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的宣傳活動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今年7月發布的《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2019年約有170萬新發感染者,有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
而在中國,自2008年起,愛滋病就成為我國傳染病中死亡人數第一位的傳染病。
截至2019年10月底,中國報告存活感染者95.8萬,其中86.6%已在接受治療,治療成功率為93.5%。
對於這個疾病,大家也是談之色變。我們需要對愛滋病的傳播保持警惕,但不應該放大對愛滋病的恐懼,現在依然很多人對愛滋病存在著許多的偏見和認知誤區。
所以米坨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些有關它的知識,希望各位家長和老師也能給小朋友們傳遞正確的疾病認知~
什麼是愛滋病?
愛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其病原體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愛滋病病毒。
愛滋病病毒通過特異性侵犯並破壞輔助性的T淋巴細胞,與此同時使體內的多種免疫細胞受到損害,最終並發各種嚴重的機會性感染疾病以及惡性腫瘤,所以也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
愛滋病毒怎麼傳播?
HIV的傳播途徑只有三種:性接觸、血液和母嬰。
脫離人體的HIV非常脆弱,傳播力很低,HIV病毒在56°二十分鐘,75%的乙醇或0.5%碘伏進行消毒就會被殺滅,HIV在體外環境的生存力較弱。
同時,HIV的傳播還必須具備兩個條件:足夠的病毒(如:蚊子所攜帶的病毒含量極低,且存活率很低),有效的途徑。
愛滋病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在空氣、食物、水中均無法存活,所以它不會通過我們日常的活動來傳播。
因此以下行為不會傳染HIV:
握手、共餐、共用辦公用品等;共用馬桶、電話、臥具、遊泳池、公共浴池等;咳嗽、打噴嚏;蚊蟲叮咬;空氣和水。
愛滋病感染者有哪些症狀?
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與AIDS(獲得性免疫缺乏綜合症,也就是愛滋病)不是一回事。
HIV是一種病毒,AIDS是一種病症。
愛滋病患者感染病毒後,一般會經歷急性期、潛伏期和發病期。
當感染者體內的免疫細胞已無法與HIV抗衡時,就標誌著進入HIV感染的最後階段,到了發病期,愛滋病攜帶者才真正發展成愛滋病患者。
不同的愛滋病毒感染者的潛伏期不同,有些會在短短數月內發病,而有些人卻能攜帶HIV生活數十年。
最開始的數年至十數年可能沒有任何臨床表現,因此大多數HIV攜帶者都是隱性人群,不易被發覺。
然而一旦發展為愛滋病,病人初期會出現普通感冒、流感樣症狀,全身疲勞無力、食慾減退;
隨著病情的加重,會出現皮膚、黏膜白念球菌感染、單純皰疹、帶狀皰疹;
病情繼續發展侵犯內臟器官,會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會出現呼吸困難、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並發惡性腫瘤等。
感染愛滋病毒後,該去哪裡檢查?
一個人感染愛滋病毒以後,不是馬上就能查出來。一般來說,窗口期大概有1—3個月。
現如今,各個醫院基本都能做愛滋病的初步檢測,疾控中心也有自願諮詢檢測門診。
檢測結果只限於承擔檢測工作的醫院人員知曉,不必擔心個人信息被洩露。
提供初篩檢測服務的自願諮詢檢測機構名錄和提供確證檢測服務的確證實驗室名錄,可以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查詢。
愛滋病可以治嗎?
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藥物。
現階段的治療目標是:
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載量;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也就是說,以目前的醫療水平,愛滋病只能被控制,不能被治癒。
掌握預防知識、拒絕危險行為,做好自身防護才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
目前臨床通行的愛滋病治療方法,是「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簡稱ART),這種療法可以把患者體內的病毒減少到與常人無異的程度,但是無法完全清除。
一旦患者停止接受治療,病毒就會重新瘋狂複製,也就是說,愛滋病患者必須終身治療,按時按量服藥。
目前,我國的國家疾控中心免費為愛滋病患者提供該療法的治療藥物。
愛滋病毒感染者能生育嗎?
如果母親是感染者,可能會通過懷孕、分娩和哺乳將病毒傳染給孩子,但是有效的幹預措施能使愛滋病母嬰傳播率降低到5%。
感染HIV的孕婦如果與醫生積極配合,採用正確的藥物和治療,幫助胎兒抵禦HIV,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傳遞。
2000年,深圳率先啟動了預防愛滋病傳播工作的試點。2012年到2016年期間,共幫助300多位HIV陽性母親生下健康寶寶。
怎麼預防愛滋病?
1.安全性行為
加強道德教育,禁止濫交;避免與HIV感染者、愛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發生性接觸;在所有的性行為中使用安全套。
2.不要共用針頭
如果需要諸如海洛因這樣的麻醉劑,不要和別人共用針頭,也不要使用已經被人使用過的針頭。
醫護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愛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員間、病人之間的傳播。
3.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
如美容、文身、扎耳洞、修腳等操作行為,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須進行上述操作行為,不要圖價格低廉的操作室,或在沒有衛生合格證的機構做這種高危操作行為。
4.不共用生活用品
避免共用牙刷、剃鬚刀等物品。女性月經期要注意衛生。
5.注意外傷防護
工作中如有外傷,體育運動外傷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在救護傷病員時,避免破損的皮膚接觸傷員的血液。
點擊播放 GIF 0.5M
對孩子防艾教育也不僅僅是告訴他們如何預防愛滋病,而是要讓他們在了解愛滋病的情況下,學會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
國家衛健委愛滋病醫療專家組專家蔡衛平說:「堵不如疏,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這個比禁慾的教育更重要。」
愛滋病在本質上也是各類疾病的一種,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其傳播途徑已然明晰,預防與治療也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方案,
在某種意義上,給予愛滋病患者基本的尊重、理解和包容,恰恰能夠激發他們對抗病魔的信心。
希望大家能更多了解知識,多一點理性,多一份關愛。
「胡擎老師談教育」
視頻號開通啦!!
想聽胡老師現身說法
暢談各種教育問題的解決之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