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再獲重大科研突破,或於2026年前後上市新雙氫青蒿素片劑!

2021-01-11 科技環繞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迅速消滅人體內瘧原蟲,但是它的提取卻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屠呦呦受中國典籍《肘後備急方》啟發,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而這被稱之為"拯救2億人口"的發現,但是青蒿素的抗藥性亦是一大難題。

但關於這一難題,屠呦呦又再次取得令人震驚的成果。6月17日,屠呦呦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何解決現在青蒿素耐藥的問題。文章發表在全球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雜誌》。這項研究不僅在「抗瘧機理研究「「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而且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的難題提供了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外權威專家給予了高度認可。那麼屠呦呦為何能取得開創性的突破呢?

哪怕名譽再高,她的關注點依舊在科研!

獲得諾貝爾獎,那是無盡的榮耀。況且屠呦呦是迄今為止第一位 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本土中國科學家 、第一位 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她實現了中國人在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零的突破。而她在乎的並不是名譽和榮耀,科研上實質性的突破遠遠高於這些「不實在」的東西。

早在2016年,在諾貝爾獎得主的新聞發布會上,媒體記者問道,諾貝爾獎會給她的科研帶來什麼改變。屠呦呦直言,我關心的是青蒿素抗藥性的問題。至於得獎之後會怎樣,她「不大感興趣」。這並不只是說說而已,關於青蒿素抗藥性科研的突破便是最好的證明。為何她能再次獲此殊榮?其實我們都知道,想要在科研方面取得成功,堅持是必不可少的,而急攻進切是必不可有的。

哪怕再苦再累,科研是第一位!

屠呦呦入職時正值中醫研究院初創期,條件便也非常的艱苦。據了解,當時實驗室連基本通風設施都沒有,經常和各種化學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體很快受到損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此之外,標本的採集亦是必不可少的,艱苦可想而知。

關於抗瘧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67,由於惡性瘧原蟲對氯喹為代表的老一代抗瘧藥產生抗藥性,我國緊急啟動「瘧疾防治藥物研究工作協作」項目,代號為「523」,屠呦呦被任命為「523」項目中醫研究院科研組長。哪怕是經過重重困難找出青蒿後,實驗效果還是不理想。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翻看資料時,葛洪《肘後備急方》中的幾句話讓她眼前一亮:「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屠呦呦馬上意識到問題可能出在常用的 「水煎」法上,因為高溫會破壞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隨即另闢蹊徑採用低沸點溶劑進行實驗。在190次失敗之後。1971年,屠呦呦課題組在第191次低沸點實驗中發現了抗瘧 效果為100%的青蒿提取物。

PS:

【感動中國人物屠呦呦頒獎詞】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為了一個使命,執著於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取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科技環繞!)

相關焦點

  • 屠呦呦團隊宣布重大創新突破
    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 屠呦呦團隊再獲突破 紅斑狼瘡新藥將是產業新增長點
    針對近年來青蒿素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疾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並於近期提出新的治療應對方案。與此同時,該團隊還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6月17日,新華社率先報導屠呦呦團隊的以上突破,引發業內關注,並帶動青蒿素概念股上漲。
  • 屠呦呦團隊「放大招」,治療紅斑狼瘡!
    (圖片來源於網絡)6月17日屠呦呦團隊公布了重大科研突破: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
  • 昆藥集團漲停:曾7000萬買屠呦呦團隊專利 抗瘧類藥物毛利率超50%
    6月17日,新華社發布屠呦呦團隊的最新研究進展引發市場關注,其中報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批件》顯示,由屠呦呦團隊所在的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提交的「雙氫青蒿素片劑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盤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適應症臨床試驗」申請已獲批准。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負責單位開展臨床試驗。
  • 「致敬」屠呦呦:「523」項目讓她與青蒿結緣,從此一生便只做一件事
    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帶領的團隊再一次取得了科研新突破,針對近幾年出現的青蒿素抗藥性的難題,提出了有效治療方案。這是繼她在40多年前成功研製出抗瘧新藥青蒿素之後,取得的又一歷史性的成果。考慮到可能是因為青蒿素製成片劑後崩解度不好,影響了吸收,於是,屠呦呦決定將青蒿素藥物單體原粉,直接裝入膠囊,再一次進行臨床試驗。
  • 復星醫藥(600196.SH):雙氫青蒿素磷酸哌喹分散片及雙氫青蒿素磷酸...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11月21日丨復星醫藥(600196.SH)公布,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南藥」)研製的雙氫青蒿素磷酸哌喹分散片、雙氫青蒿素磷酸哌喹片(「該等產品」)通過WHO Prequalification(即世界衛生組織藥品預認證,「WHO PQ認證
  • 西姆歐成功入選昆藥集團青蒿素系列臨床研究合作夥伴
    成為中國傳統醫藥獻給世界的良方治癒數十億例瘧疾患者然而,瘧原蟲變異產生「抗藥性」青蒿素失效,紅斑狼瘡治癒希望渺茫等危機來臨耄耋之年,屠呦呦女士始終堅守科研一線終從絕望中找到希望6月17日,新華社發布屠呦呦團隊最新研究進展引發市場關注其中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批件
  •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簡歷資料照片 獲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
    據悉,屠呦呦是中國著名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她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該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2011年9月,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
  • 從三無科學家到諾貝爾獎,屠呦呦是如何在沉默中爆發的
    1972年,從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對各型瘧疾特別是抗性瘧有特效;1973年,合成出了雙氫青蒿素,以證實其羥(基)氫氧基族的化學結構;1977年3月,以&34;名義撰寫的論文《一種新型的倍半囊內酯--青蒿素》發表於《科學通報》;1992 年,針對青蒿素成本高、對瘧疾難以根治等缺點,發明出雙氫青蒿素;2009年,編寫的《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出版;2016年,研究青蒿素對新適應症--紅斑狼瘡有顯著療效;2019
  • 昆藥集團談與屠呦呦合作:我們是龍頭企業,不需要藉助什麼
    6月17日,新華社報導「屠呦呦團隊在青蒿素抗藥性研究中獲得重大突破」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報導稱,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於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 屠呦呦團隊新發現:青蒿素對治療紅斑狼瘡也有獨特療效
    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世衛組織一直高度重視防治瘧疾,並於2015年出臺了《2016-2030年全球瘧疾技術戰略》。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博士表示:「該戰略的目的是幫助各國減少這個世界上最致命的蚊媒疾病所導致的人類痛苦。通過推進這項戰略,各國將對落實2015年後可持續發展框架做出重大貢獻。
  •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等3人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中新網10月5日電據諾貝爾獎官網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5日中午11時30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當地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愛爾蘭醫學研究者威廉·坎貝爾、日本學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榮獲了該獎項。屠呦呦系首位獲得諾獎科學類獎項的中國人。報導稱,此次獎項是由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將委員會主管烏爾班·蘭達勒頒發的。
  • 屠呦呦再發重大科研突破;北京常住人口負增長;方正集團「改制無效...
    屠呦呦再發重大科研突破!青蒿素概念股跟漲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團隊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於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外權威專家的高度認可。
  • 【虎嗅早報】屠呦呦團隊「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獲突破;李嘉誠基金會...
    新的一周來了,早上好~一早的消息——屠呦呦團隊的新突破來了@新華社【屠呦呦團隊放"大招":"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獲新突破】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今天發布了重大科研新突破經過三年多科研攻堅,屠呦呦團隊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終獲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療應對方案:一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由三天療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療法;二是更換青蒿素聯合療法中已產生抗藥性的輔助藥物,療效立竿見影。
  • 磷酸氯喹、羥氯喹及雙氫青蒿素哌喹片:老牌抗瘧藥的抗新冠肺炎之路
    抗瘧藥物抗新冠肺炎效能 截止3月8日,登記在ClinicalTrials.gov[1]與ChiCTR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2]上的臨床研究中涉及抗瘧藥物的共有22項,涉及的藥物有磷酸氯喹、硫酸羥氯喹及雙氫青蒿素哌喹。
  • 獻禮2021年建黨100周年:新劇《功勳》,靈氣女神周迅出演屠呦呦
    近日,網友曝光了靈氣女神周迅的拍攝花絮,拍攝地點是寧波的前童古鎮周迅在其中扮演的是藥學家年輕時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是家裡5個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詩經·小雅》的名句寄託了屠呦呦父母對她的美好期待。
  • 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 系首位獲得諾獎科學類獎項中國人
    1980年聘為博士生導師。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2011年9月,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這是中國生物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級大獎。
  • 研究發現:雙氫青蒿素有望開發為預防銀屑病復發的新型免疫抑制劑
    該研究報導了青蒿家族藥物之一雙氫青蒿素能夠調控炎症環境中的CD8+記憶T細胞,對銀屑病復發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表明雙氫青蒿素有望開發為預防銀屑病復發的新型免疫抑制劑。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免疫介導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疾病。其病程長、易復發、難治療,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人類十大頑症之一。目前全球銀屑病患者超過1.25億,在我國大約有800~1000萬患者。
  • 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到底有多大價值?
    據新華社消息,屠呦呦團隊的青蒿素抗藥性研究取得新進展!簡而言之,瘧原蟲產生抗藥性的難題解決了,並且困擾人類多年的紅斑狼瘡有望能治癒!昨天上午,「屠呦呦團隊」的新研究進展訊息一經公布,多方媒體競相報導,話題熱度如火箭般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