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鄧鄧
審閱:臨既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香港便同內地失去了「聯繫」,封關時間已經長達八個月,但究竟何時能解封還不確定。通關問題一直都困擾著非常多的香港市民,近來這一話題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被廣泛討論。不過,香港市民們對通關問題看法複雜混亂,香港絕大多數居民都期盼著趕緊通關,但他們對「健康碼」政策卻流露出了既期待又失望的態度。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香港便同內地失去了「聯繫」,封關時間已經長達八個月,但究竟何時能解封還不確定。通關問題一直都困擾著非常多的香港市民,近來這一話題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被廣泛討論。不過,香港市民們對通關問題看法複雜混亂,香港絕大多數居民都期盼著趕緊通關,但他們對「健康碼」政策卻流露出了既期待又失望的態度。
香港政策曾經多次同內地磋商有關於放寬符合條件的兩地居民豁免強制檢疫,卻僅停留於「只聞樓梯響」階段。特別是在第三波疫情到來之後,這一工作完全被擱置了。而隨著第三波疫情的緩和,香港「通關一族」的熱情進一步高漲,近三個月以來,香港希望通關的人數一直在成倍增加。
相比8月份,9月份希望通關的香港人已經達到了48%,是8月份的近兩倍。可以說任何有關於通關的風吹草動都很可能會影響到香港社會。接下來這個數據還將會繼續增長,預計十月份結束之時香港期望通關的人數將接近全部。
根據具體的數據,香港人對通關的需求主要分布在:家庭團聚、跨境求學、跨境旅遊、跨境工作和跨境醫療五個層面,其中以家庭團聚為主。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通關一族」藉助各大社交平臺和媒體表達了他們對與家人團聚的心聲。另外,跨境求學和跨境旅遊兩方面的需求也同樣非常大。通關與否阻礙著學子們的求學之路。而經歷了長時間的封鎖後,人們對旅遊的需求也普遍上升。
兩岸通關遙遙無期,導致香港的很多行業也遭受巨大打擊。眾所周知,旅遊業是香港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而內地人則是香港主要的遊客。內地人無法獲得前往香港的機會,導致香港旅遊業、酒店業也銷售業遭受著慘痛打擊,大批店鋪被迫之下選擇關閉。
眼下十一黃金周已經結束,但相比以往而言,香港如同提前經歷了一次「寒冬」。國慶節前四天前往香港旅遊的人數只有658人,相比去年減少了99%。越來越多的港人期望通關以恢復正常的生活。
免責聲明:本文由我有硬核說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中評網/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