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媽沒按時來,不重視?女性要當心了!卵巢癌發病和死亡風險均增高

2021-01-09 騰訊網

審閱者: 吳小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姨媽」不常來?這事想想是有點美滋滋,不但省下一筆姨媽巾錢,更可以時時刻刻身輕如燕、健步如飛。

然而,有研究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月經不規律女性的卵巢癌發病和死亡風險都比別人要高!

一、卵巢是什麼?

也許有些讀者只知「姨媽」,不知卵巢。那麼就先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卵巢。

卵巢是一對小小的橢圓形器官,通過韌帶固定在盆腔中,主要負責產生和排出卵子,以及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圖片來源:騰訊醫典

卵巢與女性的月經息息相關。

在身體內分泌的總指揮——下丘腦的調節下,卵巢周期性地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使卵泡成熟並排出卵子,並讓子宮內膜增厚,為受精卵打造一張厚實柔軟的床。

如果卵子沒有受精,那麼小床也沒用了,子宮內膜就會崩解脫落,混合著血一塊流出來,形成月經。所以,正常情況下,一次排卵後約半個月就會有一次月經。

二、卵巢癌:沉默的殺手

卵巢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2015 年,我國約有 521,000 名女性患上卵巢癌,多達 225,000 名女性因卵巢癌死亡[1]。

更可怕的是,卵巢癌的早期症狀,如腹痛、背痛、腹脹、便秘、尿頻等,其他疾病也可以產生,沒什麼特異性,所以,很難通過症狀來早期發現卵巢癌。

於是,人們又寄希望於各種檢查來篩查早期卵巢癌。根據目前的研究,對於有卵巢癌家族遺傳病史或者小腹不適的婦女,接受盆腔內超聲和腫瘤標誌物 CA 125(cancer antigen 125)測定有助診斷。

但是,對於沒有症狀、也沒有家族遺傳史的女性,接受這些檢查帶來的風險與獲益相當,且並不能降低卵巢癌的死亡率[2]。

由於早期病變不易被發現,卵巢癌往往就抓住時機進行暗中肆虐,等到確診時癌症往往進入晚期,已經缺乏強力有效的治療手段了,這使得卵巢癌的 5 年生存率只有 45% 左右[3]。

三、什麼樣的人容易患卵巢癌?

有一些因素已經明確會增加卵巢癌的發病風險,其中卵巢癌家族史是目前最確定也是效果最顯著的危險因子。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研究表明,卵巢癌患者一級親屬(母親、女兒、姐妹)的卵巢癌患病率是其他人的 3.6 倍[4]。

另外,排出更多的卵子也是危險因素之一,具體表現為初潮早、絕經晚、沒有生育。

有研究者解釋這是因為卵巢持續地排卵,上皮就要不斷地修復損傷,修復越多,基因突變就越容易堆積,所以,更容易引起癌變。

而孕激素可以激活卵巢上皮細胞的凋亡通路,使因多次修復後而破破爛爛的卵巢上皮重新變光滑,故高水平的孕激素也許可以降低卵巢癌的患病風險[5]。

月經與排卵和激素有關,那麼,月經與卵巢癌有什麼關係嗎?

四、月經不規律,卵巢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2016 年 9 月《國際癌症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發表了基於兒童健康與發展研究(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 Studies,CHDS)資料庫的一項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的結果[6]。

研究人員對 CHDS 在 1959~1966 年間納入的 15,528 名在美國舊金山東灣區進行產檢的準媽媽隨訪了 50 年,記錄下她們的卵巢癌發病和死亡情況。

將這些數據與她們的月經情況進行分析後發現,月經不規律是卵巢癌的危險因素,並且會增加相關的死亡風險[6]!

該研究將月經不規律定義為研究對象自己認為月經無規律、出現大於 35 天的長周期以及醫生診斷的月經過少(小於 5 毫升)、無排卵出血。

研究人員將 CHDS 資料庫人群中患卵巢癌的女性分為月經規律與不規律兩組,根據她們的累積存活情況繪製了下圖。

由圖中,可以看到 70 歲以後兩條曲線明顯分開,月經不規律組的紅線下降非常快。

這就意味著,從 70 歲開始,月經不規律的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開始低於月經規律的患者,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圖片來源:騰訊醫典

此外,將兩組數據中的人種、生育情況、口服避孕藥等影響因素消除以後,還是分析得出:從 65 歲開始,隨著年齡的增加,月經不規律組患卵巢癌的風險和因卵巢癌的死亡風險都明顯上升。

表 1. 月經不規律者的卵巢癌死亡和發病風險

圖片來源:騰訊醫典

【表注】HR 值越大,風險越大;P 值小於 0.05 表明在統計學上有明顯差異

所以,月經不規律,可不能偷著樂!月經不規律不僅與卵巢癌有關,還可能提示有其他生殖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等

因此,「姨媽」不按時來了,最好儘快重視起來,別等到出了問題才去追悔莫及啊!

參考文獻:

[1] Chen W, Zheng R, Baade PD, 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CA Cancer J Clin,2016,66(2):115-132.

[2] Grossman DC, Curry SJ, Owens DK, et al.Screening for Ovarian Cancer: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J].Jama,2018,319(6): 588-594.

[3] Jenks S.Setting the Bar Higher for Ovarian Cancer Survival[J].J Natl Cancer Inst,2014,106(2): dju037.

[4] Schildkraut JM, Risch N, Thompson WD.Evaluating genetic association among ovarian, breast, and endometrial cancer: evidence for a breast/ovarian cancer relationship[J].Am J Human Genet,1989,4:521-529.

[5] Rodriguez GC, Nagarsheth NP, Lee KL, et al.Progestin-induced apoptosis in the macaque ovarian epithelium: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J].J Natl Cancer Inst,2002,94:50-60.

[6] Cirillo PM, Wang ET, Cedars MI, et al.Irregular menses predicts ovarian cancer: Prospective evidence from the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 Studies[J].Int J Cancer,2016,139(5):1009-1017.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大姨媽」女性生育健康的陰晴表
    關於「大姨媽」,相信所有女性朋友們都不會感到陌生,從初次的相遇到最後的永別,它會陪伴你度過數十個春秋寒暑,而且每次登門都會小住幾日,個別「大姨媽」還會帶上痛經當作伴手禮,讓人倍感無奈。可是,你敢說不讓它來麼?肯定不敢吧!
  • 女性健康:卵巢癌與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有關
    ▲專家你好,我常服用阿膠月經來的時候沒什麼感覺,要是把阿膠停了月經來的時候陰道和肛門脹疼,還有點喘不上氣來的感覺,請問專家我這是怎麼了。    ▲專家你好:我三十三歲有子宮肌瘤2.0-1.8,請問我還能要二胎嗎?    答:肌瘤是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懷孕後女性激素不斷增高,肌瘤也會迅速增大,增大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到7-8個月時有的肌瘤可以長到8公分左右,會造成壓迫導致早產或流產。所以還是在懷孕前治療好肌瘤比較穩妥。
  • BRCA突變類型及位點影響乳腺癌、卵巢癌風險
    」「這項研究在定義與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類型和位置相關的風險差異方面邁出了第一步。」研究人員寫道。然而,Rebbeck博士解釋說,這些風險不應該用於基因遺傳方面的諮詢,因為他們沒有考慮到其它影響患者預期壽命條件。
  •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復旦腫瘤專家揪出發病「真兇」
    近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即將出院。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  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而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三姐妹共有兄妹7人,其中女性5人。
  • 卵巢癌偷襲新女性 七成患者發現時已處晚期
    不生育易患卵巢癌  如今,忙於工作和事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丁克一族」,殊不知,這種不願生育的後果就可能為女性的健康帶來隱患。  吳小華說,卵巢癌雖然目前病因並不完全明確,但據流行病學調查,卵巢癌的高發和女性是否生育有著很大的關係。
  • 大姨媽一來就頭痛,是怎麼回事?多與這些原因相關,要重視起來
    一些女性每月「大姨媽」一來,就是開始頭疼頭痛,幾乎無一例外,即使風和麗日也不能避免。這是什麼壞規律?最近有疑問患者就私信留言說:最近幾個月,我來月經時會出現頭痛,就是一側頭部隱隱的脹痛, 聽說這是偏頭痛的一種,請問有什麼好辦法治療?
  • 這樣的人容易得卵巢癌!
    門診所見上次門診,來了五個卵巢癌的患者,佔了當天所有女性患者的五分之一。其中有一位才三十出頭,記得第一次來的時候,腹水、疼痛、下肢水腫,坐著輪椅都搖搖欲墜,滿臉死灰,幾乎放棄了希望。胡鳳山主任說,已經很晚了,很有可能繼續加重。老母親背對著女兒痛哭流涕。
  • 女人有這6個特徵,或已成為卵巢癌「候選人」,別以為是月經不調
    據《2019全國癌症報告》顯示,我國惡性腫瘤每年新發人數約390萬,死亡人數約234萬,呈持續上升趨勢。 在女性患者中,除了受人關注的乳腺癌外,卵巢癌也越來越常見。
  • 單身多年竟得卵巢癌,醫生:女人要想不得癌,一定要遠離6種習慣
    不規律、無營養的飲食影片中盛男都吃了些啥呢?分別是街邊攤的炒年糕、超市裡的麵包、開水泡的泡麵……都是一些沒營養、高熱量的食物。現在大家不再為沒有食物擔憂,反而為吃什麼健康擔憂。愛吃高膽固醇食物的女性卵巢癌的風險是增高的,比如油炸食品、肥肉、動物內臟、奶油製品等。
  • 卵巢癌被稱為女性「沉默的殺手」 70%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腹痛腹脹以為是消化不良一個月還沒好竟查出卵巢癌7月初,楊阿姨無明顯誘因出現腹脹不適,起初並沒有太在意。想著年紀大了,估計是消化不良。但是持續一個月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腹部逐漸隆起,慢慢地也沒什麼胃口,都吃不下飯了。有時候平躺休息還胸悶憋氣,只能側臥,人也消瘦了。這時候,家人才意識到嚴重性,趕緊到附近的醫院去檢查。
  • 腫瘤防治宣傳周 | 鄭瑩:每年10萬女性死於乳腺癌,如何預防?
    鄭瑩教授詳解:中國女性一生中不同年齡段患病風險不同,20歲前發病風險極低,隨後逐漸上升,50歲左右達到高峰,再逐年下降。我國人群中乳腺癌患病率為1.6/1000人。對一名女性來說,一生中患乳腺癌的累積風險高達3.84%,死亡風險約1.0%。
  • 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男性也要當心!
    專家分析,這與大城市女性所處環境有一定原因。女性壓力過大、長期精神緊張、都會使身體內分泌紊亂,若長期熬夜,打亂人體生物鐘,則更加嚴重。營養過剩也是誘髮乳腺癌的風險因素,恰恰不少白領久坐不運動,工作遭遇壓力時,就通過暴飲暴食來緩解。
  • 七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謹防女性「隱形殺手」卵巢癌
    在醫學上,一般把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稱為癌,因此卵巢癌多指卵巢上皮性癌,而在日常生活中,卵巢癌多包括所有卵巢的惡性腫瘤。一、卵巢癌好發年齡卵巢癌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不同組織學類型腫瘤的好發年齡段不同,如生殖細胞腫瘤最常見於20歲以下女性,交界性腫瘤好發於30~40歲女性,而上皮性卵巢癌大部分發生於60歲左右女性。
  • 預防性輸卵管-卵巢切除術對BRCA1和BRCA2突變攜帶者預防卵巢癌作用...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婦產科 安徽省腫瘤醫院婦瘤科 安徽醫科大學流行病與統計學系卵巢癌是婦科三大惡性腫瘤之一。BRCA1/2基因分別位於17號和13號染色體上,是參與雙鏈DNA損傷修復和維持DNA完整性的抑癌基因。已有大量研究證實,BRCA1/2突變會增加人體對癌症的易感性,尤其是乳腺癌和卵巢癌,是大部分家族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責任基因。
  • 與腦膠質瘤發病相關的風險因素研究進展
    ,其中腦及神經系統腫瘤發病比例為1.6%,死亡比例為2.5%。因此,預防腦膠質瘤發病成為目前臨床工作的重點。本研究就腦膠質瘤發病的風險因素進行以下綜述,為腦膠質瘤的預防提供參考。,而在女性中此現象卻不顯著。
  • 卵巢癌的早期症狀 5個徵兆暗示卵巢癌
    4.下肢、外陰水腫卵巢癌初期卵巢腫瘤會增大,自然會壓迫到盆腔靜脈,血液也會不暢通,這樣就阻礙了淋巴的回流。因為淋巴的不暢會導致到下肢、外陰出現水腫的情況。如何預防卵巢癌1、女性要適當運動,可預防卵巢癌適當運動調節人體免疫力,對防止卵巢癌有幫助。同時,還可以避免其它相關的婦女病,如子宮癌等。
  • 女性常吃這4種食物有好處,可降低卵巢癌風險!
    卵巢癌影響到越來越多的女性,而且有低齡化的趨勢,很多年輕的女性患上了這種危險的疾病。想要成功預防卵巢癌,全面均衡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 哪些食物可以降低患卵巢癌的風險呢?
  • 壓力與女性患卵巢癌關係
    美國科學家首次公布研究結論指出,壓力能刺激卵巢癌癌細胞生長,甚至加速癌細胞擴散速度,因此長期受壓的女性更容易患卵巢癌。  來自美國得州大學癌症中心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慢性壓力與癌症生長的關係。
  • 有四類孕婦易生出唐氏兒,按時產檢,對孩子和家庭都負責
    文|淘媽前幾天,懷孕4個多月的朋友跟我說她做唐篩的結果顯示「臨界風險」,醫生讓她做羊水穿刺,她同事說沒必要做,問我到底要不要做。因為每位孕婦都有懷上唐氏兒的可能,而且她的結果風險值比較高,所以為了保險,我建議她去做。
  • 鄭州醫大醫院專家介紹月經到期沒來怎麼辦
    鄭州醫大醫院專家介紹月經到期沒來怎麼辦 時間:2021-01-09 11:06 鄭州同濟醫院 鄭州醫大醫院專家介紹月經到期沒來怎麼辦?相信對於很多姑娘來說,「大姨媽」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它來的時候嫌煩,巴不得它不來;但如果它突然有一個月沒能按時造訪,我們往往先反應就是:我該不是懷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