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團隊再獲突破 紅斑狼瘡新藥將是產業新增長點

2021-01-22 健康界

針對近年來青蒿素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疾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並於近期提出新的治療應對方案。與此同時,該團隊還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

6月17日,新華社率先報導屠呦呦團隊的以上突破,引發業內關注,並帶動青蒿素概念股上漲。

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上目前有10隻青蒿素概念股,包括昆藥集團、復星醫藥、白雲山、康恩貝、新和成、華潤雙鶴、中新藥業、浙江醫藥、譽衡藥業、復旦復華、昆藥集團。6月17日,上述股票均呈現上漲狀態,其中昆藥集團和譽衡藥業兩股漲停。

昆藥集團成最大受益者

國家藥監局官網上相關的青蒿素國產藥品批文情況顯示,一共有20家公司擁有青蒿素原料藥或者製劑生產批文。其中,昆藥集團是最大的贏家,公司及旗下子公司就佔了7個生產批文。

根據昆藥集團年報,公司已經先後成功開發上市了主要成分為三七提取物三七總皂苷的血塞通系列中藥製劑,成分為全合成化合物天麻素的天眩清系列化藥製劑,主要成分為黃花蒿提取的單一化合物青蒿素及其合成衍生物蒿甲醚、雙氫青蒿素等的青蒿系列化藥製劑等。

在2018年年度,昆藥集團的抗瘧類藥物產生營業收入為6925.92萬元,營業成本為3275萬元,對應毛利率52.71%。這樣的銷售較2017年度有所下降。數據顯示,2017年度昆藥集團抗瘧類藥物的營業收入為1億元,營業成本為6416萬元,毛利率40.39%。

據昆藥集團公告顯示,昆藥集團於2016年8月以裡程碑付款的合作形式,以7000萬元的總價向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購買了屠呦呦教授團隊開發的「雙氫青蒿素片新適應症-紅斑狼瘡研發項目」。

據新華社報導,臨床試驗一般共三期,一期已經執行,從目前情況看,志願患者沒有發生非預期不良事件。

據昆藥集團醫學經理薛喬介紹,在屠呦呦團隊的指導下,該臨床試驗一期於2018年5月正式啟動,設計樣本共120例,由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等全國15家牽頭單位共同參與開展。

資料顯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目前的藥物治療不能根治,只能在合理治療後對病情達到緩解的目的。治療原則是活動且病情重者,予強有力的藥物控制,病情緩解後,則接受維持性治療。1955年以來,國際上沒有一個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的化學新藥上市。目前,中國臨床治療並沒有專門針對紅斑狼瘡的藥物,仍然以糖皮質激素為基礎,聯合使用非特異性抗炎、免疫抑制劑。

來自藥渡資料庫的數據顯示,目前適應症為紅斑狼瘡的1個上市產品和17個研發產品信息。研發產品中有2個產品為國內企業申報,與青蒿素相關的產品有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馬來酸蒿乙醚胺。

青蒿素產業亟待激活新市場

與青蒿素研究屢獲突破相比,市場上現有青蒿素相關產品的銷售情況普遍平平,並不理想。

以昆藥集團為例,2018年,公司抗瘧疾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6.93億元,同比下降35.66%。公司解釋稱,抗瘧類產品銷售下降,主要是雙氫青蒿素哌喹片、蒿甲醚注射液及青蒿素銷售下降導致。

昆藥集團董秘辦相關人員表示,公司產品覆蓋地區的瘧疾感染率下降,帶來現有青蒿素產品的銷售下降。

業內人士表示,瘧疾的發生跟衛生條件有很大關係,目前國內早就消除瘧疾了,所以青蒿素的市場主要在國外的欠發達地區。

例如新三板上市的青蒿藥業,作為以青蒿素類複方製劑、中成藥製劑及各類浸膏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高新術企業,青蒿藥業的業務區域主要在非洲、太平洋島國、東南亞及國內等地區。

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859.13萬元,同比下降10.66%。青蒿藥業在2018年報中解釋稱,業績下滑主要系受到國際貿易形勢的影響,青蒿素抗瘧藥物的出口銷售有所下降。

作為青蒿素的發明國,中國的青蒿素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卻是配角,佔國際市場份額不到10%,全球青蒿素市場被瑞士諾華集團、法國賽諾菲集團與印度的仿製藥藥企主導,即便是原料藥出口方面,中國出口也大不如以往。

在新三板掛牌的同人泰是一家出口青蒿素原料藥企業,公司2018年實現青蒿素營業收入 1700.49萬元,同比下降近五成。公司表示,主要原因系受青蒿素市場持續走低的影響,公司青蒿素銷量降低。2017 年青蒿素銷售 3.40萬公斤,其中:內銷青蒿素1.20萬公斤,出口青蒿素2.2萬公斤;2018 年青蒿素銷售1.6萬公斤,其中內銷青蒿素 1500 公斤,出口青蒿素1.45萬公斤。

也有一些企業雖手握青蒿素原料藥批文,但卻放棄生產。據有關人士透露,放棄的背後也是考慮到目前青蒿素整體市場規模有限。

對國內青蒿素生產企業,青蒿素產品銷售要實現業績突破,開闢新的適應症無疑是較好的選擇。

正如前述紅斑狼瘡相關青蒿素藥物的研發項目,會是值得期待的增長點。昆藥集團最新公告顯示,上述項目目前正在進行二期臨床試驗。二、三期試驗樣本量更大,至少還需7到8年。若試驗順利,預計新雙氫青蒿素片劑或最快於2026年前後獲批上市。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於:新華社、第一財經及界面醫藥)

相關焦點

  • 屠呦呦團隊宣布重大創新突破
    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 屠呦呦要治的紅斑狼瘡是種什麼病?
    新聞背景在獲得諾獎近4年後,屠呦呦及其團隊再披露新成果。6月17日早間,新華社發文稱,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於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外權威專家的高度認可。
  • 屠呦呦團隊「放大招」,治療紅斑狼瘡!
    (圖片來源於網絡)6月17日屠呦呦團隊公布了重大科研突破: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
  • 昆藥集團漲停:曾7000萬買屠呦呦團隊專利 抗瘧類藥物毛利率超50%
    6月17日,新華社發布屠呦呦團隊的最新研究進展引發市場關注,其中報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批件》顯示,由屠呦呦團隊所在的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提交的「雙氫青蒿素片劑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盤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適應症臨床試驗」申請已獲批准。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負責單位開展臨床試驗。
  • 請再一次記住她的名字——屠呦呦
    天下網商記者 王安憶 貢曉麗請再一次記住她的名字——屠呦呦。因為她的青蒿素研究可治癒疾病的名單裡,除了瘧疾,即將添上另一個讓人聞之色變的惡疾——紅斑狼瘡。6月17日早間,新華社發文稱,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方面取得新進展,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外權威專家的高度認可
  • 因青蒿素治紅斑狼瘡項目漲停 昆藥集團:臨床試驗中,研發路還長
    主要做中藥生產、加工的康恩貝及中新藥業也被列為概念股。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徐斐     今年27歲的小雅本來準備在豬年孕育第一個孩子,但突如其來的紅斑狼瘡打亂了她所有計劃。
  • 全球首個獲批的兒童紅斑狼瘡新藥將亮相進博會
    健康時報記者 王永文第三屆進博會即將到來,健康時報記者從葛蘭素史克(gsk)獲悉,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治療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生物製劑倍力騰將參展進博會。目前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但是由於兒童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長期應用可對其骨骼發育、身體形象及生長潛力等產生不利影響。」據《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的數據顯示,兒童SLE患病率約為1.89-25.70/10萬,全中國約有6萬患兒。
  • 屠呦呦先進事跡
    一、屠呦呦創建了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 20世紀60年代,在抗性瘧蔓延、抗瘧新藥研發在國內外都處於困境的情況下,1969年1月,屠呦呦接受了國家「523」抗瘧藥物研究的艱巨任務,被任命為中藥抗瘧科研組組長。
  • 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到底有多大價值?
    據新華社消息,屠呦呦團隊的青蒿素抗藥性研究取得新進展!簡而言之,瘧原蟲產生抗藥性的難題解決了,並且困擾人類多年的紅斑狼瘡有望能治癒!昨天上午,「屠呦呦團隊」的新研究進展訊息一經公布,多方媒體競相報導,話題熱度如火箭般躥升。
  • 屠呦呦再獲大獎!一文讀懂:神藥青蒿素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
    面對鄰國的求助,在充分評估複雜的國際形勢後,國家科委與總後勤部受命於當年5月23日牽頭組成「瘧疾防治研究領導小組」,一個旨在援外備戰的抗瘧新藥研發項目啟動,史稱「523項目」。後世所知的青蒿素類藥物即來源於該項目。 「523項目」啟動後,屠呦呦所在的研究小組篩選了包括黃花蒿在內的中草藥單、複方數百種,但試驗效果均不理想。
  • 昆藥集團談與屠呦呦合作:我們是龍頭企業,不需要藉助什麼
    6月17日,新華社報導「屠呦呦團隊在青蒿素抗藥性研究中獲得重大突破」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報導稱,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於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 系統性紅斑狼瘡候選新藥進入II期臨床研究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悉,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發的候選新藥馬來酸蒿乙醚胺(具有更強免疫抑制活性的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件,通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倫理審查,現已全面啟動患者招募。
  • 近60年缺乏新藥 系統性紅斑狼瘡創新療法帶來希望
    不少人在生物課本上見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影響了全世界約500萬人,亞裔人群是最常見的發病群體之一,在中國的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30例。目前,這種疾病無法「藥到病除」,只能通過治療控制病情緩解。指南建議使用抗瘧疾藥物、糖皮質激素、非甾體類抗炎藥,以及免疫抑制劑來控制狼瘡活動,防止器官損害。對於重度狼瘡(活動期)患者,常用的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療仍然伴隨著一定的副作用。
  •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簡介
    2)貝利木單抗貝利木單抗(Benlysta®、Belimumab)由葛蘭素史克研發,於2011年3月9日獲得FDA批准,是50年來所批准的第一個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新藥,隨後在2011年7月13日該藥也獲得了EMA批准上市。該藥目前還未在中國上市,正在開展3期臨床試驗。
  • 屠呦呦2018憋大招,花青素研究更進一步
    在整個朋友圈和熱門社交網站都在刷PGone、李小璐和賈乃亮三人恩怨情仇的時候,你知道時隔2年之後,屠呦呦科研團隊又有了什麼突破性的發現嗎?| 視覺中國88歲的屠呦呦,2018的新年期望是「把論文做成藥」和「發現青蒿素更多的『秘密』」。屠呦呦科研團隊更是在2018年初,經臨床試驗證實,青蒿素對於盤狀紅斑狼瘡的治療效率超過90%、對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有效率則超過80%。雙氫青蒿素對紅斑狼瘡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我國科學家揭示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原因
    人民日報北京11月4日電(記者 白劍峰)國際期刊《科學》雜誌日前報導了我國科學家關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原因的研究成果。
  •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有望突破!上海專家最新解密遺傳密碼,提供免疫...
    好消息是,近日仁濟醫院沈南團隊揭示紅斑狼瘡遺傳暗物質的生物學功能,展示了一種篩選功能性疾病易感位點和功能性調控元件的策略,並將自身免疫性疾病風險遺傳變異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聯繫起來,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靶點。
  • 收穫諾獎之後,屠呦呦團隊又有新突破,但屠依舊不是院士該怎麼看
    屠呦呦進入大眾的視野,可能是在2015年開始,在那一年,因為發現了青蒿素,屠呦呦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一獎項,打破了國內科學界在該獎自然科學領域為零的尷尬,當然這一獲獎,也讓屠呦呦立馬獲得了非常多的大眾的關注,不過屠呦呦並沒有因為這種額外的關注而放下自己的學術研究,在領完獎之後,屠呦呦帶領自己的團隊
  • 曬後出現形狀奇特皮疹高原紅 或是是紅斑狼瘡
    「最近臉上皮膚冒出了『高原紅』,有大片紅斑,怎麼回事?」輾轉就醫後,醫生表示這有可能是紅斑狼瘡,而非皮膚病。專家表示,系統性紅斑狼瘡最典型的表現是在鼻梁和雙顴頰部出現呈蝶形分布的紅斑,同時有光過敏、皮疹、口腔潰瘍、脫髮、發熱等表現。夏日尤要提防烈日中的紫外線,它也能成為紅斑狼瘡的誘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