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不管我們從讀書時代開始,還是到了畢業工作以後,總少不了體檢這個項目,而在體檢的時候往往都會有抽血的檢查,很多人在面對這項檢查的時候光顧著疼了,很少會注意血液的顏色,而可能有些人有注意過,尤其是發現抽出來的血是暗紅色的人,總是十分的擔心,認為是不是體內毒素太多,或者是血液太黏稠了,總之都是身體不健康的信號,有些人甚至說這是疾病的徵兆,但真是這樣嗎?
血液顏色發黑真是疾病的徵兆嗎?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知道血液顏色到底是怎麼出現的說起。其實我們的血液是由兩種東西組成的,一種是血漿它是一種淡化色偏透明的物質,組成它的除了一些營養物質之外,大部分都是水。而剩下的一種就是血細胞它一般都是紅色的,而它的密度要比血漿要低,所以往往是懸浮在血漿的表面的,這也就導致血液在我們看來是紅色的情況了,那血液的顏色發黑這正常不正常?
我們也知道血液在我們人體中,是負責攜帶氧氣和幫助清除人體內的二氧化碳的,當它攜帶氧氣的時候,鮮豔就會變得十分的鮮紅,這些血液多半是動脈的血液。當它攜帶二氧化碳的時候,顏色就會變得比較暗沉,從而才會出現顏色發暗的情況了,而這些血液多半都是靜脈血。
抽血大多都是抽取的靜脈血來檢驗,所以抽血顏色發黑其實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反而如果你抽出了鮮紅的血,或者是過淡的血才是身體出現問題的一種表現,因此對此不必過於擔心,那什麼血液是暗示身體不健康呢?
哪些血液暗示身體不健康呢?
奶油色的血液,如果你發現自己抽出的血液是乳白色的,看起來像是牛奶一樣的血液,那千萬要當心了,這不是什麼好現象,多半是體內的血脂超標了引起的,而且說明你的身體問題已經十分的嚴重了,若再不注意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粘度高的血液,若是你發現你抽出來的血液比較黏稠的話,這也不是什麼好現象,有可能是血液中的血糖成分過高的表現,如果再不重視不僅會給你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還會導致一些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出現,不利於你的健康。
棕色的血液,如果你發現你抽出來的血液是棕色的,十分的暗沉,那就需要注意了,這往往說明了你體內的亞硝酸鹽成分過高了,而它是一種抗氧化的物質,會讓血液的顏色改變成棕色,而這種顏色的改變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因為它屬於危害性很強的物質,若是在人體血液中存在過多,會直接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
總而言之,抽血的時候發現血液有點暗,不是鮮紅色的其實並不是什麼疾病的徵兆,這是正常的一種表現,不必過於擔憂。而如果你發現自己抽血的時候,血液存在以上三種變化千萬要注意,這可不是什麼好事,不僅是暗示身體不健康問題可能已經十分嚴重了,再不重視可能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