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C2103之GPIO寄存器

2020-11-26 電子產品世界
寄存器描述訪問復位值地址FIODIR快速GPIO管腳方向控制寄存器。該寄存器獨立控制每個管腳方向,寫1置相應管腳為輸出。R/W0x0000 00000x3FFF C000
FIO0DIRFIOMASK快速GPIO管腳屏蔽寄存器,對快速IO管腳的任何操作只有在對該寄存器對應位激活(寫0)時有效R/W0x0000 00000x3FFF C010
FIO0MASKFIOPIN快速GPIO管腳值寄存器。R/WNA0x3FFF C014
FIO0PIN
FIOSETGPIO管腳置位寄存器。寫1將相應管腳置高電平,寫低無效。R/W0x0000 00000x3FFF C018
FIO0SETFIOCLRGPIO管腳清除寄存器。寫1將相應管腳置低電平,寫低無效。WO0x0000 00000x3FFF C01C
FIO0CLR

相關焦點

  • 嵌入式Linux設備驅動開發之:GPIO驅動程序實例
    為了控制這些埠,S3C2410處理器為每個埠組分別提供幾種相應的控制寄存器。其中最常用的有埠配置寄存器(GPACON~GPHCON)和埠數據寄存器(GPADAT~GPHDAT)。因為大部分I/O管腳可以提供多種功能,通過配置寄存器(PnCON)設定每個管腳用於何種目的。數據寄存器的每位將對應於某個管腳上的輸入或輸出。
  • STM32單片機GPIO寄存器
    -7號的話,則寫CRL寄存器,如果IO口是8-15號的話,則寫CRH寄存器,兩個32位數據寄存器(GPIOx_IDR,GPIOx_ODR)一個是只讀作輸入數據寄存器,一個是只寫作輸出寄存器,一個32位置位/復位寄存器(GPIOx_BSRR),一個16位復位寄存器(GPIOx_BRR)和一個32位鎖定寄存器(GPIOx_LCKR)。
  • GPIO相關寄存器配置詳解
    一、寄存器介紹(詳見中文參考手冊7.4):每組GPIO下面包含10個寄存器。也就是10個寄存器,一共可以控制一組GPIO的16個IO口。最多7組IO,也就是70個寄存器。寄存器分別如下:一個埠模式寄存器(GPIOx_MODER)一個埠輸出類型寄存器(GPIOx_OTYPER)一個埠輸出速度寄存器(GPIOx_OSPEEDR)一個埠上拉下拉寄存器(GPIOx_PUPDR)
  • STM32 GPIO 相關寄存器(二)
    首先介紹一下基本的GPIO相關的寄存器:1,GPIOX_CRL 低8位埠配置寄存器這個寄存器主要是對配置管腳是輸入還是輸出:其中1)MODEy[1:0]主要是配置是輸入埠還是輸出埠的。配置為輸出得時候還可以配置輸出的管腳速度等級。
  • STM32教程(五)HAL庫之GPIO函數及實例詳細介紹!
    今天介紹STM32 HAL庫的GPIO函數庫,首先打開stm32f4xx_hal_gpio.h文件,我們能看到一些結構體定義以及GPIO引腳的地址定義等等,這些都很好理解,我們需要重點看HAL庫中GPIO的函數庫有哪些?以及這些函數庫有什麼作用以及怎麼使用這些函數?
  • LPC1114通用輸入/輸出埠(GPIO)續
    前面討論了GPIO數據寄存器和屏蔽結構的用法,這裡再接著討論一下涉及到GPIO的其它寄存器用法。從GPIO定義的結構體中可以看出,除了前面討論的DATA寄存器以外,還剩餘有8個寄存器,偏移地址從0x8000到0x801C,它們都在GPIO設置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一一進行討論。
  • GPIO內部結構、工作原理及相關寄存器詳解(以STM32為例)
    和輸入浮空模式相比較,不同之處在於內部有一個上拉電阻連接到VDD(輸入上拉模式下,上拉電阻開關接通,阻值約30-50K)  外部輸入通過上拉電阻,施密特觸發器存入輸入數據寄存器IDR,被CPU讀取  3,GPIO輸入工作模式3-輸入下拉模式
  • LPC1114外部中斷
    NVIC所涉及到的寄存器如下表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每個寄存器都是32位的結構,都具有可讀可寫的屬性,復位值都為全0。其中ISER寄存器是設置中斷的使能,32位對應32路中斷,值為1使能中斷,值為0不使能中斷。ICER寄存器是設置中斷的禁能,32位對應32路中斷,值為1禁能中斷,值為0不禁能。
  • MIO與EMIO的關係解析 GPIO、MIO、EMIO的區別
    s32 XGpioPs_CfgInitialize(XGpioPs *InstancePtr, XGpioPs_Config *ConfigPtr, u32 EffectiveAddr); 這個函數初始化gpio,第一個參數需要一個XGpioPs的結構體指針,直接在函數開頭實例化就好了,結構體的組成在.h文件。
  • 移位寄存器的特點_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
    這種移位寄存器是一維的,事實上還有多維的移位寄存器,即輸入、輸出的數據本身就是一些列位。實現這種多維移位寄存器的方法可以是將幾個具有相同位數的移位寄存器並聯起來。   移位寄存器分類   根據移位方向,常把它分成左移寄存器、右移寄存器和雙向移位寄存器三種。
  • STM32F1與STM32F0在GPIO_TypeDef 寄存器方面的不同
    STM32F103+NRF24L01用最小系統板搭了個平臺,加上網上的例程,問題是檢查NRF24L01的時候,一直沒法找到,讀寫地址寄存器失敗,起初懷疑是引線的問題,自己檢查連線以及針腳定義,都沒有發現問題,既然針腳沒有問題懷疑是SPI通訊的問題,接著檢查SPI配置,都沒有發現明顯的錯誤,儘管分頻到256還是不行,十分不解,檢查時序代碼,因為是網上現成的代碼本來想不應該有問題,但是還真的發現問題了,
  • LPC1114/LPC11U14和LPC1343對比學習(四)定時器
    在PWM模式下,2個32位可編程定時器/計數器均有3個匹配寄存器用於提供單邊沿的PWM輸出,剩下的那個匹配寄存器則用於控制PWM周 期長度。在PWM模式下,16位定時器0(CT16B0)與32位定時器相同,而16位定時器1(CT16B1)只有其中的兩個匹配可用於向匹配輸出管腳 提供單邊沿的PWM輸出。
  • 移位寄存器的原理
    現在小編大家知道移位寄存器嗎? 移位寄存器的原理 移位寄存器不僅能寄存數據,而且在時鐘信號的最用下使它其中的數據依次左移或者右移。 四位移位寄存器的原理:F0、F1、F2、F3是四個邊沿觸發的觸發器D,每一個觸發器的輸出端Q接到右邊一個觸發器的輸入端D。
  • FPGA開發之GPIO配置,以ZYNQ為例
    DATA_RO寄存器是讀取GPIO引腳值寄存器,不論該GPIO引腳配置為輸入還是輸出,都能正確讀取該GPIO引腳值。如果該引腳的功能沒有配置成GPIO功能,讀取的值為隨機值,因為該寄存器只能讀取GPIO引腳值。
  • LPC1114/LPC11U14和LPC1343對比學習(三)SysTick
    SysTick 寄存器如下:為了方便可以直接調用此函數;當然我們也可以直接控制寄存器,兩種控制的代碼如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22522.htm
  • 移位寄存器的作用及應用
    這種移位寄存器是一維的,事實上還有多維的移位寄存器,即輸入、輸出的數據本身就是一些列位。實現這種多維移位寄存器的方法可以是將幾個具有相同位數的移位寄存器並聯起來。   移位寄存器原理   移位寄存器不僅能寄存數據,而且能在時鐘信號的作用下使其中的數據依次左移或右移。   四位移位寄存器的原理圖如圖所示。
  • STM32學習筆記——使用函數庫編程控制GPIO口輸出
    看了網上許多人的代碼以及各類開發板所帶的例程,大多數使用的都是官方發布的函數庫來編程,通過查詢後發現,使用函數庫來編程可以簡化開發過程,並不需要追溯到各個寄存器,通過查看庫手冊,新手也可以快速應用STM32,因此
  • NXP_LPC1114_LED燈程序
    #include "LPC11XX.h"#include "gpio.h"#include "main.h"void Delay_Sec(u8 Time){u16 i;while(Time){for(i=0;i<3000000;i++);Time
  • GPIO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
    和輸入浮空模式相比較,不同之處在於內部有一個上拉電阻連接到VDD(輸入上拉模式下,上拉電阻開關接通,阻值約30-50K) 外部輸入通過上拉電阻,施密特觸發器存入輸入數據寄存器IDR,被CPU讀取   3,GPIO輸入工作模式3-
  • 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把若干個觸發器串接起來,就可以構成一個移位寄存器。由4個邊沿D 觸發器構成的4位移位寄存器邏輯電路如圖8.8.1所示。數據從串行輸入端D1輸入。左邊觸發器的輸出作為右鄰觸發器的數據輸入。假設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狀態為0000,現將數碼D3D2D1D0(1101)從高位(D3)至低位依次送到D1端,經過第一個時鐘脈衝後,Q0=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