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讓我們一起回顧49個環保大事記

2020-12-06 騰訊網

1972年,《清潔水法》通過,目標是讓美國境內所有河流都可以遊泳和釣魚。攝影:PETE MCBRID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撰文:BRIAN CLARK HOWARD

1970年4月22日,第一個世界地球日誕生;對於地球而言,這也是意義重大的裡程碑事件。據估計,有2000萬人走上了美國街頭,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人類活動會影響環境。

自此之後,世界地球日漸漸成了全世界幾十億人一年一度的傳統。今年,我們將迎來第50個世界地球日。為了紀念這個節日,並展示1970年以來發生的變化,讓我們一起回顧環保運動中最重要的49項成就。

1. 1970年 「環保領域的《大憲章》」

1969年的《國家環境政策法》在第二年正式生效。這是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法律,它要求聯邦政府做出的每一項重大決定都要評估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這開啟了一個時代:在修建大壩、公路和其他重大項目時,政府都需要出具環境影響報告書。這項法律影響廣泛、在美國和全世界都樹立了榜樣,因此被稱為「環保領域的《大憲章》」

2. 1972年 有毒化學物質被禁

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是一種無色、近乎無味的殺蟲劑,戰後被廣泛用於提高農業生產力和滅蚊。雖然其發明者獲得了諾貝爾獎,但科學家最終意識到DDT會導致環境問題,包括使鳥類的蛋殼變薄。1962年,Rachel Carson在《寂靜的春天》一書中宣傳了相關研究。DDT被禁止後,禿鷹、遊隼和許多其他瀕危鳥類從瀕臨滅絕的邊緣被拯救了回來。

3. 1972年 監管殺蟲劑

1972年,《聯邦環境殺蟲劑控制法》通過,更新了1910年的一項法律,該法律要求殺蟲劑廣告必須真實。新的法律要求監管機構把殺蟲劑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納入考量範圍,這在當時是相對較新的概念。美國環境保護局被賦予更多權力,來監管市場、限制和禁止有毒化學物質。

4. 1972年 清理河流

1972年,《清潔水法》通過,目標是讓美國境內所有河流都可以遊泳和釣魚。短短幾年內,由於限制汙染,河流再也沒有發生起火事件。

5. 1972年 創建海洋保護區

雖然一百多年來,政府一直在保護荒野地區,但在海洋方面卻用了更長時間。1972年,《海洋保護、研究和自然保護區法》開始建立國家海洋保護區體系。現在,這些特別的地方保護著無價的生物、歷史和文化寶藏,從佛羅裡達群島的珊瑚礁,到五大湖的沉船都在保護範圍內。保護區也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

6. 1972年 拯救鯨魚

在《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的保護下,美國水域裡的鯨魚、海豚、海豹和海牛都得到了嚴格保護,禁止獵殺、襲擊。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它們的數量因此得以緩慢恢復。生態旅遊業緊隨其後活躍了起來。

7. 1973年 拯救物種

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瀕臨滅絕物種保護法》對名單內的動植物進行了實質性的保護,包括禁止伐木、保護重要棲息地。有時候,圈養繁殖和重新引進計劃可以扭轉幾十年來人類活動導致的種群數量下降。從露著尖牙的美洲鱷,到膽大的德瑪瓦半島狐松鼠,很多物種的數量都有明顯回升。

8. 1975年 瀕危物種全球協議

《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於1973年起草籤字,1975年正式生效。籤約國承諾禁止或限制瀕危物種及其身體部分的交易。儘管出現了虎皮、象牙等產品的黑市,但各國也在共同打擊這類走私活動。

由於保護工作,1995年,白頭海雕被移出了瀕危物種名單。攝影:KLAUS NIGG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9. 1974年 更安全的飲用水

隨著人們對汙染影響健康的不斷關注和科學認識的提升,《安全飲用水法》應運而生,為全美的飲用水系統制定了質量標準。

10. 1974 去除汽油中的鉛

1974年,美國環保局開始逐步淘汰汽油中的鉛,這一過程最終在1995完成。這種有毒元素被加入汽油最初是為了提升發動機的性能,但科學家後來發現它在土壤中聚集,並成為嚴重的空氣汙染物。據環保局估計,每年有5000多名美國人死於與鉛中毒有關的心臟病。自禁令實施以來,美國人血液中的鉛含量平均下降75%以上。

11. 1976年 控制化學物品

《有毒物質控制法》負責監控新化學物品進入市場。那些會對人體健康或環境構成重大威脅的物質將被限制或禁止。1978年後多氯聯苯(PCBs)被禁就是著名的案例。這些化學物質層被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但會致癌。

12. 1978年 拉芙運河問題引發全國的強烈抗議

在紐約州尼亞加拉瀑布附近,因有毒廢物洩露,拉芙運河劃社區的數百名居民患病,這讓人們開始關注工業汙染帶來的威脅。當地的一位母親Lois Gibbs在兒子生病後,組織社區,為民眾環保運動樹立了榜樣。這個街區最終被拆除並得到了清理。

13. 1980年 超級基金計劃啟動

拉芙運河問題引發了強烈抗議,因此美國在1980年通過了《綜合環境反應、補償與責任法》,通常被稱為《超級基金法》。其目標是清理有毒的地方,美國環保局可以嘗試從汙染者那裡收回相關成本。幾百個地方得到了清理,拉芙運河是其中之一,但還有更多的地方等待治理。

14. 1980年 阿拉斯加大片土地受到保護

1980年末,國會通過了《阿拉斯加國家利益土地保護法》,且總統吉米·卡特籤名,從而誕生了大量國家公園、保護區和避難所,為後代留下了40萬公頃的荒野。蘭格爾-聖伊萊亞斯國家公園、冰河灣國家公園和北極之門國家公園是其中的亮點。

15. 1982年 拯救更多的鯨魚

十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抗議施壓,因此在1982年,國際捕鯨委員會要求在全球範圍內暫停商業捕鯨。儘管海盜和有爭議的「科學」捕鯨活動仍在繼續,但大規模捕鯨的終結標誌著一個重大轉折點,大多數鯨魚物種開始從滅絕的邊緣緩慢復甦。令人遺憾的是,2018年末,日本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並計劃在沿海水域恢復商業捕鯨活動。

16. 1986年 改進包裝

道路上和垃圾填埋場到處是堆積如山的塑料泡沫盒,面對環保人士的批評,1986年,麥當勞開始使用可生物降解的包裝。活動家宣布取得了重大勝利,而這也開啟了一個新時代:公司一方面與遊說團體合作,一方面採取行動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消費者因此意識到,自己的日常選擇會對影響到環境。

17. 1986年 「民事訴訟」

1986年,麻薩諸塞州沃本市汙染案在法庭上做出裁決。儘管對於指控汙染者傷害他們的孩子的家庭來說,審判結果喜憂參半,但這起備受矚目的案件在環境法和輿論方面都開創了先例。1995年出版的《漫長的訴訟》(後被拍成電影)中,有對此案的描述。

18. 1987年 拯救白頭海雕

1987年,野生動物生物學家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將加州所有27隻白頭海雕全部圈養。他們發起了一項育種計劃,可惜幾乎毀於一場火災。但最終,科學家成功把後代放歸大自然。再加上保護棲息地裡的鳥兒,白頭海雕的數量緩慢恢復,目前已超過400隻。

19. 1987年 堵住臭氧層空洞

1987年,很多國家共同籤署了《蒙特婁議定書》。這份議定書要求淘汰破壞地球周圍的臭氧保護層的化學物質,其中最著名的是氯氟烴。科學家們擔心臭氧層的減少會導致皮膚癌和其他疾病的發病率上升。現在臭氧層空洞正在縮小。

喬治·布希和巴拉克·歐巴馬兩位總統都採取了措施,保護海洋。更多信息,參見「40. 2007年 提高燃油效率」。攝影:BRIAN SKERRY,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20. 1987年 清理汙水

工業汙染得到控制後,監管機構把目光投向了水質問題的另一大源頭:汙水。1987年《水質法》設立了清潔水國家循環基金,為全國水系統的升級提供資金。

21. 1988年 清理醫療廢物

20世紀80年代末,醫療廢物被海浪衝到了兒童玩耍的海灘,輿論譁然。1988年,《醫療廢物追蹤法》應運而生,該法案要求醫務人員嚴肅對待醫療廢物,保證妥善處理廢物。

22. 1989年 淘汰石棉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石棉會導致一種罕見的肺癌;1989年,美國開始逐步淘汰很多產品中的石棉。在此之前,由於具有重量輕、防火性等優點,石棉被認為是一種神奇的新材料。

23. 1990年 淨化空氣

雖然《清潔空氣法》早在1963年就已經通過,但在1990年有了一次重大更新,主要針對酸雨和臭氧層空洞。這項法案還建立了更嚴格的針對汙染者的許可和監督體系,並要求使用更清潔的汽油。

24. 1992年 裡約熱內盧地球高峰會議

在巴西裡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意義重大,它把全世界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重大環境問題上。會議促使政府和企業提出了各種解決辦法。在這次會議上,各國同意共同努力,應對氣候變化,同時承諾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尊重原住民的需求。20年後聯合國在裡約熱內盧再次舉行會議,進一步了推動環保工作。

25. 1991年 拯救雪貂

1991年,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的科學家在美國西部重新引入黑足雪貂。1979年,該物種被宣布滅絕,但後來又發現了幾十隻,並被列入圈養繁殖計劃。如今,野外有多個雪貂種群,據估計,它們的種群數量達到了1000隻。

26. 1993年 Erin Brockovich勝訴

Erin Brokovich的故事後被拍成了電影。這位意志堅定的律師事務所文秘及其公司Masry & Vititoe指控加州一家公共事業公司用有毒化學物質汙染地下水,並勝訴,贏得了3.33億美元的賠償。這也是有史以來賠款數額最高的直接訴訟。

27. 1993年 綠色建築騰飛

1993年,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成立,帶來了環保設計上的革新,直至現在每年仍在不斷進步。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續材料方面,建築師和製造商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很多設計日益成為主流。

28. 1993年 保護生物多樣性

1993年,經過足夠多的國家批准後,《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各國承諾保護全世界的生物多樣性,這一決定通常也被視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環保主義者希望公約的下一階段,也就是到2020年底,將有更具體的目標和結果。

29. 1995年 黃石公園重新引入灰狼

在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黃石國家公園,灰狼消失了好幾代,1995年,它們又重新回到了這裡。灰狼很快恢復了昔日的地位,重建了與獵物之間的平衡,甚至改變了河流的流向。今天,黃石公園依舊是重要的保護區,同時也是一座生態實驗室。

30. 1995年 白頭海雕數量恢復

1995年,白頭海雕被移出了瀕危物種名單,證明了法律的力量。其他法律依舊保護白頭海雕不可被獵殺。

近幾十年來,像德國這樣的太陽能電池板在世界各地變得越來越普遍。攝影:LUCA LOCATELLI,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31. 1997年 早期氣候協議

1997年,一些國家(但不包括美國)籤署了《京都議定書》。這標誌著為解決全球變暖問題,世界各國領導人曾做過的努力嘗試。

32. 2000年 混合動力革命

1997年,豐田首次在日本推出普銳斯混合動力車,但直至2000年,這款車才出現在美國。這款高科技汽車採用的是混合動力傳動系統,帶來了提高燃油效率的革命。短短幾年內,幾乎每家汽車公司都推出了混合動力車。

33. 2000年 綠色意識激增

隨著千禧年即將過去,幾十年來,在教育者和活動積極分子的推動下,環境意識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很少有政客或公司能公然無視環境問題。

34. 2001年 保護無路地區

2001年1月,美國林業局正式通過《無路地區保護條例》,保護2300萬公頃的原始森林和草原,防止它們遭到道路建設和伐木的破壞。這項條例在工業界仍有爭議,但受到了環保人士的歡迎。

35. 2002年 加州利用太陽能

2002年,加州通過了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制,幫助推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這項法律推動加州採取一系列措施,在2030年實現一半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他很多州也出臺了類似的法律,其中一些州表示在未來幾年裡實現能源100%來自可再生能源。

36. 2002年 《從搖籃到搖籃》出版

William McDonough和Michael Braungart的《從搖籃到搖籃》一書向公眾介紹了仿生、清潔設計的概念。這本書推動了一場新運動,促使人們重新思考所有人工製品的生產過程,使之更符合自然,包括把浪費的概念轉換成這樣的想法:任何東西都可以用作另一種材料。

37. 2003年 電動汽車登場

2003年,埃隆·馬斯克創立了特斯拉汽車公司,把電動汽車再次推向技術前沿(在這之前,電動汽車沉寂了一個世紀)。其他廠商也紛紛展開新一輪創新,提升技術。許多專家認為,這項技術將對環境有利。

38. 2006年 阿爾·戈爾的電影上映

不管你喜不喜歡,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幫助提高了公眾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的意識。

39. 2006年 共享捕魚

2006年,美國開始通過限制捕撈份額,來監管商業捕魚,希望漁民成為保護海洋的合作者,而非敵人。基本構想是每個漁民都能獲得總捕獲量的固定百分比。這樣一來,可供捕撈的魚越多,每個人的收益就越多。這有利於保護措施的推行,並加快美國魚類資源的恢復。

40. 2007年 提高燃油效率

《能源獨立與安全法案》帶來了更嚴格的新燃油經濟性標準,包括逐步推行SUV甚至大型商用車輛的標準。製造商多年來一直在與之作鬥爭,但最終還是與政府合作,以符合標準。2012年,歐巴馬政府進一步提高了能效標準,但川普政府卻在倒退。

立法、全球協議,以及環保人士的壓力共同促使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普及率提高。攝影:ROBB KENDRICK,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41. 2007年 提倡步行

步行指數公司創立於2007年,它對城市、社區以及它們對行人的友好程度進行了評級。該公司希望能提高公眾的意識:多多步行和騎自行車,從而減少用車,讓社區變得更宜居。

42. 2007年 綠色紐約

2007年,市長Michael Bloomberg發布了紐約市規劃,這項全面計劃旨在減少紐約市對地球的影響。其中包括(通過提倡循環利用和堆肥)實現城市零浪費的宏偉目標,以及支持提高能源效率、植樹、創造綠色空間、推廣自行車等等。世界上其他很多城市也發布了類似的計劃。

43. 2009年 巨大的海洋保護區

2009年,總統喬治·布希創立了太平洋偏遠島嶼海洋國家保護區,保護海洋中最原始的一些水域。之後,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將這個保護區擴大至近13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加州的三倍。珊瑚、魚類、海龜、鯨魚等特有物種都得到了保護。

44. 2010年 保護大西洋海岸

2010年,內政部宣布至2017年前,禁止在大西洋沿岸的聯邦水域進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這是最近一次限制美國海岸生態敏感地區發展,而總統川普已準備重新開放水域。

45. 2012年 關閉大壩

2012年,華盛頓州的埃爾瓦大壩被拆除,恢復了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的一條河流。在蓬勃發展的恢復自然河流運動中,這次拆除大壩可能最為引人注目,很快鮭魚回歸。

46. 2015年 新的氣候協議

2015年末,各國齊聚巴黎,共同制訂了一項新計劃,旨在限制全球變暖。各國紛紛承諾減少碳排放。很多環境保護主義者持謹慎樂觀態度,世界各國願意採取一致的行動來應對環境問題。

47. 2017年 更嚴格的臭氧標準

2017年8月,川普政府下的環境管理局放棄推遲歐巴馬關於臭氧的新規定。臭氧會刺激肺部,當陽光照射在汽車、發電廠和其他來源的排放物上時,就會產生臭氧。2015年10月,歐巴馬政府以臭氧會威脅公共健康為由,將臭氧的國家標準從10億分之75提高到70。歐巴馬政府估計,到2025年,減少的臭氧將帶來帶來29億至59億美元的健康收益,超過預計的每年14億美元的年度成本。

48. 2018年 物種恢復

2018年4月,小長鼻蝠成為從瀕危物種名單上移除的第一種蝙蝠。經過幾十年的保護工作,包括與龍舌蘭種植者合作,以一種對蝙蝠更友好的方式收穫龍舌蘭,小長鼻蝠的數量從只有幾千隻恢復到約20萬隻。黃石公園的灰熊和美洲鶴也分別於2017年1月和2014年被移出了名單。環保主義者表示,這些例子都說明《瀕危物種法》正在起作用。

49. 2019年 數百萬公頃土地受到保護

2019年3月,總統川普籤署了一項法案,將保護範圍擴展至全國80多萬公頃的地方,涉及大多數州。這項法案得到了兩黨及利益相關者的支持;法案中規定,在西部新劃出52公頃的荒地;在密西西比州和肯塔基州建立新的國家紀念公園;數百公裡河流會得到野生與風景河流項目的保護;水土保育基金得到了擴展。這個基金將為全國的保護工作提供資金,其收入來自近海石油和天然氣鑽探。

(譯者:Sky4)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官V)

相關焦點

  • 【文明實踐在行動】世界地球日,我們一起愛護地球!
    【文明實踐在行動】世界地球日,我們一起愛護地球!,藍色的大海,綠色的森林,白色的雲朵……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賽罕區各小學和幼兒園開展了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綠色環保實踐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相關知識,幫助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善待地球。
  • 環保有意思,三個遊戲,帶孩子玩轉「世界地球日」
    環保有意思,三個遊戲,帶孩子玩轉「世界地球日」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一個倡導環保, 關愛地球的節日,更是帶娃怒刷一波「環保教育」的好機會。當今世界,環保已經成為整個世界的共識。而環保意識,也是孩子成為世界公民的必備素質。
  • 「六五」世界環境日,一起愛地球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舒城縣城關幼兒園開展了「世界環境日,一起愛地球」系列主題活動,增強幼兒環保意識,鼓勵幼兒從身邊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愛護地球。老師給小朋友們看了世界環境日的視頻和圖片,保護環境我們該怎麼做呢?就從小事做起,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先來給垃圾分分類吧。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將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變廢為寶,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時裝環保秀」表演。
  • 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0年,仿佛在新年伊始就被按下了暫停鍵。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各地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牽動著世界人民的心,仿佛是地球母親不堪重負,向我們昭示她的傷痕和不滿。而今天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地球孕育生靈萬物,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也需要大家保護,生態文明的建設也需要每個人都參與進來。世界地球日為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世界地球日長沙各學校溫情展開環保教育
    4月22日,第50個世界地球日。「我願意成為一名地球母親的孝心兒女,堅決反對人類破壞地球的行為。世界地球日,聽到環保教育落地生根的聲音在特殊時間節點上,長沙的教育者們用有匠心的策劃,努力讓孩子們有鮮活的感悟:保護環境、珍惜地球並不是空話和遙不可及的目標。一早,雨花區楓樹山蓮湖小學小學多功能報告廳就傳出清脆、堅定的少年誓言。
  • ...會德豐國際廣場環保藝術展迎接第12個世界海洋日,一起保護生態
    來源:創商網2020年6月8日,聯合國第12個「世界海洋日」。當天在滬上高端辦公樓會德豐國際廣場上班的一萬餘名職場白領及往來南京西路的上海市民,近距離欣賞了由法國環保藝術家Gilles Cenazandotti 用廢棄塑料和海洋垃圾為原料悉心打造的帝企鵝、海龜、熊貓、獵豹、信天翁等5款1:1生動還原的瀕危動物雕塑。
  • 世界地球日,與NASA一起探索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圖片來源:NASA/珍妮•莫塔(Jenny Mottar)50年前,也就是1970年的4月22日,全世界的環保主義者慶祝了第一個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數千萬人聚集在一起,宣揚著保護我們這顆美麗藍色星球的重要性。
  • 世界環境日:與孩子一起保護地球母親
    眾所周知,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它提供給我們生存的環境和空間。就像我們的孩子離不開媽媽一樣,同樣,我們的生長也離不開地球,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今天是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在這個特殊日子裡,我們不妨花點時間,和孩子聊聊「世界環境日」,聊聊我們的地球媽媽,聊聊我們能做些什麼。
  • 世界地球日 快手上的環保愛好者相約做「自然守護者」
    中新網4月23日電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快手上進行了一場特別的直播連麥,連麥嘉賓都是環保愛好者,他們中有「極地探險家」溫旭,有「徒步走冰川」的王相軍,還有呼籲保護草場避免荒漠化的扎瓊衣扎……在這個世界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裡,因為疫情原因,環保愛好者們無法在線下濟濟一堂,於是快手直播連麥成為他們在環保節日裡交流環保話題的優先選項。
  • 世界地球日資料大全 臨沂人不知道的環境問題
    2018年4月22日是第49個地球日,關於世界地球日你都知道哪些?下面和小編一起去看一看關於世界地球日的資料大全吧。   月朦朧,鳥朦朧,空氣霧霾濃。   山朦朧,樹朦朧,喉嚨有點痛。   「世界地球日」便是人們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倡導人們節能環保,綠色生活。   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現今,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
  • 世界地球日丨保護地球,我們這樣做
    今天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何珍愛我們的家園,不讓地球「流浪」?做到生活中的這些舉手之勞,讓我們輕鬆為地球添抹綠!小夥伴們,你知道「地球日」從何而來呢?
  • 世界地球日:快手上的環保愛好者相約做「自然守護者」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快手上進行了一場特別的直播連麥,連麥嘉賓都是環保愛好者,他們中有「極地探險家」溫旭,有「徒步走冰川」的王相軍,還有呼籲保護草場避免荒漠化的扎瓊衣扎……在這個世界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裡,因為疫情原因,環保愛好者們無法在線下濟濟一堂,於是快手直播連麥成為他們在環保節日裡交流環保話題的優先選項。
  • 【世界地球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今天我們迎來了第51個世界地球日在這一天裡我們似乎比平常更加重視這顆星球一點4.22 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起源於二十世紀70年代,是一場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草根節日。隨著活動規模的擴大,逐漸成為了全球性的節日,至今已有192個國家、超10億人參與其中。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參與這場環保運動。視線跳出所在的城市我們真的了解地球嗎?哪怕是它的一角縮影從上面這兩張照片說起,乍眼一看,是不是驚豔極了?
  • 相約地球日 分享金點子 百餘位環保小衛士齊聚一堂共話環保
    2017年「浙江環保小衛士 保護環境我先行」主題環境教育實踐系列活動分享大會    浙江在線4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孫璐 攝像 葉振宇)今天上午,在第49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2017年「浙江環保小衛士 保護環境我先行」主題環境教育實踐系列活動分享大會在杭州市餘杭區召開
  • 世界地球日,和孩子一起做地球媽媽的守護者
    在全球,每分鐘有11公頃的土地變成荒漠;每天有11.5億立方米的汙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年至少有6萬種生物物種滅絕;每年因空氣汙染而死亡的人數約700萬……地球媽媽已經處於高負荷運轉,她不斷向人類發出預警與求救的哀鳴,你,難道還沒有聽到嗎?
  • 世界地球日:愛護地球家園 從5件環保小事做起
    (原標題:世界地球日:愛護地球家園 從5件環保小事做起) 中國網4
  • 世界地球日50周年,藍民環保空氣淨化·環保築家
    2020年4月22日即將迎來了世界地球日的五十周年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地球祈禱,為自然發聲#世界地球日的起源1970年的4月22日,2千萬美國人走上街頭、走進校園,在上百個城市進行抗議活動,表達對政府忽視環境的憤怒,為地球尋求更美好的未來。
  • 新冠肺炎疫情大事記:100+個關鍵節點回顧這場全民戰「疫」史
    回首新冠肺炎疫情100+個關鍵節點:12月的節點信息多根據後續報導推測、1月初國家開始行動,下旬疫情蔓延、2月底日韓疫情爆發……在患者從一到百到千再上萬的過程中,湖北省、其他省市和國家,不同階段是如何應對疫情的?國際上又做出了怎樣的舉措?
  • 世界地球日,保護我們的地球!
    04:49來自線話英語Earth DayWorld Earth Day世界地球日Earth Day is an annual event, celebrated on April 22, on which events are held worldwide to demonstrate
  • 世界地球日|愛家愛地球 環保生活 從紅意硅藻泥開始!
    世界地球日保護環境 愛護家園如果我們願意花一分鐘時間,來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你會發現其實它已經千瘡百孔,空氣品質越來越惡劣,綠水青山離我們漸行漸遠,守護地球家園已經迫在眉睫「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0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天,讓我們共同聚焦環保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