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TVB新劇《香港愛情故事》一經上映,立刻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一波轟動。大家腦子裡TVB的取景地往往都是豪宅,而這部新劇裡的背景卻是位於香港的蝸居。
更加真實、更接地氣的拍攝和立意,讓這部劇更加貼近生活。這簡直就是一部活脫脫的中國香港底層人民住房實錄啊!
首先,歐弟來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劇的主要情節:暖男設計師陳子朗與理想主義女友邱凱琪,是香港典型因土地問題而被迫流離浪蕩的情侶。子朗兩位妹妹陳子欣和陳子婷性格極端,攝影師子欣沉淪於藝術家紀家希的失樂園;品學兼優的大學女神子婷,愛之初體驗以現實先行,兩姊妹各有戀事。
子朗、凱琪為覓安樂窩打拼,新婚後居於百多呎的劏房,除了要面對空間不足的生活磨擦外,還要處理雙方父母的暮年感情危機!小兩口排除萬難,置業美夢卻一夜變噩夢,為了一層樓竟忘記如何好好戀愛……
小、貴、難也是香港房價目前的真實寫照。
中國香港日益突出的土地問題,通過劇中人物被體現的淋漓盡致。劇中的陳子朗一家四口擠在只有40平米的公屋裡,隨著子女長大,慢慢變成六口人、七口人、八口人……劇中的女主戀愛七年,為了能夠攢錢首付,無所不用其極。離家出走,為了省錢甚至住進了太空艙膠囊旅館。
很多朋友可能不太了解歐弟之前所說的劏房究竟是什麼?這個字念tang(一聲),劏房就是「分間樓宇單位」,又名房中房,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種,常見於唐樓等建築物。
業主或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分間成不少於兩個較細小的獨立單位,然後作出售或出租之用。每個小房間的面積由幾平方米到十平方米不等,月租金亦要三至五千元。租客通常為草根階層、新來港人士或單身人士。
不少看了這部劇的香港人觸動很深,可以說是殺傷力很大,侮辱性也極強。網友小A在社交平臺上這樣寫道:大結局之後,確定9分,作為香港人,感同身受,說到了蝸居,再婚,生活等問題,而且是全實景拍攝,非常貼地(接地氣),新編劇何靜怡,新監製林肯,新演員遊嘉欣,徐文浩搭配舊人龔嘉欣羅天宇跟實力派白彪龔慈恩配搭新鮮。
演員演技也在線。結局也很好,多少為自己的未來也提供參考,滿滿的正能量。主題曲愛情事幾乎句句都符合主題,小清新,哭牆跟你分離那句谷婭微太有穿透力了,真讓人想哭,逆流直上正能量巨好聽。還有一首似乎沒出場,用的少。總體主題曲可以9分。
大陸網友小B表示:這部劇是TVB式的蝸居故事,沒有常見的都市精英,難得港劇也終於現實了一把,也戳心了一次。小清新中帶著重口味,不覺得搞笑只覺得心酸。很真實的中國人不同年齡段的愛情觀。
總的來說,這部劇目前在豆瓣上的表現非常好。歐弟推薦大家去看奧!
這是TVB第一次將目光聚焦在底層人民身上,通過這部劇,我們不難發現:香港除了白領精英、億萬富豪以外,還有著無數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在香港,工資上漲的速度永遠都不能超過房價上漲的速度。
那麼香港的房價究竟有多貴呢?我們都知道北上廣深的房價貴的離譜,可是和香港比起來,那還真的是小巫見大巫。歐弟在查閱資料後發現,香港房價暴漲始於1984年,那一年,中英正在協商香港回收的條款。從中方立場來說,房價上漲最多就是英方多收一些賣地錢,至少土地一直都是中國的。
但從英方立場來看,找中國談判多要一些土地使用權看樣子是不太可行了,鄧小平和柴契爾夫人談判態度是相當堅決的。如果英方在這時候走漏了消息,極有可能引起地價下降,那還不如索性不聞不問,甚至可以暗中助推房價上漲,這樣英國方面還能多收一些賣地錢。
新到任的香港特首是董建華,推出了著名的八萬五計劃,指的是每年供應不少於85000套住宅。但是這個計劃卻並沒有成功,計劃才開始的時候,大量的市場供應加之金融風暴,香港房價一跌再跌,終於回到了正常的水平。
2003年有很多中產炒房客跳樓之後,香港爆發了大規模的社會遊行,要求政府努力穩定住房價,董建華的八萬五計劃在民間更是罵聲一片。在這之後,香港政府從加速供地變成了幾乎不供地,這下好了,房價再次一路飆升。
在香港電視劇裡,主人公住的千尺豪宅可能就只有90平左右,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香港房價目前在全球來說都是TOP級別的存在,但特區政府這幾年也在不斷努力,提供更多的公屋給符合條件的市民居住。
那麼問題來了,你是願意在大陸住大房子,還是願意到香港去擠公屋呢?就歐弟而言,還是更願意選擇前者。大家怎麼看呢?
(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