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CEPA貨物貿易協議》在香港籤署

2020-12-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經國務院批准,2018年12月14日上午,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傅自應與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香港籤署了《CEPA貨物貿易協議》。協議自籤署之日起生效,並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央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仇鴻等見證了籤署儀式。

《CEPA貨物貿易協議》是CEPA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地與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做出的特殊經貿安排,是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行高水平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推進內地與香港互利合作,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重要精神的落實舉措,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支持。《CEPA貨物貿易協議》是CEPA的子協議,與之前已經籤署的《CEPA服務貿易協議》、《CEPA投資協議》和《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一起完成了CEPA的升級任務,提前實現了「十三五」規劃提出的CEPA升級目標。

《CEPA貨物貿易協議》梳理匯總CEPA及其系列協議中關於貨物貿易的內容,結合CEPA籤署15年來內地與香港經貿發展情況,參考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中關於貨物貿易協議的最新進展和成果,在內地與香港貨物貿易已全面實現自由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為兩地的貨物貿易往來提供更全面的制度安排。協議重點內容包括:一是原產地規則既符合國際規則又針對香港實際需求,採用對全稅則產品統一適用的總規則與僅包含部分產品的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相結合的模式,為全稅則產品制定原產地標準,增加了原產地規則透明度,提高了針對性,更能「靶向」滿足業界需求,有利於維持香港產業穩定健康發展。二是設立了粵港澳大灣區便利化措施專章。在對現有開放、便利化措施進行梳理匯總的基礎上,結合內地與香港經濟合作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研究提出了大灣區內實施的系列便利化措施,推動粵港口岸部門監管互認、信息互換、執法互助,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和效率,促進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CEPA貨物貿易協議》的籤署實施,將有利於維護香港國際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地位,促進內地與香港經貿交流與合作健康發展,實現兩地互利共贏。


附件: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系的安排》貨物貿易協議.pdf

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pdf


相關焦點

  • 2019年1月1日起,原產香港的貨物進口內地將全面享受零關稅
    《CEPA貨物貿易協議》。 新籤署的《CEPA貨物貿易協議》提及關稅和關稅配額: 第一、香港繼續對原產內地的所有進口貨物實行零關稅。內地對原產香港的進口貨物全面實施零關稅。 第二、一方不對原產於另一方的進口貨物實行關稅配額。 雨果網了解到,《CEPA貨物貿易協議》是CEPA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地與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做出的特殊經貿安排。
  • ...在香港籤署《CEPA投資協議》將於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香港...
    中國商務部:內地與香港《CEPA投資協議》和《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在香港籤署《CEPA投資協議》將於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對香港內地在非服務業領域僅保留26項不符措施內地對香港首次以「負面清單」方式籤署投資協議
  • 明年起香港和內地海關啟用統一貨物通關清單
    明年起香港和內地海關啟用統一貨物通關清單《內地海關及香港海關陸路進出境載貨清單》。兩地海關並開始互認關鎖和查驗結果:對於經一方海關查驗後確認載貨清單申報品名與實際貨物品名相符的,施加綠色關鎖,對方海關一般不再進行查驗。2004年1月1日起,對經香港海關查驗並施加綠色關鎖的煙、酒兩項商品,由承運人向內地海關提供香港海關查驗報告,內地海關一般不再進行查驗。內地海關明年啟用綠色關鎖,屆時香港海關予以同等通關便利。
  • 內地香港明年貿易通關更簡便
    本報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嚴樺)海關總署副署長龔正今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自2004年1月1日起,內地、香港將同時啟用統一的《內地海關及香港海關陸路進/出境載貨清單》。  據了解,香港和內地海關還就互認關鎖和查驗結果等達成共識:對於經一方海關查驗後確認載貨清單申報品名與實際貨物品名相符的,施加綠色關鎖,對方海關一般不再進行查驗。2004年1月1日起,對經香港海關查驗並施加綠色關鎖的煙、酒兩項商品,由承運人向內地海關提供香港海關查驗報告,內地海關一般不再進行查驗。內地海關明年啟用綠色關鎖,屆時香港海關予以同等通關便利。
  • 商務部對內地與香港外貿數據出現差異做出回應
    人民網北京2月3日電 (周素雅)1月中旬,中國海關總署公布2015年全年外貿數據,其中,2015年12月內地對香港的出口總額為460億美元,而香港海關方面公布的香港從內地的進口數據為237億美元,兩者存在200多億美元差額。有評論認為這不僅僅是季節因素,很可能與利用人民幣境內外價差擴大而進行的虛假貿易有關。
  • 香港海關與內地及澳門海關聯手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
    新華社香港12月14日電 香港海關與內地及澳門海關11月23日至12月13日採取連續三周的聯合執法行動,打擊三地跨境及轉口往海外國家的冒牌貨物活動。行動中,香港海關檢獲約18000件懷疑冒牌貨物,估計市值約230萬港元。  三地海關在行動期間加強檢查三地跨境及轉口往海外國家的貨物,有效遏止跨境轉運冒牌貨物活動。
  • 廣東省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籤署氣象科技合作協議
    陳建軍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董永春報導 11月6日,廣東省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在廣州籤署《氣象科技合作協議》。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廣東省氣象局副局長鄒建軍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後籤署了該協議。通過協議,粵港兩地將繼續深化氣象合作,開拓在數值預報模式、天氣預報預警、氣候變化研究、大氣綜合探測等領域的廣泛交流,共同促進兩地氣象事業發展。
  • 香港貿發局主席吳光正:香港是沙漠裡的仙人掌
    但正是這風風雨雨,歷煉了香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吳光正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香港不是溫室裡的玫瑰,而是沙漠裡的仙人掌,經歷風吹乾旱,但仍能堅強求生存。香港人的聰明、敏感、堅韌和靈活應變能力,是大家公認的。」  吳光正將香港優勢概括為七個方面——「三優四通」,即地緣優,機制優,稅制優;貨物通,人才通,錢財通,信息通。
  • ​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典型案例
    《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生效施行20年以來,取得了豐碩的司法協助與合作成果。11月27日,在最高人民法院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籤署《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補充安排》的同時,雙方以中英文雙語形式發布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10起典型案例。
  • 內地與香港氣象部門的合作,這座無人島是起點!
    或許,許多人並不知道,這個無人島,正是內地與香港氣象部門在改革開放後,開啟交流合作的見證。故事,要從40多年前講起——上世紀70年代,我國政府初步與英國方面接觸,著手解決香港問題。1982年11月,時任國家氣象局局長鄒競蒙途經香港時,時任香港天文臺臺長費愨向他詢問可否在香港以南、內地管轄範圍內的島嶼上建立一個自動氣象站。其觀測數據將有助於粵港兩地提升颱風季節的氣象預報預測能力。當時,距離中英兩國正式籤署《中英聯合聲明》,還有700多個充滿波折的日夜。在這一時間節點便提出粵港共建氣象站,承受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 香港理工大學與重慶巿巴南區政府 籤署合作協議共建轉化醫學中心(圖)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重慶巿巴南區
  • 香港通報與內地及澳門海關聯手打擊跨境轉運冒牌貨物:檢獲約1.8萬...
    14日,香港特區政府網發布新聞公報稱,香港海關與內地及澳門海關11月23日至12月13日採取一連三星期的聯合執法行動,打擊三地跨境及轉口往海外國家的冒牌貨物活動。行動中,香港海關檢獲約1.8萬件懷疑冒牌貨物,估計市值約230萬港元,包括背包、手提電話及配件、皮具、衣物及鞋類。
  • 寧吉喆:香港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明顯成效
    截至目前,中方已與各方籤署了201份合作文件,與十幾個國家籤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規劃。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合作重要平臺。二是「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呈現新局面。
  • HKDSE國際學校落地大灣區 香港與內地教育合作揭開新篇章
    廣東惠州2019年4月11日 /美通社/ -- 隨著政府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以此為契機,香港和內地教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也開始涉足更深層次領域。教育界正積極探索,通力合作,將香港國際一流的教育資源、教學經驗,與內地國際一流的生源相結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合作升級,推進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為中國教育產業整體發展貢獻力量。同時,此舉也將幫助內地學生以香港為窗口接受更優質的教育,內地學生通過報考香港DSE考試,將更容易考入香港乃至全球的知名高校。
  • 珠海市人民政府與新華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原標題:珠海市人民政府與新華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29日下午,珠海市人民政府與香港新華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美國恐嚇報復香港:放走斯諾登影響香港免籤證
    香港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的葉國謙憤怒地說:「香港人不會屈服,不會因為美國的要挾而放棄我們的法律程序」。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昨天也表示,很多美國商人都期待通過香港將貨物轉運到內地市場,而免籤對港美雙方是互惠互利的事,希望美方能夠理性處理。林健鋒曾在6月中旬,即斯諾登事件持續發酵之時,隨梁振英訪問美國。
  • 香港社會各界:美方公然幹涉中國內政和香港事務將自食其果
    新華社香港7月15日電 美方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將所謂「香港自治法案」籤署成法,並終止對香港的特殊待遇地位。香港社會各界表示,此舉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對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
  • 香港環球貿易廣場 唯一獲詹天佑獎的香港項目
    環球貿易廣場(ICC)最近憑藉獨特創新的設計及理念,分別奪得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頒發的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香港工程師學會頒發的21世紀香港十大傑出工程,以及於吉隆坡舉行的「2013年亞太區房地產大獎」頒獎禮中獲「香港最佳發展(綜合)」殊榮,印證新地物業質素享譽國際的地位。
  • 馬時亨指香港有能力成為亞洲時區的全球貿易中心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六日電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表示,香港具備良好的經濟基礎,奉行自由市場原則,並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作為雙向跳板,有能力成為亞洲時區的全球貿易和金融中心。  馬時亨十一月五日出席由香港駐舊金山市經濟貿易辦事處主辦的商務會議時說,香港具備良好條件,讓海外公司進入龐大的內地市場,並讓中國企業向全球擴充業務。
  • 香港地鐵公司參與深圳地鐵建設
    新華網深圳1月15日電(記者何廣懷)深圳市政府15日下午與香港地鐵有限公司籤署了深圳軌道交通4號線投資建設運營原則性協議。深圳市代市長李鴻忠說,這是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實施後深港兩地的一次重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