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齡段女性患「長期性新冠肺炎」風險最高

2020-10-24 中國青年網

資料圖 新華社

據英國《衛報》10月21日報導,分析顯示,50歲至60歲女性患「長期新冠肺炎」的風險最大。年齡越大,患病第一周內出現五個或五個以上症狀也與出現持續健康問題風險升高有關。

倫敦國王學院克萊爾·史蒂文斯博士和蒂姆·斯佩克特教授領導的這項研究分析了4182名新冠肺炎症狀研究應用程式用戶的數據,這些用戶一直記錄自己的健康狀況,並且檢測結果呈陽性。

報導稱,總體來說,女性出現持續一個月以上新冠肺炎症狀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但這種情況只會持續到60歲左右,屆時兩者的風險等級會變得更加接近。

報導認為,年齡增長還與患長期新冠肺炎風險上升有關,70歲以上人中22%患病四周或四周以上,而18歲至49歲人中這一比例為10%。

對50歲至60歲年齡段女性來說,這兩個風險因素似乎結合在一起:與18歲至30歲年齡段人相比,她們出現新冠肺炎持久症狀的可能性為八倍。不過,年齡在40歲至50歲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差異最大,女性患長期新冠肺炎的風險是男性的兩倍。

斯佩克特說:「這與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看到的情況類似。在更年期到來前,類風溼性關節炎、甲狀腺疾病和紅斑狼瘡等疾病在女性身上的發病率是兩到三倍,然後就變得更加接近。」他猜測,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應對方式的性別差異可能是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

這項研究還發現,在患上新冠肺炎第一周出現五個或更多症狀與持續出現健康問題的風險升高有關。

這裡可能也涉及到免疫反應差異,斯佩克特說:「肯定會有一群長期新冠肺炎患者具有這種多系統免疫——比如他們會出現腸胃問題、皮疹、神經問題和腦霧——因此涉及全身,而不僅僅是一點。」免疫系統在這些人身上的作用方式可能不同,這可能表現為從第一周開始在多個身體系統中出現症狀。

這項研究還提到,與新冠肺炎症狀持續風險升高的其他因素,包括超重或患有哮喘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50至60歲女性患「長期性新冠肺炎」風險最高
    據英國《衛報》10月21日報導,分析顯示,50歲至60歲女性患「長期新冠肺炎」的風險最大。年齡越大,患病第一周內出現五個或五個以上症狀也與出現持續健康問題風險升高有關。報導稱,總體來說,女性出現持續一個月以上新冠肺炎症狀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但這種情況只會持續到60歲左右,屆時他們的風險等級會變得更加接近。報導認為,年齡增長還與患長期新冠肺炎風險上升有關,70歲以上人中22%患病四周或四周以上,而18歲至49歲人中這一比例為10%。
  • 研究表明:50至60歲女性患長期性新冠風險最高
    據英國《衛報》10月21日報導,分析顯示,50歲至60歲女性患「長期新冠肺炎」的風險最大。年齡越大,患病第一周內出現五個或五個以上症狀也與出現持續健康問題風險升高有關。 由倫敦國王學院克萊爾·史蒂文斯博士和蒂姆·斯佩克特教授領導的這項研究分析了4182名新冠肺炎症狀研究應用程式用戶的數據,這些用戶一直記錄自己的健康狀況,並且檢測結果呈陽性。
  • 英媒:做試管嬰兒或致女性患乳腺癌風險上升 晚育尤其危險
    參考消息網6月27日報導英媒稱,研究表明,通過體外受精手段生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更大。據英國《每日鏡報》網站6月25日報導,研究發現,那些晚生孩子的人最危險。40歲以上使用生育療法生育第一個孩子的婦女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65%。在所有年齡段,這種治療方式都會使女性患癌風險增加10%。
  • JAMA子刊:月經周期不規律的女性,將來患糖尿病風險更高
    JAMA子刊:月經周期不規律的女性,將來患糖尿病風險更高 2020-12-29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研究顯示懷孕有助降低女性患子宮內膜癌風險
    (新華社/路透)新華社雪梨11月19日電(記者陳宇)澳大利亞科研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懷孕有助於降低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懷孕次數越多,患這種癌的風險越小,即使是中途流產,同樣有一定的保護效果。澳大利亞伯格霍弗醫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新一期《國際癌症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分析了全球30項相關研究獲得的懷孕數據,分析對象包括近1.7萬名患有子宮內膜癌的女性和近4萬名從未患過該病的女性。
  • 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重症風險更高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一項涵蓋逾300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監護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這項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上的流行病學研究還發現:男性患者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風險更高。
  • 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存在很大風險嗎?
    來源標題: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存在很大風險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攻堅戰」中,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治療立下了汗馬功勞。全國各地紛紛採集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截至目前,共採集血漿上千例,用於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取得了顯著成效。那麼,到底是什麼「魔力」使得康復者血漿治療在眾多治療方法中脫穎而出呢?
  • 國際最新研究稱,新冠肺炎男性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更高
    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9日在線發表一篇流行病學研究論文稱,一項涵蓋逾300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監護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
  • 國際最新研究稱:新冠肺炎男性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更高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9日在線發表一篇流行病學研究論文稱,一項涵蓋逾300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監護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
  • 又一項最新研究:空氣汙染會讓大腦萎縮,增加女性患痴呆症的風險
    「我們的研究發現,暴露在高水平空氣汙染中的七八十歲的女性在五年內出現與阿爾茨海默氏症相關的大腦變化的風險會增加。我們的研究表明,這些毒素可能會破壞大腦結構或大腦神經細胞網絡的連接,從而導致疾病的發展。」該研究涉及 712 名平均年齡為 78 歲的女性,她們在研究開始時沒有患痴呆症。
  • 逾300萬病例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重症風險更高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一項涵蓋逾300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的全球分析顯示,新冠肺炎男性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監護的可能性幾乎是女性患者的3倍。這項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上的流行病學研究還發現:男性患者因新冠肺炎死亡的風險更高。
  • 鍾南山:已出現同患流感和新冠病例
    針對目前關注度最高的疫苗,鍾南山指出,自然免疫不現實、不科學、不人道,而目前在臨床試驗中的14種新冠疫苗當中,中國的疫苗是扎紮實實往前走的。以往的經驗要找到可供我們大範圍使用的「好疫苗」,以往至少需要5-6年,目前來看起碼需要兩三年。
  • 哪些人更容易感染新冠?——年齡、患病史、性別與新冠肺炎患病死亡...
    新冠病毒並不是一個公平的殺手,患病致死率在不同患病人群中差異很大:年老或患有其他疾病會大大增加新冠肺炎的致死風險,同時,男性也可能面臨較高的風險。了解哪些人群最容易受感染/容易出現重症症狀,有助於我們每個人了解自己是否需要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
  • 研究發現,二甲雙胍可降低新冠肺炎和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
    Shalev說:「由於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包括中國、法國和UnitedHealthcare分析--都獲得了類似的結果,這表明,在2型糖尿病和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二甲雙胍所觀察到的死亡率降低風險可能是可推廣的。」 Shalev說,二甲雙胍如何改善新冠肺炎的預後尚不清楚。
  • NF1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風險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綜合神經纖維瘤病中心開展的一項納入125例NF1女性患者的小規模研究中該研究的結果顯示,50歲以下的患有NF1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4倍。       該研究除了對NF1女性患者應重視乳腺癌篩查的指導意義,也揭示了那些沒有臨床症狀的乳腺癌的起源和性質,因為近期其他的研究表明,一些非NF1的女性因NF1基因突變而引發乳腺癌。
  • 不同年齡段的女性,戴對了翡翠手鐲,氣質魅力加倍!
    翡翠手鐲的款式眾多,形態各異,每一種都能凸顯出女性的不同魅力。但不同年齡的女性都有著她那個年齡段獨有的個性和氣質,故而要搭配相應的翡翠手鐲,才能錦上添花。1、18—25歲這個階段的女性,最是美麗動人,比未成年小姑娘多了一分成熟,又比熟女多了一絲青澀,氣質清新又有活力,對時尚和美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她們是非常適合選用輕巧、靈活的美人鐲來裝點自己,這樣在凸顯自然氣息的同時,更能展現她們的年輕與美麗。
  • 研究:新冠肺炎或易誘發精神疾病 反之亦然
    導讀《柳葉刀》子刊發表的新研究提示,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或有更大概率患上精神疾病;同時精神病史也可能是誘發新冠肺炎的潛在因素。近日,醫學雜誌《柳葉刀—精神病學》刊載的一項研究發現,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或有更大概率患上精神疾病;同時精神病史也可能是誘發新冠肺炎的潛在因素。該研究名為《新冠肺炎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雙向關聯:針對美國62354名新冠確診病例的回顧性隊列研究》,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為其提供了資金支持。
  • 鍾南山:已有同患流感和新冠肺炎病例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27號出席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時表示,目前已發現有同患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病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問題作報告。他指出,隨著冬季來臨,流感進入爆發期,目前已經有4例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病毒的病例。
  • 女性擁有的10大健康優勢
    女性往往被稱為弱勢性別,然而在健康方面她們卻處於強勢地位。近日,美國《時代周刊》盤點了女性優於男性的10大健康新優勢。  1.預期壽命更長。美國健康統計中心2012年數據顯示,美國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為81.2歲,而男性為76.4歲。
  • 在10歲之前患上糖尿病會讓女性的平均壽命縮短18年!
    2018年8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Lance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哥德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相比未患糖尿病的女性而言,在10歲之前就患上糖尿病的女性平均壽命會縮短18年,在相同的情況下,男性的壽命會縮短大約14年,而在26-30歲期間被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其壽命則會平均縮短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