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一部阿米爾·汗導演並參演的印度高分影片《地球上的星星》。阿米爾.汗在印度被公認為良心導演、演員。
他導演和參演的電影都能擊中人們內心深處最關注的事情,《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也不例外。這部電影也獲得了最佳影片獎。
影片中主要講述了一個叫伊夏的八歲小男孩,他是老師、家長眼中的笨學生,考試不及格,上課不聽課,作業也不用心完成,特別是跟他那天才般的哥哥對比,伊夏無疑是班級中最典型的學困生,他調皮、翹課、成績一塌糊塗。這樣的孩子往往是老師的「眼中釘」。
於是在學校的老師多次投訴下,伊夏的爸爸決定把他送到寄宿學校去。在寄宿學校裡一切仍然都沒有發生改變,老師們還是只注重成績,對伊夏的行為愛理不理,動不動就罰他到教室外面站、打手心。
最終老師和家長的不理解使伊夏絕望了,他用沉默來表達他的憤怒。他變得更加安靜,不再畫畫,不再說話,不再玩耍,甚至他最愛的媽媽打電話給他也不再接聽了。伊夏開始徹底自閉時候,悄悄地一個年輕的美術老師的出現才變了他。
剛開始時,在新轉來的美術老師尼克姆獨特創意的課堂上,所有的孩子都被吸引,除了伊夏。只有他面無表情的坐在那裡,哪怕尼克姆老師特意走到他的面前。
而在以前,美術可是伊夏的最愛。幸運的是尼克姆老師並沒有忽視這個孩子的反常行為,他選擇去了解這個孩子。
在其他老師都關注伊夏成績的時候,尼克姆老師選擇以朋友的角色去關心這個孩子。尼克姆老師去看伊夏的作業,在伊夏作業本上他看見伊夏寫的字母呈現出「鏡像」或者是「顛倒」的樣子,這是患有閱讀障礙症的孩子寫字母時呈現出的狀態,於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判定這個孩子患有讀寫障礙症,然後他又去伊夏的家裡做家訪。
當看到伊夏的畫,他驚呆了,他感嘆這個孩子的天賦又哀嘆這個孩子現在連畫畫也不願意了。美術代課老師尼康敏銳地發現了孩子的問題,他仔細比對了伊夏的作業筆跡後,痛心疾首地質問他的父母:「你們沒有發現他犯錯的固定模式嗎?」爸爸傲慢地回應說:「他就是不用心,還能有什麼原因。」可事實上他不知道伊夏患有讀寫障礙。
這種病又被稱作失讀症、失寫症,是一種基於神經學引起的學習障礙。伊夏就是這樣 ,總是會把p和q、b和d這類相反的字母搞混,老師讓他念課文,他卻痛苦地表示字母在跳舞。好的教育最需要的就是順勢而為,細心觀察孩子的獨特之處,然後因材施教。幸運的是伊夏遇到一個好老師,為了鼓勵伊夏,尼克姆老師在課堂上講了許多名人的故事。達文西、愛迪生、畢卡索、迪士尼,他們都曾受到讀寫障礙的困擾。但他們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又用自己的方式勇敢地創造了世界。 伊夏還跟著老師一點點地學習拼寫和算術,重新拿起畫筆編織出腦中的藍圖。在尼克姆老師的影響下,伊夏變的獨立,慢慢能夠識字,變的信起來。
影片的最後,尼克姆老師組織全校師生進行了一場繪畫比賽。在這場藝術的盛宴中,所有人都沉浸在色彩的世界裡,再理性刻板的老師,也從畫畫中獲得了創造和表達自己的樂趣。當伊夏的畫作被校長欽點為繪畫比賽第一名時,他整個人都籠罩在不可思議當中。在全校師生面前,他的才華和能力終於被認可了!
好的教育是需要用「心」的,好的父母和老師都擅於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就像影片的標題一樣,我們應該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地球上小星星,都有他們的閃光點,而不是把孩子當作了流水線上的產品,沒有辦法接受他們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