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這個問題是人們長久以來十分關心的一個重點,對於很多剛剛畢業的學生,邁入職場生活不久的人來講,買房子在他們的心中絕對排得上前三名,當然被這個問題所困擾的也並不是只有年輕人,有很多的家長們也希望自己可以助孩子一臂之力,在奮鬥著,畢竟買房子的錢不是一筆小數目,不像買菜說買就買了的。
畢業、工作、結婚、生子可以將人生劃分成了四個階段。說起結婚與買房的關係那可是十分的密切了,對於我們而言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才相當於是有一個家,因此有房就成了絕大部分人結婚的必備條件。而房價,也自然成為了小到剛畢業,大到退了休的人都在關心的話題。
在不同的城市當中,房價的層次是不一樣的,一、二線的城市自然房價是要貴一些,更高一些,而三線、四線的城市相對來說則比一、二線城市低的多。這些與城市的經濟水平,人均收支等等都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要說起國內房價最貴,泡沫最大的城市,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就是寸土寸金的香港了,近半年來香港的樓市可以說是陷入了一個低迷階段。
我們總是說香港的房價高,動不動就說香港的房價是寸土寸金,那麼香港的房價到底是高到一個什麼樣的地步呢?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我們得知,在去年也就是2018年11月份的時候,香港市區的房價平均算下來,可以達到2.88萬美元/平方米,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大概是19.68萬多元/平方米。而比較偏遠的郊區的房價大概是在1.85萬美元/平方米,也就是12.64萬多元人民幣。
前面我們說到,很多城市的房價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與這座城市的經濟、人均收支等有一定的關聯,香港的經濟發展情況不用多說了,那麼也香港的居民收入相比情況如何呢?據悉香港房價與收入的比率達到47.8倍之後,這樣的一個高值就算是放到全球當中,也是妥妥的排在前列的。
而香港房價高也是出了名的,而香港也因此邊續八年的時間被評選為世界上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大家平日裡應該都有看過香港的電視,在很多香港的電視劇當中要不就是房子大得像一棟樓,要不是就是一家人擠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曾經有過一份數據,這份數據當中表示,香港人的人均居住面積才不過16平方米,還不到20平方米。
看到這裡一定會有朋友感到疑問,房價那麼高,那麼多人都買不起,那為什麼房價不往下降?其實對於上漲的房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也是出臺了很多的監管政策,只不是過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不過只要事情不完全出現在你的面前,你永遠不會知道下秒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從2018年的下半年開始,香港上漲的房價開始有了變化,慢慢地呈現出了下降趨勢。在2018年9月底時,香港迎來了十二年來的第一次銀行加息,在此期間有很多關鍵售出樓盤的業主,在政府的調控政策之下,不停的下降著預期價格。
從一些報導當中我們可以得知香港這近半年來房地產的生意不太好做,有一位房地產的經理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自己已經有三個月的時間沒開過新單了,同時他還表示在2018年下半年時市場冷淡了很多。為了提高銷售,開發商們也是想盡了辦法,什麼全部單位招標、免壓測高成數按揭等等方式齊上陣,甚至還搞出了個「先住後付」的方法。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香港房價自2012年起,保持著每年以10%的速度上升,市場長時間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而監管部門調控房價的措施效果也並不明顯,而隨著超低息環境的結束,房地產抵押借貸成本將不斷上升,由此可以看出香港房地產市場所遭受的壓力正在慢慢變大。
此外也有相關人士表明,香港樓市目前的確存在比較明顯泡沫爆破的徵兆,高鐵站的開通運營帶來了大量的人流,這種情況對於周圍的一些環境構成了相應的影響,但這也可能導致周邊豪宅因為人流繁雜價格下降。與此同時,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引來了大量的遊客,甚至搶光了當地的生活用品,這些因素都會引起附近樓市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