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視頻也許會讓你對金星有一個新的認識
金星 在中國古代我們稱之為太白,
在早晨出現在東方稱之為啟明星,
到了晚上,出現在西方我們稱之為長庚星
它的西方名稱
是以愛與美的羅馬女神所命名
西漢時期,司馬遷從實際掛測中 發現這個叫太白的星星為白色,再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後,正式把他命名為金星
金星是離我們最近的行星鄰居
它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於月球,是第二亮的天然天體
金星還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它的大小,質量體積甚至與太陽的距離,都與地球很相似,所以,也常常被我們親切的稱為 地球的姊妹星。
但是,它在其他方面並不與地球相同,
它是4顆類地行星中有著最濃厚大氣層的。
其中,二氧化碳的佔比就有96%,而且表面的大氣壓是地球的92倍。
它的表面平均溫度高達462攝氏度,是我們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甚至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
金星被一層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雲所覆蓋著。
阻擋了外部幾乎所有的可見光。
我們甚至可以推斷,它在過去可能擁有和地球一樣的海洋,並且外觀與我們地球極為相似,
但是,隨著失控的溫室效應,導致溫度上 升表面的水分全部蒸發掉了。
金星大部分表面似乎都是火山活動形成的,金星的火山數量是地球的好幾倍,它擁有167座直徑超過100千米的大型火山。
地球上,只有夏威夷群島的火山大小可以和金星相比較。這不是因為金星的火山比地球活躍,而是因為它的地殼比地球古老。
金星永遠比除了太陽以外的任何恆星明亮,
當高度足夠時,這顆行星的亮度足以在晴朗的夜空下照射出陰影,
而且,當太陽在接近地平線的時候,也很容易看見它。
我們人類首次觀測金星凌日是在1032年,
觀測者是波斯天文學家阿維森納,
它因此認為金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陽
在太空探測器探測金星以前,有的天文學家認為金星的化學和物理狀況和地球類似,在金星上發現生命的可能性比火星還大。
1950年代後期,天文學家用射電望遠鏡第一次觀測了金星的表面。
1961年2月12日發射了金星1號探測器。而這之後,無論是從近距離觀測還是到著陸探測,前蘇聯和美國向金星發射了30多個探測器。
前蘇聯的維納拉探測器從金星的雲層中墜落
並發送回一些有史以來的第一組數據
天文學家在最近時期,利用射電望遠鏡拍攝的金星影像
繪出了行星表面,上面揭示出有98處傷痕累累的火山地形,儘管我們對金星的了解已經很多了,但仍然有許多未解之謎
通過研究這個奇異的世界,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 地球氣候,甚至 可以防止地球哪一天會變成下一個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