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新冠疫情衝擊下,香港的旅遊業遭受重創。據香港旅遊發展局10月19日公布的數據,9月初步訪港旅客數字為9132人次,整體按年下跌99.7%。
9月訪港旅客中,內地旅客為6211人次,佔比約68%。此外,今年1至9月,訪港旅客數字為355萬人次,按年下跌92.4%。
同一天,國泰航空公司公布今年9月客、貨運量數據,顯示國泰航空與國泰港龍9月合共載客47061人次,比去年同月下跌98.1%;收入乘客千米數(以每航線的航程該航線的載客數目) 按年減少97%;乘客運載率下跌48.8%,跌至24.9%。
國泰航空顧客及商務總裁林紹波預計,今年年底前僅會運營疫情前10%的客運運力,而2021年整體客運運力預計仍會低於50%的正常水平。
據香港「東網」報導,國泰董事會最快或於本周五(23日)公布裁員及減薪計劃,估計裁員涉及5400名香港員工。
為緩解旅遊業困境,香港正與一些疫情受控的地區探索建立「旅遊氣泡」,允許來自當地、持有陰性檢測結果的旅客無需檢疫隔離。目前,特區政府已與新加坡達成原則性協議。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也在積極研究推出香港健康碼,方便與內地人員往來。香港《文匯報》10月20日援引消息稱,若香港疫情持續平穩,最快將於下月中旬推出健康碼。
香港團體「青研香港」19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受訪者認為「控關」措施對香港經濟民生造成影響。
「青研香港」顧問、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建議,特區政府逐步放寬兩地人流交往,在內地疫情穩定、雙方落實互認健康碼的基礎下,逐步讓滯留內地的港人免檢疫返港,並視乎疫情發展,再與內地商討是否容許港人前往內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