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曬魚瞧一瞧咱漁民的甜蜜

2020-12-06 騰訊網

每年立冬到春節前的時節,都是島城製作甜曬鮁魚的好時候。日前,嶗山區王哥莊街道的港東社區、青山社區、黃山社區等沿海社區熱鬧起來,尤其是港東漁碼頭是天然曬場,每年冬季光照適宜,海風風力較大,非常適合現場加工製作甜曬鮁魚。記者昨天探訪發現,碼頭上的飯店門口和固定攤位上,近20種連成一片的甜曬魚吸引市民前來挑選。

探訪

近20種甜曬魚價格有波動

昨天上午,記者剛到港東漁碼頭,一股海魚的味道就撲鼻而來,各攤位主打都是甜曬魚。一些攤主一邊悠閒地曬著太陽,一邊接受市民的詢價和挑選。近20種甜曬魚,種類不同,個頭不同,價格也不一樣。記者隨機詢問了幾家固定攤位的甜曬魚價格,每斤甜曬鮁魚25到40元,刀魚25到30元,鼓眼魚45元,安康魚25元,鰻鱗魚小的30元、大的70至80元,魷魚65至70元,老闆魚50元,兔子魚30元。而碼頭內的飯店甜曬魚價格稍貴一些,比如其中一家甜曬鮁魚每斤售價40至60元。

「工藝都差不多,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進價不同,所以售價有差別。我們賣得貴一點,保證全都是我們碼頭剛上岸的新鮮魚加工製作。有的小攤位賣得便宜,其實是從即墨那邊收的冰凍魚,肉質很硬不容易切動,要是剛上岸的魚很容易就切開了。 」碼頭內的一家飯店負責人表示,新鮮魚製成的甜曬魚自然更加鮮美。

製作根據天氣晾曬兩三周

所謂甜曬,可不是曬魚要加糖,而是自然風乾,無需加鹽等調味料。一般從每年的11月份天冷之後曬到春節前,這段時間的光照和風力都非常適宜,而且氣溫降低後不會有蒼蠅前來叮咬魚肉。甜曬鮁魚美名在外,雖然外表看起來很硬,加熱後肉質會變軟,比一滷鮮鮁魚更有嚼勁。不過一滷鮮的售價稍低一些,肉質偏軟,也有不少市民選購。多數攤主介紹說,一滷鮮只需曬三四天即可,有的攤主稱一滷鮮可以不用曬,稍微加一點鹽浸泡在海水裡約25分鐘就能做成。

現場有一些攤位正在加工製作甜曬鮁魚。女攤主劉建操作嫻熟,手裡握著專業的剖魚刀,先用海水清洗乾淨鮁魚,沿著背鰭剖開,去除內臟和黑衣黏膜等雜物。再用海水清洗乾淨,浸泡近兩個小時入味,最後置於通風處晾曬。 「日夜在室外晾曬,目前這個天氣大約需要十幾天,如果僅在白天晾,需要20多天。 」劉建介紹說,甜曬鮁魚吃法很多,加熱或者直接涼拌吃都可以,一滷鮮鮁魚只能加熱吃,一般需要放蔥姜調味。

銷量美味甜曬鮁魚佔四成

記者從王哥莊街道了解到,港東社區、青山社區、黃山社區等沿海社區都有在冬季曬鮁魚的習俗,其中港東社區的碼頭最大,製作甜曬鮁魚數量也最多。王哥莊甜曬魚今冬銷量預計可達到1200噸,其中甜曬鮁魚佔四成。品質好的甜曬鮁魚有光澤,用手一按感覺肉質有韌性,而且通體完整無破損。港東漁碼頭的甜曬鮁魚名聲在外,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採購。

對於離鄉在外的當地人來說,甜曬鮁魚是家鄉的味道。冬季隨時可以在家門口加工晾曬,甜曬鮁魚是當地多數村民冬季家宴上的必備菜餚。到港東漁碼頭來購買甜曬魚的散客,多數都是從青島市區過來的。攤主高大姐興高採烈地說,銷售甜曬魚一天收入一兩千元,周末人氣旺的時候收入兩三千元。一家飯店的負責人劉忠波告訴記者,店裡一個冬天能賣出5噸甜曬鮁魚,固定客戶除了山東省內的威海等地,還有北京、安徽等地的回頭客,有些是單位來採購,當做年貨發給員工。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首席記者 張譯心 本版攝影 宋新華

來源:青島晚報

相關焦點

  • 甜曬魚?天曬魚?一滷鮮?青島的這種被吊起來賣的魚到底叫什麼?
    從事製作一滷鮮魚多年的商家告訴小編:割魚的刀是他們自己特製的。分割鮮魚時必須一刀下來,不能有回刀,也不能帶掉魚肉。一直可持續到臘月,只不過價格也會越來越貴,所以,想吃一滷鮮魚的小夥伴們,可得抓緊時間了哈,要不該漲價了06一滷鮮和甜曬魚的區別?看到了這裡,應該有很多人會有疑問,一滷鮮和甜曬魚有啥區別?相比一滷鮮,甜曬魚的名氣應該更大一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曾經專題報導過。
  • 鮁魚、鰻魚、鼓眼魚…青島這裡的甜曬魚全國出名
    爬上村民的屋頂, 放眼望去幾乎家家戶戶的屋頂上 都是寬約3米、長約5米的曬魚架, 魚架上擺著整整齊齊的魚, 鮁魚、鰻魚、琅琊魚、鼓眼魚、 青板魚、獅子頭魚、蛤蟆魚……
  • 鮁魚、鰻魚、鼓眼魚……青島這裡的甜曬魚全國出名
    爬上村民的屋頂,放眼望去幾乎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是寬約3米、長約5米的曬魚架,魚架上擺著整整齊齊的魚,鮁魚、鰻魚、琅琊魚、鼓眼魚、青板魚、獅子頭魚、蛤蟆魚……大大小小有30餘種。垛石村村民正在村中曬魚片。村民告訴記者,因為垛石村四面環山、光照充足,就成了最佳的天然「曬魚場」。
  • 漁民的生計怎麼辦!漁民怎麼看?出路在哪裡...
    想要跟作者聊聊「漁業、漁民」的問題發出咱漁民的心聲
  • 長江大保護|末代漁民④:瀘州漁民轉產,有人釀酒有人護魚
    魏功理指著江水裡幾塊被綠色的青苔包裹的石頭說,以前是看不到這麼多青苔、綠藻的,有一種魚專門吃這個,現在這種魚他已經幾年沒有見到了。另外,以前江裡這種石頭都是光光的,因為魚經常成群結隊地出來,石頭上全被魚擦得光溜溜的。那時候,站在江邊,時常能看到成群結隊的魚在江裡遊弋,密密麻麻一大片。
  • 臺當局鼓勵吃魚漁民過度捕撈 未來「無魚可捕」?
    臺當局鼓勵吃魚漁民過度捕撈 未來「無魚可捕」?  報導稱,去年12月初,國際科學期刊《科學數據》發表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團隊的論文,研究發現,臺灣北海岸魚種平均每隔10年至15年就減少一半,30年來從120種銳減至30種,魚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魚種組成也有改變,經濟價值高的烏魚、白帶魚等,正逐漸被刺河豚和臭肚魚取代。
  • 老漁民整理240種魚名成冊 取名《東山常見魚名圖譜》
    「你看這兩種魚,外行人根本看不出它們的區別,就連一些年輕漁民也分辨不出。其實,這兩種魚一種叫鰳魚,一種叫後鰭魚,它們口感差別很大,價格也差很多。」昨日,67歲的老漁民陳俊華指著剛整理成冊的《東山常見魚名圖譜》,饒有興致地向筆者介紹。
  • 網飛韓劇《甜蜜家園》是甜蜜還是暴力?
    所以,百裡挑一,選了一部網飛出品的漫改電視劇《甜蜜家園》。是不是有點暗黑系?感覺這海報風格以及主角妝容打扮,像極了日劇。但,這是韓劇。這故事簡介說得比我還簡單?主要就是講男主一路打怪,從廢青變成英雄的故事。故事題材就是喪屍,與以往的喪屍不一樣的就是不用被成群的喪屍瘋狂追跑,但是還是要出力打怪的。
  • 漁民捕獲變異怪魚滿嘴尖牙 圍觀者驚呆!
    俄羅斯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卡馬河兩個漁民捕魚時捕到一條沒見過的什麼怪魚,這條魚通體黑色,頭部奇異,牙齒尖利,身似鰻魚,長約20釐米。漁民們相信它是一個變異的淡水魚,也有人認為是食人魚的一種。  漁民稱,他們當時以蟲為餌,在卡馬河意外釣起怪魚,拉上水時費了不少力氣。在將其託拽出水面的過程中,他們嚇得全身僵直。
  • 廣東漁民捉到怪魚 魚嘴細長滿滿兩排尖牙像鱷魚
    原標題:  廣東漁民捉到怪魚 20年來從未見過  3月15日消息,廣東江門,家住新會區大鰲鎮紅衛村的梁先生豈料收網後,提上了一條怪魚。梁先生捉魚20多年,從未見過這種怪魚。周圍的漁民也表示,從來沒有見到過。  下午5點半,在梁先生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大鰲鎮紅衛村見到了這條魚。
  • 江西都昌:老漁民「上岸」,護鳥又護魚
    在鄱陽湖都昌湖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原本是農民或漁民,卻十年如一日守護著鄱陽湖候鳥,參與保護漁業資源。寒冬時節,記者走進湖區,尋訪他們的故事。12月22日,在都昌縣西源鄉鄱陽湖沿湖岸線上,一面印有「都昌縣鄱陽湖野生動物救護協會」字樣的紅旗在湖風中獵獵作響,協會會長段慶縣和他的隊友們正在湖區開展日常巡護。
  • 漁民出海捕魚,自稱捕到了「龍魚」,同伴卻讓他放生
    漁民出海捕魚,自稱捕到了「龍魚」,同伴卻讓他放生 海洋中生活的動物都是我們不經常見到的。所以我們對於某些海洋生物的生活習性並不了解,一位小男孩跟隨的自己的父親到海上釣魚的時候。沒一會兒的功夫,就從海洋中釣上了一條又長又大的魚。
  • 漁民下海捕到巨醜的魚,扳開其魚嘴之後,裡面竟藏了一隻美味
    這一天,漁民按照往常的捕魚習慣,早早的出去捕魚。捕到的這個奇怪的東西非常的醜,並且這是個從來就沒有見過的東西,然後就把這隻醜醜的魚帶回了家,讓街坊鄰居來看看,但是並沒有人知道這隻醜醜的像魚一樣的東西是什麼
  • 漁民打撈上來一隻「鞋底板魚」,越看越有喜感
    漁民打撈上來一條鞋底板魚,這麼叫是因為它的頭上有一個像鞋印一樣的吸盤,所以大家都這麼叫著玩。其實它叫鮣魚,生活在海洋裡的鮣魚,是典型的免費旅行家。鮣魚時常附在大鯊魚、海龜、鯨的腹部或船底,甚至遊泳者或潛水員的身上,週遊四海。
  • 大連漁民捕獲兩條怪魚 長了六條腿一對蝴蝶翅膀
    核心提示:10月10日,大連瓦房店的漁民域捕獲到兩條奇怪的魚。這兩條魚有6條如蝦蟹一般的細肢腳,身上還有一對藍色的「大翅膀」。專家稱此魚學名為綠鰭魚,一般生活在海洋底層,屬底棲魚類。「這魚有著蝴蝶一樣鮮豔的翅膀,張開後漂亮極了。」
  • 岸上新生活丨從野生魚館到曬魚長廊 六門閘上岸漁民撐起新產業
    在隔壁的自家後院裡,劉靜的父親劉平帶領3個上岸漁民,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剖魚、醃製、晾曬等各項風乾魚工序,母親則在門店口招待往來遊客選購商品。遊客們現場選購漁民製作的魚乾。今年58歲的劉平,在2019年底正式終結了30年的漁民生涯,靠著出色的風乾魚手藝,每天早上到海鮮市場購買新鮮魚,開始了新的「曬魚人」生活,女兒也從外地回家當起「網紅」。
  • 漁民捕獲魔鬼魚 動用了一輛裝載機才將魔鬼魚運送上岸
    漁民捕獲魔鬼魚 動用了一輛裝載機才將魔鬼魚運送上岸時間:2015-10-05 22:17   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浙江漁民捕獲巨型魔鬼魚 用裝載機運上岸----來源:齊魯晚報 昨天中午,據網友@@洞頭鄭武 發微博說,溫州洞頭打水鞍村的漁民,在10月3日下午捕獲一條巨型的魔鬼魚
  • 江蘇漁民捕獲「六角恐龍魚」 身上六隻腳四條腿
    食品夥伴網訊  據貴州衛視報導,日前江蘇漁民抓到一條怪魚,俗稱"恐龍魚"。該魚全身精黃,腮上有六隻腳,身上還長著四條腿。    記者看到,這條"恐龍魚"兩邊突出有羽狀鰓,腮上有六隻腳,腳上還有棕毛,而讓人驚訝的是魚身上還長著四條腿。
  • 漁民捕獲巨魚當場切開肚子,所有人都驚了
    漁民在海裡捕撈上來一隻白色的巨魚,拉上岸後,就直接用刀把魚的肚子給切開了被切開了肚子的白色巨魚顯得肚子非常的大。旁邊白色的像脂肪塊一樣的東西也不知道是什麼,漁民直接把它放在旁邊的桶裡。看起來好像是魚的胃部,男子輕輕用刀一划,白色的隔膜就被劃開了。男子將手伸進去將裡面的東西拉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