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極」將產生,全球或變得溫暖,冬天將漸行漸遠! 地球上74億人之所以會面臨土地資源緊張的問題,是因為在很多地方是並不適合人類生存的,比如一些高緯度寒冷的地區,這裡常年都被冰川所覆蓋,極寒低溫的環境之下,人類在這裡根本就無法完成正常的生產生活。除此之外地球上還有超過70%以上的海洋面積。在這些年來隨著全球溫度的逐步升高,有很多寒冷乾旱的地方開始變得溫暖溼潤,這是不是就意味著隨著冰架的逐步坍塌,人類可以獲取更多的陸地呢?
「新北極」或將形成 據報導,在北極地區的冰架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挪威附近的斯瓦爾巴群島,曾經這裡超過60%的面積被冰雪覆蓋,如今想要找到被冰川覆蓋的範圍卻變得非常困難,在過去短短30年的時間內,北極的溫度平均升高了10攝氏度左右。
如果長此以往下去,冰架在坍塌之後,北極的地圖將會發生改變,曾經嚴寒的氣候一去不復返,轉而代替的是溫暖而又溼潤的氣候。看似對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是件好事,殊不知這將會引發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的崩潰,北極圈的範圍也會重新劃分。如果新北極在形成之後,會對地球造成哪些嚴重的影響呢?
對地球造成的影響 首先來說,這次海洋冰對地球來說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它可以調節現在地球的氣候環境,大部分的海冰在接受到陽光之後可以進行反射,這樣就會導致海洋中避免吸收了大量的熱能而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的失衡,在海冰融化之後,海洋將會接收大量的太陽輻射,海水的溫度也會升高,氣溫環境的調節系統可能會受到影響。
據相關的數據報告顯示,在過去整整50年的時間內,地球上超過40%以上的海冰已經消失了,在未來50年的時間內,大部分曾經擁有海冰的地區,將大量消失,海平面也會變得越來越高。
這時,北極地區的環境變化將會成為全球變暖的一大推手,全球的氣候環境推倒重新建立北半球的極端天氣,自然災害也會隨之增加。最為困難的一點是,隨著地球環境逐步發生的變化,新北極將重新建立,曾經我們對地球環境變化中所擁有的經驗已經不再適用我們對未來環境的變化,預測也變得愈加困難,唯一可以解決的方式就是在未來幾十年的時間內可以通過人類的力量來阻止溫室氣體的排放,降低新北極出現的可能性,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