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大氣網訊:VOCs治理系列報導
VOCs(揮發性有機物)在我國已作為汙染物開始系統控制和防治。從今年10月1日起,對石油化工、包裝印刷行業開始徵收VOCs排汙費。
對這一汙染控制行業,圍繞政策法規、標準、技術、工程實踐等,有很多需要關注和討論的問題。為此,本報推出VOCs治理系列報導,將對VOCs治理政策、標準、技術導則完善,治理技術最新進展,重點行業治理以及VOCs治理市場狀況等話題進行探討,期待大家關注和參與 。
圖為RTO(蓄熱式熱力焚燒技術)濃縮及廢熱回收系統,可將低濃度、大風量的VOCs廢氣濃縮為高濃度、小風量的廢氣,然後高溫燃燒,並將儲熱體的熱量重新回收,利用在廢氣預熱和熱轉換設備上。 資料圖片
活性炭吸附技術簡單易行、成本低,是噴塗、包裝印刷企業首選的治理技術。但對單個企業來說,建設相應的活性炭再生裝置費用高,難以承擔
各地環保部門為了減輕單個企業的VOCs治理投資負擔,組織建設統一的活性炭異地再生系統,收集吸附後的活性炭,並進行集中再生處置,是可行且成本低的一種模式
「目前應用範圍最廣的VOCs治理技術主要包括吸附回收技術、吸附濃縮技術、催化燃燒技術和高溫焚燒技術等。此外,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生物治理技術和組合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廢氣治理委員會副秘書長、解放軍防化研究院研究員欒志強在中華環保聯合會近日舉辦的「第一期VOCs汙染治理與監測技術(系列)培訓班」上說。
工業上, VOCs排放涉及的行業眾多,汙染物種類繁多,組成複雜,其種類有烴類、酮類、酯類、醇類、酚類、醛類、胺類、氰類等。所以治理技術體系複雜,涉及10多種技術及組合技術。
業內人士認為,總體來說,VOCs治理有兩類基本技術,一類是回收技術,治理的基本思路是對排放的VOCs進行吸收、過濾、分離,然後進行提純等處理,再資源化循環利用。比如吸附回收技術、吸收技術和膜技術等。另一類是銷毀技術,處理的基本思路是通過燃燒等化學反應,把排放的VOCs分解化合轉化為其他無毒無害的物質。比如燃燒技術、生物技術和等離子體技術等。目前,這兩類技術都得到研究和應用。
新的吸附(再生)工藝不斷發展和完善
吸附回收技術最為成熟,研發出氮氣保護再生新工藝,降低溶劑提純費用;低濃度廢氣淨化採用沸石轉輪吸附濃縮工藝;活性炭吸附集中再生技術解決小企業投資成本問題
在VOCs治理領域,溶劑(包裝印刷等行業溶解染料的有機性揮發物)的回收一般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因此行業內對吸附回收技術研究得最多,目前也最為成熟。當前,很多行業的VOCs治理用到溶劑吸附回收技術,比如油氣回收、包裝印刷、貨櫃噴塗、石油化工、化學化工、原料藥製造等行業。
近年來,吸附工藝得到不斷完善。欒志強介紹說,近年來已發展了氮氣保護再生新工藝,避免使用水蒸氣,降低了回收溶劑的提純費用,並提高了設備安全性,得到了大量應用,特別是在包裝印刷行業的應用最為廣泛。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