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免疫 守衛健康:內地、香港青年科學家「雲」聚寧波

2020-11-29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寧波11月29日電 (記者 張玘雲)11月28日,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香港科學工作者協會、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寧波大學共同主辦的「2020內地、香港青年科學家對話:免疫評估和免疫治療高峰論壇暨寧波老年免疫健康研討峰會」在寧波舉行。來自內地和香港的免疫領域專家學者圍繞「呵護免疫、守衛健康」這一主題展開對話,就免疫評估、免疫治療和老年免疫健康等領域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

「2020內地、香港青年科學家對話:免疫評估和免疫治療高峰論壇暨寧波老年免疫健康研討峰會」現場。張玘雲 攝

免疫學是近年來飛速發展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免疫狀態的全面評估和免疫治療,更是健康管理、疾病治療以及疫情預防的關鍵。在本次論壇上,內地和香港的相關領域專家以「雲會議」的形式,圍繞免疫評估、免疫治療和老年免疫健康等免疫學領域的重要問題開展學術交流,推動免疫評估、免疫治療的學術發展,老年免疫健康專業領域的科研轉化以及技術普及;促進科技合作和科技成果的轉化,並促進建立國家級別免疫資料庫,為未來重大老年疾病治療,突發疫情防控,開發免疫藥物和精準個體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作為中國科協批准的內地與香港青年科學家的學術交流項目,本次對話論壇匯集了十餘位來自內地和香港的醫學精英,大家圍繞免疫學的研究分別做了主題報告。與會專家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內地與香港在醫學等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協作,共同推動中國的醫學事業發展,為人類的健康服務。

來自內地和香港的青年科學家們也在本次論壇上發表了在免疫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青年科學家們表示,非常喜歡這樣的學術交流平臺,他們可以碰撞思想、交流理念,提升自己學術視野和科研能力。

線上參加本次研討峰會的香港科協主席萬鈞非常看好青年一代:「信息化時代,青年人對新技術的掌握更快,他們是我們的未來。」她表示:「這次峰會只是一個開場,後續會從多方面跟進,繼續開展對話交流,培養更多的傑出青年科研人才。」

曾獲2015年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201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藍輝耀教授表示:「科學對話是兩地青年科學家互相學習、共同討論科學的機會。通過對話,可增加兩地青年科學家的學術交流,利用學術交流平臺,增強兩地青年科學家的相互了解。」

與會的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李先亮談到這次會議時表示:「這次會議與學者們碰出很多火花,希望未來能夠擴大交流範圍,讓更多的學者參與進來,也讓更多人了解到免疫評估與免疫治療,推動建立國家級別免疫資料庫。」

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更新和老齡化時代的趨近,未來免疫健康管理和免疫為核心的疾病防治模式以及老年免疫健康新理念都非常值得進一步探討和思索。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緊跟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先後成功創建成為全國首批老年照護師培訓基地、浙江省唯一一家老年專科護士實踐基地,2020年7月成立老年醫學中心,有效地整合內部資源,培養老年醫學相關人才隊伍,推動了學科的發展。並在此基礎上,成功申報了寧波大學老年病研究所。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書記劉琳表示:「希望能夠將寧波市的老年醫護康養體系做到全國領先,我們也將努力為之奮鬥!」

與會專家表示,本次論壇聚焦免疫評估和免疫治療的最新進展,加強了學科領域內的交流,這將有力推動國內免疫健康和免疫為特色的疾病研究發展,為人們打開未來健康之門奠定基礎。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香港盼內地推健康碼折中方案,以增加粵港澳的往來
    新冠肺炎疫情重挫香港經濟,各界紛紛要求儘快推出健康碼,以增加粵港澳的往來刺激經濟活動。粵港澳「健康碼」互認議題一直備受關注。據東方日報網8日報導,內地明白要求香港連續14天零確診有難度,因此正在與港府協商折中方案,包括要求香港連續14天本地確診個案少於10例,並設有一套完善系統追查確診病例源頭,才有望落實推出。
  • 香港大學7位年青科學家獲2020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科學家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0年度「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公布結果,在港澳區25個項目中,香港大學有7個項目獲選,連續第二年在港澳院校居首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自2019年起開放給香港及澳門八間大學的年青學者申請,旨在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優秀成績的青年學者,在其自選的研究方向上進一步開展創新研究,以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人才。
  • 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 獲2020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獲此殊榮。陳擎,1986年出生樂清市樂成鎮,2016在結束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之後,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在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和化學系任教,同時也是該校能源研究院執行委員會委員。他的研究一貫秉持基礎科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方針。陳擎在香港科大領導和參與了多個儲能材料相關的大型項目,所取得的成果獲得了學術界的好評和工業界的青睞。
  • 內地與香港《CEPA貨物貿易協議》在香港籤署
    《CEPA貨物貿易協議》是CEPA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地與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做出的特殊經貿安排,是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行高水平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推進內地與香港互利合作,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重要精神的落實舉措,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支持。
  •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新機遇新華網  作者:  2021-01-10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0日發表網誌表示,日前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很多機會,希望香港.
  • 香港大學7位年青科學家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香港大學7位年青科學家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2020-09-21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青年李培:粵港澳大灣區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新華社深圳9月9日電(記者閆然)「你好,我叫李培,是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的創會主席。」剛落座,李培就迫不及待地跟記者打招呼。然後,他又笑了起來:「不好意思,我的普通話實在過於普通,我慢點講。」在香港出生、長大、就業,李培曾以為自己的人生會一直這樣下去。
  • 維港健康:pd-1藥物keytruda香港哪裡有賣
    2018年7月8日,據記者從維港健康了解到的消息,PD—1抑制劑Opdivo在經過大半年的臨床試驗及審核流程後,正式獲批上市。  這一消息,無疑讓民眾對於腫瘤免疫藥物的興趣提升了不少。說到腫瘤免疫藥物,就不得不提到廣譜抗癌藥物Keytruda。美國前總統卡特因這款藥物治癒癌症,讓其在坊間名聲大噪。
  • 香港各商會支持「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會員企業提供職位助青年發展
    中新社香港1月8日電 (記者 史冰筠)香港各大商會8日發表聲明,對香港特區政府正式開展「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表示支持,認為該計劃可為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在內地就業和發展機會,從中汲取寶貴經驗,擴闊青年人對國家發展的視野。
  • 香港青年何靜雯:在莞締造「愛情結晶」 | 港臺創業故事
    隨著來莞創新創業的香港青年人數越來越多,有沒有可能成立一個機構為這些香港青年服務?基於這個想法,何靜雯和鍾志明在東莞松山湖創立了我們與我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下稱「我們與我公司」)。如今,他們也在這裡搭建起自媒體平臺,利用對兩地文化的熟悉優勢,為香港來大灣區創業的青年提供幫助。
  • 近期內地與香港通關指南
    前往香港或途經香港的旅客 可選擇深圳灣口岸通關 通關時間為06:30—24:00 請旅客注意 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計劃 此前1月28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布公告稱,自1月30日零時起西九龍高鐵站、沙頭角及文錦渡口岸暫停旅檢服務,恢復時間具體待定。
  • 樂清籍85後科學家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獲此殊榮。陳擎,1986年出生樂清市樂成鎮,2016在結束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之後,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在機 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和化學系任教,同時也是該校能源研究院執行委員會委員。他的研究一貫秉持基礎科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方針。陳擎在香港科大領導和參與了多個儲能材料相關的大型項目,所取得的成果獲得了學術界的好評和工業界的青睞。
  • 中新時評:深化香港與內地命運共同體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電 題:深化香港與內地命運共同體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越是風高浪急,越要沉著冷靜。刻下,香港面臨西方個別國家施壓、新冠疫情升級等多重挑戰,正是省思「一國兩制」初心、凝聚港人共識、深化與內地命運共同之機。古語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元氣加油站,紐西蘭MitoQ用科技力量守衛健康生活
    擁有健康人生,是我們每個人永恆的追求。但是現實生活中,不少人難免要經常加班熬夜、通宵達旦,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身體免疫力日漸低下,精神萎靡。但是升級打怪的人生怎能輕易認輸?人生下半場,拼的就是健康。
  • "逐夢深藍"山東•青島海洋科學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在青島藍谷圓滿...
    青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更是發展海洋事業的主力軍,希望大家能以這次活動為契機,激發起關心海洋的興趣和志向,擔負起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偉大使命,以實際行動和不懈努力,為描繪藍色希望、構築海洋強國夢想做出積極貢獻! 劉保華說:「內地和香港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山東與香港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與深厚情誼。
  • 樂清籍85後科學家陳擎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獲此殊榮。陳擎,1986年出生樂清市樂成鎮,2016在結束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之後,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在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和化學系任教,同時也是該校能源研究院執行委員會委員。他的研究一貫秉持基礎科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方針。陳擎在香港科大領導和參與了多個儲能材料相關的大型項目,所取得的成果獲得了學術界的好評和工業界的青睞。
  • 學姐來了|生命健康的守衛者——免疫系統
    導語:千百年來,人類無時無刻不在與疾病進行著激烈的鬥爭,免疫系統作為抵禦外來侵害,維持人體生理平衡的有力屏障,對生命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說到「以毒攻毒」,我們熟悉的或許是古裝電視劇中的常見橋段,但實際上這個詞語出自我國明代陶宗儀的《輟耕錄》:「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蓋以毒攻毒也」,其中凝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 張茵: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機遇
    中新網南寧12月22日電(儲瑋瑋 蔣雪林 林浩)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12月21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機遇。大灣區建設需要他們的聰明才智。張茵表示,大灣區建設對於香港來說,有很多機會。
  • 香江學者馬曉華:「學者計劃」讓內地與香港聯繫更加緊密
    11月16日,來自華東理工大學的青年博士後馬曉華在珠海市橫琴新區參加「香江學者計劃」第三期項目籤約儀式暨學術年會,這是她第三次參加「智匯橫琴」博士後系列活動。 「我是2015年申請加入『香江學者計劃』的,非常幸運,2016年我就到香港大學參與了研究學習,」馬曉華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兩次使用了「幸運」二字。
  • 香港今日起恢復內地經香港轉機或過境服務
    每經編輯:張楊運據香港中聯辦微信公號14日深夜消息,香港機場管理局近日宣布,8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間,由內地機場出發的旅客可經香港國際機場轉機/過境到其他航點。前往內地各目的地的轉機/過境服務仍然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