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有來醫生 有來醫生 收錄於話題#健康熱點17個
不同尋常的2020年,終於落下帷幕。
在這一年,新冠病毒,一個對全世界人民健康都造成巨大威脅的名詞,很快家喻戶曉。
而另一種全球性傳染病——愛滋病,卻很少在陽光下被談及,甚至還讓很多感染者遭遇誤解、背上汙名。
愛滋病自1981年被發現以來,已經奪走了4000萬人的生命。地球上,平均每分鐘就有1個人死於愛滋病,現存感染者3800萬。
近年來,它又把黑暗之手伸向了最富有活力和希望的一個群體——青少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20年發布的一項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幾乎每100秒就有一名20歲以下的孩子感染愛滋病病毒。
青少年為何成為愛滋易感人群?如何提高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如何正確對待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
知「艾」防「艾」,不僅是青少年的必修課,更是全社會的一門必修課。
有來醫生與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聯合錄製推出青少年愛滋病防治公益片《必修課》,期望能提醒孩子們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同時也能引發廣大家長和社會各界一些思考,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平等友愛的成長環境。
▲點擊播放視頻《必修課》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我國目前每年約3000名青年學生的命運因為感染愛滋病毒而被改寫。
「這只是在校的青年學生,主要是18歲到22歲年齡階段。值得我們關注的還有校外的青年,校外青年感染是校內的4倍。」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政策與策略顧問周凱談起這個問題,充滿擔憂。
「被性侵了,你會怎麼辦?」
周子健 北京紅絲帶之家 志願者
我在大學裡講座的時候,會問同學們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被性侵了,你會怎麼辦?」
很多同學都會告訴我:「老師!我第一時間要報警!」「我要報警!」……
可是我說:「同學們,報警是肯定的,但法律不管給他多少懲罰,他是沒有辦法來彌補你的。所以,第一件事,如果發生了高危行為,72小時之內,要去醫院進行HIV暴露後預防。」
「男孩子和女孩子一樣危險。」
孫麗君 主任醫師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門診主任
現在我們家長,只覺得女孩子很危險,其實不是的,男孩子同樣危險。
有些家長就說你不要談戀愛,不是的,孩子正確引導他,異性的接觸,同性的接觸都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有教育防護的知識。家長要跟孩子做朋友。
性教育一定要提早,教育不是要讓你堵,而是讓你疏通。
其實我就是比較開化的。我孩子出去讀書時,我都給她準備安全套、緊急避孕藥,還有愛滋病阻斷藥。
「教育,是預防愛滋病最好的疫苗。」
馬迎華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副所長
教育部的預防愛滋病教育大綱,是初中6個課時,高中4個課時,整個中學階段10個課時。我們目前的課程是這樣設計,但是我們各個地方可能要有自己地方的政策,這是很要緊的一個事情。
因為我們現在很多孩子發育在提前,所以說我們的教育也要提前。尤其有些地區,孩子上不到高中就輟學了,除非高中義務教育化,我們就丟不下這些孩子。否則孩子進不了高中,初中就畢業了,他高中的教育誰給他補課?
預防愛滋病沒有疫苗,但我相信,教育就是最好的社會疫苗。
攜手抗疫防艾,共擔健康責任
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越來越趨於年輕化,15~24歲青少年愛滋病病毒感染人數呈增長趨勢,尤其是大學生愛滋病病毒感染形勢嚴峻,且新增愛滋病感染者95%以上通過性傳播途徑感染。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愛滋病全人群感染率分別控制在0.15%以下和0.2%以下。《遏制愛滋病傳播實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將學校落實預防愛滋病教育情況納入教育和衛生工作檢查內容」,「青年學生愛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95%以上」。
青少年愛滋病防治知識普及,預防愛滋病教育,任重道遠。
教育部2020年已經啟動開展校園抗艾防艾行動,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學校預防愛滋病教育工作,並形成常態、形成機制、形成氛圍,促進青年學生身心健康。
2020年12月3日,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親善大使黃曉明在探訪北京紅絲帶之家時表示,希望社會各界加強愛滋病預防宣傳,這非常非常有必要。
保護青少年,就是保護我們的未來。
讓我們一起,攜手抗疫防艾,共擔健康責任,早日終結愛滋病!
青少年說艾防
「決定我們是否得愛滋病的,不在於我們是誰,而是我們的行為。」 ——成閣樂 16歲
「給予愛滋病患者更多關愛,我願意和你們成為朋友。」 ——李佳潤 12歲
「愛著對方,請讓貼心的關懷成為最堅固的屏障。」 —— 楊瀚 16歲
「To社會:請給予跨性別者多一點包容。 」 ——崔聞心 24歲
「讓我們用愛心阻斷愛滋病毒的傳播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歧視!」 ——劉怡然 13歲
「面對愛滋病,我們留下的不應只是恐懼,更應加大宣傳,用網際網路及課堂向更多人普及知識。願人們早日戰勝愛滋病!」 ——於連進 15歲
原標題:《每100秒就有1個孩子感染愛滋病毒,艾防「必修課」你上了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