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故事 從「笨小孩」到做「中國的達爾文」

2020-11-22 福建東南新聞網

五年級,他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到非洲尋找古生物化石,提取DNA並進行克隆複製。他第一篇獲獎科幻作文《我的夢》,震驚了老師和同學。

13年後,夢想成真,他攻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與多國科學家一起踏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發現新物種,探索未知的生命世界。他的成功,離不開父母和家庭對這發育較遲孩子的不離不棄,堅持、奮鬥、戰勝了一個個難關,值得多少父母學習。請看這篇勵志故事——

遲聰 給幸福的家庭蒙上陰影

28年前,一個被取名「睿」的男孩出生了,「睿則思無所不通」,父母希望孩子是個聰慧睿智、對社會有用的人。

孩子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父親是我市頗有名氣的高級律師、市政府法律顧問陳光興;母親是梅列區龍崗小學校醫、我市資深心理諮詢師陳子玲。一個寶貝,寄託著全家人無限的期望,母親陳子玲精心呵護著。

當孩子一天天長大,3歲的陳睿說不上整句連貫的話;5歲不會繫鞋帶、不敢滑滑梯、手腳笨拙,7歲拿著畫筆,畫不了一個完整的圓。

為什麼老天不公平?父母越大的期望,卻換成越大的失望。

陳子玲請教了許多專家,查閱了大量資料,終於在一本雜誌上找到,日本學者將這協調能力和語言障礙出現的症狀,稱為感覺統合失調症,是生理和心理髮育欠缺問題。

「現在,還有許多孩子,黑板上寫的15,抄在本子上就寫成51,常常抄錯。有的老師認為是學生不認真,其實不是,是孩子手眼協調和視覺審視,在整合中出了問題,而我的孩子當時正處在這個狀態。」陳子玲說。

為了訓練兒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家裡買來了鋼琴,簡單的琴譜,總沒學會,急得兒子坐在地上哭,陳子玲也在哭。有朋友說:「你倆都那麼聰明,怎麼會生出這樣的孩子。」

「不要著急,他爸爸小時候也不太會說話。」陳子玲在特別焦慮時,婆婆的一句話,讓她感動地熱淚盈眶。連婆婆都不嫌棄,一定有希望,既然碰上了,就要面對,全家人對孩子不棄不離。

玩蟲子 小心呵護孩子的興趣

一個奇怪的現象:父母發現,兒子儘管沒那麼聰慧,但從他八個月大的時候,就喜歡趴在地上看螞蟻搬家,一小時、兩小時……不肯起來。

陳睿從學走路開始,螞蚱、蟋蟀、金龜子,成了他手上最好的玩具。一次「六一」兒童節,一家人說好了去動物園玩,一大早鄰居捉了一隻知了給陳睿,結果他拿著這最好的玩具,哪裡也不肯去了。

「你怎麼讓孩子玩這麼髒的東西。」身邊出現了不少雜音。一位好友說:「別灰心,你的孩子天生與其他孩子不一樣,你看他盯著蟲子的眼神,好好培養,也許將來就與別人不一樣。」

於是,媽媽陳子玲開始對兒子進行全方位的訓練,用彈鋼琴來訓練手眼協調能力;爸爸陳光興每天早上帶兒子跑步,當孩子遇到逆境、挫折的時候,他總會給兒子講古今中外逆境出英雄的故事,鼓勵孩子「知恥而後勇」。

兒子的房間、陽臺上,養著蛇、蜥蜴,各種昆蟲,家裡被朋友戲稱為「三明第二動物園」。陳子玲怕蟲,兒子的衣服口袋,她從不敢掏,一掏進去說不定就有一把的竹節蟲等,非常恐懼。從一年級開始,兒子的衣服褲子,都是爸爸檢查後再放入洗衣機。

全家人上到爺爺奶奶,下到鄰居孩子,只要有時間就帶著陳睿在野外,在燈下抓蟲,他在玩蟲的過程中度過了兒童少年期。

「媽媽,我真的很傻嗎?」

一天,陳睿哭著跑回來說:「媽媽,有位同學不和我玩了,聽說是他爸爸媽媽不讓他和我玩,說和我玩會變成傻瓜。」

「媽媽我真的很傻嗎?」這句話從兒子上幼兒園到小學,陳子玲常常聽到,看著孩子眼淚汪汪,她心在流血。但是,她依然笑著對兒子說:「不,孩子,你不傻,你只是發育比別人遲。」「媽媽會和你一起努力,幫助你笨鳥先飛;如果你不想讓別人笑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陳子玲說。

艱苦的訓練開始了。陳睿10歲的一天,他突然發脾氣砸鋼琴,不想彈琴了。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陳子玲慢慢把琴蓋蓋下說:「不想彈,就不要學了,別這麼累。」

第三天過去了,陳子玲不催他,也不讓他碰鋼琴。第四天,陳睿說:「媽媽,我真的不彈鋼琴了嗎?那別人以後還會不會說我傻呢?」面對孩子的心結,陳子玲告訴他:「媽媽讓你彈琴,並不是要你當音樂家,而是訓練你的大腦、手眼協調能力,讓你更聰明更有能力,笑到最後才是勝利。」孩子點點頭,表示願意再練下去。陳子玲縮短了兒子彈鋼琴的時間,重新設置其他訓練時間。

就這樣,彈琴一直堅持到高二,陳睿考過鋼琴九級,在大學裡常常來個即興伴奏或表演。

獲獎作文震驚了老師和同學

學習過程很難很難……陳睿在小學三年級成績差強人意,有的科目成績較低,講話不流利,是老師和學生眼裡的差生。在學校當校醫的陳子玲,把孩子從市屬重點小學轉入了區屬學校。

為了方便指導孩子,陳子玲也到低年級班級聽課,學拼音,學教學方法,回家再教孩子,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一次,陳睿以家裡的小貓為主題,寫了一篇作文,結果老師、同學認為是抄襲的。「媽媽,為什麼他們都不相信我?」孩子眼淚汪汪,陳子玲告訴他:「當你能證明自己能力的時候,這些聲音才會消失。」於是,他開始在父母的指導下大量閱讀,不停地寫。

五年級,一篇作文《我的夢》,陳睿寫自己成年以後,以科學家的身份到深山老林裡科考,發現新物種,獲得了諾貝爾獎的科幻故事。文章中,他立下了想當科學家的志向。這篇作文獲得全國青少年寫作大賽二等獎,這是他第一篇獲獎作文,讓指導老師非常興奮,這孩子怎麼會寫出這樣的科幻作文。

為了科學家的志向,家裡買了許多少兒百科全書、院士、科學家的故事等,從小到大,陳睿極少看動畫片,他喜歡看的是《動物世界》,玩的是昆蟲。

陳睿小學畢業時,父母悄悄把他小學全部的作文搜集起來,自費3000多元錢印刷成書,作為特殊的畢業禮物。

「媽媽謝謝您,懂我」

12歲,上中學後的陳睿,智慧之門被打開了,他的狀態一天天趨於正常,特別是數理化、生物,越學越好。

他在三明二中高三成績為年段前50名,考入北京是他的夢想。但高考時,命運又與陳睿開了玩笑,成績為年段近200名,剛過本一線。痛苦的他,在床上一躺就是幾天。

陳子玲與兒子幾個晚上徹夜長談。終於有一天,陳睿堅定地說:「相信我,四年後咱們北京見。」陳子玲聽了,緊緊擁抱著兒子,兩人的眼淚流在了一起。陳睿選擇了南京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專業,父母無條件尊重與支持。

大學四年後,因為熱愛、因為夢想,陳睿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攻讀碩士研究生,在研究生階段,以評優答辯第一名的成績獲國家三好生標兵稱號。為證明自己的實力,陳睿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考試,成為中國科學院理學博士。

當兒子把獎狀寄回家的時候,陳子玲又流淚了,她是個愛流淚的媽媽,兒子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夢想成真 做「中國的達爾文」

達爾文,是陳睿心中最崇拜的偶像。在中國科學院,陳睿所學專業就是研究達爾文的進化論,去尋找新物種。

《蟲遊記》,陳睿在個人微信公眾號裡,時時播發有趣的科考日記,用鏡頭和文字展示一個多彩多姿的昆蟲世界。現在,他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路上,用腳去丈量這個世界,他到過青藏高原海拔6000多米的雪山;穿越過雅魯藏布江的大峽谷;去過神龍架神秘的原始森林;南至西沙、北至漠河,科學考察足跡踏遍祖國三十餘省市自治區;遇到過地震、泥石流;但是一切都不能阻止他對科學的探索。

科研的道路是艱辛的,讀不完的文獻、做不完的實驗,通宵達旦工作已是家常便飯。在導師的指導下,陳睿在國際著名雜誌上發表了多篇高水平科學論文,被邀請為國際著名雜誌審稿人,在國內、國際專業研討會上做學術報告,成為本領域專家;數次被中國科學院授予「三好生標兵」稱號。

「我是幸運的!有知我懂我的父母;我是幸福的!能為自己的事業而瘋狂。」陳睿說。

記者手記

為這位母親而感動,為這一家人不離不棄而感動。從「笨小孩」到做「中國的達爾文」看似一個奇蹟,其間蘊涵著一個母親、一個家庭的睿智,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支持保護孩子的理想和志向,不因別人的幾句風涼話,而放棄對孩子科學有效的培養。

「媽媽會與你一起努力,幫助你笨鳥先飛」,「笑到最後才是勝利。」成長之路非常艱辛,這個故事,希望能給更多的家長,在培養孩子方面有一個很好的啟迪。(本文圖片由文中主人公提供)

相關連結

感覺統合失調症發生的原因:胎位不正、早產、剖腹產、搖抱少、嬰幼兒期活動空間不足、爬行不足及其他不明因素,表現為外部的感覺刺激信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使機體不能和諧地運作。

相關焦點

  • 中國勵志故事和西方勵志故事的差距
    還記得幾年前對一本書《哈佛家訓》愛不釋手,喜歡那裡的每一個小的故事,感悟每一個小故事所要表述的意義。實在說的上是一本很不錯的書。今天晚上又無意間的翻了翻剛買來的《青年文摘》,讀到這樣的一篇文章——《不會考試的數學大師》,很有感觸,也很有感想。
  • 青春勵志故事
    青春勵志故事:肝膽照人,風聲樹世,威武不屈,貧賤難移。他被稱為當代的關漢卿,他是中國的... 青春勵志故事:他是世界聞名的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他先後擔任中國多所名牌大學的校...
  • 雷鋒,從苦孩子到「好榜樣」 - 青春勵志故事
    (中國青年網記者 繆晨琦編寫)   更多內容,請上中國青年網瀏覽:《雷鋒,從苦孩子到「好榜樣」》 (http://qclz.youth.cn/leifeng) 青春勵志故事:肝膽照人,風聲樹世,威武不屈,貧賤難移。他被稱為當代的關漢卿,他是中國的...
  • 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蘭老師的英語勵志故事
    四處採訪勵志故事 收集新書素材   這位西裝革履的小夥子就是蘭曉峰,他正在採訪的是東莞輪椅作家黃任鋒。兩個小時的採訪中,蘭曉峰一邊用筆記錄,一邊用手機錄音,儼然一副記者的做派。在這本教材中,他用英語和中文描寫一些勵志人物的故事,並配以中英文雙語的CD,同時加以英語短語、單詞的解釋。   蘭曉峰:「作為這麼感動人的故事,他從廣西搖著輪椅到了北京,這樣的故事我覺得我應該傳播出去,我們不僅僅要從別人的書籍當中去學會說話,還要能夠承載我們中國的一種精神。」
  • 笨小孩們在音樂的海洋中團聚
    香港著名演員胡杏兒作為深圳站的明星義工參加本次音樂會,並與腦癱少女周嘉琦一同演唱歌曲《豬小姐》,通過歌聲表達對「人人都是笨小孩」這個活動的理念以及對特殊兒童群體的愛和關注。深圳市婦聯主席馬宏,深圳市關愛辦主任陳勵作為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 青春勵志故事蘇步青:從放牛娃到數學家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朱琪紅)今年是數學大師蘇步青先生誕辰110周年。中國青年網記者精心編寫並在今日的青春勵志故事主頁推出蘇步青先生從少年放牛娃成長為享譽國際的數學大師的勵志故事。
  • 楊超越老天也會寵幸笨小孩是什麼意思
    楊超越老天也會寵幸笨小孩是什麼意思時間:2020-06-24 23: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楊超越老天也會寵幸笨小孩是什麼意思 最近很多用戶在刷微博的時候都有看到老天也會寵幸笨小孩這句話,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達爾文與彗星蘭的故事
    達爾文與彗星蘭花壇    在參觀第四屆中國蘭花大會展覽中,有這樣一個造型獨特的花壇深深吸引了我。一個頭戴禮帽的人,手持放大鏡,正在觀察一株植物。通過解說詞了解到,原來這是為了紀念達爾文與彗星蘭的一個傳奇故事。    當年,達爾文提出進化論後,許多人認為進化論是解釋不了蘭科植物花朵的結構的,並以此為依據對《物種起源》的觀點進行攻擊。為此,達爾文對蘭科植物的傳粉生物進行了細緻的觀察,以證明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為《物種起源》提供補充材料。
  • 不會讀書,不一定是「笨小孩」|兒童閱讀障礙症
    在閱讀成為全民熱議話題的今天,大部分人對兒童閱讀障礙症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甚至簡單地將之與孩子故意逃避學習、智力低下、懶惰、笨小孩等畫等號。如同抑鬱症、自閉症一樣,兒童閱讀障礙症同樣渴望得到正視。在今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們將目光聚焦到這一特殊群體,期望人們能夠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關注。我們需要了解閱讀障礙,尊重個體生命的差異。
  • 科學家故事的勵志騙局
    對於科學家的認識和了解,大多數人記憶深刻的莫過於那些或偶然、或有趣的「科學家勵志故事」,從牛頓被蘋果砸中腦袋,然後發現了萬有引力開始,到愛因斯坦小時候數學只考一分,長大後成功逆襲提出相對論。無數人為之振奮,期盼著實現「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的願望。
  • 鄧中翰:融會東西得以心存天下 - 青春勵志故事
    青春勵志故事:肝膽照人,風聲樹世,威武不屈,貧賤難移。他被稱為當代的關漢卿,他是中國的... 青春勵志故事:他是世界聞名的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他先後擔任中國多所名牌大學的校...
  • 我們聽了太多假的「科學家勵志故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短史記(ID:tengxun_lishi),作者:隋風大多數當代中國人,在他/她的學生時代,都或多或少受到過「科學家勵志故事」的薰陶。可惜的是,這些「科學家勵志故事」,有很多是假的。比如「牛頓被蘋果砸中腦袋,然後發現了萬有引力」。
  •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進社區
    中國歷史學之祖左丘明、戰國卓越的軍事家孫臏、世界一流數學家華羅庚、偉大的英國詩人拜倫、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奧斯卡影后瑪莉·馬特林……在江北區未成年人教育品牌活動「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裡,這些樂觀向上、自強不息殘疾名人的歷史故事,感染了不少市民,尤其是在青少年的心裡種下了一顆顆珍惜生命
  • 【故事】Darwin and the little squirrel 達爾文和小松鼠
    看到;注意到;觀察到nature /ˈneɪtʃə(r)/ n. 自然界;大自然insect /ˈɪnsekt/ n. 昆蟲raise /reɪz/ v. 提升;舉起;提起carefully /ˈkeəfəli/ adv. 仔細地still /stɪl/ adj.
  • 從達爾文到進化論
    去年帶孩子去了一次北京科技館,在科技館中看到了一隻龐然大物——恐龍化石,這是我們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到恐龍化石,之前只是在電視上或者是書上看到過,從未想過有一天會看到真正的恐龍化石。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似乎更能準確地表明地球上的物種起源,即使達爾文已經去世一百多年,他的自然選擇論在經歷了一次次的挑戰後,依然得到生物學界廣泛的支持。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有了遺傳學和基因科學的支持,現在的進化論比達爾文的版本更能讓人信服。
  • 小學生勵志小故事:一隻蜘蛛和三個人
    勵志的故事總會給人帶去正能量,勵志的小故事也是很多人都喜歡看的,下面是適合小學生看的勵志小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勵志故事2:解夢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裡。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
  • NBA十大勵志人物故事
    NBA的足球運動員哪一個的人生道路並不是填滿經典勵志元素的呢?下列是網編梳理的NBA十大勵志人物故事,熱烈歡迎參照閱讀文章!懷特塞德以前,了解懷特塞德的人將會不容易過多。睡盆友布藝沙發的經典故事,每一個人籃球賽人都了解的經典故事!直至今日,書豪取得成功變成了籃網先發控衛!而書豪也搞出了同使用價值的水準!以後的路,書豪總是更強!更強!阿里納斯「Hi,我就是吉爾伯特阿里納斯,它是我的經歷。當你剛進到NBA,職業發展的前40場,我就是在凳子上渡過的。
  • 書薦丨《達爾文傳》:從平凡頑童到博物學家,達爾文教給我們:不要...
    《達爾文傳》[丹麥]漢娜·斯特拉格 著中信出版集團達爾文從未忘記小時候父親對他的呵斥:「你整天不是打獵、養狗,就是抓老鼠,你這樣會讓自己和全家人都丟臉的。」達爾文雖出生於名門世家,但童年的他並未對學習產生興趣,他學過醫,當過鄉村牧師,曾想歸隱山野輕鬆度日。直到 22歲時,達爾文登上「貝格爾號」,開始了一次環球航海探險旅行,才真正激起了他對科學的興趣,這才有了博物學家達爾文。人類與大自然的聯繫越來越少,孩子們花在大自然中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閱讀達爾文,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在這個星球上的位置。
  • 這是一個有關達爾文和《物種起源》的故事
    從這裡,他們將橫渡太平洋,去往紐西蘭,再從紐西蘭航行到澳大利亞,穿過印度洋,停靠南非南部的開普敦,然後取道南美洲東海岸,再返回英國。整個航行歷時將近5年,其中大部分時間,達爾文是在陸地上度過的。在航行途中,達爾文驚喜地發現了許多東西,比如他在南美洲南部親眼看到了許多古代生物的遺骸。
  • 預告:9月12日「青春勵志故事」人物霍金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而他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   就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後,他仍堅持用唯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衝直撞」。  他就是2012年9月12日「勞動·創造·奮鬥——青春勵志故事」人物: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