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再發重大科研突破;北京常住人口負增長;方正集團「改制無效...

2020-12-05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照片被p了會被檢測出來,這是什麼有毒的軟體。Adobe在CVPR計算機視覺大會上向人們展示了,利用AI取代人類進行數字圖像還原取證的技術。既然AI都能協助人類處理圖片,自然也需要幫助人類分辨哪些圖像才是真實的景象。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麻辣涼糕、火鍋蛋糕、腦花壽司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出來的,新品火鍋酸奶了解一下。

今天的午餐是無辣不歡餐。

屠呦呦再發重大科研突破!青蒿素概念股跟漲

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團隊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於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外權威專家的高度認可。

分析人士認為,若青蒿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A股上市公司中,以青蒿素概念為代表的中醫中藥板塊將受益。今日兩市小幅低開,受利好消息刺激,青蒿素概念股爆發,生物、醫藥、製藥漲幅居前,昆藥集團、譽衡藥業封板,復星醫藥、中新藥業、華潤雙鶴、浙江醫藥、新和成、康恩貝跟漲。(新華社、每日經濟新聞)

廣東山東常住人口過億,北京呈負增長

目前,全國31個省份均已公布了2018年末常住人口的數據,其中27個省份常住人口實現增長,廣東、浙江、安徽位居前三位。廣東常住人口增量約177萬人,連續兩年超江蘇、山東、浙江三省之和。從常住人口總量上看,廣東、山東和河南繼續位居前三,廣東、山東超過1億人。自2007年開始廣東已連續12年常住人口總量位居全國第一。北京、吉林、黑龍江、遼寧四個省份常住人口呈負增長。(第一財經)

券商完成技術通關測試 科創板交易系統正式上線

券商已完成科創板技術通關測試,這意味著交易系統科創板軟體版本正式上線,科創板業務市場參與者接口正式啟用。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券商通關測試收官,科創板開市交易在即,或持續推動券商估值提升,但短期對券商行業全年收入的增厚有限。目前多家頭部券商的科創板權限開通人數已達到10萬人以上。獲配比例可能最低至3%,券商建議等二級市場申購機會。

另外,上交所近日表示,將舉辦「上海證券交易所第1期科創板董事會秘書任職資格培訓」。上交所要求,相關公司的擬任董事會秘書和證券事務代表參加本次培訓,每家公司報名人數限定為2人。參加培訓的人員須提供加蓋公章的董事會推薦函,培訓時間為7月1日-7月5日。此外,本期培訓對象僅限於6月14日前,上市申請已被上交所受理的科創板擬上市公司。由於科創板董秘資格證明和滬深交易所其他董秘資格證明互不通用,因此本次培訓有望誕生科創板第一批「持證董秘」。(證券日報、中國證券網)

改制15年後,中國最大校企——方正集團被訴「改制無效」

北京大學的全資公司——北大資產日前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魏新、李友、餘麗,在2004年以成都華鼎、深圳康隆、北京招潤名義,籤訂的關於轉讓方正集團合計65%股權的三份《權益轉讓協議》無效。簡言之,即北大資產公司訴方正集團在2004年的改制無效。方正集團100%股權,應歸還北大資產公司所有。

6月14日,北京市一中院對此正式立案。北大資產起訴的主要理由為三點:其一,方正集團改制所依據的財務文件存在造假。其二,在股權受讓主體上,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其三,拿方正集團自己的錢,買方正集團。(經濟觀察網)

許家印造車忙,一周內豪擲2800億投資南北兩大造車基地

6月16日,恆大集團又要投資1200億在瀋陽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等項目。這是許家印繼6月11日宣布在廣州南沙投資1600億元建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之後的又一大手筆。在瀋陽,恆大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生產基地將落戶渾南區,輪轂電機研發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超級工廠將落戶鐵西區。不到一周的時間,許家印就宣布投資南北兩大造車基地,在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方面投入高達2800億元的資金。(澎湃)

滴滴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務商,試水聚合平臺

滴滴將在APP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務商,嘗試做聚合平臺。目前,其已經和秒走打車等多家出行服務商完成談判,第三方入口即將率先在成都等城市開始。據滴滴知情人士透露,以後,在滴滴的APP中,除了原有的快車、專車等,會新增加一個為「第三方」入口,用戶可以通過這個入口呼叫第三方出行服務商的車輛。

值得一提,美團打車已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務商,上線了聚合平臺。目前,其已經在武漢、深圳等39個城市上線。美團與滴滴不同的是,滴滴更多的運力來自於平臺的自有運力,而美團在轉變戰略之後,運力主要來自聚合平臺。(界面新聞)

三星李在鎔:將著眼於未來的6G和系統晶片

5G剛開始,三星就想6G了。據彭博社報導,三星在周日的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該公司事實上的領導人李在鎔上周與三星高管討論了在6G行動網路、區塊鏈技術和人工智慧方面與平臺公司的潛在合作。這是李在鎔第一次公開討論6G技術的潛力,因為三星和包括蘋果公司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內的競爭對手正在競相將基於5G網絡的服務商業化, 5G服務已於4月在韓國推出。(新浪科技)

大手筆!汕頭大學未來4屆本科生學費全免,李嘉誠基金會每年資助1億

又是別人家的學校,6月16日,汕頭大學宣布,啟動實施本科生學費全額獎勵計劃,首期獎勵計劃對象為2019級至2022級本科生,包括四年制專業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五年制專業。也就是說在汕頭大學,未來4屆本科生上學不用交學費。據了解,這項本科生學費全額獎勵計劃是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在汕頭大學設立的專項獎助學金,每年的捐資額度依據2019級至2022級本科生當年的學費總額,並以每年一億元人民幣為資助上限。(21世紀經濟報導)

相關焦點

  • 早財經丨屠呦呦團隊今日發布重大科研新突破;滬倫通將在倫敦揭牌...
    2丨屠呦呦團隊今日發布重大科研新突破:據新華社16日晚消息,瘧原蟲變異產生「抗藥性」,青蒿素「失效」,人類將面臨浩劫。危機時刻,屠呦呦團隊有何重大發現?重磅新聞今天發布!3丨31省份常住人口排行榜:廣東連續13年居首。據各省份統計局公布數據,截至去年末,廣東、山東兩省常住人口數量領先全國,雙雙突破一億大關。在2018年中國各地GDP總量前十強中,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9省均同時位列常住人口前十名。
  • 31省份常住人口排行榜出爐:廣東仍第一,27省份呈正增長
    31省份常住人口排行榜出爐:廣東仍第一,27省份呈正增長 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國31省份都已公布各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常住人口數據隨即出爐。
  • 全國31個省份常住人口排行榜出爐
    數據還顯示,北京和東三省的常住人口出現負增長。廣東省連續13年排名第一根據各省份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廣東省以1.1346億常住人口位居全國首位,擁有1.0047億常住人口的山東省排名第二,河南省則以9605萬常住人口名列第三。記者整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常住人口數據發現,廣東省自2006年以來,已連續13年「霸佔」常住人口排行榜第一。
  • 屠呦呦再獲重大科研突破,或於2026年前後上市新雙氫青蒿素片劑!
    屠呦呦受中國典籍《肘後備急方》啟發,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而這被稱之為"拯救2億人口"的發現,但是青蒿素的抗藥性亦是一大難題。但關於這一難題,屠呦呦又再次取得令人震驚的成果。6月17日,屠呦呦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何解決現在青蒿素耐藥的問題。文章發表在全球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雜誌》。
  • 磁鐵般的吸引力 2018年成都常住人口達1633萬
    增加  2018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較上年增長28.53萬人,城鎮常住人口較上年增長41.24萬人,戶籍人口較上年增加40.72萬人。  變化  2018年,北京常住人口出現負增長,上海常住人口也是逆勢。與之相反的是,「新一線」城市的人口數量增勢迅猛。
  • 31省份常住人口排行榜出爐:廣東連續13年拿第一
    廣東省以1.1346億常住人口位居全國首位,擁有1.0047億常住人口的山東省排名第二,河南省則以9605萬常住人口名列第三。中新經緯客戶端整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常住人口數據發現,廣東省自2006年以來,已連續13年「霸佔」常住人口排行榜第一。廣東省還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增量突破百萬大關的省份。
  • 屠呦呦團隊宣布重大創新突破
    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 2020年各省常住人口數量排名,看看每個省到底有多少人
    常住人口:我們統計的大陸各省常住人口總數為140384.87萬人,多出來380萬。這裡要解釋一下,各省統計的口徑是常住人口,全國統計的口徑應該是按身份證來的,所以流動人口在省一級就很容易不被統計到,再加上出國留學、工作的人員。
  • 「最牛校企」方正集團瀕臨破產:經歷多輪內鬥 負債超3000億
    2月21日,方正集團「19方正SCP002」債券到期,規模為20億元。上海清算所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當日結束,未收到方正集團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 而在2月14日,北京銀行因方正集團未能清償債務,且明顯不具有償債能力,向法院申請對方正集團破產重整。2月21日,方正集團發布公告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北京銀行申請。
  • 英語新聞:北京常住人口、外來人口雙雙下降
    北京市委黨校北京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共同發布《北京人口藍皮書·北京人口發展研究報告(2019)》。
  • 北京降低中心城區人口密度 2020年常住人口1085萬
    北京降低中心城區人口密度 2020年常住人口1085萬 9月29日電 (記者 於立霄)北京要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降低中心城區人口密度,引導人口在更大區域空間有序流動,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將控制在1085萬人左右。
  • 北京PM2.5圈出指標 常住人口劃定「天花板」
    原標題:PM2.5圈出指標 常住人口劃定「天花板」 約束性指標,則主要包括常住人口規模、用水總量、PM2.5濃度、全市汙水處理率等等,這些指標要求控制在一定的數值內。   但與往年不同的是,這份蘊藏著全市總體發展的指標總表,增設了一項「2016年計劃」,指的是去年年初時的任務安排。增列這項指標,可以更清楚地比對去年本市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
  • 北京人口圖鑑:新區承載近上限時 中心人口流向何方?
    2016年是城六區常住人口由淨流入到淨流出的拐點,2017年城六區常住人口流出數量繼續增加。根據最新發布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到2020年,城六區人口還將再減少124.6萬人。
  • 財經早班車|國家發改委:督促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
    乘聯會:3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環比2月增長4倍4月9日,據乘聯會發布2020年3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數據顯示,3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5.6萬輛,同比下降49.2%,環比2月增長4倍。其中插電混動汽車銷量0.92萬輛,同比下降59%。純電動汽車批發銷量4.7萬輛,同比下降48%。
  • 下一個10年,人口進入負增長時代,房價是否會迎來轉折點?
    2019年我們國家常住人口新生人口出生率為10.5‰,常住人口死亡率為7.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創1962年以來的新低。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而年輕人現在生孩子的意願也不強烈,所以在未來幾年,人口大概率進入負增長時代。
  • 中國人口大遷移的新趨勢:粵浙人口再集聚與渝皖川回流並存
    風險提示:官方非普查年份常住人口統計存在偏差;部分地區數據缺失等。正文1中國人口大遷移的新趨勢1.1 省級:粵浙人口再集聚與渝皖川回流並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跨省人口遷移經歷從「孔雀東南飛」到回流中西部,再到近年粵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中西部並存三個階段。
  • 人口數據更新丨北京到底有多少人?好嚇人!
    12月9日,北京市委黨校北京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北京人口藍皮書》我們得到了最新的北京人口數據報告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常住外來人口794.3萬人>高新企業從業人數、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數量均高於上海、廣州和深圳北京城市創新資源得天獨厚較上海、廣州、深圳優勢明顯然而,科研投入與產生效益低於深圳專利含金量有待提升而此次報告最讓人感到一絲「隱患」的數據在於——「北京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 控不住的人口: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在近期嚴厲人口調控政策下,北京、上海常住人口增長放緩、甚至轉負。但是,當前北京、上海的經濟-人口比值高達1.9以上。在邁向國際都市或全球城市的路上,經濟-人口分布平衡法則將驅動北京、上海未來人口顯著增長,從土地資源看仍有較大空間。  交通擁堵、環境汙染、資源約束均不是嚴控人口規模的理由。因不尊重人口集聚客觀規律所造成的城市規劃不足,才是導致「大城市病」的關鍵。
  • 臺灣人口進入負增長,媒體感嘆「生不如死」
    8月18日,臺灣最新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顯示,今年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的推估提前了兩年,進入臺媒所說的「生不如死」時代。臺灣地區的人口形勢也說明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島內經濟前景態度消極。
  • 蔡昉:勞動年齡人口負增長,用改革延長人口紅利
    原標題:用改革延長人口紅利(經濟大勢)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這使我國人口紅利問題再次成為熱點。自2010年達到峰值後,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這兩年開始減少,人口撫養比也開始提高,意味著中國的人口紅利拐點已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