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9全國癌症報告》顯示,我國惡性腫瘤每年新發人數約390萬,死亡人數約234萬,呈持續上升趨勢。
在女性患者中,除了受人關注的乳腺癌外,卵巢癌也越來越常見。
在臨床上,卵巢癌如果能早期發現,5年生存率可達80%~90%,但遺憾的是,大部分卵巢癌發現時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30%,有的類型甚至低於20%。
指導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婦科 主任醫師 尹玲
一、以為「大姨媽」不適,卻診出卵巢癌
家住南寧的童女士(化名)今年35歲,家庭條件一般,在當地一家小公司上班。2020年5月的一天早上,起床後的童女士感覺身體很不舒服,好像月經提前來了,有點「月經不調」:小肚子有點鼓,下腹和肛門有隱隱的墜脹疼痛感,私處分泌液量少色清。
幾日過後,童女士的不適感逐漸消退,她也就沒去醫院就診。可沒想到,這只是大病的「迴光返照」。
7月20日,童女士突然出現劇烈腹痛,難以忍受。去到醫院一檢查,結果讓她震驚了——B超顯示,下腹竟有一個2.0cm×2.0cm×13.5cm的腫塊,形狀不規則。
進一步檢查顯示,童女士血清惡性腫瘤CA125指標異常,為103.26U/ml,是正常值的3倍。
醫生建議行穿刺活檢,幫助確診。可童女士內心擔憂:「穿刺活檢會不會讓癌細胞跑出來,從而轉移?」但此時她已無退路,只好接受醫生的建議。
2天後,病理活檢和CT結果給了她最終的答案——卵巢上皮性癌Ⅱa期,伴輸卵管轉移。
經腫瘤治療中心討論,童女士在切除腫瘤後,接受了3個周期的治療(方案:卡鉑+貝伐單抗)。幸運的是,在化療和靶向治療下,她的病情得到控制,症狀減輕。直到現在,童女士仍在進一步規範治療。
二、穿刺活檢,有沒有可能讓癌細胞「逃逸」,出現轉移?
從活體組織獲得病變組織或者細胞的方式有4種:細針抽吸、穿刺活檢、內鏡活檢和手術切除。穿刺活檢具有取材精準、標本充足、創傷小、診斷成功率高等優勢,是目前臨床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操作簡便,在門診局部麻醉即可進行,對組織損傷小,出血也很少,感染機會少,較為安全。
為了提高成功率,近年來得穿刺活檢多在超聲或者CT的引導下進行。
有人對穿刺活檢抱有懷疑,一是擔心癌細胞會沿著穿刺的針孔轉移,二是擔心癌細胞會通過血液轉移到全身。
理論上而言,癌細胞的確有可能沿著穿刺針的孔道進行轉移,但在臨床上,這種概念極低。
隨著醫學的進步,穿刺活檢的理念和使用的器械也有很大的改進,目前的穿刺針多數有套管等防護設計,在穿刺針快要碰到腫瘤的時候,會停下來按一下開關,帶有凹槽的針芯就會彈出,扎進腫瘤,再按一下,針芯就會縮回套管內,這樣能避免癌細胞的外漏,對人體做了一層保護。
圖源網絡
其次,健康人的血液中本身就有癌細胞,只不過會被免疫系統及時清除,不會表現為癌症。即使穿刺針會帶出癌細胞,其數量也非常少,會被免疫系統快速除。而且,不同癌細胞有各自適合的生長環境,並不是隨便落在哪個部位就會長成「參天大樹」,穿刺針造成轉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穿刺活檢是確認腫塊性質的最快方式,不做活檢的風險遠遠大於做活檢可能帶來的風險。
三、卵巢癌難以早期發現,需與月經不調區分
像童女士一樣患上了卵巢癌,卻以為是月經不調的女性不少,想要及時發現卵巢癌,要注意身體發出的一些信號。
1.腹脹、腹痛
卵巢腫瘤牽扯韌帶時,會使得腹腔內有壓迫感,嚴重的會伴有腹水,使腹脹感持續。如果卵巢癌侵入盆腔周圍組織,壓迫到神經,可能會引起腹部的隱痛、鈍痛。
2.月經變化
部分卵巢癌患者,由於癌細胞的破壞作用,會出現月經過少或閉經,有的會出現陰道和子宮不規則出血,白帶多且伴隨出血等。
3.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在卵巢腫瘤生長變大後,腹水會增多,會影響腸胃健康,導致患者出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胃腸道症狀。在加上癌細胞的侵襲,患者可能會出現貧血症狀,導致患者消瘦,精神狀態不佳等。
4.下肢水腫
在卵巢腫瘤增大後,盆腔靜脈受到壓迫,會使得血流不暢,妨礙淋巴回流,長期下來就會出現外陰和下肢水腫。
四、七成發現是晚期,年齡越大機率越大
由於卵巢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多容易混淆,在就診時已是中晚期。尤其是有些中老年女性,認為絕經後就不會患上卵巢癌,從而忽略子宮和卵巢的檢查。
專家建議,卵巢癌的高危人群應當每年都進行一次體檢篩查。
《卵巢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指南(第四版)》中指出,有卵巢癌高危因素的人群有如下特徵:
·年齡,卵巢癌的高發年齡為50歲~79歲;
·家族史,近親中如果有人患有乳腺癌、卵巢癌或者其他的相關癌症,家族中有男性患有乳腺癌,屬於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基因突變,基因突變會導致患癌風險的升高,有相關基因突變的人群要定期篩查,比如BRCA 基因突變;
·從未生育或者不育的人群;
·使用激素替代治療的人群;
·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病史;
五、這些檢查,幫你早期發現異常
目前而言,對於卵巢癌的早期篩查往往採用腫瘤標誌物和盆腔B超兩種方式的結合。
卵巢癌的腫瘤標誌物是CA125,測定血清CA125濃度是目前卵巢癌篩查使用最廣泛的生化方法。盆腔超聲能夠顯示盆腔器官及其病變,但可能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因此需結合多種情況來判斷。
在女性出現子宮腺肌病、肝臟疾病、盆腔感染、其他惡性腫瘤時,CA125的數值也可能會升高,健康女性在月經期或妊娠期,CA125水平也可高於正常。超聲則無法明確鑑別卵巢癌與普通卵巢疾病。
鑑於卵巢癌的漏診、誤診情況,在國際上(包括我國),都不建議對健康、無症狀的女性進行卵巢癌篩查,一般卵巢癌篩查只在上述高危患者中進行。
所以,目前對於卵巢癌的篩查沒有像乳腺癌、宮頸癌一樣統一的篩查策略,高危人群應該重視卵巢癌的臨床症狀,與醫生充分溝通後,再決定是否篩查以及如何篩查。
卵巢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很多女性在發現自己腹部變大時才去醫院,結果不盡理想,對於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視相關的症狀和篩查。
*本文真實病例僅供參考,如需治療請諮詢醫生,切勿自行用藥
參考資料:
[1]拔出蘿蔔帶出泥,穿刺活檢會導致腫瘤轉移嗎?耐受不了的患者咋辦?.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腫瘤.2020-04-02
[2]卵巢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指南(第四版)[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 2018, 034(007):739-749.
[3]卵巢癌,女性「沉默的殺手」,許多發現都是晚期!.健康時報.2019-04-29
[4]七成卵巢癌,確診時已是晚期!月經出現這個變化可能就危險了.華醫網 .2020-05-2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