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5》評測:易於上手的娛樂向賽車遊戲

2020-12-05 騰訊網

硬派而艱深的分支作品《塵埃拉力賽 2.0》讓拉力賽愛好者與擬真賽車愛好者都紛紛大呼過癮。在滿足了這些硬核粉絲後,開發商 Codemasters 轉而把這個越野賽車系列的正作改成了一個和《駕駛俱樂部》差不多,就是塵土多了點兒的遊戲。《塵埃 5》是一部容易上手、足夠喧囂的賽車遊戲,看著就很好看,玩起來也很好玩,哪怕它只是這一系列中深度相對較淺的一部。

《塵埃》是個有著很長歷史的系列,所以我剛才說它像《駕駛俱樂部》的時候,你可能會有些詫異。不過要知道,《塵埃 5》的開發團隊是 Codemasters Cheshire,它的前身正是《駕駛俱樂部》的開發商 Evolution,那家在 2016 年被索尼解散,然後被Codemasters看上的工作室。和《駕駛俱樂部》一樣,本作也有著擁擠的賽道和最尖端的畫面水平。此外,這部遊戲的夜間光照與極端天氣特效也頗有特色。

不過,對《塵埃 5》有影響的遊戲可遠不止一部《駕駛俱樂部》。你還能看到不少《塵埃 2》的粗獷,一些《塵埃3》金卡納模式的影子,和一點《機車風暴》的粗野「肉搏」(《塵埃 5》甚至還可以在紀念碑峽谷開車,初代《機車風暴》也設定在這裡)。甚至本作的賽道編輯器也有些《賽道狂飆》的味道,此外也還有些對《世嘉拉力 Revo》、《微軟拉力挑戰賽 2》和《砂礫》的隱晦致敬。這些東西的混搭組合出了一部製作精良的賽車遊戲,儘管它更像是個「集大成」而非「創新」之作。這部遊戲質量過硬,但缺乏令人興奮的新意。

越野賽尖峰時刻

諷刺的是,《塵埃 5》偏偏完全忘掉了《塵埃 4》。《塵埃 5》的框架基於工作室此前開發的《極速猛衝》,因此它其實和系列前作一點兒都不像。《塵埃 4》為不同水平的玩家準備了「擬真」與「玩家」兩種操控方式,而本作則只有一種易於掌握的駕駛模式。定製的越野車和後輪驅動的復古拉力賽車在不同地形上確實會有不一樣的表現(車輪的抓地力在不同表面也會有細微的不同,這一點在冰面上最為明顯)。不過總體來說,本作的操作比前作更加基礎一些,我很快就掌握了。

另一個消失了的東西,是《塵埃 4》的自定義賽道生成器,隨之而去的還有所有的點到點拉力賽。如今《塵埃拉力賽 2.0》已經徹底佔下了這塊內容,而《塵埃 5》的生涯模式則變得更像是街機賽車遊戲了,基本就是在各地的賽道上跑圈。這些賽道來自全球十個地點,包括中國、美國的紐約和亞利桑那、挪威、巴西、希臘、南非、摩洛哥、義大利和尼泊爾。生涯模式甚至還有個簡單的主線故事,會隨著遊戲進度通過遊戲內的播客逐段解鎖。播客主講人是油管知名汽車自媒體 Donut Media 的主持人 James Pumphrey 和 Nolan Sykes。播客的設計很低調,既沒有角色模型也沒有過場動畫,它本身對遊戲而言也是相當可有可無,但我得承認我確實很中意那蠢乎乎的相聲,一個不漏地聽了個遍。著名遊戲配音演員 Troy Baker 和 Nolan Noah 也加盟了本作,他們經常以宿敵的身份互相嘲諷,非常有趣。

我對生涯模式最大的意見是,它所表現的多樣性並不能令人滿足。我已經玩了一周的《塵埃 5》,但有幾個賽事類型我到現在都弄不清有什麼區別。「卡丁場地賽(Land Rush)」和新出的「狂奔(Stampede)」看上去都差不多,而「拉力賽 Raid(Rally Raid)」任務也沒多大不同。

「尋路者(Path Finder)」賽事模式需要駕駛特殊的攀爬車進行各種限時爬山比賽。這個模式的賽道最陡也最窄,但實際跑起來並不需要什麼精巧的操作,因此這翻山越嶺也沒有我想像的那麼有趣。你說短距離賽車(sprint racing)?呃,這東西看起來像是跑錯了片場。

冰上賽車在我看來應該算是一大亮點,《塵埃 5》優秀的光照與天氣效果在此得到了最佳的展示,而且毫無意外地是,在冰面上漂移非常爽。這些冰上比賽對操控的要求最高,而我也感覺這種比賽最能給人以正面回饋。

雜技賽道

雖然《塵埃 4》的關卡生成器已經被扔了,但《塵埃 5》也提供了新的工具,可以讓玩家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本作加入了一個名為「遊樂場(Playgrounds)」的特技賽道編輯器。在生涯模式熄火結束後,我便進入了「遊樂場」,而且我猜我一直都要待在這裡了。如果用現代遊戲做類比的話,「遊樂場」有些像是帶點兒《塵埃》風味的《賽道狂飆》。不過它其實更像是現代版的 1990 年 MS-DOS 邪典遊戲《Stunts》(也叫《4D Sports Driving》)。你可能對這個 30 歲的老古董不怎麼熟悉,不過我還是小孩子那會兒,我基本上是住在這個遊戲裡了。

無論你是想在賽道裡放一堆撞毀的汽車,還是弄一個巨型的高難彎道,「遊樂場」的編輯工具都非常簡單直接。雖然我仍然沒造出什麼真正有意思的東西,但是挑戰其他玩家設計的賽道也非常有趣。

「遊樂場」有時簡直像是另一個遊戲,不過它也算是個《塵埃 5》大禮包的優秀附贈品。再配上它的 4 人分屏遊玩功能,體驗更佳。

總評

《塵埃 5》代表著《塵埃》系列的大轉向,它幾乎放棄了所有的擬真駕駛,轉而採用了街機賽車式的競速體驗。你可以從本作上找到你想得到的所有競速遊戲的影子,除了它的前作。它並不算特別有深度,生涯模式也並不像它所宣稱的那般多樣化,但它很快、很瘋狂,畫面也極其漂亮,而且狂野怪異的特技車道編輯器也著實很有吸引力。

優點

系列玩法與表現力的一次成功轉型,綜合性的競速遊戲體驗

缺點

內容比較匱乏,生涯模式的體驗也不如之前宣傳的那樣有魅力

評測成績

《塵埃 5》代表著《塵埃》系列的大轉向,它幾乎放棄了所有的擬真駕駛,轉而採用了街機賽車式的競速體驗。

編輯:Luke Reilly

相關焦點

  • 競速新作《塵埃5》IGN 8分 操作粗暴、簡單的賽車作品
    由Codemasters製作發行的模擬競速遊戲《塵埃5(DIRT 5)》在本月初正式發售,目前遊戲在Steam商店頁面總體評價「褒貶不一」,好評率僅50%。外媒IGN在日前公布了對本作的評測,並給出了8分的評價,評測者認為本作是一款粗暴,但操作簡單、易於上手的賽車作品。
  • 聊聊《塵埃5》的那些破壞遊戲體驗的BUG
    塵埃5 」是塵埃遊戲系列中的最新部分。它是最著名和受人尊敬的越野賽車遊戲特許經營權之一,自2007年以來一直存在,並在「汙垢拉力賽」中產生了更嚴重的,針對拉力賽的衍生產品。因此,它享有很高的聲譽。
  • 《塵埃4》遊戲測評:在拉力賽車領域已經成長為無可爭議的王者
    儘管畫面和操控上略有瑕疵,但毫無疑問在拉力賽車領域《塵埃4》已經成長為無可爭議的王者。《塵埃4》走上了與《塵埃3》相反的方向,遊戲的體驗更加硬核和真實,難能可貴的是,在帶來如此真實手感和危險的比賽過程時,遊戲依舊保持了優秀的駕駛體驗。
  • 《塵埃5》IGN 8分:狂野、帥氣、優秀的賽道設計
    遊戲名稱:《塵埃5》遊戲類型:競速、模擬遊戲平臺:PC、Xbox One、PS4、PS5、XSX/S發行商:Codemasters開發商:CodemastersIGN為《塵埃5》給出8分評價,IGN表示:狂熱的拉力賽粉絲和模擬遊戲粉絲為《塵埃5》的評價呈現了兩極化,《塵埃5
  • 《塵埃4》遊戲測評:辭舊迎新,賽車界又一力作,推薦!
    《塵埃4》的推出距離系列上一作《塵埃拉力賽》已經過去了兩年,而如果算上有數字序列的正統作品,這個跨度則達到了6年。歷經時空變幻,研發技術也有了一些新的進化,你可以看到本作升級了新版引擎,它讓這個遊戲的畫面看起來與前作們有些不太相同。
  • PS4遊戲介紹:來自歐美的3A大作遊戲,《塵埃4》
    大家好,以前給大家推薦過很多遊戲,但是好像很少推薦PS4遊戲主機的遊戲,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PS4遊戲主機的單機遊戲,這款遊戲是賽車遊戲來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款PS4的賽車遊戲名字叫做《塵埃4》英文名字是《DIRT4》。
  • 塵埃4鍵盤及手柄實用鍵位設置分配推薦
    不同於《極品飛車》、《地平線》這類追求對速度享受、飆車的激情,《塵埃》系列就是為了玩家在虛擬遊戲中感受到真實世界中的開車感受。   眾所周知真實世界中開車要比遊戲中僅僅用幾個方向鍵就可以操控車輛前進方向要複雜上太多,因此在《塵埃4》當中的操作自然也相比一般的賽車遊戲要複雜得多,如何合理的設置鍵位,讓本是複雜得操作能夠更加簡化方便是玩好這部遊戲最基本的要點。
  • IGN評分又惹禍,好端端的一款塵埃5,被噴成了四不像的爛作?
    在2020年,遊戲圈可謂是大瓜不斷,其中IGN給各種遊戲的評分可能要佔到4分之一的比重了。先有《最後的生還者》瘋狂疊BUFF,後又有《原神》這款國產之光的作品得到九分的成績。最近,一款剛剛發售的賽車遊戲《塵埃5》又獲得了IGN的8分評價。
  • 向經典致敬!《塵埃4》終於有了自主品牌參賽車型
    要知道在現如今遊戲圈,大作每年層出不窮,做不出來新花樣就復刻,就做DLC。而塵埃這個工作室在六年間除了推出一款可以視為測試作品的塵埃拉力賽之外,再無其他作品,可以說塵埃4這部續作傾盡了所有的心血以及給予了無限的厚望。
  • 《塵埃4》塵土飛揚而又不失華麗,一騎絕塵,方顯塵埃!
    縱觀近幾年遊戲界趨勢,愈來愈顯快餐化。比如回合SLG,比如JRPG,又或者是RTS,這些曾經主流的遊戲類型都日漸式微,而近幾年最受玩家和開發商喜歡的「車qiang球」,目前也只有槍還在繼續流行,其實仔細分析目前流行遊戲(包括MOBA),都不難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好上手。
  • 《塵埃4》遊戲測評:親吻自己的方向盤,開始徵戰吧!
    我非常喜歡塵埃漢化之後的引路人的聲音,這款遊戲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舒服,塵埃4可以說是很硬核的競速遊戲了遊戲的音樂會讓你日常抖腿,畫面顏色也比較舒服,遊戲設置很個性,一百個玩塵埃4的人可以有100種設置方式,這種自由度會讓玩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駕駛方式,遊戲也有預設,但想要找到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設置
  • 盤點賽車遊戲系列銷量|賽車遊戲系列銷量|賽車遊戲...
    《機車風暴》(MotorStorm)(2006年,PS3)《機車風暴》不同於傳統賽車遊戲,這是一款簡單易上手,無需任何賽車遊戲經驗,火爆養眼刺激勁爆的狂飆大戲任天堂1997年在N64上率先推出的這款賽車遊戲也是這臺主機上銷量前十名的遊戲,但後來任天堂只在NDS上推出過後續之作。
  • 《塵埃4》WeGame版今日將加入兩輛比亞迪新能源賽車
    實地圖與場景,逼真體驗與細節,由Codemasters開發的《塵埃》系列遊戲一向是擁有國際汽聯授權的拉力賽扛鼎之作。
  • 薄荷加速器助力加速《塵埃5》馳騁賽場
    由Codemasters工作室推出的新作《塵埃5》(Dirt 5)已經正式上線,在各大平臺都可以進行購買。Steam國區標準版為163元,但不支持中文簡體語言。
  • 【MotoZPlay評測】長續航娛樂強機 Moto Z Play全面評測(全文...
    這篇評測都會幫你找出答案。正面使用5.5英寸1080p屏幕  Moto Z Play採用5.5英寸解析度1920x1080像素的屏幕,這一尺寸對於手小用戶來說有些偏大,但作為一款以「Play」為核心、定位年輕消費者的娛樂機型來說剛剛好
  • 在塵土飛揚的賽道上飛馳 方向盤遊戲推薦:塵埃4
    飛馳的賽車,飄揚的塵土。賽車拉力賽由於場地環境複雜,地理條件多樣等特點吸引著一批忠實擁躉。其中最著名的「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更是被稱作「勇敢者的遊戲」。而今天推薦的這個遊戲就是賽車遊戲中典型的拉力賽遊戲——《塵埃4》。
  • 知識挖掘機:這些不講武德的賽車遊戲,不好好競速,滿腦子總想著如何...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引言:賽車遊戲分兩種——真實系和超級系。在這個次世代主機發售的月份裡,Codemaster的《塵埃5》並沒有吸引到大多數玩家的目光,當然了,即便去掉環境條因素,單獨放在賽車遊戲品類當中,本作也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GT賽車》《極限競速》差了一個紐北賽道的距離。
  • Steam《塵埃5》好評率僅49% 差評原因含Bug、畫面等
    《塵埃5》現已在Steam商店發售,本作目前積累了103篇玩家評測,好評率49%,玩家評測狀態為褒貶不一。Steam商店連結>>>為《塵埃5》給出好評的許多玩家認為這款遊戲擁有《塵埃2》的感覺,其中一名玩家認為《塵埃
  • 終於能在遊戲裡開國產車了!比亞迪汽車登錄《塵埃4》Wegame版
    長久以來競速類遊戲都是國外車的天下,而近日,我們終於能在遊戲裡也能玩到國產車了。近日《塵埃4》Wegame版新版本中加入了國產汽車比亞迪·秦和比亞迪·唐。並且遊戲還減價90元!可謂是誠意滿滿。《塵埃》系列是一款非常有名的拉力車賽車遊戲,現在已經出了4款了,不過之前一直都沒有中國元素的加入,好在《塵埃4》登錄Wegame後可能是製作商發現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以及中國這幾年來汽車業的迅猛發展,毅然決定在遊戲當中製造兩輛中國賽車,並且將遊戲中的導航系統也換成了中文語音。徹底照顧國內市場。
  • 沒了馬裡奧的賽車會火嗎?28年來任天堂的賽車遊戲進化史
    其實,對於任天堂的遊戲來說,不出則以一出就是經典,其中像是賽車類的遊戲,在其他平臺都在拼真實豪車授權,拼高清甚至是4K畫質的時候,任天堂的賽車仍然以合家歡和樂趣性取勝,以至於這個系列28年來依舊被人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