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有三大傳播途徑:性行為、血液和母嬰傳播。性行為是指無保護措施的性器官直接接觸和摩擦,血液接觸通常是指共用注射針頭或輸血,母嬰傳播則是愛滋病感染者女性傳染給所生育的小孩。
這三大傳播途徑,愛滋病毒都需要通過皮膚、黏膜或血管的破損而進入。愛滋病感染者的愛滋病毒(HIV),存在於他們的血液和體液當中,這其中不包括唾液,主要是因為唾液裡面本身就沒有愛滋病毒或者愛滋病毒是微量的。
微量的愛滋病毒要突破重重障礙,在吃飯的時候感染別人,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因為,HIV吃到胃裡面以後,肯定會被胃酸所破壞。
一起吃飯從來就不認為是愛滋病傳染的一個途徑。
但是,對於恐懼愛滋病的人來說,並不會這麼想,他們設想和害怕的場景有很多。
1. 牙齦出血牙齦滲出的血液,混入到唾液裡面,帶血的唾液中有可能會有愛滋病毒。
但是,唾液裡面的酶,本身也有一定的抑制病毒活性作用,且就算有病毒,也會被大量的唾液所稀釋。
雖然這種液體有感染的可能,但是吃飯也不可能把帶血的唾液吐到菜裡面去吧;而且,一起吃飯的其他人,通過筷子能「撈」到的唾液、接觸到的病毒應該很少吧。
2. 口腔潰瘍有口腔潰瘍或者牙齦出血,也被一些人認為是黏膜破損。
像這種傷口,如果大量地接觸到愛滋病毒的血液或體液,也當然存在一定風險。
但是,這種有風險的接觸,應該是一種直接的接觸潰瘍或者出血處。接觸到筷子所夾到的菜,裡面的病毒通過潰瘍而進入,那是人們把病毒當成一種自帶GPS定位的生物,能夠聰明的找到潰瘍傷口。
這是一種強迫思維,非要這麼想,那也沒有辦法,最好不跟別人一起吃飯就是了。
3. 胃潰瘍有人說胃潰瘍的時候,如果吞入這些唾液怎麼辦呢?
其實,胃潰瘍並不是說這個潰瘍面的口子就直接暴露在表面。胃裡面有大量的胃液和黏液覆蓋,對潰瘍面具有一定的遮擋作用。
所以,病毒要衝破重重阻礙進入胃內,再從潰瘍的地方鑽進去,也是把愛滋病毒當成了一種智能生物,能上天入地。
這樣強迫的想法,也是沒有辦法反駁的。
總之,和愛滋病人一起工作,並且要一起吃飯很長時間,倘若沒有發生血液的直接接觸和交流,也沒有發生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這種感染的可能性只能是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日常的狀況下是不可能被傳染上愛滋病的。
更何況,很多愛滋病人經過治療以後,病毒核酸下降到檢測不到的水平,基本上不具備傳染性了。
龍醫生的溫馨提醒
和愛滋病感染者一起吃飯,是否會傳染愛滋病的問題,早就已經有定論,目前也沒有發現通過這種方式傳染愛滋病的病例。
恐艾是一種心理問題,一方面害怕跟自己吃飯的人是愛滋病感染者,另外一方面,如果對方是愛滋病人,完全可以委婉地拒絕跟他一起吃飯,沒有必要勉強和壓抑自己。
說實話,愛滋病感染者或者非愛滋病感染者,也就是要和你一起吃飯的人,如果知道你有這種想法,他們也肯定不情願跟你一起吃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