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了解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鋰鹽

2020-12-01 OFweek維科網

  鋰電池電解液主要成分介紹:

  1.碳酸乙烯酯:分子式: C3H4O3

  透明無色液體(>35℃),室溫時為結晶固體。沸點:248℃/760mmHg ,243-244℃/740mmHg;閃點:160℃;密度:1.3218;折光率:1.4158(50℃);熔點:35-38℃;本品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的良好溶劑。可用作紡織上的抽絲液;也可直接作為脫除酸性氣體的溶劑及混凝土的添加劑;在醫藥上可用作製藥的組分和原料;還可用作塑料發泡劑及合成潤滑油的穩定劑;在電池工業上,可作為鋰電池電解液的優良溶劑

  2.碳酸丙烯酯 分子式:C4H6O3

  無色無氣味,或淡黃色透明液體,溶於水和四氯化碳,與乙醚,丙酮,苯等混溶。是一種優良的極性溶劑。本產品主要用於高分子作業、氣體分離工藝及電化學。特別是用來吸收天然氣、石化廠合成氨原料其中的二氧化碳,還可用作增塑劑、紡絲溶劑、烯烴和芳烴萃取劑等。

  毒理數據:動物實驗經口服或皮膚接觸均未發現中毒.大鼠經口LD50=2,9000 mg/kg.

  本品應儲存於陰涼、通風、乾燥處,遠離火源,按一般低毒化學品規定儲運。

  3.碳酸二乙酯 分子式:CH3OCOOCH3

  無色液體,稍有氣味;蒸汽壓1.33kPa/23.8℃;閃點25℃(可燃液體能揮發變成蒸氣,跑入空氣中。溫度升高,揮發加快。當揮發的蒸氣和空氣的混合物與火源接觸能夠閃出火花時,把這種短暫的燃燒過程叫做閃燃,把發生閃燃的最低溫度叫做閃點。閃點越低,引起火災的危險性越大。);熔點-43℃;沸點125.8℃;溶解性:不溶於水,可混溶於醇、酮、酯等多數有機溶劑;密度:相對密度(水=1)1.0;相對密度(空氣=1)4.07;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 7(易燃液體);主要用途:用作溶劑及用於有機合成。

  而鋰離子電池所用的鋰鹽一般為LiPF6、LiBF4、LiClO4、LiAsF6、LiCF3SO3、LiN(CF3SO2)2等物質,這些鋰鹽多數是易水解和熱穩定性較差的物質,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

相關焦點

  •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超全面介紹
    我們知道,常規的鋰離子電池採用的都是非水有機溶劑,當電池由於內部短路而發熱時,電解液受熱分解產生氣體,輕則電池膨脹,重則導致電池爆炸。那麼「神秘「的電解液到底是什麼呢?小編通過搜尋各方資料整理了關於電解液的相關知識,接下來就聽小編來一一解析。
  • 新宙邦:添加劑是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重點研究方向
    公告顯示,目前,添加劑的開發是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其可以針對性的解決當前鋰離子電池普遍存在的循環壽命較短和安全隱患等行業共性技術難題,公司研發的電解液添加劑能非常有效的改善電池循環和高低溫等性能。
  • 【乾貨】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超全面介紹
    事後三星電子中國區稱,在中國地區銷售的Galaxy Note 7供應商是ATL,採用的並非是由供應商三星SDI製造的會發生爆炸的電池。據SDI內部人士的評論分析,手機電池起火的原因是由於電池R角位出現了導致正負極短路的問題,電池採用卷繞工藝製作,使用的是常規的液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好了,關鍵來了!
  • 電解液新型鋰鹽材料之雙氟磺醯亞胺鋰深度報告
    創新之處目前,考慮到電池成本、安全性能等因素,LiPF6(六氟磷酸鋰)是商業化應用最為廣泛的鋰電池溶質鋰鹽,但是多年以來,鋰電行業依然繼續在尋找新型材料來優化電解液性能。、雙氟磺醯亞胺鋰鹽(LiFSI):下一代溶質鋰鹽1.1 、溶質鋰鹽是鋰離子電池性能的重要決定因素鋰離子電池由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組成。當對電池進行充電時, 電池的正極生成鋰離子,電解液搭載生成的鋰離子運動到負極,嵌入到碳層的微孔中;當使用電池時,嵌在負極碳層中的鋰離子脫出,又經由電解液運動回正極。
  • 什麼樣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這麼牛?
    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受到溫度的影響非常大,低溫下電解液的粘度上升,電導率下降,同時正負極材料的動力學特性也會出現明顯的降低,因此鋰離子電池低溫下性能會出現顯著的衰降。傳統的碳酸酯類溶劑電解液通常具有較低的燃點,因此採用傳統電解液會導致鋰離子電池通安全風險增加。不採用碳酸酯類溶劑是改善電解液安全性的有效途徑,但是為了形成良好的SEI膜,EC溶劑又是必須要添加的。
  • 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回顧與展望
    1、行業運行情況回顧 1.1電解液出貨量受電池端影響:上半年低迷,下半年復甦超預期 按應用領域分類,鋰離子電池主要分為汽車用動力電池(EV Lib)、小型類鋰離子電池(Small Lib)和儲能用鋰離子電池(ESS Lib)
  • 電池電解液和電解質的區別_電池電解液和電解質的兩種形態
    我們通常說的電解液或是電解質,主要分生物電解液或電解質和電池電解液和電解質。   電解液實際是一種液體電解質,如果在電解液中加入單體,聚合後就可以得到固體電解質,即製得所謂的聚合物電解質,從而可以製造出所謂全固體聚合物鋰離子電池。一般鋰離子電池採用的電解質是有機液體電解質,它由有機溶劑和導電鹽組成。電解液是電解質的溶液,是電解質溶於水形成的,電解質一般是純淨物,而電解液是混合物。
  • 鋰離子電池還能用水做電解液?水系電解液鋰離子電池全面解讀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主要採用有機電解液,這主要是因為傳統LCO/石墨體系鋰離子電池電壓較高,超過了水溶液電解質的穩定電壓窗口,因此只能採用有機溶液電解質。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動力電池安全性、環保性要求的提高,水溶液電解質又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
  •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綜述-​Additives for Insertion/deinsertion-type Anodes
  • 鋰電池電解液如何影響電池質量?
    鋰電池電解液是電池中離子傳輸的載體。在鋰電池正、負極之間起到傳導離子的作用,就像是正極與負極之間的「愛情紐帶」,是對鋰離子電池獲得高電壓、高比能等優點的保證。      目前市場上的鋰電池主要使用的電解液有高氯酸鋰、 氟鋰鹽、六氟磷酸鋰等。用高氯酸鋰製成的電池低溫效果不好,有爆炸的危險,日本和美國已禁止使用。用含氟鋰鹽製成的電池性能好,無爆炸危險,適用性強。
  • 氟代化合物——鋰電電解液的未來?
    然而,市場對更高電壓鋰離子電池的需求迫使研究人員需要開發新的電解液配方甚至是固體電解質,因為目前的液體電解液在電壓大於4.5V vs. Li/Li+時容易被氧化,並且由於存在易燃有機溶劑其具有嚴重的安全性問題。 含氟有機化合物的高氧化穩定性使其成為高壓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組分的理想選擇。
  • 電解液在鋰離子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的行為研究
    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負極、隔膜和電解液,以及結構件等部分組成,在鋰離子電池的外部,通過導線和負載等,將負極的電子傳導到正極,而在電池內部,正負極之間則通過電解液進行連接,在放電的時候,Li+通過電解液從負極擴散到正極,嵌入到正極的晶體結構之中。
  • 電解液電池對金屬鋰負極的影響
    文/憑欄眺 金屬鋰負極的理論比容量為3860mAh/g,電位僅為-3.04V(vs標準氫電極),是一種理想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搭配高容量的正極材料,可以輕鬆實現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
  • LiTFSI作為電解液添加劑表現出優異性能
    LiTFSI作為電解液添加劑表現出優異性能   目前商業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鋰鹽主要是LiPF6,LiPF6賦予了電解液優異的電化學性能,但是LiPF6的熱穩定和化學穩定性比較差,並且對水分非常敏感,在少量H2O的作用下會分解產生HF等酸性物質,進而腐蝕正極材料導致過渡金屬元素溶解,並遷移到負極的表面,破壞SEI膜,導致SEI膜持續生長,從而導致鋰離子電池的容量持續衰降
  • 三元體系電池高電壓電解液的研究進展
    在充電時,由於鋰離子會從正極脫嵌,因此Ni將由+2價轉變為+3價乃至+4價,同時正極會與電解質反應生成一層固體電解質界面(CEI層),CEI層對正極會起到保護作用(與負極的SEI膜類似),阻礙正極與電解液的進一步反應,提高正極在脫鋰條件下的穩定性。但CEI膜的形成,也會同時造成電池阻抗增加、倍率衰減、容量衰減、產生氣體等問題。
  • 三元體系電池高電壓電解液的研究進展
    在充電時,由於鋰離子會從正極脫嵌,因此Ni將由+2價轉變為+3價乃至+4價,同時正極會與電解質反應生成一層固體電解質界面(CEI層),CEI層對正極會起到保護作用(與負極的SEI膜類似),阻礙正極與電解液的進一步反應,提高正極在脫鋰條件下的穩定性。但CEI膜的形成,也會同時造成電池阻抗增加、倍率衰減、容量衰減、產生氣體等問題。
  • 循環老化對於鋰離子電池中鋰和電解液分布的影響
    Senyshyn(通訊作者)等人通過中子衍射的方式分析了壽命末期的鋰離子電池內部的Li和電解液的分布,研究表明在壽命末期的鋰離子電池中Li和電解液的分布出現了顯著的不均勻現象。採用中子衍射的方法研究電解液需要對電解液的結構和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實際上在相關的文獻中已經對EC、DEC有了比較充分的研究,但是對於DMC的研究還比較少。
  • 寬溫型鋰離子電池有機電解液影響因素和研究進展
    (3)鋰鹽穩定性和溶解度。(4)相對介電常數。高介電常數溶劑一方面分子極性大,有利於鋰鹽電離為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但同時熔、沸點和粘度通常也較高,對電解液的低溫性能將產生不利影響。目前報導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溶劑主要有酯類、醚類、碸類及醯胺類等。醚類的氧化電位較低,一般只用於Li-S等低電位體系或鋰一次電池中。
  • 淺談圓柱電池電解液產品及設計
    圖1.不同溶劑、電解液的物理特性(蒸氣壓,電導率、粘度)隨鋰鹽濃度或溫度的影響關係(二)圓柱電解液物性指標上圖圖1詳細列出了單組分溶劑、不同溶劑電解液電導率、粘度隨鋰鹽濃度或溫度的影響。從圖中數據可知在溶劑中EA,EP等羧酸酯以及DMC具有較高的蒸汽壓,反應了在溫度升高的情況下電解液中存在物質物理反應增大電池內壓的能力。
  •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FEC和VC的成膜機理分析
    FEC和VC成膜機理分析石墨負極在嵌鋰狀態下的電位接近0V,已經超過了常規碳酸脂類電解液的穩定電壓範圍,因此電解液會在負極表面分解產生一層固態的分解產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SEI膜,這層界面膜不僅能夠有效地阻止電解液進一步在電解液在負極表面發生分解,還能夠傳到Li+,因此SEI膜對於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