴呢?今天,作為科學界與藝術界一年一度的盛會,上海交通大學第七屆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如期開幕,國內外知名科學家、藝術家代表和科藝愛好者們齊聚上海交大李政道圖書館,共研科學藝術融合與創新這一深刻命題。
  • 31歲獲諾貝爾物理學獎,35歲成美國院士李政道先生現狀如何?
    其實中國這片土地上走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並不少,除了屠呦呦、楊振寧是中國籍的諾獎獲得者外,世界上還有7位華人在自然科學領域獲得了諾貝爾獎,只不過後來都轉了國籍留在了國外,那麼這7位留在國外的諾獎華人得主現狀如何?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與楊振寧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李政道先生是如何走出國門成為物理天才的。
  • 2020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舉行 科學家...
    上海交通大學第七屆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簡稱科藝活動)如期開幕,這是科學界與藝術界一年一度的盛會,國內外知名科學家、藝術家代表和科藝愛好者們齊聚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共研科學藝術融合與創新這一深刻命題。本屆科藝活動以「自旋(Spin)」為主題,融合科學之理性思辨和藝術之感性視角,聚焦微觀世界的粒子運動規律,管窺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探尋科學與藝術的奧秘和通途。
  • 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在上海啟動建設 打造世界知名原始創新策源地
    上海交大供圖  李政道本人為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啟動建設發來賀信,並表示,「我深信建設一個國際化的頂級基礎科學研究所定將大幅提升祖國的科技競爭力和文化影響力。預祝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開工一切順利,期盼研究所建成後在張江科學城發揮重要引領作用,為上海早日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提供重要支撐。」
  • 李政道先生對我一生的影響——從《李政道評傳》說起
    《李政道評傳》重點討論了李政道先生和楊振寧先生所做的研究工作得到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圖2)。那也是李先生對我影響的開端。  1957年10月初的一天早上,在新加坡養正小學讀六年級的我剛起床,母親就很激動地告訴我:「今天,《星洲日報》頭條新聞報導有兩個中國人得到了諾貝爾獎!」
  • 全球大咖紛紛發來賀信!這個大會啥來頭?
    國際宇航科學院秘書長康坦表示,這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空間會議。國際宇航科學院秘書長讓-米歇爾·康坦  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歐洲航天局等機構紛紛發來賀信  這場有來頭的會議就是被譽為「太空達沃斯論壇」的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  「如今,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現在空間科學和技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不可或缺。
  • 聽說,這是李政道家裡的論壇
    李政道先生親自題寫的,這裡也是李政道-秦惠䇹故居。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這是1979年,李政道先生以戰略科學家的眼光,創辦的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數十年來,近千名優秀學生得以獲得全額獎學金,前往北美接受一流研究生教育培養,加深了中國與世界各地的科技交流。
  • 聽說,這是李政道家裡的論壇!
    冬日陽光透過梧桐枝葉灑下,小屋牆上的斑駁樹影間露出一塊銘牌——「CUSPEA之家」,這是李政道先生親自題寫的,這裡也是李政道-秦惠䇹故居。 李政道與CUSPEACUSPEA,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這是1979年,李政道先生以戰略科學家的眼光,創辦的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數十年來,近千名優秀學生得以獲得全額獎學金,前往北美接受一流研究生教育培養,加深了中國與世界各地的科技交流。
  • 94歲李政道每一兩天就出去走走畫畫,他來信說諾獎得主選了今年科藝...
    在上海交大李政道圖書館另一邊,物理系教授陳益新受邀以科學家身份創作了一幅主題畫《光子科技新時代》,在畫面中天上的量子衛星、地面和海底的光纖光纜通過光子流聯通,攜帶著各種千變萬化的信息,傳遍全球每個角落而互不幹擾,形成「光纖彩虹」。這一場景同時出現在第七屆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中,著名物理學家、1957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還為今年科藝活動發來親筆信。
  • 【中國新聞網】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
    當天正值周光召院士90華誕,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親臨會場致賀,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專門發來賀信。  楊振寧表示,周光召在做人、做事、做學問上面都做得非常成功。自己同周光召初次認識於1972年,之後交往交流比較多,知道周光召是一個絕頂聰明的理論物理學家,對理論物理的看法既能從大處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辦法來。
  • 長沙雅禮中學迎110周年華誕 歐巴馬都發來了賀信
    10月22日,長沙市雅禮中學舉行慶祝建校110周年慶典大會,海內外校友3000餘人參與活動,共同為母校雅禮110歲華誕慶生。   慶典大會上,宣讀了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賀信。賀信說,成立於1906年的雅禮中學如今已經成為一所名動三湘的一流學府,成為聯結中西教育的重要紐帶。   在110年裡,雅禮中學培育了10萬英才,優秀學子燦若星河。
  • 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掛牌,國家文物局、「敦煌的女兒」發來賀信
    國家文物局發來賀信,對武漢大學與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共建、成立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致以最熱烈的祝賀。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院士在致辭中指出,成立湖北省新時代考古學建設共同體和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考古學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指導下的探索實踐,也是響應新時代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主動作為。
  • 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致賀
    當天正值周光召院士90華誕,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親臨會場致賀,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專門發來賀信。  楊振寧表示,周光召在做人、做事、做學問上面都做得非常成功。自己同周光召初次認識於1972年,之後交往交流比較多,知道周光召是一個絕頂聰明的理論物理學家,對理論物理的看法既能從大處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辦法來。諾貝爾物理學獲得者楊振寧在研討會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