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已到中年!尋找下一個目標,開啟星球逃亡計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是古代人民對田間地頭勞動人民的讚歌。大家對太陽並不陌生。太陽對於動植物與生態系統的影響影響很大。
太陽是太陽系的天體,它處於正中間位置。太陽佔太陽系99%的質量。而且太陽是一個恆星。直徑大約是。139萬2000千米。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大小。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太陽的幾乎是由氫、氧、碳、氖、鐵等其他的元素組成的。其中大約3/4都是氫元素。而且太陽利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周圍釋放光餘熱。太陽位置處於銀河系的獵戶座懸臂上。太陽大約誕生於46億年前。現科學家們觀測,它還可以持續燃燒大約50億年。
有沒有想過,如果太陽某一天熄滅了怎麼辦,答案可想而知。太陽與地球相輔相成。地球上數量最多的是植物。太陽可以照射地球地表提供光亮與溫度。而植物受到太陽的照射後會生長,進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許多生物都要依靠氧氣來存活。太陽如果消失,滅亡。就會造成植物的滅絕,生態系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生物也無法進行呼吸,進而窒息而亡。
太陽的壽命大約為100億年,而目前已經過去了40多億年的時間。如果在太陽熄滅之前。人類必須存活下去或者是去找到一個替代太陽的物品。現在太陽的狀態,就像我們人類的中年期。在5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物質會變為氦,最終會變為碳物質。變成一顆無法燃燒的死星,到時候地球會進入冰河時代,一切轉為黑暗。所有的生物因此可能會滅亡!地球也會成為一顆沒有生機的星球。第五次生命大滅絕大家都很熟悉吧。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地球產生的反應飛向大氣層,導致地球大氣被包裹,地球無法被太陽光照射,生態系統毀滅,導致大量的動植物消失、滅亡。
在《流浪地球》中就描寫到了這個危機。太陽逐漸不在燃燒,地球也進入冰川時代。人類也開始由地錶轉入地下來保證生存。為了人類的生存,人類開始尋找下一個可替代太陽的星球。可以聯想到當時的人類科技已經發達,已經可以進行星球移動,強制讓地球離開原來的軌道,按照人類的方式運行。在未來,這種方式也不是不可能存在的。
現如今,人造太陽,人造月亮都在進行著,對此你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