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青蒿素治紅斑狼瘡項目漲停 昆藥集團:臨床試驗中,研發路還長

2021-01-22 每日經濟新聞
因青蒿素治紅斑狼瘡項目漲停 昆藥集團:臨床試驗中,研發路還長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17 21:38:05

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上目前近10隻青蒿素概念股,包括昆藥集團、復星醫藥、浙江醫藥、譽衡藥業等。主要做中藥生產、加工的康恩貝及中新藥業也被列為概念股。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徐斐    

今年27歲的小雅本來準備在豬年孕育第一個孩子,但突如其來的紅斑狼瘡打亂了她所有計劃。目前,小雅不得不在四川一家三甲醫院接受針對紅斑狼瘡的系統治療。

「這個病就像人的整個免疫系統突然垮掉了,你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遺傳、可能是環境、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沒人說得清為什麼,就是輪到你了。」小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小雅的主治醫生解釋道,目前紅斑狼瘡不能被治癒,只能依靠激素、免疫製劑等藥物進行治療。但這些治療方法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給病人帶來更嚴重的生命威脅。

屠呦呦團隊研究的「雙氫青蒿素片新適應症-紅斑狼瘡項目」正成為「小雅們」的新希望。而三年前用7000萬元購買該項目臨床前研究相關專利及臨床批件的昆藥集團(600422,SH),成為了資本市場上最大的受益者。

項目尚處臨床階段

6月17日一早,新華社報導的屠呦呦團隊最新研究進展引發市場關注。

據新華社報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批件》顯示,由屠呦呦團隊所在的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提交的「雙氫青蒿素片劑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盤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適應症臨床試驗」申請已獲批准。

昆藥集團作為負責單位開展臨床試驗。受此利好消息影響,昆藥集團6月17日「一」字漲停,收報9.69元/股。

實際上,早在2016年9月,昆藥集團就宣布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籤訂《雙氫青蒿素片新適應症-紅斑狼瘡項目轉讓合同書》,將以裡程碑付款的方式,出資7000萬元,購買該項目臨床前研究所取得的相關專利及臨床批件。

昆藥集團彼時表示,目前我國臨床治療並沒有專門針對紅斑狼瘡的藥物,仍然以糖皮質激素為基礎,聯合使用非特異性抗炎、免疫抑制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疾病的進程,但長期使用造成病人免疫功能低下等多種併發症是導致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

一位三甲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印證了這一觀點。他表示,目前除了激素藥物和免疫抑制劑等外,臨床上並沒有用於治療紅斑狼瘡的有效方法。「但這些藥物導致的副作用和併發症非常嚴重,很多病人最終因為這些併發症而非因原疾病死亡。」

2018年4月,昆藥集團在互動易平臺上表示,公司的雙氫青蒿素抗紅斑狼瘡研發項目目前處於臨床二期患者入組階段,臨床二期試驗完成預計需要2年以上時間。

根據新華社報導,目前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項目臨床試驗一期結果謹慎樂觀。臨床試驗一般共三期,二、三期試驗樣本量更大,至少還需7到8年。若試驗順利,預計新雙氫青蒿素片劑或最快於2026年前後獲批上市。

6月17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昆藥集團,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的電話都被『打爆』了,都是問關於這個實驗的。」

17日晚間,昆藥集團公告稱,公司目前銷售的青蒿素類產品用途均為瘧疾治療,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目前雙氫青蒿素片治療紅斑狼瘡項目尚處於臨床二期患者入組階段,該新藥研發是項長期工作,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該項目存在較大的研發失敗風險,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圖片來源:攝圖網

多個青蒿素概念股飄紅

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上目前有近10隻青蒿素概念股,包括昆藥集團、復星醫藥、浙江醫藥、譽衡藥業等。6月17日開盤後,昆藥集團和譽衡藥業「一」字漲停,其他概念股也呈現上漲狀態。

記者查閱譽衡藥業公告發現,其2013年曾稱,計劃增資入股Astar Biotech LLC公司。據介紹,Astar公司是根據美國法律設立及有效存續的研發公司,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截至2013年9月初,已獲得9項中國授權專利,另有3項中國專利和7項美國(含國際)專利已提出申請。這些專利中,Astar擁有一個「含有青蒿素及青蒿素類衍生物和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的藥物組合物及其應用」授權專利。

17日最高漲幅達6%的復星醫藥則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公司青蒿素系列抗瘧藥產品得到非洲市場高度認可,注射用青蒿琥酯更被列為重症瘧疾治療的首選用藥。

浙江醫藥2019年1月披露,其下屬生產企業新昌製藥廠收到通知函,表明新昌製藥廠符合美國藥品CGMP質量體系要求。通過FDA現場檢查的口服固體製劑車間檢查品種為複方蒿甲醚片,複方蒿甲醚片為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與本芴醇的複方製劑,適用於各型瘧疾的治療。白雲山子公司的綠色提取青蒿素項目在2005年就已投產,6月17日其股票最高漲幅逾4%。

此外,主要做中藥生產、加工的康恩貝及中新藥業也被列入概念股。

(文中小雅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昆藥集團漲停:曾7000萬買屠呦呦團隊專利 抗瘧類藥物毛利率超50%
    6月17日,新華社發布屠呦呦團隊的最新研究進展引發市場關注,其中報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批件》顯示,由屠呦呦團隊所在的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提交的「雙氫青蒿素片劑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盤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適應症臨床試驗」申請已獲批准。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負責單位開展臨床試驗。
  • 屠呦呦團隊再獲突破 紅斑狼瘡新藥將是產業新增長點
    與此同時,該團隊還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6月17日,新華社率先報導屠呦呦團隊的以上突破,引發業內關注,並帶動青蒿素概念股上漲。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上目前有10隻青蒿素概念股,包括昆藥集團、復星醫藥、白雲山、康恩貝、新和成、華潤雙鶴、中新藥業、浙江醫藥、譽衡藥業、復旦復華、昆藥集團。
  • 昆藥集團談與屠呦呦合作:我們是龍頭企業,不需要藉助什麼
    受「青蒿素抗藥性」等研究獲新進展消息影響,醫藥製造業板塊股票大漲,其中,負責開展臨床試驗的公司昆藥集團一字漲停。其實,早在2016年9月,昆藥集團就宣布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籤訂《雙氫青蒿素片新適應症-紅斑狼瘡項目轉讓合同書》,將以裡程碑付款的方式,出資7000萬元,購買該項目臨床前研究所取得的相關專利及臨床批件。
  • 西姆歐成功入選昆藥集團青蒿素系列臨床研究合作夥伴
    紅斑狼瘡適應症臨床試驗」申請已獲批准昆藥集團作為負責單位開展臨床試驗南京西姆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將作為試驗的SMO公司全程參與提出新的治療應對方案:一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由三天療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療法;二是更換青蒿素聯合療法中已產生抗藥性的輔助藥物,療效立竿見影。另外,在「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獲新突破的同時,屠呦呦團隊還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
  • 國產IDH1選擇性抑制劑首獲臨床批准 昆藥集團持續發力創新藥領域
    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顧貞全11月13日,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422.SH,以下簡稱「昆藥集團」)發布公告稱,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同意公司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治療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基因突變實體瘤的臨床試驗
  •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簡介
    2)貝利木單抗貝利木單抗(Benlysta®、Belimumab)由葛蘭素史克研發,於2011年3月9日獲得FDA批准,是50年來所批准的第一個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新藥,隨後在2011年7月13日該藥也獲得了EMA批准上市。該藥目前還未在中國上市,正在開展3期臨床試驗。
  • 系統性紅斑狼瘡候選新藥進入II期臨床研究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悉,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發的候選新藥馬來酸蒿乙醚胺(具有更強免疫抑制活性的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件,通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倫理審查,現已全面啟動患者招募。
  • 屠呦呦要治的紅斑狼瘡是種什麼病?
    6月17日早間,新華社發文稱,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於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外權威專家的高度認可。那麼,屠呦呦團隊要治的紅斑狼瘡到底是種什麼病?
  • 探索系統性紅斑狼瘡藥物的產學官聯合研發協議的總結
    該聯合研究項目由日本醫療研究研發機構(AMED)選定為其「臨床授權循環創新」(CiCLE)資助計劃。在該項目中,衛材旨在通過產學官合作,使用其獨家研發的新型口服toll樣受體(TLR)7/8抑制劑E6742,研製一種源自日本的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治療藥物。SLE是一種會引起各種器官疾病(包括皮膚和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指定性頑固性自身免疫疾病。
  • 昆藥集團1類創新藥喜獲CFDA臨床批件
    (CFDA)臨床批件,意味著該藥在中國獲準進入臨床試驗。在過去幾十年中,全世界對此共開展了一百多項臨床研究,最終因不能預期地改善患者臨床症狀並提高生存質量,甚至有害而終止試驗,獲得成功的僅有FDA批准的rtPA(溶栓)、日本批准的依達拉奉(保護神經)和阿加曲班(抗凝)。
  • 一文讀懂:神藥青蒿素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
    越南因長期戰亂,國家積貧積弱,根本無力自主開發抗瘧藥物,遂求助於我國。面對鄰國的求助,在充分評估複雜的國際形勢後,國家科委與總後勤部受命於當年5月23日牽頭組成「瘧疾防治研究領導小組」,一個旨在援外備戰的抗瘧新藥研發項目啟動,史稱「523項目」。後世所知的青蒿素類藥物即來源於該項目。
  • 昆藥集團:在研新藥IDH1選擇性抑制劑獲藥物臨床試驗批准
    11月12日晚間,昆藥集團(600422)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同意公司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治療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基因突變的實體瘤的臨床試驗。
  • 昆藥集團:IDH1選擇性抑制劑創新藥獲NMPA臨床試驗批准
    昆藥集團(600422)消息,近日,昆藥集團治療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基因突變實體瘤的創新藥「KY100001」獲國家藥監局(NMPA)臨床批件,意味著該新藥在中國獲準進入臨床試驗。這是我國首個自主研發進入臨床研究的針對IDH1基因突變的選擇性抑制劑。
  • 關於青蒿素的臨床應用 - 產品專區 - 生物谷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的主要貢獻是從黃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一種具有抗瘧疾效果的藥用成分,該項發現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證明了天然產物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產生的化學物質是具有藥用價值的,"以天然產物入藥"的理念應該得到全人類的認同。青蒿素良好的臨床療效吸引了人們對其藥用價值進行深入研究,繼而揭示了青蒿素更多的臨床應用。
  • 昆藥集團創新植物藥在非洲坦尚尼亞上市
    日前,昆藥集團宣布其創新植物藥——血塞通軟膠囊正式在非洲坦尚尼亞上市,坦尚尼亞是該產品在非洲上市的第一個國家。據介紹,昆藥集團於2015年向坦桑藥監局提交了血塞通軟膠囊的註冊申請,經過兩年嚴格的註冊審批,以LUOTAI為商品名的血塞通軟膠囊正式獲得坦桑TFDA的註冊批文,並於今年3月正式在坦尚尼亞首都三蘭港、第二大城市姆萬紮及莫西等三個城市啟動了上市推薦會。
  • 5個熱點研究,了解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最新動態
    在首日會議的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及抗磷脂症候群臨床研究分會場中,來自全球各地的多名學者分享了相關領域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特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周雲杉為我們帶來精彩的會議報導。1來自英國利茲大學的Zoe Wigston女士報告了2種幹擾素基因標記評分與狼瘡患者炎性肌肉骨骼疼痛的相關性。
  • 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抗體臨床意義解讀
    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抗體臨床意義解讀 2018-
  • 深圳醫院用細胞免疫療法同時治好淋巴瘤和紅斑狼瘡
    家住湖北宜昌的王芳芳(化名)40歲出頭,患系統性紅斑狼瘡20餘年,雪上加霜的是,2019年年中又被查出患上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去年8月,她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北大深圳醫院」)求醫,獲得了參與該院細胞治療中心針對血液腫瘤的臨床試驗機會,接受複合雙靶點CAR-T(CD19/BCMA)細胞免疫療法。
  • 新青蒿素類衍生物或可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介導的,以免疫性炎症為突出表現的瀰漫性結締組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