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9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科學新知28個
撰文 | 王聰
編輯 | nagashi
排版 | 水成文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導致的一種慢性、全身性代謝疾病。全球有4.3億的糖尿病患者,其中1/4在中國。胰島β細胞功能失常導致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共同特徵之一,許多患者需要終生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人類的月經周期,就是每月一次的子宮內膜(endometrium)的脫落、再生和重塑的過程。這一現象幾乎只在人類中出現,除了人類以外,只有類人猿、舊大陸猴等極少數動物中有類似現象。
據估計,到2045年,糖尿病將影響全球近7億成年人。目前,將近20%的女性月經周期不規律且周期較長,一些研究表明,月經周期功能障礙與胰島素抵抗有關,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發病早期的關鍵特徵,月經周期不規律或過長是否與2型糖尿病相關呢?
近日,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在 JAMA 子刊 JAMA Network Open 雜誌發表了題為:Associations of Menstrual Cycle Characteristics Across the Reproductive Life Span and Lifestyle Factors With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的研究論文。
這項針對75546名女性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整個生育期的月經周期不規律和周期長與2型糖尿病風險更高有關。在超重或肥胖,低質量飲食和低水平體育鍛鍊的女性中,這些關聯更強。
這些發現表明,月經周期特徵可能是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長期風險的早期徵兆,生活方式幹預可能是降低月經周期功能異常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的有用策略。
這項研究始於1989年,最初招募了116429名25至42歲之間的美國女護士,在1989年的調查中,這些女性回顧性地報告了高中期間和18至22歲之間的月經周期特徵,並在1993年再次對參與者進行了隨訪,從1993年至2017年6月30日,共計75546例絕經前女性完成了隨訪調查。
隨訪期間,共有5608名(7.4%)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與月經周期很規律的女性相比,月經周期不規律的女性表現出體重較重、熱量攝入更高、飲酒更少,以及飲食更不健康等特徵。
統計調查結果表明,在14至17歲期間,32%的女性月經周期總是不規律,18至22歲為41%,29至46歲則為66%。與相同年齡範圍內月經周期非常規律的女性相比,月經周期不規律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風險更高。
在18至22歲和29至46歲的年齡段中,月經周期為40天或更長時間的女性分別為37%和50%,她們與月經周期26至31天的女性相比,患2型糖尿病風險更高。
論文作者表示,月經周期始終不規律和周期大於32天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最大。
研究團隊認為,月經周期不規律和周期過長是高胰島素血症的有力指標,它可以與垂體促性腺激素協同作用,刺激卵巢卵泡膜細胞中雄激素的產生,進一步加劇胰島素抵抗並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此外,月經周期異常還與炎症過程失調有關,炎症過程失調可能與2型糖尿病的發展有關。
此外,該研究還發現,月經周期功能障礙與超重和肥胖、缺乏運動和低質量飲食等有2型糖尿病風險累加相互作用。
總的來說,這項大型研究表明,月經周期不規律和周期過長與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相關,尤其是超重或肥胖、低質量飲食及運動量低的女性。
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表明,月經周期特徵可能是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長期風險的早期徵兆,控制體重、加強鍛鍊等生活方式幹預可能是降低月經周期功能異常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的有用策略。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27928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