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已到中年!尋找下一個目標,開啟星球逃亡計劃?

2020-12-03 80後的科技

太陽已到中年!尋找下一個目標,開啟星球逃亡計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是古代人民對田間地頭勞動人民的讚歌。大家對太陽並不陌生。太陽對於動植物與生態系統的影響影響很大。

太陽是太陽系的天體,它處於正中間位置。太陽佔太陽系99%的質量。而且太陽是一個恆星。直徑大約是。139萬2000千米。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大小。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太陽的幾乎是由氫、氧、碳、氖、鐵等其他的元素組成的。其中大約3/4都是氫元素。而且太陽利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周圍釋放光餘熱。太陽位置處於銀河系的獵戶座懸臂上。太陽大約誕生於46億年前。現科學家們觀測,它還可以持續燃燒大約50億年。

有沒有想過,如果太陽某一天熄滅了怎麼辦,答案可想而知。太陽與地球相輔相成。地球上數量最多的是植物。太陽可以照射地球地表提供光亮與溫度。而植物受到太陽的照射後會生長,進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許多生物都要依靠氧氣來存活。太陽如果消失,滅亡。就會造成植物的滅絕,生態系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生物也無法進行呼吸,進而窒息而亡。

太陽的壽命大約為100億年,而目前已經過去了40多億年的時間。如果在太陽熄滅之前。人類必須存活下去或者是去找到一個替代太陽的物品。現在太陽的狀態,就像我們人類的中年期。在5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物質會變為氦,最終會變為碳物質。變成一顆無法燃燒的死星,到時候地球會進入冰河時代,一切轉為黑暗。所有的生物因此可能會滅亡!地球也會成為一顆沒有生機的星球。第五次生命大滅絕大家都很熟悉吧。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地球產生的反應飛向大氣層,導致地球大氣被包裹,地球無法被太陽光照射,生態系統毀滅,導致大量的動植物消失、滅亡。

在《流浪地球》中就描寫到了這個危機。太陽逐漸不在燃燒,地球也進入冰川時代。人類也開始由地錶轉入地下來保證生存。為了人類的生存,人類開始尋找下一個可替代太陽的星球。可以聯想到當時的人類科技已經發達,已經可以進行星球移動,強制讓地球離開原來的軌道,按照人類的方式運行。在未來,這種方式也不是不可能存在的。

現如今,人造太陽,人造月亮都在進行著,對此你如何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尋找下一個人類星球
    人類自古以來就對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依靠這種天性,人類不僅想將地球探索個遍,也把浩瀚的宇宙當成了目標。人類一方面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還有生命,另一方面也希望發現其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就像幾百年前探索新大陸一樣。經過評估,目前科學家們認為下面這些星球可以入圍「候選之星」。
  • 太陽要爆炸 人類帶著地球到宇宙去流浪
    《流浪地球》講述了在不久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傾盡資源在地球表面建造了巨大的推進器,希望將地球推出太陽系,尋找新的星系家園。作為科學解碼的粉絲,應該有不少人看過《流浪地球》這部小說。故事波瀾壯闊,場景宏大,試問:還有比把地球推離太陽系更巨大的工程嗎?
  • 《流浪地球》當中,人類的地球逃亡計劃,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方式
    流浪地球在這部小說當中,人類開啟了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利用在地球上建設的上萬臺巨大的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並持續加速,最終的目的地是到達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成為比鄰星的一顆行星。在這部小說的當中,作者將地球化身為了太空當中的一座移民方舟,這個小說講述的就是在這個逃亡過程當中發生的事情。儘管聽起來是十分不可思議的,但是許多的讀者對於小說當中作者提出的這個設想進行了許多的分析和論證,發現雖然匪夷所思,但是這也不是天方夜譚,也是可以實現的,更有喜歡研究的讀者提出了另一個地球逃亡的方式,那就是將發動機安裝在月球上。
  • 科學家計劃把太陽當放大鏡,搜尋外星文明
    《三體》中一個重要的情節,就是向太陽發射強大電磁波,開啟了三體文明與人類文明接觸的時代。現如今,科學家竟然真的計劃對太陽「下手」了。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天文學家西格爾提出了一個尋找外星文明的新辦法,那就是用太陽作為「引力透鏡」,來發現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這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譚,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為這種方法提出了可能。相比《三體》中向太陽發射電磁波的辦法,把太陽當放大鏡的辦法,更加有機會實現。
  • 人類五大瘋狂太空計劃 不僅是尋找外星人
    原標題:人類五大瘋狂太空計劃 不僅是尋找外星人 【科技訊】10月30日消息,菲萊登陸器成功登陸彗星翻開了人類在太空探索的新篇章,科學家們又開始思考下一步要做什麼。於是外媒整理出了航天局曾經計劃要完成的五大不可思議任務,其中居然包括摘星計劃。
  • 利用太陽實現引力透鏡來尋找外星生命?科學家到底怎麼想的?
    近日,在剛剛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上,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瘋狂的想法:利用太陽幫助我們檢測外星生命的存在!這一想法一經提出立即引起了巨大反響,太陽幫助我們尋找外星生命?真的可行嗎?科學家進一步表示,如果人類能夠在太空中進行一些非常精細的操作,我們的太陽也許有一天能夠揭示是否有生命隱藏在一個遙遠的星球上。姑且不論這個壯舉的可行性,單就是它的目標就已經引起人類的重點關注:尋找外星生命,確認潛在的外星生命線索。
  • 漫遊篇 | 到紅色星球尋找「希望」
    主要的科學目標包括 尋找當今火星天氣與遠古火星時代氣候之間的聯繫;大量科研證據表明,火星曾經是一個溫暖溼潤的異星世界,表面擁有大量的液態水。火星曾經的條件可能是某種形式生命演化的最佳條件。希望號探測器攜帶的有效載荷性能 源自《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實際上,早在 2017 年,阿聯就提出了一個百年火星戰略計劃
  • 《流浪地球》:如果有一天災難來臨,我會帶著地球一起逃亡
    該片中描述了人類遇到的困境——在不久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的新家園。電影宣傳照,包含了主要參演人員1.通常影片內人類遇到了災禍,都會及時地發現地球以外適於居住的星球,並將人類及時遷移過去,而這部電影一反常態,儘管地球已不堪重負,龐大且無力,人類在逃亡的時候永遠不會拋棄養育呵護我們多年的地球母親——亡則反抗,生不相忘。這樣的主旨,也是全劇最震撼我的地方。
  • 《末日準備狂》:沒事找事的逃亡計劃
    如果末日已至,我們又能夠逃往何處?但是,準備先生異常執著:他決定在被監視的情況下繼續實施逃亡計劃。 室外山青水綠,室內整潔乾淨,搭配低飽和度的色調,還有輕緩的BGM,很難讓人產生正在秘密定製逃亡計劃的緊迫感
  • 如果太陽終會毀滅,人類是選擇逃亡還是等死?
    太陽會毀滅嗎?天體物理學家告訴我們,會的。好消息是,太陽的毀滅是很久遠以後的事情,如果人類足夠智慧也足夠幸運,我們可以活到那一天。壞消息是,人類永遠不會看到太陽的毀滅,因為那是50~70億年以後的事,而頂多再有20億年,地球就已經不適合生命存在了。與宇宙中的所有恆星一樣,太陽也是有壽命的,它不會憑空而生,也不會永遠存在。
  • 國產科幻沙盒建造遊戲《戴森球計劃》已在摩點網開啟眾籌
    國產科幻沙盒建造遊戲《戴森球計劃》已在摩點網開啟眾籌 時間:2020-11-05 18:00:31 來源:3DM整理
  • 地球環境容納有限,尋找下一個地球也成許多科學家窮極一生的目標
    如今在各個國家的科學家們不斷的呼籲之下,地球的環境也在慢慢的得到一定的改變和緩解,但是我們如今地球的環境它的容納度是有限的,前期我們造成的這些破壞帶來的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現在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方案,因此,在為人類尋找下一個地球,也就成為目前許多科學家們窮其一生的目標和任務了。
  • 溫度低至零下170℃的星球也能孕育生命?冰下世界讓你意想不到
    在人類的掠奪與傷害下,地球已千瘡百孔。看到孩子的所作所為,地球母親既憤怒又傷心,於是通過觸發自然災害、調整氣候等方式給予人類警告。受到地球母親的懲罰後,人類清醒許多,意識到唯有與自然和平共處才能長久發展,否則,破壞自然最終只會傷害自己。
  • 國漫《星骸騎士》定檔,一個星球只有男主角一個人是什麼體驗?
    ,然後和男主結下了不解之緣,最後成了男主的老婆。 整部作品的概要交代 這部動畫作品開頭並不會告訴你男主為什麼在野原星,想要知道的話還要追溯到五百年前,作為高端人才的陳末和妹妹被冷凍送往野原星,但等到陳末冷凍結束醒來的時候,野原星已經淪為一片廢墟,到處是不知名的深淵怪物,它們把這個星球當成了它們的樂園。
  • 這顆星球內部可能隱藏著生命,科學家計劃在2030年左右前往探測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既然地球能夠誕生生命,那麼浩瀚的宇宙中就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有可能在太陽系也會地外生命的存在。對於地外生命,科學家的認知和眼界自然要比我們要高,而大部分的科學家自然也非常認可外星生命是存在的。於是早在半個多世紀前,人類就開啟了地外生命搜尋計劃。雖然我們都認為,宇宙中大概率是有地外生命存在的,但是由於人類的科技實力有限,我們還無法走出太陽系探索。
  • 這顆星球內部可能隱藏著生命,科學家計劃在2030年左右前往探測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既然地球能夠誕生生命,那麼浩瀚的宇宙中就不大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有可能在太陽系也會地外生命的存在。對於地外生命,科學家的認知和眼界自然要比我們要高,而大部分的科學家自然也非常認可外星生命是存在的。於是早在半個多世紀前,人類就開啟了地外生命搜尋計劃。
  • 宜居星球陸續被發現,星球移民計劃或將實現
    逃離地球,前往那片未知的星域一探究竟,或是尋找第二顆宜居星球,拋開在地球上的一切,開展全新的生活,這是20世紀後期鬧得沸沸騰騰的星球移民計劃。在當時,星球移民是一個值得憧憬、帶著人類無限希望的詞語,然而到了今天,這似乎成了人類未來唯一尋求生存的途徑。
  • 太陽如何影響我們星球的預測
    」算法比基於科學認識的當前模型可以提供更準確的太陽如何影響我們星球的預測。 如果不進行幹預(例如發射推進器使其保持在高空狀態),衛星將緩慢墜落到地球並在大氣層中燃燒。在任務控制中,我們通常會提升地球探險者艦隊的軌道。 改善這些預測將使操作員可以計劃更長更準確的校正動作周期,這意味著需要更少的推進器點火,從而增加了衛星可以花在收集科學數據上的時間。
  • NASA開啟瘋狂計劃:尋找火星生命,還要建立太空殖民地
    NASA開啟「太空歷險記」說起2021年的NASA太空歷險記,其中不得不提的2項已經提上日程的太空任務,就是2月18日左右即將在火星軟著陸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以及即將在今年10月底發射升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
  • 計劃2023年發射火箭的金星任務,將在金星雲層中尋找生命
    一家私人企業-火箭實驗室,主營業務是發射一些小的飛行器到近地軌道,計劃開啟他們行星間的業務,他們計劃2023年發射飛行器到金星,在雲層中尋找生命。火箭實驗室與SpaceX和藍色起源類似,是一家致力於可重複利用火箭推進器的開發公司,有別於這兩家公司,火箭實驗室在火箭回收階段,他們會使用到直升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