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野草別名「麥瓶草」,以前被老農們冷落,如今卻成了稀罕貨

2020-12-02 西村小梁

導讀:農村這野草別名「麥瓶草」,以前被老農們冷落,如今卻成了稀罕貨

鄉下的路邊和荒地裡隨處可見許多的野生植物,這些野草有著不同的形狀和類型,它們生長在農村的各個角落。它們平時看起來很像無用的雜草,但它們中間其實有很多都是有很高的價值功效的。在農民的心目中,一些植物是無用的雜草,大多數都會被冷路或者剷除。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長在田間的野草和農作物爭奪養分,雜草過多會導致農作物大量減產。

其實除了長在田間的那些雜草,農村還有很多野草是長在山林裡或者路邊的,而其中的一些雜草自身的價值都很高。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解的這種野草別名叫「麵條菜」。說到「麵條菜」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不過它還有其他的名稱,比如麵條棵、麵條菜、淨瓶、米瓦罐、香爐草、梅花瓶等,植物還是那種植物,只不過是每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罷了。

其實每種野草都有著很多的名字,因為一些農民為了記住這些野草,會根據它的外形給它起一些名字,只要是方便下次見到好區分它們。就好比「麵條菜」一樣。主要是因為它的葉子和我們中的小麥有點相似,還有就是它的形狀和我們平常吃的麵條很像,所以也被稱為「麵條菜」。只不過是農民為了便於記憶,給它起了這樣一個稱號而已。

這種野草在北方更為常見,尤其是北方的小麥田裡經常能看到「麵條菜」。它也非常適應哪裡的氣候和土壤。這種植物和北方的小麥一樣能耐寒,在冬天也能存活下來,在春天和夏天繼續茁壯成長。它的根系十分發達,經過一個冬季的儲能,能強化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如果莊稼地「麵條菜」長得太多的話,農作物就會大大的減產,所以農民只要看到它們出現在莊稼地,就會把它們當作雜草處理,總是連根拔起仍在一邊。

雖然老農們不喜歡「麵條菜」,但是它們只要不生長在莊稼地裡,老農們就不會打理它們。遭到冷落的「麵條菜」,也會茁壯成長,並且會在短時間繁殖一大片。也因此「麵條菜」在農村隨處都能看見。聽我老爺說:以前他們那個年代經常吃「麵條菜」,而且味道也不錯。

後來經過小編我的了解,發現以前農村人很多都吃過「麵條菜」。只是現在農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鄉裡也有超市和菜市場,能吃和選擇的食物也很多,所以現在「麵條菜」遭到了冷落。不過現在在城市裡卻成了稀罕貨。並且現在已經有人開始大面積人工種植。

以前被農民當作雜草的「麵條菜」,如今卻在城裡卻成了「寶」。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城裡人吃的蔬菜水果都是農村供應的,城裡人也吃煩了那些常見的蔬菜。看到農村能吃的野菜,自然就會把它們當作"寶"了。你們吃過這種野草菜嗎?對於「麵條菜」大家還有什麼補充嗎?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聲明:本內容僅為講解農村動植物文化,不做用藥,食用和治療參考。部分瀕危動植物有保護等級,請遵守法律,保護野生動植物。

相關焦點

  • 農村常見的野果子,以前農民們說它有毒不能吃,如今成稀罕貨
    導讀:農村常見的野果子,以前農民們說它有毒不能吃,如今成稀罕貨! 朋友們早上好,今天朝花夕拾雙手香給大家介紹農村一種野果子,我們老家人常叫它「地紐扣」,因為這「地紐扣
  • 農村這種開花很漂亮的野草,名叫諸葛菜,如今一斤15成稀罕貨
    要是這個春節不吃野菜,我感覺都對不起農村人這個稱號了。這個季節,農村最多的是啥?野菜和野草,但最吃香還是野菜,吃一餐就忘不了。你要是送城裡人一把,我敢肯定,第二天人家就會來問還有沒有。最為農村人熟悉的野菜有,馬齒筧,魚腥草等等。但是有些野菜,可能農民都不知道。
  • 曾經農村臭水溝邊的餵豬野草,現在卻成可治病,可食用的稀罕貨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各種各樣的野草日出不窮,千奇百怪的野草名字也是司空見慣,其中就有一種開花很好看的野草,當小編不經意見聽到它的名字時真的還真是有點震驚,「十萬錯」,到底是什麼樣的野草會被賦予這樣的名字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名字奇怪的野草,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熟知的秘密?
  • 以前常被用於餵豬,含鈣量不輸牛奶,如今很多人去摘,成了稀罕貨
    大片的土地是農村的一大特色,也正是因為這樣,農村有很多的野生植物,各種各樣的樹木和野草,種類繁多,數量也多,遍布在各個角落。尤其是農村的野草絕對是不平凡的存在,無論土地多麼貧瘠,這些野草都能夠頑強地生長,葉片水靈脆嫩,花朵嬌豔欲滴,成為了農村獨有的風景。這些野草除了可以用作觀賞,還有一定的食用價值,營養很高。
  • 農村隨處可見的野草,以前被老農拿來餵豬,殊不知其價值珍貴
    導讀:農村隨處可見的野草,以前被老農拿來餵豬,殊不知其價值珍貴農村的雜草總是長得很茂盛,只要不是混凝土地面、有土壤和水,它們就會瘋狂生長。許多雜草,人們不熟悉它們的功效,也就不珍惜野生資源。農村的老人說「農村遍地都是寶,你若認識它們,各個都有用處,你若不認識,它們都是雜草廢草」。的確,在村裡老人的指導下,小編辨認出了許多野花和雜草。今天,我想給你們介紹一種雜草。它看起來像蘆葦又像狗尾巴草,它就是「虎尾草」。虎耳草,也稱為棒槌草、刷子頭、盤草等。莖直立,光滑無毛,葉鞘背面有脊,包卷鬆弛,就像葉子包裹蘆葦一樣。它有5 - 10個穗,長在莖的頂端。
  • 農村一種野草,莖稈是一大美味,但根才是稀罕貨,人稱「酸桶筍」
    在農村裡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很多人沒有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覺得這些野草沒什麼價值,甚至還會是農田、果園裡的害草,會迫害農作物生長,其實不然,有不少野草都有著很大的價值,如食用、藥用等價值,就比方說蒲公英、馬齒莧就是如此,雖然常生長在農田邊上,但是很多農民朋友卻很喜歡,常拿來當野菜吃,當草藥治病
  • 這種植物有麻痺作用,過去農民用來捕魚,如今成20元一斤的稀罕貨
    這種植物有麻痺作用,過去農民用來捕魚,如今成20元一斤的稀罕貨在農村裡有很的野生植物,野生植物的種類也是相當多的,有喬木,有灌木,還有野草野花,其中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應該就是野草野花這一類野生植物了。在農村,不管是房前屋後還是田間地頭,或者是山林野地水溝池塘,都能看到野草野花,有不少野草野花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很多野草野花不僅能當野菜食用,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像地黃、龍葵、蒲公英、馬齒莧等,因此很多人都很喜歡野草。以前農村的生活條件不是特別好,缺衣少食也是常有的事,有時候家裡的食材不夠吃了,大人們就會到外面挖一些野菜吃。
  • 農村野生雜草,老農稱「化石草」,如今50一斤,可惜現在很少見了
    農村林下的野草,老農稱「貓須公」,野生的50一斤難求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雲南的一種當地雜草。它在草當中算很高的一種了,基本上不低於一米高。它的莖呈四邊形,有一些明顯的小凹槽。去年9月,我受朋友委託,從雲南帶回了一些貓須公回來,因為我以前去過那裡。這個鄉下有非常好的資源環境和多種植物。我覺得找到它們應該沒問題。不幸的是,事實與我的想法相反。我和當地的農民老爺爺在山上只發現了幾顆,持續了兩天,然後不得不從他們的種植戶家裡買了一些。據老農夫說,這種草真的很難找到。幾年前,就有人出50塊一斤來讓他找草,他一年都沒能找到2斤。
  • 農村的常見野草,老農稱它「挖耳草」,形似野菊花,價值珍貴
    在鄉下四處都可以見到不少的野草,常見的像「薺菜」「車前草」「小薊」,很多人都將它們當作沒有用處的野草,其實在幾十年前,這些野草都幫助了不少窮苦人民。像薺菜,在春天的時候可以採摘它的嫩葉食用,在收成不好的時候充飢正合適。車前草在夏天的時候曬乾來泡水喝,可以清熱,對於農民們來說是天然的飲品。
  • 農村俗稱「腎草」,是打結石良藥,如今很稀罕,遇到趕緊挖回家
    農村有句老話說的好,「農村遍地都是寶」,其實這說的不是農村裡有多少金銀珠寶,而是說的農村裡的野生植物多,因為這些野生植物不僅綠化了農村環境,淨化了農村空氣,還給農民朋友帶來了不少好處,如那些可以吃的野菜、野果等。
  • 它在農村隨處可見,渾身長刺被人嫌棄!在城裡卻是稀罕貨,很值錢
    常住農村的羨慕城裡人,常住城裡的羨慕農村……農村的生活樸實無華,簡單而又寧靜;城市生活充滿色彩,但是卻難免喧囂。身為農村人的我更喜歡農村的生活,在農村我可以免費遊山玩水,跟大自然的每次親密接觸,都讓我心曠神怡。
  • 農村有種野草,人稱「蛇不見」,就是蛇見了就怕,現在1斤100元
    都成了現在都成為人們手中的搶手貨。野生的難以供應市場的需求。還有不少的農民就開始人工種植了。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種野生植物。雖然他不是市場上的搶手貨。但它卻是一種稀罕貨。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它到底是什麼?哪這種野草叫什麼呢?它叫小春華,俗稱「蛇不見」,是陰地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很特別,長得很像平時吃的一種蔬菜「芹菜」,不過小春花卻不能像芹菜那樣作為野菜來吃。
  • 這種讓農民討厭的野草,連豬都不吃,卻不知是「八仙草」能抗癌
    在農村有多種多樣的物種,生活在農村的人可謂是與這些花花草草朝夕相處,有的備受農民喜歡,有的備受農民討厭。每種野草的作用也都不一樣,對農民作用大的給農民生活添加了不少色彩,對農民沒用的或者是有害的,給農民帶來了不少煩惱。
  • 農村這野草人稱「不死鳥」,讓農民非常痛恨,卻不知是治病良藥
    在農村逛一圈,最讓人覺得悽涼的就是小時候住的那些老房子,如今住戶都搬走了,只剩下空落落的房子大門緊閉,瓦片上長了同樣的一種雜草,葉子上掛著成千上萬的種植,風一吹又能長出一片來。一看到這種野草,農村人都感嘆,曾經它是讓農民非常痛恨,如今只能看到它在屋頂的瓦片上長著。
  • 大爺栽種野草「石菖蒲」,養出九節,一盆價值500!真正稀罕貨!
    溝邊野草「石菖蒲」,農村見到挖一棵,養出九節,一盆價值500元!說農村地區遍地是寶,真的沒錯!但前提是你得有「眼光」!那些山間的花草,只要你感興趣挖回家養護好了都是一盆不錯的盆栽,而且十有八九都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緊急時候說不定還能派上用場。都說農村貧窮無聊,現在可不一樣了!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也不一定有在村裡創業收入高!
  • 農村一種野草,人稱「肝之草」,是民間「養肝」良方,煲湯是一絕
    肝之草是什麼? 很多人聽到肝之草這個名字,第一反應就是它是不是對肝有好處?實話實說,還真是如此,在兩廣以及福建的一些農村地區,客家人就喜歡在夏秋季去山裡採挖肝之草,將之曬乾之後存起來,平時泡茶或者煲湯的時候,就會加一點進去,用以養肝。久而久之就成了民間的「養肝」良方,因此在人們將其稱作「肝之草」或者「肝草」,而這肝之草的學名就是「溪黃草」。
  • 五角星花朵的農村野草,全草均可入藥,市場價一斤上百元很珍貴
    五角星花朵的農村野草,全草均可入藥,市場價一斤上百元很珍貴對於這種野草想必很多老農都見過,對於它的花朵許多食客也是蠻追求的,連同在葉子上也是非常吸取到所有人的追求,因生長出的花朵很吸晴,許多農村人都是把它當做野花,觀賞價值也是極高,與其同時這裡面所含有的藥用價值也深受許多大人們的喜歡,對於它的口感也一樣非常備受到所有人的追求
  • 酷似荔枝,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成稀罕水果,常包裝成進口貨
    導讀:酷似荔枝,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成稀罕水果,常包裝成進口貨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兒時或多或少都吃過野果,畢竟那個年代的農村生活比現在差多了,想要吃到水果可不容易,而那個年代,農村野外各種野生植物多,能結出好吃野果的植物也多也多
  • 農村的小野果,長相似藍莓,一口能塞幾十個,如今50一斤稀罕珍貴
    農村的小野果,長相似藍莓,一口能塞幾十個,如今50一斤稀罕珍貴農村裡的野果子種類繁多,大多數都是能夠食用的,不同的季節都能夠吃到不同種的野果子,在以前農村條件不好的時候,都是農民們和心頭好。今天給你們介紹的野果子,它的長相和藍莓一般,果實也偏小,一口能夠吃上幾十個,以前是小孩子們的最愛。它不僅是果實的食用價值高,其實樹葉也有利用的價值,不妨來了解一下。這種野果子的樹木在農村被稱為「烏飯樹」,學名叫做「南燭」,多生長在山坡、路旁或是灌木叢中,是常綠植物,在秋天的時候葉片的顏色會偏紅。它喜歡光照充足的環境,能夠耐乾旱,在貧瘠的土壤中也能夠生長。
  • 農村這野草和節節草相似,很多人把它們搞混,遇見要記得採摘回家
    導讀:農村這野草和節節草相似,很多人把它們搞混,遇見要記得採摘回家在鄉下,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雜草。這些雜草有許多功能,但很少有人能知道它們的功能。以前的農民朋友生病時總是不捨得去看醫生,但他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民間偏方來緩解自身的病痛。這些偏方的原材料就是那些生長在農村遍布滿地的雜草。當然,雜草是最重要的材料,不知道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朋友們自己有沒有採過草藥呢?其實對於草藥的採集還是有一些難度的,這需要農民朋友有著對大自然深刻的認識,因為很多的野草外觀看起來都差不多,不看細節很難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