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這個節日設立的目的是在於提醒大家對愛滋病的關注。那麼什麼是愛滋病毒呢?愛滋病毒,英文簡稱為HIV,全稱為人類免疫缺缺陷病毒,看名稱我們也能了解這一病毒會破壞人類的免疫系統,導致人體得不到保護,從而感染其他疾病,甚至患有腫瘤等惡性疾病,最終死亡。愛滋病就是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最後階段 。
雖然感染愛滋病毒不等同患愛滋病,但如果愛滋病毒的感染者沒有接受治療,根據統計,大約有一半的人可能會在10年內發病轉變為愛滋病患者。
根據查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的數據,2019年全球有超過3800萬人感染了愛滋病毒,當中以南非情況最嚴重,有750萬名感染者,其次是莫三比克,約有220萬名感染者。截止2020年6月30日2600萬名愛滋病毒感染者正接受治療,其中南非有500多萬名感染者正接受治療,我國也有超過90萬名感染者正接受治療。
愛滋病毒感染有哪些傳播途徑?初期有哪些症狀?
由於目前愛滋病無法治癒,所以只有在感染愛滋病毒早期就應該診斷治療,才能預防愛滋病以及防止因為愛滋病導致的各種併發症,那麼怎麼能了解是否感染愛滋病毒呢?有哪些徵兆呢?網絡上傳言,共用馬桶、面對面說話、做美容、針灸會傳染愛滋病毒這是真的嗎?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感染愛滋病毒的途徑有哪些?
主要有三個途徑:
1、性行為傳染:與感染者發生不安全的性行為,涉及體液交換的行為都有可能,比如沒有保護措施,沒有正確使用安全套等,有關資料顯示男性同性的感染機率較高,主要跟其特殊的行為有關,因為直腸的腸壁較陰道壁更容易破損,所以病毒容易通過破損處進入血液而感染。
2、血液傳染:輸入或者接觸到被愛滋病毒汙染的血液或者血液製品;與愛滋病患者共用血液工具,比如針頭等;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接受愛滋病患者的器官移植。
3、母嬰傳染:母親感染愛滋病毒後,通過懷孕、生產、哺乳等方式傳染給下一代。
感染愛滋病毒都有哪些徵兆?
在感染愛滋病毒的初期,有不少人是沒有任何症狀的,也有些人會在6-8個星期裡出現一些症狀,而且這些症狀找不到原因:
發燒;頭痛;咽喉痛;肌肉關節痛;疲倦;胃腸不適,如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出現腹瀉的情況;出疹;頸部淋巴腫等,雖然以上都是較輕微的症狀,但說明人體的免疫系統正在逐漸被破壞,如果沒有進行治療,有可能會讓疾病惡化,進展到愛滋病階段,出現嚴重併發症。
其實,是否感染愛滋病毒,第一要了解自己是否有感染的可能性,比如上面我們提到的一些行為,如果確實有發生,那麼首先應該去醫院檢查,排除是否感染。
愛滋病毒的篩查手段有哪些?可以自行篩查嗎?
不過,許多人擔心去醫院檢查會受到歧視,或者懷有僥倖心理,即使有感染HIV的疑慮,也不去醫院檢查,反而容易讓病情拖延而惡化。但實際上是否感染愛滋病毒篩查,並不是只能去醫院檢測,在家中同樣也可以做。
篩查對象
針對以下三種情形的人
1、有過性行為人,有保護措施,但有意外發生而擔心的,建議至少進行一次篩查。
2、有過不安全性行為的人,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篩查。
3、有較大感染風險的行為,比如和其他人一起使用同一個針頭、針筒,有多重伴侶,或者感染性病的情況,建議3-6月進行一次篩查。
篩查方式
愛滋病毒的篩查,主要是通過檢查血液中是否存在的愛滋病毒抗體,來判斷其是否感染,主要有兩種方式:
1、抽血檢查:這個跟血檢一樣,就是抽血直接檢查,目的在檢驗血液中是否有愛滋病毒的抗體,進行抽血檢查一般是在有感染風險行為後6-8個星期,這時候有較高的準確度。
如果進行抽血檢查,醫院會讓患者選擇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英文簡稱:ELISA),或顆粒凝集法(英文簡稱:PA)。一旦出現呈陽性反應,會再重複1次。如果第2次還是陽性反應,就會再用免疫印跡測試做最後確認,如果還是陽性應該能夠確診。
如果發現感染風險非常高,千萬也不要等到6-8周進行檢查,應該儘快去醫院採取措施,一般是在72小時內進行愛滋病毒阻斷。
2、快速篩查:這個比較簡單,就是通過唾液或者指尖血,進行愛滋病毒抗體的檢查,有相應的試劑盒,一般15-30分鐘就可以得出結果。
這類檢查適合居家檢查,不過跟抽血相比準確度稍低,可以通過多次檢查來彌補,另外如果出現陽性,應該儘快去醫院進行診斷排除或者治療。這類試劑盒可以在部分藥店,網絡藥店買到,也有一些機構免費發放,還是比較容易獲得的。
愛滋病毒檢查窗口期最長三個月
感染愛滋病毒以後,會有一段時間的窗口期,指的是這段時間裡愛滋病毒抗體雖然已經產生了,但受檢測手段限制仍然無法檢測出來,還是有一定的傳染性,一般來說愛滋病毒的窗口期是6周到三個月。
隨著目前檢查科技的進步,檢查愛滋病毒受窗口期影響越來越小,雖然如此,為了謹慎,還是認為窗口期檢查的結果最為準確,也就是三個月以後。如果擔心自己的情況,等不及三個月的,也可以通過一種聚合脢鏈鎖反應的方法檢查,這個一般在高危行為後1-2個星期就可以檢查到,這種方式是直接檢查愛滋病毒,而不是抗體,所以檢查費用較高,一般不推薦使用。
有關愛滋病毒的7個傳言是否正確?
1、拔牙、穿耳洞、針灸、美容比如紋眉等,是否會感染愛滋病毒?
這是有可能的,因為愛滋病毒會通過血液傳染,而以上這些行為是有可能造成出血的,正常人接觸到這些器具或者血液是有可能感染愛滋病毒的,不過如果一次性的用具或者有效消毒,可以避免傳染。
2、如果幫助出血的人,自己是否容易感染?
這要看具體情況,如果出血的人沒有感染病毒,那麼不用擔心;如果對方感染病毒,自己接觸的地方不是黏膜,以及沒有傷口,也不用擔心;如果有傷口或者黏膜接觸,有感染可能,但目前的數據來看低於0.1%。
3、給感染愛滋病毒的人,進行人工呼吸會感染嗎?
如果對方有口腔潰瘍,或者口腔出血,建議不要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而是採用器具進行人工呼吸。
4、共用牙刷、刮鬍刀會感染嗎?
因為刷牙或者用刮鬍刀有可能出現出血的情況,共用的話有可能導致感染愛滋病毒,同時比如肝炎病毒等也會傳染。
5、性行為時有保護措施一定不會感染嗎?
這個不能保證一定不感染,因為可能會有安全套脫落、破損,以及其他不正確使用的情況發生,這樣都有感染的可能性。
6、與愛滋病毒感染者共用馬桶或者面對面談話會感染嗎?
愛滋病毒不會通過例如糞便、尿液、唾液等排洩物來感染,所以共用馬桶或者面對面談話一般來講是不會感染的。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如果感染者和正常人都有較嚴重的痔瘡出血的話,也有一定機率會感染。所以,對共用的馬桶還是要進行嚴格的清洗,或者採用墊紙巾的方法隔離。
7、愛滋病毒感染者進行治療後,測不到病毒,還傳染嗎?
近年來國際上推出一種說法叫「U=U」。這是什麼意思呢?第一個 U 是Undetectable的縮寫,直譯為「監測不到」;第二個 U 是Untransmittable的縮寫,直譯為「不會傳染」。「U=U」代表感染者若測不到病毒,就不具傳染力。
這是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在 2018 年公開支持「U=U」的觀念,科學上一致認同,接受抗愛滋病毒治療的感染者,其病毒量被抑制到目前檢測不到的地步,就沒有傳染的可能性。此外,有研究發現持續進行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患者,如果其血液中連續六個月以上不到病毒,也不會通過性行為傳染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