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發性有機物(VOCs)與非甲烷總烴(NMHC)之質疑

2020-12-02 國際能源網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物,是指常溫下飽和蒸汽壓大於70 Pa、常壓下沸點在260℃以下的有機化合物,或在20℃條件下蒸汽壓大於或者等於10 Pa具有相應揮發性的全部有機化合物。

非甲烷總烴(NMHC)通常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又稱非甲烷總烴。

仔細分析二者之間的含義,可以看出VOCs所包括的範圍肯定大於NMHC,但是從目前標準方法建立以及評價標準來看,此類標準更新周期比較長,而近年來分析測試技術卻在不斷加快,不免形成脫節,從而造成基層工作無所適從,難以下手。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保部、財政部聯合制定了《揮發性有機物排汙收費試點辦法》(下稱《辦法》)。《辦法》制訂的目的是為了規範揮發性有機物排汙收費管理,改善環境質量。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排汙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等規定而制訂的,該《辦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以看出,國家相關職能部門針對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措施明確,部門聯動,方法得力,值得點讚。兩大行業作為首批試點行業,石油化工行業和包裝印刷行業VOCs(揮發性有機物)排汙費的徵收、使用和管理,使用本辦法。本辦法所稱VOCs,是指特定條件下具有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的統稱。具有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主要包括非甲烷總烴(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含氧有機化合物(醛、酮、醇、醚等)、滷代烴、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直接向大氣排放VOCs的試點行業企業(以下簡稱排汙者)應當繳納VOCs排汙費。

在我國,百度百科中,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物,是指常溫下飽和蒸汽壓大於70Pa、常壓下沸點在260℃以下的有機化合物,或在20℃條件下蒸汽壓大於或者等於10Pa具有相應揮發性的全部有機化合物。非甲烷總烴(NMHC)通常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又稱非甲烷總烴。仔細分析二者之間的含義,可以看出VOCs所包括的範圍肯定大於NMHC,但是從目前標準方法建立以及評價標準來看,此類標準更新周期比較長,而近年來分析測試技術卻在不斷加快,不免形成脫節,從而造成基層工作無所適從,難以下手。

一、目前關於VOCs以及NMHC的評價標準和分析方法匯總

1、VOCs採樣分析標準

A、固定汙染源廢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固相吸附-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法 -- HJ 734—2014

B、固定汙染源廢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採樣 氣袋法 -- HJ 732-2014

C、環境空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吸附管採樣-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法 -- HJ 644-2013

D、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採樣測定方法 -- HJ/T 400-2007

E、《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第六篇有機汙染物之VOCs

(一)固體吸附 氣相色譜質譜法

(二)用採樣罐採樣氣相色譜質譜法

2、NMHC分析標準

A、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HJ/T 38-1999

B、環境空氣 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 HJ 604-2011 代替GB/T 15263-94

C、工作場所空氣中混合烴類化合物的測定方法GBZ/T160.40-2004

D、《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總烴和非甲烷總烴 三種方法

E、環境空氣品質 非甲烷總烴限值 DB13/1577—2012(河北地方標準)

二、目前關於VOCs以及NMHC的評價標準和分析方法問題剖析

綜觀上述採樣分析方法,都大同小異,基本相同,近年來時有更新,基本與國際分析方法接軌。但是評價標準卻有些滯後。比如在GB/T18883-2002室內空氣品質標準中對於TVOCs有如下描述:利用Tenax GC和Tenax TA 採樣,非極性色譜柱(極性指數小於10)進行分析,保留時間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C6-C16)之間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對於其規定的室內空氣品質標準是8小時均值為0.6mg/m3(附8小時平均濃度至少採樣6h)。而《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對VOCs沒有具體規定。而在《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沒有TVOCs的表述,僅僅對各類有機汙染分類表述。另外:對於VOCs目前公布的相關標準,基本都是在使用固相吸附-氣相色譜質譜法對24-35種揮發性有機物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僅供研究參考。同時固定汙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採樣氣袋法-HJ732-2014可以對61種VOCs進行採樣保存分析。同時,可以看出目前對於未知揮發性有機汙染物,國家對於此類汙染物限值標準還處於空白,處於摸索階段,目前基層環境影響評價中會遇到諸如揮發性有機物的監測,評價就會出現不一的情況。

其次,對於NMHC分析筆者認為:儘管環境空氣總烴的測定氣相色譜法--HJ604-2011代替GB/T15263-94近期已經修訂更新,但是還是不能滿足目前環境監測的需要。特別是外出採樣過程中,氣袋比注射器肯定便於保存,但是在此方法中沒有說明可以使用氣袋法,而在固定汙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採樣氣袋法--HJ732-2014中僅僅說明對於固定汙染源廢氣中NMHC採樣,而沒有說明可以等同用於環境空氣對NMHC採樣,這樣就會讓基層工作陷於盲人摸象,無所適從。同時,在筆者所在省份有地方標準環境空氣品質非甲烷總烴限值DB13/1577—2012出臺,但是標準中環境空氣中非甲烷總烴濃度的測定採用表1所列的分析方法。

表1環境空氣中非甲烷總烴濃度測定方法標準

經過筆者仔細研究,此類分析方法的應用選擇無疑就是給基層增加工作強度,畢竟《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總烴和非甲烷總烴測定方法一就可以分別測定甲烷和總烴。同時翻閱遍資料,對環境空氣品質非甲烷總烴限值DB13/1577—2012也沒有詳細解釋:環境空氣中非甲烷總烴濃度不得超過表2規定的濃度限值是如何出爐的:

表2環境空氣中非甲烷總烴濃度限值

附錄:1、本標準規定的環境空氣中非甲烷總烴限值為1h平均濃度限值。

2、1h平均濃度限值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在1h內,以等時間間隔採集不少於4個樣品,並計算算術平均值;或在1h內,以等時間間隔採集不少於4個樣品,並測定等比例混合樣品。

再次: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氣相色譜法--HJ/T38-1999中結果以碳計非甲烷總烴的濃度,但是在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也沒有相關表述非甲烷總烴濃度計算的參考物,僅僅提供了表1新汙染源大氣汙染物排放限值表2現有汙染源大氣汙染物排放限值,這樣,分析與評價標準就不能做到有效銜接。

附錄:1、1997年1月1日前設立的汙染源(以下簡稱為現有汙染源)執行表1所列標準值。

2、1997年1月1日起設立(包括新建、擴建、改建)的汙染源(以下簡稱為新汙染源)執行表所列標準值。

三、存在的不足之處

1、標準更新時多多搜集意見建議;

在現行標準方法中,需要上下聯動、專家學者與基層一線工作者聯動、國內與國外聯動,而目前恰是存在精通原理、通曉方法、不結合工作實際的問題,從而讓標準難以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造成可以避免的煩惱。

2、標準表述儘量清晰、明確;

標準方法的文字表述應該清晰、明確,不能語言模糊產生歧義。公式、符號以及數字、單位的表述應規範,實際上各標準則各不相同。

四、結語

綜合有關論述,應逐步改善當前標準方法的結構,借鑑國際先進經驗,使標準方法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快速更新修正,使其能夠有效應用於分析測試工作中。

相關焦點

  • 揮發性有機物VOCs定義的編年史
    我國關於VOCs的定義我國對VOCs控制起步較晚,起初尚無VOCs的概念,主要通過監測分析方法判斷以非甲烷總烴NMHC、總烴THC、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等來表徵;隨著對VOCs控制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加深,我國很長一段時間以揮發性來定義VOCs;最新的定義以反應性為基準,加以NMHC監測分析方法、行業排放源項識別/核算的方法來判斷,增加了可操作性
  • 固定汙染源非甲烷總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比對測試研究
    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為了有效控制和規範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本文選擇非甲烷總烴作為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性控制指標,分別使用實驗室方法、可攜式POLLUTION PF-300和在線連續監測系統進行比對測試。研究結果表明,非甲烷總烴已經具備比對監測條件。
  • VOCs市場的下一個風口:可攜式非甲烷總烴監測儀
    總烴,是指所有的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對環境空氣造成汙染的主要是常溫下為氣態及液態但具有較大揮發性的部分,其中所含的甲烷在大多數光化學反應中呈惰性,故將其扣除。HJ38 中規定非甲烷總烴是除甲烷以外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的總稱,而在環境監測實踐中可發現非甲烷總烴除了含有碳氫化合物外,還包括醇、醛、酸、酯、酮等碳氫化合物衍生物,以及C8以上揮發性有機物質。
  • 非甲烷總烴與TVOC,指標如何選擇?
    非甲烷總烴(NmHc),又稱非甲烷烴。《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中定義為:指除甲烷以外所有碳氫化合物的總稱,主要包括烷烴、烯烴、芳香烴和含氧烴等組分。烴類物質在通常條件下,除甲烷外多以液態或固態存在,並依據其分子量大小和結構形式的差別具有不同的蒸氣壓,因而作為大氣汙染物的非甲烷總烴,實際上是指具有C2~C12的烴類物質。
  • 固定汙染源非甲烷總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比對監測
    固定汙染源非甲烷總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比對監測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 對非甲烷總烴自動連續監測系統進行示值誤差、響應時間、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等性能測試,對非甲烷總烴可攜式分析儀進行檢出限、精密度、準確度等性能測試.性能測試滿足相關要求後同時利用可攜式催化氧化-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法(催化氧化-FID
  • VOC、VOCS和TVOC傻傻分不清楚?
    voc和vocs其實是同一類物質,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縮寫,由於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一般成分不止一種,因此vocs更精準。再者,在日常交流過程中,人們習慣性將s省去,就造成了部分朋友搞不清voc和vocs呢?
  • 浙江省工業塗裝工序與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計算暫行...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北極星VOCs在線獲悉,浙江省環保廳印發《浙江省工業塗裝工序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計算暫行方法》(徵求意見稿)和《浙江省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計算暫行方法》(徵求意見稿)。
  • 非甲烷總烴監測的意義
    經常會聽到一些新聞裡涉及政府為某些行業制定非甲烷總烴的排放限值。但對於非行業內人士來說,這個名詞相當陌生。為什麼要對其進行監測?什麼是非甲烷總烴?又有哪些行業會涉及到非甲烷總烴的相關標準?以下我們就來探討下這些問題。
  • 江西:《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 第一部分:印刷業》
    3.2揮發性有機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參與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或者根據有關規定確定的有機化合物。在表徵VOCs總體排放情況時,根據行業特徵和環境管理要求,可採用總揮發性有機物(以TVOC表示)、非甲烷總烴(以NMHC表示)作為汙染物控制項目。
  • 【精品巡禮】系列報導之二:XHVOCMS3000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系統
    該系統是一款用於對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進行實時監測的在線設備,該設備可應用於石化、半導體、製藥、印刷等多個行業的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監測,並已在工業園區無組織排放監測、廠界監測及敏感點臭氧解析中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
  • 天津:《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徵求意見稿)
    本標準是對《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DB12/524-2014)的修訂,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修訂了揮發性有機物的定義,明確了VOCs的表徵指標;——增加了非甲烷總烴的排放限值和監測方法;——修訂了VOCs的監測方法;——收嚴了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加強了實施與監督。
  • 如何區分VOCs、TVOCs、TVOC、NMHC、HC 和THC?
    北極星大氣網訊:1、定義(1)非甲烷總烴(NMHC):非甲烷總烴又稱非甲烷烴。根據《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16297-1996)以及《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詳解》,非甲烷總烴指除甲烷以外所有碳氫化合物的總稱,主要包括烷烴、烯烴、芳香烴和含氧烴等組分,實際上是指具有C2-C12的烴類物質。《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HJ /T38-1999) 將非甲烷總烴定義為「除甲烷以外的碳氫化合物( 其中主要是C2-C8) 的總稱」。
  • 江西:《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 第1部分:印刷業》
    GB/T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與清漆用原材料 取樣GB/T 16157 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汙染物採樣方法GB/T 23985 色漆和清漆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含量的測定 差值法GB/T 23986 色漆和清漆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含量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HJ 38 固定汙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 福建: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報批稿)
    GB/T15516空氣品質甲醛的測定乙醯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6157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汙染物採樣方法HJ/T34固定汙染源排氣中氯乙烯的測定氣相色譜法HJ38固定汙染源廢氣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氣相色譜法HJ/T55大氣汙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HJ75固定汙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
  • 全文|《固定汙染源廢氣中非甲烷總烴排放連續監測技術指南(試行...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固定汙染源廢氣中非甲烷總烴排放連續監測技術指南(試行)》。:為落實《關於加強重點排汙單位自動監控建設工作的通知》(環辦環監〔2018〕25號)要求,規範汙染源揮發性有機物自動監控設施安裝、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我部組織制定了《固定汙染源廢氣中非甲烷總烴排放連續監測技術指南(試行)》。
  • 2019年四川省城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四川印發《2019年四川省城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全文如下:2019年四川省城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臭氧汙染的重要前體物,為積極推進環境空氣VOCs監測體系和能力建設,摸清生成臭氧的重點VOCs種類,掌握重點VOCs濃度水平和變化規律,支撐開展臭氧汙染防治工作,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的《2019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監測函〔2019
  • 江蘇:《固定汙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
    HJ 734 固定汙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固相吸附-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法HJ 1012 環境空氣和廢氣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可攜式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 1013 固定汙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DB11/T1367 固定汙染源廢氣 甲烷/總烴/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可攜式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法DB31
  • 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是在盲人摸象
    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石化輕紡部高工郭森告訴記者,從國家層面說,目前根本沒有科學統一的國家揮發性有機物定義,因此在對揮發性有機物進行表述時也無法統一。據了解,從2013年起,國家陸續發布了《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技術政策》《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方案》《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規劃》《揮發性有機物排汙收費試點辦法》等多項政策措施。
  • 苯、甲苯和二甲苯可能比非甲烷總烴大嗎?
    俺最近也犯傻了,想起了當然,看到一份監測報告,質疑其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比非甲烷總烴(NMHC)大的監測結果。也許很多網友也有這樣的疑問:苯系物是芳香烴啊,應該是包含在非甲烷總烴裡的,怎麼可能甲苯和二甲苯比非甲烷總烴高的情況?有的人則說:兩者風牛馬不相及,沒有可比性,這不是關公戰秦瓊嗎?其實,這是三英戰呂布,誰勝誰負難說,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 山東省:固定汙染源廢氣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可攜式催化...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固定汙染源廢氣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可攜式催化氧化-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法1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固定汙染源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廢氣中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可攜式催化氧化-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