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阿米爾汗執導的電影,我相信大多說人都看過,這部電影從頭至尾讓給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一句話的含義,那就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千裡馬,我相信只要因材施教,每一個孩子都會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小男孩伊桑是個8歲的孩子,他天真可愛,喜歡畫畫,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因為有閱讀障礙症,他在學校裡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嘲笑,他努力的想要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可是事實總是事與願違,課堂上出糗,考試考得一塌糊塗,還把成績單餵了狗,這種種的行為讓老師和父親忍無可忍,於是在學校裡,他經常被老師體罰,回家後還要挨揍,一系列的事情過後,伊桑變成了一個自閉兒童,最後被學校開除,從這裡看出,印度的教育模式和我國的還是比較雷同的,重分數,重測試,重排名,可是伊桑天生就不守規矩,不按常理出牌,因此他成為了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然後在父親把他送到寄宿學校後,他的命運發生了重大轉折,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好老師拉姆,拉姆通過一些列的調查發現了伊桑存在閱讀障礙症的情況,他對症下藥,因材施教,終於打通了伊桑通往天才之路的大門,在拉姆的教導下,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天賦和特長,最終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拉姆就是那個伯樂,是他最先發現了伊桑的天賦,然後通過不斷的引導,逐漸把他引到了正途,讓他的天賦充分發揮了出來,當他看到伊桑犯的錯誤時,他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去體罰或者辱罵他,因為這樣的懲罰不僅不能讓孩子改過自新,反而更加激起他們的反抗,這不僅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且還會摧毀他們的自信心,所以應試教育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引導孩子的興趣,並針對不同的個體來因材施教,這就要求老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然後對症下藥,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要不失尊重,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孩子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

因材施教,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模式,可惜我們今天的教育很難做到這一點了,老師們通過不斷的考試和排名來區分好學生和壞學生,好學生自然會受到更多的關注,而壞學生也會被關注,只不過壞學生被關注後,等待他們的往往是體罰和責罵,這種不良的模式和惡性的競爭,導致成績差的學生會不斷的否定自己,而一次次的否定過後,即使他們的天賦再出眾,也可能在這一次次的否定中埋沒了,就像一個天然的原料,一旦被雕琢固定下來後,那麼到了後期,想要再改變恐怕就太難了!

教育是一個很宏大的命題,她需要我們很多人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教師的付出更為重要,因為教師處在教育的第一線,他們的愛心,態度往往會影響一個孩子一生,這也就要求我們的師,在教育過程中,要不斷的去觀察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及時發現他們的各種小情緒,然後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成長,片中的拉姆老師,為了幫助伊桑樹立自信心,他舉了很多名人的例子,愛迪生,愛因斯坦等,最後他還信誓旦旦的說,他相信伊桑也是一個天才,這樣的肯定和表揚,怎麼不會激發伊桑的興趣和信心呢,所以說因材施教真的很重要

最後就是教師的素質問題,有些一線的教師,因為偏重於成績和排名,對待差生就像對待囚犯一樣,動輒責罵,侮辱,更有甚者直接體罰,教師這種粗暴的教育模式和失控的情緒,可能給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所以我們的老師不僅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有條件的話可以學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然後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利用,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教育事業,在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同時,也更好的推動學生的身心發展

最後,建議所有的父母陪同孩子一起看一下這部印度電影,我相信看後一定會給你的心靈帶來一次震撼和洗禮,從而更好的處理家庭關係,親子關係,讓自己的家庭生活變得更加的融洽,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