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恐懼這種病!今天,老師家長可以這樣講給孩子……

2020-12-08 騰訊網

這是一種令許多人聞之色變的疾病

至今仍然沒有被醫學完全攻克:

危害大、死亡率高、會傳染

目前不能根治,尚無有效疫苗

性接觸、血液、母嬰等渠道可傳播

……

是的,這就是愛滋病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

《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顯示

截至2019年10月底

中國報告存活感染者95.8萬

其中86.6%已在接受治療

治療成功率為93.5%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

首席專家吳尊友前不久指出

青年學生每年由於愛滋病感染的人數

仍然維持在3000左右的高水平,

如果我們看社會青年,

每年感染的人數仍然達到數萬青年。

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

如果青少年時期不掌握科學知識

不具備防護意識能力

一旦感染愛滋病

就會給個人、家庭和社會

帶來嚴重的不良後果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

今年我國「世界愛滋病日」

宣傳教育活動主題為

「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

對於愛滋病

許多人害怕它、恐懼它

但或許從未真正了解它

老師家長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

不妨將這些關於愛滋病的知識講給孩子

愛滋病究竟從何而來?

猩猩把愛滋病毒傳染給了人類

20世紀70年代末期

美國國家疾控中心在洛杉磯

發現一種奇怪的病:

患者全身免疫系統幾近崩潰

還會感染其他各種不同尋常的疾病

更可怕的是

所有的醫療手段都無濟於事

治癒率為零!

隨後,人們發現得病的人越來越多

而且患者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男同性戀

因此,有些研究者直接將這種病叫做

「男性同性戀者免疫缺陷症」

圖片來源:紀錄片《愛滋病起源之謎》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一些女性、異性戀男性、血友病患者、

用注射器吸毒的癮君子,甚至兒童

也得了這種病

1982年

這種病被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命名為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即愛滋病

想要根治頑疾

必須從它的源頭入手

於是,美國疾控中心組織了一支

由癌症專家、寄生蟲病專家、

病毒學家和社會學家組成的強大陣容

他們通過多地多種取樣、分析和研究

推算出一種「類愛滋病毒」

該病毒最早於1908年出現在

猴子和猩猩身上

1930年前後,由猩猩傳染給了人類

圖片來源:紀錄片《愛滋病起源之謎》

圖片來源:紀錄片《愛滋病起源之謎》

猩猩和猴子具有較強的免疫能力

30%至70%的猴子被「類愛滋病毒」感染後

只是攜帶病毒,並不發病

一旦該病毒進入人體

就會肆無忌憚地在人體內攻城略地

逐漸進化成人類愛滋病病毒

在醫療不發達的年代

一旦被感染就相當於被宣判了「死刑」

那麼,愛滋病是如何迅速傳播的?

「針具汙染」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自20世紀50年代起

廉價的、不需消毒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

就開始在醫藥衛生領域大範圍應用

但是,在經濟欠發達的非洲

一支注射器可能會被使用上千次

造成病毒在人群之間的快速傳播

圖片來源:紀錄片《愛滋病起源之謎》

20世紀60年代

愛滋病病毒逐漸通過加勒比海地區

傳到美國東部、東南部

進而到歐洲和亞洲

現在,全世界都深陷其中

學習和掌握關於愛滋病的基本知識

是預防愛滋病的第一步

關於愛滋病的7個真相

請讓孩子知道

01

握手、遊泳、一同進餐

會被感染愛滋病毒嗎?

愛滋病毒傳播方式主要有三種

血液傳播,性傳播,以及母嬰傳播

身體裡其他一些常見的體液

比如眼淚、口水、汗液等

不含愛滋病毒或含量極小

所以,日常生活接觸

不會造成愛滋病毒的傳播

02

蚊蟲叮咬

會造成愛滋病毒傳播嗎?

答案是:不會!

真正造成愛滋病毒傳播的

是帶有愛滋病毒遺傳基因的白細胞

但蚊蟲叮咬時

很難吸到感染的白細胞

因此從生物學上就決定了

蚊蟲叮咬不能傳播

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尚未發現

因蚊子叮咬而感染愛滋病毒的報導

相關研究也沒有發現過證據

03

愛滋病媽媽生的孩子一定

是愛滋病患兒嗎?

如果母親是感染者

可能會通過懷孕、分娩

和哺乳將病毒傳染給孩子

不過,愛滋媽媽也可能生出健康寶寶

2000年,深圳率先啟動了

預防愛滋病傳播工作的試點

2012年到2016年期間

共幫助300多位HIV陽性母親

生下健康寶寶

研究表明

有效的幹預措施能使

愛滋病母嬰傳播率降低到5%以下

04

感染愛滋病毒後,多久能檢查出來?

該去哪裡檢查?

一個人感染愛滋病毒以後

不是馬上就能查出來

一般來說,窗口期大概有1—3個月

現如今,各個醫院基本都能

做愛滋病的初步檢測

疾控中心也有自願諮詢檢測門診

檢測結果只限於

承擔檢測工作的醫院人員知曉

不必擔心個人信息被洩露

05

愛滋病毒攜帶者

一般有哪些症狀?

在許多人印象裡,愛滋病毒攜帶者

總是一副令人害怕的狼狽相

全身瘦弱,體表潰爛

痛苦而迅速地走向死亡

但實際上,愛滋病毒攜帶者

很長一個階段沒有症狀

愛滋病患者感染病毒後

一般會經歷急性期、潛伏期和發病期

急性期會出現一些類似感冒的症狀

而在潛伏期

愛滋病毒攜帶者和正常人無異

只是體液內會攜帶病毒

潛伏時間一般在7-10年左右

到了發病期,愛滋病攜帶者

才真正發展成愛滋病患者

現代醫療手段中的雞尾酒療法

能夠最大限度地

抑制愛滋病病毒的複製

延緩病程進展

當然,前提是儘早、規範治療

06

是不是有些人

特別容易被感染愛滋病毒?

愛滋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種族

所有人普遍易感

不存在易感人群的說法

但每個人的感染風險是不一樣的

風險的高低取決於生活方式

根據接觸到愛滋病毒的機會來說

性行為比較亂的人

是感染愛滋病毒的高危險人群

07

為什麼愛滋病毒肆虐這麼多年

至今沒有研製出有效疫苗?

愛滋病病毒很狡猾

它每完成一個複製周期

會有3%到5%的胺基酸結構發生變化

相當於製造出了新病毒

當這些變異的病毒再感染細胞時

身體才會產生新的抗體

也就是說,我們身體的免疫功能

總是滯後於病毒的變異

這就導致研製愛滋病疫苗特別困難

目前,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正積極試驗

爭取早日研發出能投放市場的疫苗

關於防艾,我們能做什麼?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現有愛滋病宣教平臺和素材,開發製作適合本地本校的宣教材料並廣泛使用,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

當完全治癒愛滋病還僅是人類的美好願望時,預防,是保護生命最根本與積極的措施;教育,對於成長的一代人來說,無疑是實現預防最有效的手段。

引導孩子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事實上,當下呼籲將防艾教育引進課堂、把性教育搬上講臺,並不只是單純告訴學生如何預防性病、愛滋病,而是要讓青少年在了解愛滋病的情況下,學會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愛滋病醫療專家組專家蔡衛平在接受小編採訪時說:「堵不如疏,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這個比禁慾的教育更重要。

防艾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手執教鞭的老師,我們應有意識也有責任,在孩子價值觀尚未完全獨立的時候,幫助孩子擊碎偏見與誤解,帶著包容與博愛成長。

性教育不是全部,但不可或缺

青少年時期各種心理狀態尚未發育完善,對性更是處於懵懂狀態,再加上如今網絡交友軟體眾多,孩子如何才能與不安全的性說不,如何在派對等一些特殊場合保護好自己,這就需要家長們承擔起性教育的責任,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做開明的父母,不對性羞於啟齒。

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愛滋病的防控,最終要依靠每一個人的行為選擇,每個青年人、每個公民能夠自覺選擇有益於健康的行為之時,就是愛滋病在中國大地上終結流行之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艾中心副主任呂繁建議青年人能夠樹立健康優先的理念。

愛滋病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預防愛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吳尊友指出,我們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無論社會環境怎樣,只有我們擁有知識和力量,我們才能夠防止愛滋病、防止其他的傳染病。

希望這個世界對愛滋病感染者

擁有更多的善意

愛滋病公益短片《生無畏》

以護士、志願者、醫生的視角

講述了三個和愛滋病群體相關的小故事

愛滋病毒是我們的敵人

但是愛滋病人是我們的朋友

在某種意義上

給予愛滋病患者基本的尊重、理解和包容

恰恰能夠激發他們對抗病魔的信心、

鼓起生命的風帆

希望大家能了解更多知識

多一點理性,多一份關愛

希望可以讓這個世界

對愛滋病感染者擁有更多的善意

責 編:彥 瑩

來 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焦點

  • 大多數人恐懼這種病!今天,老師家長可以這樣講給孩子……|特別關注
    、恐懼它 但或許從未真正了解它 老師家長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 不妨將這些關於愛滋病的知識講給孩子 一 愛滋病究竟從何而來?
  • 今天是世界愛滋病日,老師家長可以這樣講給孩子|節日我知道
    老師家長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 不妨將這些關於愛滋病的知識講給孩子 一 愛滋病究竟從何而來? 隨後,人們發現得病的人越來越多 而且患者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男同性戀 因此,有些研究者直接將這種病叫做 「男性同性戀者免疫缺陷症」
  • 世界愛滋病日 | 這些防艾知識,老師家長可以這樣講給孩子
    世界愛滋病日 | 這些防艾知識,老師家長可以這樣講給孩子 2020-12-01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家長們可以這樣講給孩子……
    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世界愛滋病日」宣傳教育活動主題為「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對於愛滋病,許多人害怕它、恐懼它,但或許從未真正了解它。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家長們不妨將這些關於愛滋病的知識講給孩子。愛滋病究竟從何而來?
  • 家長這樣對待老師,孩子成績不會好,最終吃虧的是自己
    我們分析了他的試卷,發現作業班的試卷考的都是平時講過的原題,而學校試卷不是。2、家長這樣對待老師,孩子成績不會好,最終吃虧的是自己孩子成績不好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可能是自身能力和習慣的問題,可能是老師的問題,也可能是家庭氛圍的問題。
  • 奇點大學|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家長要多了解一些如何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的課程)告訴孩子「課堂才是孩子學習的主戰場;課堂沒聽懂,課後再去學,會導致學習惡性循環」。B.了解孩子的情緒、深層的心理需求,圍繞他們的動機和需要加以引導。打聽孩子是不是因為聽不懂老師講的課題而產生懈怠心理和行為。
  • 家長報警:老師幼小銜接班上講鬼故事 孩子嚇哭總被噩夢驚醒
    今日(8月16日),多名家長報料稱,8月14日,在山東青島學子成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幼小銜接培訓的課堂上,一代課教師一連講了3個鬼故事,部分幼童當場被嚇哭。經詢問,他們才從孩子口中得知,之前在課堂上,老師曾多次講鬼故事。回家後,有幼童出現不敢一個人上廁所、半夜被噩夢嚇醒等反常行為。
  • 孩子恐懼黑暗不敢一個人睡,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今天和家長們聊一聊,孩子為何會恐懼黑暗,不敢獨自一個人睡。也許家長們會說,孩子還小這很正常啊,長大了自然就會好。有這樣想法的父母,估計不在少數。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孩子上了小學還在和媽媽一起睡。這種對未知事物的想像,就是恐黑心理的雛形。所以便會越想越恐怖、越想越害怕。在這樣一種複雜情緒中,不難想像是無法入睡的。還有就是現在的媒介比較發達,由於孩子沒有什麼閱歷。
  • 家長是理工科專業,孩子的語文成績就差?老師:和家長沒關係
    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面對的家長們其實很多都非常優秀。他們重視孩子的教育,也關注家校關係的建設,懂得和老師進行溝通,也願意進行教育反思。作為高學歷家長,均來自理工科研究專業。這一類家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輔導孩子學習上挺自信,英語、數學早期啟蒙教育都做得非常好。
  • 孩子獨自聽恐龍故事膽子變小,減輕恐懼害怕心理,父母應該看看
    我這才明白了,孩子變得有點拘謹是有原因的。對於幼兒和稍大的兒童來說,在生長發育的某些階段,有一種大多數童年共同的懼怕對象,可能某一個場景的瞬間,所以對孩子的恐懼心理應當適當的方法與疏導。那麼家長應該怎麼來減輕孩子的恐懼心理,讓他們正確地面對恐懼呢?
  • 心理專家陳默:中國孩子已經變了,老師和家長卻還沒跟上
    我們現在的孩子,連四歲的孩子就會在那裡發呆了,你不知道他小腦袋裡想什麼。一旦人有這種問題,痛苦就伴隨著他了。所以我們教育面對的問題是我們得知道自己的子女是什麼人,才可以有方向。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的中學生被老師教育的時候,老師在訓他,這個中學生就這樣子,「你講好了。差不多了講好了吧?我可以進教室了吧?」他根本不會聽你講的。為什麼?因為你不了解他話語權要求很高,你沒有給他平等的對話。這也就是我們職場上馬上要面對的93年以後的人。
  • 孩子從小恐懼「某樣事物」?生物學實驗告訴你,這其實是條件反射
    如果當孩子經常被反覆的條件反射刺激,從而演變為非條件反射刺激後,這種意識就會深入到孩子的潛意識中,也就是孩子只要看到類似的事物就會莫名地害怕和恐懼。 三、教育方法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話,故意講一些令孩子感到恐怖的故事,或者像「你再不睡覺就會被怪物吃掉」此類恐嚇,甚至是明知道孩子害怕什麼,故意用孩子害怕的事物來威脅他們,讓他們聽話。
  • 原來數學還可以這樣學,家長:再也不會因輔導孩子傷害夫妻關係了
    輔導孩子寫數學作業,不僅傷害親子關係,還會傷害夫妻關係。95%以上的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感覺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及當年的自己,而100%的夫妻認為這是對方的基因導致的。最近,有一位爸爸發了一條對老師抱怨的短視頻,咆哮道「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處處戳心,道出了家長的心酸和無奈,引起很多家長的共鳴。
  • 看了豆瓣高分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希望孩子遇到這樣的老師
    影片中主要講述了一個叫伊夏的八歲小男孩,他是老師、家長眼中的笨學生,考試不及格,上課不聽課,作業也不用心完成,特別是跟他那天才般的哥哥對比,伊夏無疑是班級中最典型的學困生,他調皮、翹課、成績一塌糊塗。這樣的孩子往往是老師的「眼中釘」。於是在學校的老師多次投訴下,伊夏的爸爸決定把他送到寄宿學校去。
  • 每100秒就有一名孩子感染愛滋病,老師家長應該這樣教育……
    我們需要對愛滋病的傳播保持警惕,但不應該放大對愛滋病的恐懼,現在依然很多人對愛滋病存在著許多的偏見和認知誤區。所以米坨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些有關它的知識,希望各位家長和老師也能給小朋友們傳遞正確的疾病認知~什麼是愛滋病?
  • 《小丑回魂》——大多數恐懼的根源來源於家庭
    喬治的胳膊被咬掉,他奮力的往前爬,大雨滂沱,沒人聽見他的呼救。一隻手把他拉進下水道……小丑源於內心的恐懼小丑作為孩子們內心恐懼的化身,出現在不同人的面前就具有了不同的具象形態。比爾內心最大的創傷莫過於小弟弟喬治的意外失蹤,四年的時間裡他從未停止過尋找,內心充滿愧疚,小丑在誘惑他的時候多以喬治的形象出現。
  • 孩子有這5個缺點,暗示他很聰明!家長卻誤會是壞毛病
    1平時話比較多 這樣的孩子一般叫「話癆」—— 平時話比較多,走在哪裡都嘰嘰喳喳的。他講起什麼來都是眉飛色舞的,下課了常常是唾沫橫飛。甚至,在課堂上都能講悄悄話說個不停。一般這都是讓老師非常頭疼的學生。
  • 孩子總是不自信,可能是自我認同感低,家長這樣做,幫助孩子改變
    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教育方式,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對孩子未來的期許,有的家長在乎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父母在乎的是孩子是否吃飽穿暖,還有的父母在很努力的證明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可是很少有父母去關注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很多人看起來和大多數人一樣,可他的內心極度自卑,這與原生家庭是密不可分的,這其實也就是孩子的自我認同感低。
  • 「家長群」裡,3種人最讓人煩,老師:情商低的父母,只知道添堵
    在一個家庭和一位老師之間,未成年人、需要寬容、保護的「不懂事」的人只有小孩,我們和老師都是成年人,一定要搭建好溝通的橋梁,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 今天我想談一談師生關係中最令老師頭疼的家長們,畢竟,家長們越來越「猖狂」似乎已經成了我們整個社會的「大趨勢」。
  • 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第九集:相對論
    如果人跑的速度和光一樣快,會看到怎樣的景象呢?上中學的時候,愛因斯坦就思考了這個問題。終於,在他26歲時,提出了狹義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