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盼內地推健康碼折中方案,以增加粵港澳的往來

2020-11-27 上海觀察

新冠肺炎疫情重挫香港經濟,各界紛紛要求儘快推出健康碼,以增加粵港澳的往來刺激經濟活動。

粵港澳「健康碼」互認議題一直備受關注。據東方日報網8日報導,內地明白要求香港連續14天零確診有難度,因此正在與港府協商折中方案,包括要求香港連續14天本地確診個案少於10例,並設有一套完善系統追查確診病例源頭,才有望落實推出。8日,供粵澳兩地居民轉換健康碼進行通關的廣東省政府「粵省事」微信小程序,在「粵港澳通關」界面新增「粵港通關(試運行)」欄目,供民眾填寫海關出入境申報,再生成「粵康碼」通關憑證。《星島日報》8日特別提到,香港現在追蹤源頭的做法與內地不同,內地的電話號碼均為實名登記,通過大數據有助於有關部門追蹤確診人士曾經到過的地方;而香港的電話號碼並不是全部實名登記,有人用俗稱「太空卡」的儲值卡,電信商也不會隨便向第三方披露其行蹤,僅靠確診者回憶到過的地方,現階段難以達到內地的要求。特區政府發言人稱,目前的想法是以三地「健康碼」互換和核酸檢測結果互認,作為相互豁免入境強制檢疫的條件;至於具體安排及實施時間,仍需視疫情發展情況進一步協商落實。

連日來,香港社會對與內地和澳門恢復通關相當關注。剛結束北上行程的特首林鄭月娥稱,中央非常關注香港防疫抗疫工作,但解除14天強制檢疫最終問題在於香港抗疫防疫要做得更嚴格。政務司司長張建宗8日稱,國家成功抗疫和經濟快速復甦令人鼓舞,特區政府會繼續全力以赴、精準抗疫,謹慎及嚴格採取防控措施,以爭取儘早通過三地「健康碼」互換,逐步有序恢復與內地及澳門通關,振興本地經濟。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醫藥衛生大健康委員會的劉仲恆表示,若香港能夠連續14天本地零感染,則符合內地對於低風險地區的條件,相信落實「健康碼」指日可待。

不少議員對方案表示歡迎。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稱,隨著疫情放緩,香港零售銷售跌幅縮小,但香港1/3的零售由旅客帶動,單靠本地消費難以恢復,希望港府儘快落實與內地及澳門通關。不過他同時表示,明白14天零確診對內地防控而言至關重要,若通關條件保持不變也表示尊重。中華廠商聯合會行政總裁楊立門說,由於零售及飲食業的收入主要來自內地旅客,雖然香港近來消費情況略有好轉,但長遠經濟復甦仍需靠內地,建議政府採取更決斷的手法說服內地通關,例如推行強制性質的大規模病毒檢測,讓內地相信香港的疫情已受控。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8日撰文稱,跨境通行對香港甚為重要,無論是工商活動還是探親旅遊,市民都希望能夠手持綠色「健康碼」過境,無須接受強制檢疫,即使不能全面通關,也應爭取局部通關。他直言,香港要重回正軌,離不開國家的支持,但我們也要爭氣,做好自己。

8日,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公布當天新增10例確診病例,其中7例曾在潛伏期時身處外地,其餘3例源頭不明;至今香港確診病例累計達5374例。9日起,香港教育局免費為所有幼兒園、中小學和特殊學校的教職員推出特定群組檢測計劃,以自願性質免費為教職員分批安排新冠病毒檢測。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8日稱,目前全球疫情日趨嚴峻,香港的入境防控措施實在不能鬆懈。據她介紹,現在所有非香港居民一般都不能入境香港,特區政府已收緊多項防控措施,包括將土耳其列入高風險地區,11月13日起生效。陳肇始說,若客機上有5名或以上乘客確診,或連續兩班相同航空公司從同一地點抵港客機上有3名或以上確診者,將觸髮禁止飛機著陸香港的「熔斷機制」,7月至今衛生署曾七次啟動該機制,禁止來往香港與印度、尼泊爾及馬來西亞的航班著陸香港。

相關焦點

  • 香港通關又延至10月7號啦,健康碼有變?小編已經很疲憊啦
    通過全民檢測 相信香港的疫情能夠大幅度進行控制 接下來就是粵港健康碼的推行了 政府擬推健康碼助港人往內地
  • 林鄭月娥:希望爭取到恢復與內地往來,健康碼技術上已準備就緒
    11月3日,香港電臺網站、《香港商報》報導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希望可以爭取到內地與香港通關,健康碼在技術上已準備就緒,最重要是香港疫情受控,但要做到病例「清零」存在困難。她表示,希望市民停止不必要社交聚集。報導稱,林鄭月娥聯同多名局長,下午將啟程經深圳訪京,她表示,訪京期間,獲安排與4至6個部委見面,包括衛健委。
  • 粵港澳三地健康碼互認周內出臺 附香港8間檢測機構名單
    業界估計,目前私人市場每日檢測量上限約為3500個,建議港府分階段推出豁免檢疫名額,以免出現「樽頸位」,但預料隨檢測量增加,價格有下調空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漸趨穩定,港府將推出「健康碼」供市民通關,三地政府商討互認由認可化驗所發出的病毒檢測結果。
  • 重磅:香港擬11月中恢復通關!用港版「健康碼」!
    健康碼 大概從3月開始,內地就著手通過「健康碼」來追蹤人流信息,控制疫情,目前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對於抗疫的積極作用也得到公認。 近日,香港港府即將推出類似的手機程序。
  • 內地與香港《CEPA貨物貿易協議》在香港籤署
    《CEPA貨物貿易協議》是CEPA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地與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做出的特殊經貿安排,是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行高水平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推進內地與香港互利合作,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重要精神的落實舉措,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支持。
  • 香港通關延長至12月31日!明年見!
    政府現正密切檢視個別疫情持續受控、較長時間未有出現本地傳播、個案數字維持在相對較低水平的地區(例如內地及澳門),是否具備條件可被指明為第二類指明地區,容許指明類別人士(例如香港居民)在符合指明條件(例如持有指定期限內有效的2019冠狀病毒病陰性檢測結果)下進入香港時,獲免除接受14天強制檢疫的要求,以致兩地人員往來在疫情許可下可以逐步趨向正常化。
  • 9月訪港旅客數字按年下跌99.7%,議員建議逐步放寬與內地往來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新冠疫情衝擊下,香港的旅遊業遭受重創。據香港旅遊發展局10月19日公布的數據,9月初步訪港旅客數字為9132人次,整體按年下跌99.7%。 9月訪港旅客中,內地旅客為6211人次,佔比約68%。此外,今年1至9月,訪港旅客數字為355萬人次,按年下跌92.4%。
  • 廣東堅持通關原則:香港必須14天清零才考慮通關!
    廣東省對香港明確回應:冬季或會有第四波爆發,不接受在中風險情況下通關,表明「香港必須連續14日零本地確診個案」,才會取消港人北上強制14日檢疫要求,即所謂通關。 這意味著,香港和內地想通關,必須做到統一標準,14天0本地確診,達到低風險標準。
  • 香港人民盼通關
    通關問題一直都困擾著非常多的香港市民,近來這一話題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被廣泛討論。不過,香港市民們對通關問題看法複雜混亂,香港絕大多數居民都期盼著趕緊通關,但他們對「健康碼」政策卻流露出了既期待又失望的態度。
  • 專訪香港最大私營化驗所Prenetics財務長盧愷浚:香港檢測費用...
    盧愷浚坦言:「香港和內地的情況有一些不一樣,本來香港的成本就比較高,香港地少人多,實驗室都在一些商業中心,所以已經比內地要貴了。香港技術人員的工資相對比較高。即使有一些內地的試劑供應商,香港市場被當做出口市場,因此價格與內地也不同。」
  • 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探討香港發展新道路
    香港一方面應融入國際合作、打造國際創科中心,另一方面則應加強與內地在政企、校企間的合作以及資金和技術對接等。「對香港來說,大灣區是一個絕佳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香港會持續發揮作用,並且發揮得越來越好。」梁振英表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將豐富香港「一國兩制」的內涵,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 香港青年李培:粵港澳大灣區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新華社深圳9月9日電(記者閆然)「你好,我叫李培,是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的創會主席。」剛落座,李培就迫不及待地跟記者打招呼。然後,他又笑了起來:「不好意思,我的普通話實在過於普通,我慢點講。」在香港出生、長大、就業,李培曾以為自己的人生會一直這樣下去。
  • 堵住香港疫情進入內地,香港對外國人不設入境限制必須改變
    香港距離祖國內地十分近,人員往來頻繁。疫情環境下,香港很可能成為病毒進入內地的國內源頭。我們知道,當年非典就是先從香港等地爆發然後迅速傳染至全國其他省份。此次新冠疫情爆發,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控疫未能做到「清零」,後果不斷浮現,個案更波及內地,
  • 近期內地與香港通關指南
    目前,連同1月30日香港已啟動實施的措施,陸路方面粵港兩地旅檢口岸將只保留深圳灣口岸、港珠澳大橋珠港公路口岸,貨檢即貨櫃車通關不受影響;香港機場減少航班,香港機場海天碼頭至內地的水運客運航線維持運作。 由於多個口岸暫停旅檢服務,請廣大旅客合理安排出行計劃,如需通關,不要前往已暫停旅檢服務的口岸,以免造成延誤,可就近選擇合適的口岸通關,並服從口岸疫情防控措施安排。
  • 香港啟動「單向通關」!11月23日起,符合這些條件返港可免隔離...
    最新的措施表明,香港將與內地實現「單向通關」。 目前身處廣東及澳門的香港居民取得配額後,到港後可豁免強制隔離14日,但之後返回內地仍需接受強制隔離。據了解,計劃初期,深圳灣口岸每日名額3000人,港珠澳大橋口岸每日名額為2000人。
  • 呵護免疫 守衛健康:內地、香港青年科學家「雲」聚寧波
    中國青年網寧波11月29日電 (記者 張玘雲)11月28日,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香港科學工作者協會、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寧波大學共同主辦的「2020內地、香港青年科學家對話:免疫評估和免疫治療高峰論壇暨寧波老年免疫健康研討峰會」在寧波舉行。
  • 乘國泰自內地經香港轉機須知;加航恢復多倫多往返香港航班…
    以下是本期內容的詳情:【乘國泰航空自內地經香港轉機須知】根據國泰航空最新公告,即日起至10月15日期間,從中國內地始發旅客需滿足:內地乘客必須持有同一張機票至最終目的地、在出發地將行李託運至最終目的地、在出發地獲取轉乘航班登機牌、轉機時間在24小時內,才可經香港國際機場轉機或過境至國泰航空其他航點。
  • 香港通關真的要等到12月31日?
    我們要關注的是有條件的通關(如健康碼),只有符合條件的人才有通關的資格。 最直觀的是,原來14天檢疫政策都是一個月未一個周期延長,而此次直接延長到年底,說明港府無意通過取消14天檢疫政策來達到通關的效果,而是要有條件(健康碼)的通關。
  • 2019年1月1日起,原產香港的貨物進口內地將全面享受零關稅
    2019年1月1日起,原產於香港的貨物進口內地將全面享受零關稅。 新籤署的《CEPA貨物貿易協議》提及關稅和關稅配額: 第一、香港繼續對原產內地的所有進口貨物實行零關稅。內地對原產香港的進口貨物全面實施零關稅。
  • 香港通關入境強制檢疫再延長2個月至12月31日
    香港正研究「單方面通關」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早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指有立法會議員提出,如不能即時放寬香港與內地人員往來,可先讓身處內地、持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港人豁免回港後接受14天強制檢疫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