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陽終會毀滅,人類是選擇逃亡還是等死?

2021-01-15 老粥科普

太陽會毀滅嗎?天體物理學家告訴我們,會的。好消息是,太陽的毀滅是很久遠以後的事情,如果人類足夠智慧也足夠幸運,我們可以活到那一天。壞消息是,人類永遠不會看到太陽的毀滅,因為那是50~70億年以後的事,而頂多再有20億年,地球就已經不適合生命存在了。

與宇宙中的所有恆星一樣,太陽也是有壽命的,它不會憑空而生,也不會永遠存在。

時刻照耀地球、給我們溫暖的的太陽誕生於一大團灰塵和分子雲裡,這些灰塵和分子雲是前一顆巨大恆星爆炸後的星雲殘骸。這個星雲是如此廣闊,以至於孕育了太陽系周圍眾多的恆星,我們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

在大約56億年前,由於附近一顆超新星爆炸的衝擊波影響,分子雲團受到震動並開始聚集。這個雲團裡絕大部分是氫氣,還有少量的氦氣和更少的其它元素,它們一點點向中間靠攏、聚成一團並有了更大的引力,周圍的物質受到吸引加速向中心移動並形成一個龐大氣旋,這便是太陽系的雛形。當這個氣旋的中心積聚了99%的物質時,強大的壓力將中心的氣體壓縮並產生數千萬度的高溫,氫原子被擠壓在一起聚變成氦,由此產生更高的熱能,於是太陽變成了一顆新的恆星。

恆星依靠其中心氫的核聚變產生熱,它內核的熱能向外傳導,在表面發出光,於是我們看到一顆黃色的太陽。

但太陽中心的氫總有一天會被消耗完,當氫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太陽也就走到了它生命的終點。

太陽越來越亮最早的太陽沒今天這麼亮也沒今天這麼熱,它最開始的亮度大約只有今天的70%。

最早的地球比現在要熱許多。倒不是因為陽光猛烈,而是地球在形成之初遭受大量天體的撞擊,與此同時地球內部大量的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熱,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核反應堆,所以我們將其形容為煉獄是一點都不為過的。

過了幾億年,地球表面漸漸冷卻下來,太陽也越來越熱、越來越亮起來。50億年之後,地球變成了今天的樣子,這是地球最好的時代。

好景不會太長,因為太陽還在繼續變熱,地球表面的溫度還會繼續升高。

地球變暖是大趨勢從太陽生命的規律角度看,地球變暖勢不可擋。而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來看,那是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恐龍在地球上曾經統治了幾千萬年,最後滅絕了。與恐龍相比,人類的歷史實在是短暫,我們目前能找到的最古老人類化石才幾十萬年。我們還能在地球上存在多久?五千萬年?一億年?或是更久?這些都需要打上問號。

目前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與恐龍相比,人類是更加智慧的生物,我們不僅能影響地球,也可以有選擇地進化自己,使自身變得更強大,從而適應自然的變化。

但這種變化終歸是有限的。

隨著太陽的變熱和地球的變暖,人類獲取食物將越來越難。因此未來的人類需要讓地球涼下來,至少,我們要阻止地球進一步升溫。

辦法有很多,比如說未來我們可以在地球與太陽之間建造一個面積達數百萬平方公裡的大傘,它至少可以遮擋5%的陽光,從而挽救地球越來越惡化的生態。

逃亡如果人類真的還能在地球上存活15億年,屆時就必須考慮搬家的問題。

大約50億年後,太陽將變成一顆紅巨星,它炙熱的大氣會吞沒地球軌道,沒有任何生物可以倖存,而隨之而來的氦閃更是會摧毀整個太陽系。為了生存,人類必須選擇逃亡。

科幻小說《流浪地球》生動描繪了人類帶著地球家園一起逃亡的故事,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事情未來也不可能發生。人類不是蝸牛,地球也不是我們的殼,我們帶不走它。

可以設想的是,數億年之後,人類已經掌握了穿行於星際的黑科技,並且在太陽系外為我們的後代尋找到了幾個理想家園。那時候我們可以打造若干艘星河巨艦,攜老帶幼一起搬遷到另一個伊甸園,一個也不落下。

或許,這才是人類最理想的未來吧?

相關焦點

  • 從三體讀生命:假如外星人來毀滅地球,你會選擇逃亡,還是留下?
    在這本書中,作者還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說,離地球毀滅還有不到24個小時,現在有一個機會,你可以選擇乘宇宙飛船逃跑。當然,宇宙飛船的承載量是有限的,你可以選擇自己逃跑,也可以選擇把機會讓給別人。你會把這個機會讓給別人,還是自己先走?
  • 如果太陽變成白矮星後,地球沒有毀滅,人類將如何生存
    如果太陽變成白矮星後,地球沒有毀滅,人類將如何生存 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這個美麗的地球,在這個宇宙中已經存在了四十六億年了。那麼我們知道,地球是在太陽形成的三億年後才出現的。所以太陽對這個地球上生命的出現和發展,是起到了一個關鍵性的作用。但是這個太陽不會永遠的伴隨著我們,雖然理論上來講,地球可以一直在這個宇宙中存在下去。太陽是沒有辦法做到的,因為它是一顆主要由氫元素和氦元素組成的恆星。恆星都是有壽命的,像太陽這種黃矮星,壽命只有一百億年而已。而現在這個太陽,已經走過了其生命歷程的一半了。
  • 《流浪地球》:如果有一天災難來臨,我會帶著地球一起逃亡
    該片中描述了人類遇到的困境——在不久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的新家園。電影宣傳照,包含了主要參演人員1.人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挑戰,在重創來臨之際,是合作的人類一同奮起,抵禦災難,化險為夷,儘管諸多險阻,也要帶上地球母親一起逃難。男主角劉培強這是不同於傳統災難大片的題材。
  • 若人類進入黑暗森林,以我們的水平,是屬於狩獵者還是逃亡者?
    若人類進入黑暗森林,以我們的水平,是屬於狩獵者還是逃亡者?在小說裡面,人類也確實遭到了這樣的危機,遙遠的三體星人利用他們的科技,給人類帶來了長達4個世紀的恐慌,在唯一的一次星際交手中,人類全部的技術核心都被一個探測器所摧毀,我們就好像一隻蟲子一般,被宇宙高級文明所碾壓。
  • 人類是走向文明還是毀滅
    地球資源是有限的,恆定的,動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各有各的生態平衡圈,地球的能量一種是吸收外界太陽能量,光,熱來維持地球生物的平衡。地球能量資源的恆定的。 人類的發展史是一部徵服地球的歷史,地表世界動植物界己經被徵服了,工業革命開始對地底世界的徵服,工業革命,本可以多樣化發展,人類選擇的是生產工具的發展,進入電汽化革命,人類選擇本可以有多樣化發展,人類選擇的是生產工具的發展,進入計算機時代,人類選擇還可以有多樣化發展,人類選擇的還是生產工具的發展
  • 太陽已到中年!尋找下一個目標,開啟星球逃亡計劃?
    太陽已到中年!尋找下一個目標,開啟星球逃亡計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是古代人民對田間地頭勞動人民的讚歌。大家對太陽並不陌生。太陽對於動植物與生態系統的影響影響很大。有沒有想過,如果太陽某一天熄滅了怎麼辦,答案可想而知。太陽與地球相輔相成。地球上數量最多的是植物。太陽可以照射地球地表提供光亮與溫度。而植物受到太陽的照射後會生長,進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許多生物都要依靠氧氣來存活。太陽如果消失,滅亡。就會造成植物的滅絕,生態系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生物也無法進行呼吸,進而窒息而亡。
  • 世界神話都出現洪水滅世,其文明都選擇逃亡,中國傳說卻選擇對抗
    世界神話都出現洪水滅世,其文明都選擇逃亡,中國傳說卻選擇對抗我們都知道,神話是一個文明面對不確定性,所想出來的一種精神安慰,它不僅表達的最現實的痛苦,同時也寄託於超自然現象能夠拯救自身,在那蒙昧的時代,也正是神話凝聚起了人類的力量,團結一致走出了最黑暗的時期。
  • 《三體》:誰該逃亡宇宙?「老子都快死了,還管你是誰?」
    今天,我就想來談談《三體·黑暗森林》中的逃亡主義。產生:三體艦隊將入侵地球的消息被公之於眾。面臨科技比地球強大得多,而地球本身科學發展進程被鎖死的情況下,地球人類中產生了一種逃亡主義,即建造自封閉的宇宙飛船尋找新的宜居點或者以飛船為定居點繼續人類文明的進程,或者待日後與三體文明談判後重返地球。
  • 太陽毀滅是何時?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我們的宇宙外物都避免不了生老病死,生命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人類是地球上最智商的動物,但是也避免不了天災人禍,太陽系和地球息息相關,直到太陽系毀滅的時候,地球也將不復存在,太陽系的毀滅是何時?人類還能生存多久?
  • 如果地球毀滅,人類能移居火星嗎?
    對此,中國航天集團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如果最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意味著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也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火星車安全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國家,並且這還是人類向火星發射的重量最大的探測器。
  • 三體小說中,人類究竟是不是被程心毀滅的?三個選擇問題解讀三體
    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反響,甚至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都是這本書的死忠粉。在2015年,《三體1:地球往事》還摘得世界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雨果獎》。三體小說中,人類究竟是不是被程心毀滅的?四個選擇問題說明一切1.要不要回復外星人信息地球人通過地外文明探索收到了來自三體文明監聽員的信息,信息很簡單:不要回復。
  • 如果存在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他們是怎樣走毀滅的?來為你揭曉
    消失的四大史前人類文明,據瑪雅文明記載,曾經地球先後出現過4代人類文明,瑪雅人稱其為四大太陽紀,而如今我們所處的時代為第五太陽紀,,據說是根達亞文明逃亡者的延續,存在於20萬年前至5萬年前,形成中央集權制,同時發明了象形文字,現今的1周7天據說就是這時候流傳下來的。
  • 瑪雅傳說:5個太陽紀,5個被神毀滅的史前人類!地球編年史31
    同時他即代表正義,也還是邪惡的化身。他代表著整個世界所有的對立面,他才是真正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神!而且,他還是創造神的神。也就是他/她,後來分別生下了阿茲特克人的4個主神,而且,這四個神分別擁有著4個不同的顏色,然後,再分別住在太初水域的東南西北4個方向!
  • 30年前,人類親眼見證了另一個「太陽」的毀滅,但不廣為人知!
    30年前,人類親眼見證了另一個「太陽」的毀滅,但不廣為人知!但其實我們肉眼所見的並不是真的,這些星球本來並不會自身發光,白天我們可以看到太陽的光芒,而晚上的時候太陽光芒就不會照射到地球上了,所以,一般都是烏漆抹黑的眼前啥都看不見,所以那些星球之所以能夠出現在人類的視野之中,也應該是反射到了太陽光。
  • 太陽毀滅之後,全人類要何去何從?科學家的回答讓人既欣慰又踏實
    如今科學家們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科研,還有人類未來的命運,地球未來的命運。如果說到人類未來的命運,其實我們誰都不知道,但是總的來說,就兩方面,一個是樂觀的一面,另一面無非就是人類滅絕。接下來就是不樂觀的一面了,這時候,我們可能要面臨生存問題,我們人類的文明馬上就要終結了,人類將要毀滅,但是如果有天人類真的要毀滅了,那麼會以什麼樣的形式毀滅呢?美國NASA的科學家認為,如果有天人類明文將要消失,那麼可能會和太陽的毀滅有關,所以說,太陽毀滅的那天,也就是人類消失的那天。
  • 《三體》中如果地球溝通三體人失敗,執劍人維德會按下毀滅按鈕嗎
    這還是在三體人的欺騙下,走了很多的彎路。如果再經歷一個執劍人,再拖上幾十年的時間恐怕三體人就要想辦法威懾人類了。所以不管出於何種原因,三體人都必須打破威懾,無論執劍人是誰,程心只不過是三體人計劃的最好的一個結果而已。反之即使執劍人不是程心,三體人也能夠接受只不過是策略會略有調整而已。
  • 如果太陽突然毀滅了,地球會怎樣?
    現在太陽質量中的大約四分之三的化學組成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而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其以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當太陽以核聚變方式轉向新元素的過程結束時,太陽的質量將稍微下降,太陽的外層將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運行的軌道處,而這兩顆行星由於太陽質量的下降,這兩顆行星將會離太陽更遠。
  • 地球毀滅後,人類將會怎麼樣?結局讓人害怕!
    我們現在很多科學家都在研究地球,如果地球毀滅了的話,人類還有地球上面其他的生命,會怎麼樣呢?,就算是從裡面逃出來了,也是很少一部分人類了,地球就會有很長時間的氣候變化了,人類是沒有辦法去接受的,最後就只能都死了。
  • 若是末日災難毀滅了世界,一億年後人類骸骨會形成化石嗎?
    其主要講述一場由太陽引發的末日降臨地球,從而引發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災難,進而無情地摧毀人類社會文明。為了逃生和保存文明的種子,科學家們在青藏高原打造現代版諾亞方舟,單是船票就高達10億美元,且只允許高端人才和珍貴物品上船。最後,在諸多災難的吞噬下,除了諾亞方舟上的人和物,其餘的生物皆葬生於此場災難中。
  • 海水滾燙的像開水,人類怎麼辦?50億年後的太陽會毀滅世界?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50億年後太陽毀滅世界?地球命運將會怎樣?有些行星消失,人類將何去何從?其實,人類的去向根本等不到50億年之後就見分曉,地球上已經發生過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不止一次。而且,太陽更不可能在這個時間之後將整個世界毀滅,它也不過是一顆再普通不過的恆星,靠核聚變反應為其周圍的世界提供能量。不同於往上幾代人對「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認知,越來越多的人在了解地球能量來源之後,又簡單粗暴的將人類未來的去向歸結於太陽演化這一個方面,並將太陽演化階段的更替影響擴大到整個宇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