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靈感來源於北極熊毛髮絕熱材料

2021-01-17 新科學故事

對於北極熊來說,它們的脂肪、皮膚和皮毛提供的保溫是寒冷的北極生存的問題。對於工程師來說,北極熊毛髮是合成材料的夢想模型,可以鎖定熱量。現在,中國的材料科學家開發出了這樣一種絕緣體,再現了單個北極熊毛的結構,同時縮放到由許多毛髮組成的材料,用於建築和航空航天領域的實際應用。他們的工作將於6月6日發表在Chem上。

「北極熊毛經過進化,有助於防止寒冷和潮溼條件下的熱量流失,這使其成為合成隔熱材料的絕佳模型,」共同資深作者俞書宏說,他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教授。「通過用碳管制作管狀氣凝膠,我們可以設計出類似的彈性和輕質材料,可以捕獲熱量而不會在其使用壽命期間明顯降低。」

與人類或其他哺乳動物的毛髮不同,北極熊毛是空心的。在顯微鏡下放大,每個都有一個長的圓柱形芯,直接穿過它的中心。眾所周知,這些空腔的形狀和間距是其獨特的白色塗層的原因。但它們也是顯著的保溫能力,耐水性和彈性的來源,所有這些都是在熱絕緣體中模仿的理想特性。

「中空中心限制了熱量的移動,也使個別頭髮輕盈,這是材料科學中最突出的優勢之一,」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劉建偉說。為了模仿這種結構並將其擴展到實際尺寸,研究團隊 - 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械工程教授Yong Ni共同領導 - 製造了數百萬個掏空碳管,每個碳管相當於一根頭髮,將它們捲成義大利麵條狀的氣凝膠塊。

與其他氣凝膠和絕緣組件相比,他們發現極地熊式空心管設計重量更輕,更耐熱流。它也幾乎不受水影響 - 這是一個方便的功能,既可以保護北極熊在遊泳時保持溫暖,又可以在潮溼條件下保持絕緣性能。作為獎勵,新材料非常有彈性,甚至比頭髮本身更具彈性,進一步提升了其工程適用性。

擴大製造工藝以建造米尺度而非釐米尺寸的絕緣體將是研究人員面向相關工業用途的下一個挑戰。「雖然我們的碳管材料目前不能輕易批量生產,但我們希望在我們努力實現極端航空航天應用時克服這些尺寸限制,」Yu說。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以北極熊毛髮為靈感仿生製備隔熱材料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由脂肪和毛皮構成的保溫層,使北極熊在嚴寒的北極得以生存。在工程師眼中,北極熊的毛髮是理想的隔熱材料,它可以像天然材料一樣鎖住熱量。如今,中國科大科學家已經研製出這樣一種保溫材料,仿照單根北極熊毛髮的中空結構,並將其擴展到由許多毛髮組成的塊體材料上,該項研究可能在未來建築和航空航天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該成果於6月6日發表在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化學》上。
  • 靈感來自北極熊毛髮 我國科學家製備仿生隔熱材料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由脂肪和毛皮構成的保溫層,使北極熊在嚴寒的北極得以生存。在工程師眼中,北極熊的毛髮是理想的隔熱材料。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我國科學家如今已經研製出這樣一種保溫材料——仿照單根北極熊毛髮的中空結構,並將其擴展到由許多毛髮組成的塊體材料上,該項研究可能在未來建築和航空航天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該校化學系教授俞書宏介紹,北極熊的毛髮經過進化完善,使其具有在寒冷潮溼的環境中保溫的效果,這使它成為合成保溫材料的理想模型。
  • 靈感來自北極熊毛髮 中科大團隊研製新型保溫材料
    合肥在線訊(範瓊 記者 莢妤)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新能源的不斷開發,各種新型材料也層出不窮。由脂肪和毛皮構成的保溫層,使北極熊在嚴寒的北極得以生存。在工程師眼中,北極熊的毛髮是理想的隔熱材料,它可以像天然材料一樣鎖住熱量。
  • 新型仿生隔熱材料結構類似北極熊毛髮
    記者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化學系俞書宏教授課題組仿照單根北極熊毛髮的中空結構,並將其擴展到由許多毛髮組成的塊體材料上。研究成果6月6日發表在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化學》上。        「北極熊的毛髮經過進化完善,使其具有在寒冷潮溼的環境中保溫的效果,這使它成為合成保溫材料的理想模型。
  • 【科技日報】新型仿生隔熱材料結構類似北極熊毛髮
    【科技日報】新型仿生隔熱材料結構類似北極熊毛髮 2019-06-10 科技日報 吳長鋒 【字體:大 中 小】 ,並將其擴展到由許多毛髮組成的塊體材料上。
  • 浙大團隊研發神奇仿生材料 靈感來自北極熊
    這件神奇馬甲,是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柏浩教授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它模仿了北極熊毛髮結構,是一種有序多孔的高效隔熱保溫織物;它還有另一項神奇的功能,披上這件「戰袍」,就能在紅外線成像設備中實現熱隱身。
  • 中國科大研製仿北極熊毛髮的隔熱氣凝膠
    與人類或其他哺乳動物的毛髮不同,北極熊的毛髮是中空的。在顯微鏡下放大後,每一根毛髮都存在空腔結構,這種中空的管狀結構不僅降低了北極熊毛的密度,而且有利於減小熱導率,阻隔熱量從北極熊的皮膚表面擴散到周圍的低溫環境中,值得設計新型人工隔熱材料效仿。
  • 【科普】| 北極熊的毛?空腔結構的材料!
    北極熊?碳管氣凝膠?看似毫無關聯的它們卻產生了聯繫!▽▽▽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系俞書宏教授課題組仿照單根北極熊毛髮的中空結構,人工合成了一種中空的碳管氣凝膠。「北極熊的毛髮經過進化完善,使其具有在寒冷潮溼的環境中保溫的效果,這使它成為合成保溫材料的理想模型。通過組裝人工合成的碳管纖維,我們可以設計出一種具有彈性的輕質材料,這種材料在使用期限內不會明顯老化,而且能吸收熱量。」 俞書宏說。與人類或其它哺乳動物的毛髮不同,北極熊的毛髮是中空的,每一根毛髮都存在空腔結構。
  • 一種新的強大的絕緣體!中國科技大學研究人員仿製了北極熊的皮毛
    中國科技大學(USTC)的研究人員複製了個體北極熊結構,創造了一種強大、輕便的絕緣體。北極熊依靠它們的脂肪、皮膚和皮毛來抵禦北極刺骨的寒冷。對它們來說,保溫層的質量關係到它們的生死存亡,所以北極熊真的很擅長保溫層。
  • 浙大學者仿北極熊毛髮明「熱隱身」織物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北極熊得以在極寒之地北極生存,其厚實的毛髮和皮下脂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近,以此為靈感,浙大的學者研製了一種仿生纖維,成功讓一隻兔子實現了「熱隱身」。 北極熊是世界上皮毛最保暖的動物 圖源:推特 據美國化學化工新聞2月21日報導,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柏浩,帶領他的團隊模仿北極熊的毛髮結構,研製出了一種有序多孔的隔熱保溫織物。這種織物不僅非常保暖,還能有「隱身」的特殊功能。
  • 浙大研發出「仿北極熊毛」材料,保暖性能完爆歐美大牌羽絨服!
    神奇馬甲,不僅保暖,還能隱身這件神奇馬甲是柏浩教授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它模仿了北極熊毛髮結構,是一種有序多孔的高效隔熱保溫織物;它還有另一項神奇的功能,那就是「隱身」。我們來看一組小兔子沒穿馬甲、穿實驗服、穿「浙大北極熊馬甲」後,在紅外線相機下的成像比對。實驗顯示,在-10℃到40℃的環境中,紅外相機幾乎觀測不到被仿生織物覆蓋的生物體的熱量,成功實現「隱身」。這項實驗提示了新型材料的一種潛在用途——隱身衣。
  • 2018絕熱材料行業大事記
    行業活動2018年5月16日,由全國絕熱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矽酸鹽學會絕熱材料分會主辦的「工業用無機絕熱材料標準宣貫及應用技術研討會」在浙江杭州召開。2018年7月15日至17日,由國際真空絕熱材料論壇諮詢委員會、中國矽酸鹽學會絕熱材料分會聯合主辦的「2018超級絕熱材料與應用國際論壇」在太倉市成功舉辦。2018年10月30-31日,由中國矽酸鹽學會絕熱材料分會主辦的「2018中國絕熱材料行業學術年會」在無錫召開。
  • 絕熱工程和絕熱材料各是指什麼
    【學員問題】絕熱工程和絕熱材料各是指什麼?  【解答】絕熱工程,是將絕熱材料用人工或機械方法捆綁、纏繞或澆注、噴鍍在設備、管道、金屬結構或其他物體表面上以達到絕熱效果的施工全過程。  絕料材料,是指密度小(導熱材料在450kg/m3以下,保冷材料在220kg/m3以下),熱導率小(一般不超過0.23W/(m?K)有較高的耐溫性能和一定強度、吸水性能低易於施工、價格低廉能防止熱量(冷量)損失的建築材料。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 中國科學家受北極熊毛結構啟發開發新隔熱材料
    新華社華盛頓6月6日電(記者周舟)中國科學家團隊受北極熊毛結構的啟發,開發出一種具有空腔結構的輕質、疏水、隔熱材料,未來有望滿足航空航天等領域對材料的特殊需求。與人類或其他哺乳動物毛髮不同,北極熊的毛是中空的,這種結構可以阻隔熱量從北極熊的皮膚表面擴散到周圍的低溫環境中。中國科學家團隊6日在美國《化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受此啟發,人工合成了一種中空的碳管氣凝膠。
  • 北極熊的商業廣告,這個毛髮做的有點6
    大家想過北極熊到咱們生活中是什麼樣子的嗎?下面有一隻小北極熊就穿越過來了,一起看看吧。這是由義大利工作室 EDI Effetti Digitali Italiani (簡稱EDI)為EDISON製作的商業廣告《Orso》。
  • 港媒:受北極熊皮毛啟發 內地科學家研製出超級隔熱材料
    答案是中國科學家開發的一種新型合成皮毛。他們模仿並改進了北極熊皮毛獨一無二的特性。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17日報導,起初,俞書宏教授帶領的團隊只是好奇地想知道北極熊為什麼能在北極的冰天雪地裡安然生存。報導稱,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實驗室裡,他們用高清顯微鏡研究了北極熊毛髮,並發現它與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毛髮相比有著獨特差異——它是中空的。
  • 芬蘭發現像北極熊的棕熊,一身偏白色毛髮,出現機率五十萬分之一
    在熊科動物中,棕熊和北極熊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之一,一般時候是很容易區分它們,因為它們的毛髮完全不同,棕熊一身棕色的毛髮,北極熊是一身白色毛髮,如果棕熊也出現白色毛髮,會不會覺得驚訝?近日,在芬蘭東部庫赫莫,攝影師Kyle和Harry就拍攝到一頭非常罕見的棕熊,這頭小棕熊的毛髮偏向白色,和其它棕熊完全不同。據攝影師介紹:他們跟蹤拍攝已經有一段時間,有好幾次遇到這頭小棕熊,以為長大後,顏色會變回正常,但依然偏向白色,毛髮仍是潔白的,和母棕熊和其它小棕熊夥伴完全不一樣,像一頭亂入的北極熊。
  • 山水雕刻藝術靈感來源於大自然
    山水雕刻藝術靈感來源於大自然———林永福山水雕刻藝術展現給人們的是大自然魅力與人類情感融合的藝術震撼力,藉助雕刻把藝術靈感、大自然、石材創作有機結合到一起,展現人類的文化底蘊,民俗情感。《望廬山瀑布》局部,林永福作其實雕刻藝術靈感的本身就是來源於生活,在大自然當中有著很多充滿靈感的東西。
  • 靈感來源於飛蛾複眼!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超材料開發出新型光學設備
    靈感來源於飛蛾複眼!「利用超材料整合功能的能力,對於減小光譜儀和其他光學測量設備的尺寸非常有用,因此它們可以設計用於可攜式現場研究,」塔夫茨大學工程學院電氣和計算機工程教授Sameer Sonkusale說。用於光學設備的3D列印超材料此次3D列印的超材料結合了獨特的屬性,如電動和聲波操作、光學特性,以及壓力引起的形狀轉換。
  • 浙大研究人員發明仿北極熊毛實現「熱隱身」
    本文轉自:http://www.xinhuanet.com/2018-02/26/c_1122454036.htm僅供參考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柏浩教授團隊模仿北極熊毛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