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何靜雯:在莞締造「愛情結晶」 | 港臺創業故事

2021-01-14 莞商參閱
「除了談情,我們還有共同的事業。感恩生活中有你,工作中也有你。」10月6日,香港青年何靜雯在她的微信朋友圈更新了這一則消息。那一天,是她與東莞青年鍾志明相識四周年。



能講一口純正的港式粵語,也說得了不帶「港味」的普通話,何靜雯是在東莞和香港文化融合下成長的新一代青年。她的丈夫鍾志明是東莞理工學院的一名畢業生,兩人在東莞相遇,並建立起一個融合莞港兩地文化的家庭。


隨著來莞創新創業的香港青年人數越來越多,有沒有可能成立一個機構為這些香港青年服務?基於這個想法,何靜雯和鍾志明在東莞松山湖創立了我們與我廣告傳媒有限公司(下稱「我們與我公司」)。


如今,他們也在這裡搭建起自媒體平臺,利用對兩地文化的熟悉優勢,為香港來大灣區創業的青年提供幫助。



香港東莞社團總會青年會常務理事,香港茶山同鄉會聯誼會青年部常務副主席,東莞女企業家聯合會會員……何靜雯名片上的一個個頭銜,是她常年奔走於莞港兩地的印跡。


2014年,何靜雯從香港畢業,來到東莞一邊繼承家族生意,一邊創立網際網路公司。好景不長,由於對行業的不熟悉,初出茅廬的何靜雯首次創業便失敗了,她所創立的網際網路公司艱難運行了一年後面臨解散。然而,也正是這一危機,讓她結識了鍾志明,成為了夫妻二人合作的機遇。


「這幾年從香港來東莞的青年越來越多,他們都認為這裡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地方,能讓年輕人發揮自己的作用。」何靜雯說。但同時,從港澳來到內地創業的青年也面臨一個窘境——他們對於內地文化、經濟、政策等不夠了解,導致偶尓在行業內碰壁,甚至創業失敗。「我第一次創業失敗,就是最寶貴的經驗。」何靜雯說。


2016年,何靜雯和鍾志明開始思考創業的新方向。何靜雯說:「因為父母在莞創業的原因,我從小在香港和東莞兩邊奔走,熟悉兩地的文化、經濟、政策差異,也有創業失敗的慘痛教訓,我想我可以利用這點優勢做更多事情。」這一想法與鍾志明的想法不謀而合。


2018年,夫妻倆的「愛情結晶」——我們與我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在東莞松山湖正式成立,致力於為企業提供精準的品牌設計服務。


「公司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要針對從港澳返回內地創業的青年,對內地經濟、政策和文化不夠熟悉的情況下,提供給港澳青年能夠迅速理解的市場調研數據、品牌定位建設,與品牌運營規劃建議,讓他們迅速打破地理局限,掃除品牌搭建障礙。」何靜雯說。



「凌晨2點51分,回復完所有信息了。」9月30日,更新完朋友圈的何靜雯迎來了國慶假期。目前,我們與我公司業務其中一個板塊是自媒體,何靜雯每天在該自媒體平臺上要處理數百條信息。


在東莞的新公司成立之前,何靜雯和鍾志明組建的創意設計工作室已經在深圳有了幾年的沉澱。何靜雯介紹說,該工作室的團隊成員大部分來自東莞、深圳、香港,他們十分熟悉這些地區的文化差異,擁有豐富的新媒體經驗,先後為許多優質香港企業提供品牌服務。


也正是因為這家工作室的積累,讓何靜雯更了解港澳青年的真正痛點。「自服務香港來莞創業青年以來,我們感到兩地青年在各方面都存在差異。」何靜雯說,作為兩地文化的「擺渡者」,她更願意利用自己對兩地青年思維方式的熟悉,為兩地青年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


「舉個例子,前段時間一個香港的牛奶產品銷售商找到我們,想在內地推廣牛奶產品。我們問他,計劃怎麼推廣?受限於香港營商思路的影響,他們計劃像在香港一樣找零售商談談上架排貨,拿點折扣推廣費,或者派一下傳單之類的傳統推廣方式。我們聽了後哭笑不得」,何靜雯說。


「其實內地的網際網路氛圍和空間優勢,可以讓商品推廣產生出很多『玩法』,但許多香港商家卻不清楚。後來,我們提供了快閃店營銷、kol推廣、網店轉化幾個思路給到他們,先做線上再做線下,一方面解決了前期辦理內地的進駐商場許可的麻煩,另一方面更廣泛地宣傳了他們的品牌。後來這個商家成功打開了內地市場。」何靜雯說。


依附創業群體資源,我們與我公司發揮自媒體優勢,將資訊+服務+商業一體化融入自媒體平臺中,不僅為港澳創業青年提供品牌運營一體化解決方案,更積累了一批優質客戶。運營一年多以來,我們與我廣告公司紮根莞深港三地,先後服務騰訊、萬科、華潤置地、順豐科技等企業。


出品:東莞日報經濟新聞部

來源:全媒體記者  曹麗娟

圖文值班編輯:楊聖沛 


● 往期精選 ●



集聚本土權威政經資訊

與您一起讀懂東莞經濟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有資訊分享、新聞爆料、商務合作

請聯繫莞商參閱小編微信:gscy88

相關焦點

  • 莞港臺遠程集運興起 「共享物流」應運而生
    日前,在廣東省最大的物流中轉中心虎門,深圳市前海遠程供應鏈有限公司與4家集運公司舉行倉儲入駐籤約儀式,計劃共享倉儲、人力、車輛、系統、配送等全鏈條資源,面向港臺、東南亞跨境網絡購物提供「集運」服務,共同打造「共享物流」新模式。
  • 海天出版社攜港臺 圖書亮相香港書展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鍾潤生)結合香港特色,推介港臺圖書。記者在香港書展現場獲悉,深圳本土出版社——海天出版社今年主打傳播文化和引進版權,特地展出了剛剛引進出版的兩套港臺暢銷圖書。兩套剛剛引進出版的港臺暢銷圖書是「心靈·探索」系列和「心靈小語」系列。
  • 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廣州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
    典型的創業故事對正在創業的年輕人帶有一定領導的作用。在廣州有各種各樣的創業比賽,都將為廣大年輕創業者提供很好的氛圍。  我覺得這個基地裡,不單單只是提供了一個免費的場地,更是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創業服務生態,這些都是青年創業者實實在在需要的。希望未來利用我的資源和知識,為更多入駐服務基地的青年創業者提供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 丁健鵬 締造神話!90年後小青年創業的秘密
    本網7月20日訊 曦澤翰實業......丁健鵬,一個與「鵬」字結下不解之緣的90後,中國知名的青年企業家、投資家、曦澤翰實業團董事,如何在短短的四年內締造了創業領域的奇蹟和神話,成為當代青年的楷模。激起多少人去探求他的人生軌跡、傳奇人生。
  • 香港VS臺灣:哪個才是港臺音樂的領先者?
    概括來說,在目前的華語流行樂壇上,港臺音樂是領先於內地音樂的,甚至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保持著這種領先的優勢。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但這一次,我們不拿港臺音樂和內地音樂相比,我們討論討論在目前的港臺音樂的發展上,香港和臺灣,哪個佔據了一定的優勢,哪個才是港臺流行音樂的領先者。
  • 2021年,東莞將實施青年發展十大重點項目
    十大重點項目包含東莞市新生代產業工人「圓夢計劃」、學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東莞青年閱讀素養提升計劃、青年人才安居工程、名校研究生聯合培養(實踐)計劃、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高質量發展行動、「青春你我薈莞邑」莞臺港澳青少年交流項目、新生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十百千」培育行動、青少年社會工作提升計劃、莞香花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升級工程。
  • 《香港愛情故事》也許相愛很難,貧賤夫妻的愛情浪漫能持續多久
    《香港愛情故事》的大名一直被不少網友抬愛,認為此劇是2020年難道的一部優秀港劇。此劇在豆瓣評分達到8.7分,在語言有隔閡的基礎之上,許多人憑藉著字幕看完這部劇的網友們打上如此高分,可見有其高明之處。所以,還是受不了誘惑,雖然聽不懂粵語,對著字幕也一口氣刷完了此劇。沒白看,收穫的是感動,與對愛情、親情、自我認知的更深一層次的理解。
  • 《流浪地球》香港首映 內地電影入港臺總慢半拍?
    原標題:《流浪地球》香港首映,內地電影入港臺總是「慢半拍」?[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票房已取得超40億元人民幣的《流浪地球》,2月28日終於迎來香港首映。雖然香港媒體此前預測稱「因有港星吳孟達出演,該片票房應不會太差」,但《流浪地球》在港上映首日上座率並不盡如人意:香港有40多家影院排片,票價從60到120港元不等。
  • 創業故事:海小姐的玫瑰餅店 用玫瑰見證愛情
    為此,中國之聲推出2014「就業季」特別策劃《創業起跑線》,派出多路記者分赴全國,挖掘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的大學生創業故事,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希望通過他們的故事激勵更多的大學生走上自主創業之路,創造屬於他們的新天地。今天播出系列報導第一篇。我們跟隨的腳步來到北京的南鑼鼓巷,去海小姐的玫瑰餅店聽聽她的創業故事。
  • 香港青年李培:粵港澳大灣區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新華社深圳9月9日電(記者閆然)「你好,我叫李培,是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的創會主席。」剛落座,李培就迫不及待地跟記者打招呼。然後,他又笑了起來:「不好意思,我的普通話實在過於普通,我慢點講。」在香港出生、長大、就業,李培曾以為自己的人生會一直這樣下去。
  • 從《香港愛情故事》看香港房價之殤
    這段時間,TVB新劇《香港愛情故事》一經上映,立刻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一波轟動。大家腦子裡TVB的取景地往往都是豪宅,而這部新劇裡的背景卻是位於香港的蝸居。    首先,歐弟來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劇的主要情節:暖男設計師陳子朗與理想主義女友邱凱琪,是香港典型因土地問題而被迫流離浪蕩的情侶。
  • 香港最大青年宿舍動工 將助青年「安居樂業」
    新華社香港3月12日電(記者郜婕)香港最大規模青年宿舍「青年綠洲」12日正式動工,預計2021年建成,將以低於市價的租金為上千名香港青年提供住宿及配套服務。「青年綠洲」位於新界元朗區,是特區政府「青年宿舍計劃」下現有6個項目之一。
  • GSEA全球青年企業家創業之旅啟動
    一年一度的GSEA全球青年企業家創業大賽於近日揭開帷幕,2016年中國區決賽已在上海舉行,評委包括全球創業家協會EO亞洲總監JB Dimayuga和XNode創業空間/創業加速器創始人與CEO周煒以及上屆中國區冠軍選手相楊。最終李彥翰選手獲得冠軍,將於2月底赴香港參加亞洲賽。
  • 張茵: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機遇
    中新網南寧12月22日電(儲瑋瑋 蔣雪林 林浩)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12月21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機遇。大灣區建設需要他們的聰明才智。張茵表示,大灣區建設對於香港來說,有很多機會。
  • 青年公益創業調查折射發展中問題
    六位公益創業青年分享創業故事與感悟。 創業,是時下大學生中的熱詞。 近日,「青年恆好」中國青年公益創業調查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由KAB(Know About Business,國際勞工組織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教育項目)全國推廣辦公室發布的《中國青年公益創業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成為國內首份有關中國青年公益創業發展的報告。 用數據說話,是釋疑的最好方式之一。
  • 多彩魔方攪動深圳青年創業潮
    在團組織的努力下,深圳市龍崗街道每年從財政撥出300萬元建立促進青年創業專項資金,用於為轄區內的優秀青年和大學生創業提供兩年期貼息貸款,每項貸款金額在5萬元~50萬元之間。寶安區委、區政府專門出臺決定,將以青年為主體的「農轉居」創業就業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規定每年投入2000萬元的創業資金扶持戶籍青年、大學生創業,緩解青年創業資金困難。
  • 香港藉青年返惠創業 蚯蚓糞成有機肥
    而在惠陽,一位香港藉青年李嘉林,卻從糞土中找到了生財之道,視糞土如錢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在惠陽區霞角大道的蚯蚓養殖場,寬闊的大棚內,並排攤開著寬約1米的小土堆,這就是蚯蚓最愛的『溫床』。撥開土堆,一條一條紅色的蚯蚓正消化著土壤裡的牛糞。李嘉林說,蚯蚓是「生態系統工程師」,可以吃掉牛糞、雞糞等農業有機廢棄物,它的排洩物,還能作為有機肥料。
  • 《百戰天狼》金牌殺手變保鏢 愛國青年譜寫傳奇
    保鏢,從來都是充滿驚險刺激的職業,或出生於死,或護花傾情,或臨危不亂,或以命抵命,綽號「天狼」的馬蓋天(於曉光飾)正是一位帥氣瀟灑,豪氣幹雲的超級保鏢,他率領民國史上最牛的保鏢團隊在保護美女總裁周紅珊(張嘉倪飾)的冒險歷程中抒寫了一段關於命運、愛情和民族大義的熱血傳奇。
  • 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順德港澳臺交流促進中心啟動
    該中心由佛山市順德區大灣區辦與佛山市順德區委統戰部共同打造,將成為進一步推動順德與港澳臺優質資源對接,探索粵港澳產業互補、青年交流、人文融合的重要空間載體,為來順德發展的港澳臺青年搭建全新的創新創業、交流合作平臺,促進更多大灣區創新資源和人才匯聚順德。港澳臺青年在該中心使用,最長可免費使用半年!
  • 斑馬與驢產下愛情結晶斑驢 盤點已經滅絕的動物
    【新聞導讀】一頭斑馬與一頭驢產生了愛情,還生下了愛情的結晶——斑驢。這樣的消息你會相信嗎?但這確實是真的。近日,一頭雄斑馬和一頭雌性驢發生「愛情故事」,幾天前產下「特別寶寶」——一頭義大利唯一的「斑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