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大青年宿舍動工 將助青年「安居樂業」

2021-01-11 新華社

新華社香港3月12日電(記者郜婕)香港最大規模青年宿舍「青年綠洲」12日正式動工,預計2021年建成,將以低於市價的租金為上千名香港青年提供住宿及配套服務。

「青年綠洲」位於新界元朗區,是特區政府「青年宿舍計劃」下現有6個項目之一。這一項目佔地面積約6118平方米,計劃建成一座27層、總建築面積約4.1萬平方米的大樓,包含816間單人房和432間雙人房,提供總共1680個宿位。

據「青年綠洲」運營方、香港慈善團體保良局介紹,「青年綠洲」預計2021年第三季度竣工,將以市價一半的租金供符合資格的在職青年租住。

保良局主席蔡李惠莉在動土儀式上介紹,「青年綠洲」不僅為青年提供住宿空間,還在硬體設計上包含多個有助青年交流的公共空間,並在軟體方面提供創新創業支持等服務。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2011年提出「青年宿舍計劃」的概念,意在通過善用民間持有的土地資源,以優惠租金為青年提供「實而不華」的居住空間,協助他們實踐所想。

根據這一計劃,特區政府資助非政府機構興建青年宿舍,竣工後由非政府機構運營。青年宿舍的目標租戶為18至30歲的在職青年,首次租期至少2年,期滿後可續約,總租期合計最多5年,租金水平不得超過周邊同類住宅的六成。

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把青年發展作為重點工作之一,重視青年的學業、事業和置業。除「青年宿舍計劃」現有6個項目正在逐步落實推行,特區政府還在提供優質教育、協助青年拓寬視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特區政府藉助社會支持推出「青年共享空間計劃」,為青年提供更多工作空間。(完)

相關焦點

  • 香港首個青年宿舍項目動工 租金為當區市值六折
    據香港《文匯報》消息,香港特區政府在2011年提出興建青年宿舍,5月20日,首個項目大埔青年宿舍動土,有望在2018/19年度落成,共提供78個單位,以不多於當區市值租金的六折租出,每個單位租金由2,500元起(港幣,下同)。
  • 香港青年宿舍動工料2021年落成 將提供半價宿位出租
    中新網3月12日電 據香港《明報》網站報導,由恒基兆業地產主席李兆基捐地興建、位處香港元朗的青年宿舍,12日正式動工,預料2021年第3季度落成,屬香港民政事務局資助的最大規模青年宿舍項目。宿舍由香港保良局營運,共提供1680個宿位,讓18至30歲青年以市價半價租住,總租期最多為5年。
  • 香港各商會支持「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會員企業提供職位助青年發展
    中新社香港1月8日電 (記者 史冰筠)香港各大商會8日發表聲明,對香港特區政府正式開展「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表示支持,認為該計劃可為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在內地就業和發展機會,從中汲取寶貴經驗,擴闊青年人對國家發展的視野。
  •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新機遇新華網  作者:  2021-01-10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0日發表網誌表示,日前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很多機會,希望香港.
  • 香港理工大學四位學者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理工大學22日表示,該校四位青年科學家獲得本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每人將獲得120萬元人民幣,直接支持他們在香港進行研究,資助期限三年。據悉,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於2019年首次向港澳地區開放。該基金項目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男性未滿38歲,女性未滿40歲),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有望晉身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人才。
  •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友傅曉田成為「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候選人
    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青年來到香港。他們紮根香港,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幫助著也見證著香港一路繁榮。截至目前,已有上百萬新來港人士,他們不僅逐漸融入香港,也漸漸成為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
  • 張茵: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機遇
    中新網南寧12月22日電(儲瑋瑋 蔣雪林 林浩)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12月21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機遇。大灣區建設需要他們的聰明才智。張茵表示,大灣區建設對於香港來說,有很多機會。
  • 香港青年李培:粵港澳大灣區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新華社深圳9月9日電(記者閆然)「你好,我叫李培,是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的創會主席。」剛落座,李培就迫不及待地跟記者打招呼。然後,他又笑了起來:「不好意思,我的普通話實在過於普通,我慢點講。」在香港出生、長大、就業,李培曾以為自己的人生會一直這樣下去。
  • 呵護免疫 守衛健康:內地、香港青年科學家「雲」聚寧波
    中國青年網寧波11月29日電 (記者 張玘雲)11月28日,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香港科學工作者協會、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寧波大學共同主辦的「2020內地、香港青年科學家對話:免疫評估和免疫治療高峰論壇暨寧波老年免疫健康研討峰會」在寧波舉行。
  • 梁韋諾:我這代香港青年是「後物質主義」?別逗了!
    現時的「修例風波」,青年甚至成為了運動的主體。不少香港學者嘗試解釋香港青年的價值取向,其中使用較多的是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理論。 學者沈旭暉提出,香港青年之所以積極參與「修例風波」,是由於他們不再介意現實世界的物質生活,不再追求物質主義價值,轉而追求各種後物質主義價值,例如民主、自由、人權等等,為「崇高理念」而抗爭。
  • 香港青年何靜雯:在莞締造「愛情結晶」 | 港臺創業故事
    10月6日,香港青年何靜雯在她的微信朋友圈更新了這一則消息。那一天,是她與東莞青年鍾志明相識四周年。能講一口純正的港式粵語,也說得了不帶「港味」的普通話,何靜雯是在東莞和香港文化融合下成長的新一代青年。她的丈夫鍾志明是東莞理工學院的一名畢業生,兩人在東莞相遇,並建立起一個融合莞港兩地文化的家庭。
  • 調查顯示:七成香港青年對未來發展表示樂觀
    中新網11月10日電 根據香港青年協會公布最新的「香港青年價值觀指針」顯示,受訪的逾千名青少年中,認為香港是一個「有機會」的地方的穩佔7成。同時,對於內地未來1年的發展抱樂觀態度者,亦高達84.3%。
  • 香港青年代表在聯合國質問外國幹預:勿將香港當成政治籌碼!
    據港媒報導,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香港特區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林琳21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視頻發言,指出一些外國政客錯誤指稱以暴力手法表達訴求的香港年青人是「自由鬥士」,但是每當暴力事件發生在自己城市內就不能夠接受,呼籲停止支持暴力,要求外國政客勿再將香港當作政治籌碼。
  • 調查:香港4成被抽樣青年新聞識讀能力不合格?
    中新網6月2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消息,現在是網上信息爆炸的年代,為了解青少年以社交媒體追蹤新聞的習慣並評估其新聞識讀能力和素養,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和兒童發展研究中心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97%受訪青年有追蹤新聞的習慣,當中超3成人主要以社交媒體作為新聞平臺,整體有4成受訪青年在新聞識讀能力上的得分低於合格標準
  • 臺灣青年:大陸發展很好 對未來十分期待
    該院是廣州市屬科研單位,2014年成立「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將科研創新與吸引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相結合,成為服務臺青創業發展的平臺。「闖出一片天,多虧了這片熱土」為貫徹落實「31條措施」,廣東省去年發布「粵臺48條」,全省各地也紛紛推出落實細則,為臺胞安居樂業提供更好服務、創造更好環境。
  • 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廣州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
    我們將按照「打造一個高地,構建兩個體系,實現三種功能」的目標定位,高標準建設穗港澳青創中心。打造一個高地: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高地。  2017年初,我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萌生了助力港澳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的服務平臺理念,想要為內地創業的港澳青年搭建集創新創業、學習交流、實習就業和安居樂業等四個服務板塊,諮詢服務平臺。同時,創建是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成立三年以來,積極幫助港澳青年融入大灣區發展,整合灣區雙創企業,將產業賦能、幫助對接政府資源及內地市場。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香港研究資助局青年學者論壇召開
    哈工大報訊(劉忠奎 文/圖)7月24日至25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香港研究資助局主辦,我校經管學院承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香港研究資助局(RGC)青年學者論壇在哈爾濱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謙院士、我校副校長安實、香港中文大學賈建民教授在開幕式上致辭。
  • 堅持服務青年的工作生命線——五年來共青團服務青年發展工作綜述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5日 (記者 李川) 作為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傳遞黨的溫暖、服務青年發展是共青團的重要職責。「青年有什麼需求,團組織就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努力使團組織成為聯繫和服務青年的堅強堡壘。」
  • 香港兩青年以性愛片要挾逼迫女網友賣淫(圖)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中新網3月24日電據香港明報報導,兩名香港青年結識女網友後露出真面目,涉軟硬兼施令兩女「墮進火坑」,半年援交「迎送生涯」的生意額逾10萬元,其中一人更是一青年的女友。這兩名青年又涉破壞分帳承諾,剋扣工資,一人昨承認促使他人賣淫等罪。  去年3月起,香港警方針對網絡少女援交罪案展開「鉛芯」行動。
  • 香港桂冠論壇:召集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等領域的傑出青年科學家
    我們歡迎35歲或以下就讀或研究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或其他相關學科研究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申請參加香港桂冠論壇,成為200位青年科學家之一,與世界著名的邵逸夫獎獲得者互動交流,啟發科學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