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苯和二甲苯可能比非甲烷總烴大嗎?

2020-12-0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VOCs在線訊:前言

監測重實操,細分多如牛毛,一些理論上的東西一旦落到監測,沒有操作性就是空談。下面的例子很淺顯普通,只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含義、採樣和檢測方法如果不對應,出來的數據往往不是一回事。

俺最近也犯傻了,想起了當然,看到一份監測報告,質疑其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比非甲烷總烴(NMHC)大的監測結果。

也許很多網友也有這樣的疑問:苯系物是芳香烴啊,應該是包含在非甲烷總烴裡的,怎麼可能甲苯和二甲苯比非甲烷總烴高的情況?

有的人則說:兩者風牛馬不相及,沒有可比性,這不是關公戰秦瓊嗎?

其實,這是三英戰呂布,誰勝誰負難說,既有區別又有聯繫。而且通過查閱資料,諮詢和交流,確定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苯、甲苯和二甲苯是可以比非甲烷總烴大的。

(一)

非甲烷總烴(NMHC)定義為從總烴測定結果中扣除甲烷後剩餘值,而總烴是指在規定條件下在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上產生響應的氣態有機物總和 。按通常理解,NMHC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揮發的碳氫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

從含義上看,苯、甲苯和二甲苯屬於烴類,是包含在NMHC裡面的。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檢測方法的計算。

「在規定的條件下所測得的NMHC是於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有明顯響應的除甲烷外碳氫化合物總量,以碳計。」

問題就出在這個「以碳計」。

NMHC是以碳計,那麼甲苯和二甲苯呢?

苯、甲苯和二甲苯依據毛細管柱色譜圖的峰值進行計算,算出來的是總體質量濃度。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非甲烷總烴只算出其中碳的量,而苯、甲苯和二甲苯算出來的不止是碳的量,還有多個氫,而且比例不低。

那麼,當汙染源是以苯系物為主時,苯、甲苯和二甲苯比非甲烷總烴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二)

實際上,監測的五性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可能是代表性,室內檢測再準確,一碰到沒有代表性的樣品,一點意義都沒有。

就如某五年以上男性高工,體檢的結果是子宮及其附件正常,那只能說明一下問題,這位高工要不是做了變性手術,就一定是體檢對象搞錯了。當然,從環評的角度上看,這個「一定」是有很多含義的。

而代表性又關係到採樣。

關注了檢測方法,我們還要看一看採樣方法。

直接進氣法太燒錢,非甲烷總烴採樣通常用的是氣袋法或是注射器。

苯、甲苯和二甲苯採樣通常用的是活性碳吸附。

什麼意思呢?

非甲烷總烴是裝一袋空氣回來直接進樣監測,甲苯和二甲苯是用活性碳這種東西吸附後再在實驗室裡進行脫附檢測。

這採樣方法的不同又會造成一定的不同結果。

所以說,監測這種具體工作的,一些細小的差別有可能會造成很大的不同,這是坐在辦公室裡的理論家們所不能理解的。

(三)

國家標準有很多種類,質量和排放標準最為人們所關注,但沒有監測標準,前面的標準都是空的。

而中國最大的問題是,制定政策的人不懂導則,制定導則的人不懂標準,制定標準的人不懂監測,而懂監測的人又在綜合性的論題上沒有話語權。

當然,還有很多各個領域都半懂不懂的,危害更大。就如我,容易想當然。

國家最近出臺的幾個標準,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 37822—2019)、製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 37823—2019)、塗料、油墨及膠粘劑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 37824—2019),除了解套一些子無虛有的無釐頭規定外,讓做實際工作的人感到高興,就是因為提高了監測指標的可操作性。

分光和色譜的監測原理本來很簡單,先畫線再取點。先用標準液配製出從高到低的一系列濃度配液,再到機器上做一個響應峰值的曲線出來。檢測時,對應的採樣樣品出現的峰值套到曲線中,就可以算出和標準樣對應的濃度出來。

但是,要有成分分析,要有標準液,要求採樣準,要求去幹擾。這說明一個問題:越簡單越好。

(四)

可能是非典之後,大家對於非字在頭的就有所非議,包括非洲豬瘟,很多領導幹部專家喜歡上VOCs。

孰不知VOCs是一個時髦的名詞,卻是不可操作的名詞,這有如中國男人不太適宜娶歐洲金髮小妞一樣,問題出在標準不太匹配。

我說的是一定數量上呵,中國人中也有很厲害的,比如西門慶。

看TVOV的定義吧:採用規定的監測方法,對廢氣中的單項VOCs物質的總量,以單項VOCs物質的質量濃度之和計。

還說出一個要求,在實際工作中,應按預期分析結果,對佔總量90%以上的單項VOCs物質進行測量,加和得出。

天哪!

實際工作中,監測前要進行成分分析,這是監測人應該做的?能夠做的嗎?90%以上的單項VOCs物質進行測量,這是誰能保證的?

這是一個目前沒有辦法解決,最起碼是沒有辦法保證的監測方法,也是倒逼大家還是乖乖回來用非甲烷總烴進行監測評價,雖然NMHC沒有VOCs那麼好聽。

(五)

按GB37822,VOCs可以按行業特徵採用非甲烷總烴或者TVOC作為表徵指標。道理很簡單,如果放棄簡單實用的非甲烷總烴,一定要用上TVOC的標準,也不是不能解決。

如果監測費用能說多少就多少,不難解決。比如監測VOCs能和監測二惡英一樣高的收費,這些也不是問題很大。

如果標準液都能買得到,有可能解決。檢測時選作曲線後取對應點,關鍵在於標準液是否配套齊全。

如果參加監測人員都是類似於國家實驗室的人才一樣,也是辦法。可惜的是,市場放開以後,兩個工程師加一些配套的門檻就可以成立一個監測公司,普通監測單位很難準確地監測這麼難的TVOC的。

一個很普遍應用的TVOC監測卻要那麼高端的支撐,矛盾得很。

最後總結:

1.一般汙染源的NMHC會比苯、甲苯二甲苯高,但也有可能低,尤其是苯系物為主的汙染源。

2.主要原因是檢測計算方法不同,採樣方法也不同。

3.TVOC太過辣雞,第三方檢測機構和基層檢測機構很難做好,目前的水平把NMHC做好就不錯了。

4.我們在還沒有弄清楚VOCs本質的時候,就想把他的底摸出來,有點勉為其難。


北極星VOCs在線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VOCs在線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非甲烷總烴與TVOC,指標如何選擇?
    非甲烷總烴(NmHc),又稱非甲烷烴。《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中定義為:指除甲烷以外所有碳氫化合物的總稱,主要包括烷烴、烯烴、芳香烴和含氧烴等組分。烴類物質在通常條件下,除甲烷外多以液態或固態存在,並依據其分子量大小和結構形式的差別具有不同的蒸氣壓,因而作為大氣汙染物的非甲烷總烴,實際上是指具有C2~C12的烴類物質。
  • 二甲苯下遊產品介紹及市場分析
    石油化工中主要以石腦油為原料,經過連續重整、芳烴抽提、吸附分離等系列裝置生產出苯、甲苯和二甲苯(簡稱BTX),本文對芳烴中二甲苯的下遊產品和當前市場情況簡要介紹分析。鄰二甲苯生產鄰苯二甲酸酐,鄰苯二甲酸酐則是製造增塑劑、醇酸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等的原料,大部分間二甲苯異構化為對二甲苯,也可氧化製成間苯二甲酸,代替鄰苯二甲酸酐作為不飽和聚酯及醇酸樹脂的原料。 混合二甲苯中乙苯主要用於生產苯乙烯,同時亦用於生產苯乙醇等產品,但由混合二甲苯中分離出的乙苯僅佔乙苯總生產能力的極少部分,其主要來源應是苯和乙烯烷基化等到的。
  • PX和PTA的生產過程中有什麼副產物?
    全餾分石腦油以直鏈烴類(即分子中的碳原子排成一條鏈而不是一個環)為主成分。因為烴類分子中的碳原子數目越多,沸點越高,而且彼此越來越接近,所以對於石油中那些含碳更多的烴類,用常壓分餾不易分開。但在減壓的情況下,其沸點不僅大大降低,而且彼此的間隔拉大了,因而也就容易分開了。所謂「減壓餾分油」,就是指的利用減壓分餾得到的比石腦油更重的常溫常壓下呈液態的石油餾分,其主成分也是直鏈烴類。
  • VOC、VOCS和TVOC傻傻分不清楚?
    較常見的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tvoc(6-16個碳的烷烴)、 酮類等。這些化合物具有易揮發和親油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鞋類、玩具、油漆和油墨、粘合劑、化妝品、室內和汽車裝飾材料等工業領域。
  • 【分析】農業與VOCs的關係 秸稈燃燒會產生VOCs嗎?
    北極星大氣網訊:農藥在噴灑過程中及進入土壤後,其中的易揮發和易分解有機物大部分會通過揮發擴散形式進入大氣,主要VOCs有碳氫化合物(如正己烷、1,3-丁二烯)、苯系物(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滷代烴(如二氯甲烷)以及大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如三甲苯)。
  • 如何區分VOCs、TVOCs、TVOC、NMHC、HC 和THC?
    如何區分VOCs、TVOCs、TVOC、NMHC、HC 和THC?北極星大氣網訊:1、定義(1)非甲烷總烴(NMHC):非甲烷總烴又稱非甲烷烴。根據《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16297-1996)以及《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詳解》,非甲烷總烴指除甲烷以外所有碳氫化合物的總稱,主要包括烷烴、烯烴、芳香烴和含氧烴等組分,實際上是指具有C2-C12的烴類物質。《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HJ /T38-1999) 將非甲烷總烴定義為「除甲烷以外的碳氫化合物( 其中主要是C2-C8) 的總稱」。
  • 煉化VOCs控制標準中氧濃度折算問題分析和建議
    燃氣工藝加熱爐煙氣氧含量一般小於3%,按公式(1)計算沒有問題;但橡膠乾燥尾氣、有機液體裝車的VOCs 廢氣處理裝置排放氣中,氧濃度可能高達20.5%以上,按公式(1)計算則存在折算濃度可能比實測濃度大幾十倍的問題。3)在已發布的涉及VOCs排放的數十項地方標準中,僅河北省DB13/2322-2016 等個別標準引入了氧濃度折算。
  • 新型二甲苯異構體分離吸附劑取得重要進展
    然而,C8芳烴包含鄰、間、對等多種同分異構體,且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僅原子排列不同,混合物之間沸點、極性等性質接近,因此分離純化難度大。近日,浙江大學的崔希利研究員及合作者在混合二甲苯異構體高效分離方向取得重要進展,通過製備具有客體響應性的吸附劑通過形狀識別機理可以高效識別二甲苯異構體。隨著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的飛速發展,二甲苯的需求量不對增加。
  • 響水爆炸事故現場環境監測:苯、甲苯等均低於標準限值
    新京報快訊 據江蘇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消息,根據《響水天嘉宜化工爆炸汙染事件應急監測方案》,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繼續組織全省環境監測人員對事故發生地下風向環境空氣和閘內園區河流地表水、閘外灌河地表水開展應急監測。
  • 以科學和客觀的眼光看待塑膠跑道是否有毒
    其他標準中對可溶出重金屬含量要求基本一致,但因生產與施工工藝不同,對其他有害物質尤其是烴類有機物要求的種類與限量有所不同。各生產企業可依據自身條件和產品類型選擇不同的標準作為依據,並在企業技術文件和銷售文件中做出明示。
  • 汽車內異味大是怎麼回事 車企有辦法解決嗎?
    汽車內異味大是怎麼回事 車企有辦法解決嗎?時間:2019-01-12 17:43   來源:果殼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汽車內異味大是怎麼回事 車企有辦法解決嗎?VOC的主要成分有烴類、   原標題:汽車內異味大是怎麼回事 車企有辦法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