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膠囊·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見證成長

2020-11-30 閩南網

  閩南網5月28日訊 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作為給未來自己的特殊禮物。昨天,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聯合海都報推出製作「時間膠囊」特別活動(泉州市檔案館推「時間膠囊」活動 給5年後的自己寫封信),引起眾多網友關注,特別是大學生們,紛紛來信來電報名。

  華僑大學大四學生林燦輝來電向我們袒露心扉,臨近畢業季,可自己卻未能順利畢業,看著身邊同學紛紛開始人生的新階段,自己連工作都沒著落,難以渡過這個坎,對未來深感迷惘。他希望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為自己定下奮鬥的目標,激勵自己。

  昨天,不少讀者致電我們,也希望參加「時間膠囊」活動。應眾多讀者要求,端午假期後,我們將推出「時間膠囊·成人篇」,請大家密切關注。

  另外,鯉城區檔案館工作人員,建議報名者儘量選擇手寫信件,檔案日當天,帶到活動現場,由主辦方統一配備信封,確保每一封信件都得到完美珍藏。每一封信都將擁有專屬編號,可實時查檔。

  接下來,我們還將陸續揭秘,分享鯉城區檔案館珍藏的珍貴檔案和背後故事。

寫下心願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大四學生林燦輝:

希望5年後擁有自己的團隊不負青春

  林燦輝是泉州安溪人,昨天,看到海都報官方微博的消息後,他發郵件報名,參加這個活動,對他有份特殊的意義。

  原來,臨大學畢業的他,因為畢業論文初稿遲交,遺憾錯過了學校畢業論文答辯,直接導致他6月份無法按時畢業。看著同學們紛紛換下學士服,穿上職業裝,給大學生涯畫上完美句點,人生走向新的階段,而他既領不到畢業證,工作又還沒著落。他因此喪氣迷茫,對未來沒有信心。「我的未來在哪裡?」這些天他不斷反問自己,這麼大一個坎,自己能渡過嗎?

  他想通過海都報的「時間膠囊」活動,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記錄下此刻的迷惘和憧憬的未來,算是對大學生活的一個交代,給青春畫一個休止符。「也許5年後的我,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的自己遭遇的這個坎,根本算不得什麼。」學習工商管理專業的他,曾經在地產公司實習過。他此刻最大的心願,就是自己能早點畢業,今後踏踏實實,從銷售做起。也許5年後,他可以自己帶項目,有自己的團隊。

福建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二學生餘文濤:

5年後紮根泉州加入攝影家協會

  來自三明的他,在泉州生活不過2年,卻自稱已被這座城市深深吸引,這一切源於他的攝影愛好。因為攝影,餘文濤結識了很多朋友。他是半個客家人,聽不懂閩南話,來之前,有朋友戲稱,泉州人可能會很排外,但他在這裡,卻收穫滿滿。街頭熱情的賣菜阿姨,主動和他聊天的的哥,小巷裡邂逅的古民居,都是他在這裡感受到的溫暖。因為攝影,餘文濤拍下了泉州的美好瞬間,「經常走到哪拍到哪,走到哪吃到哪。」餘文濤說,他漸漸發現泉州的小吃和小巷值得細細品味。

  在泉州2年,他還報名擔當志願者,成為普賢路小學門口陪小學生過馬路的「紅馬甲」。大學畢業前,他想把夢想「藏」進時間郵筒裡,留作紀念。他說,寫封信給5年後的自己,他將記錄自己在泉州的快樂,有機會的話,他希望未來能紮根泉州,並且能加入福建攝影家協會,甚至是中國攝影家協會,繼續攝影生活。

相關焦點

  • 給未來寫一封信交給「時間膠囊」慢遞
    將它們放入「時間膠囊」,讓它將見證你的成長曆程吧。近年來,在大學校園裡,「時間膠囊」活動在校園內陸續興起,如由華南理工大學學生組織每年在畢業季組織的「時間膠囊」活動,就引起了很多同學的反響。將回憶「慢遞」給未來的自己「通過動員即將畢業和在校的同學,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或送一件物品,最後全都裝進一個特定的容器,封存好他們留下的信物,等約定的時間到後,再度開啟,分別寄回給他們。」 活動組織人員之一李朝峰告訴記者。
  • 「時間膠囊」:十年後開啟塵封記憶 見證時光軌跡
    中新網吉林新聞5月20日電 (孫博妍)19日,「時間膠囊」主題活動在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圖書館舉行,師生們在校園裡埋下了承載希望與寄語的「時間膠囊」,相約十年後,共同開啟塵封的記憶,見證時光的軌跡。
  • 揚州「小使者」給大自然寫了一封信
    牛浩然(左)展示寫的信。受訪者供圖揚州網訊(通訊員蔡蓓蓓記者 薛舒文) 22日,省生態環境廳官方微信推送了一篇題為《小手拉大手,線上齊戰「疫」|揚州市「長江大保護小使者」給大自然的一封信》的文章。信上細膩的話語、真摯的情感,與大自然的真情對話,讓不少市民看後表示「很感動」。
  • 「時間膠囊·成人篇」活動今啟動 歡迎市民報名
    過去一周,由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聯合海都報推出「時間膠囊·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活動,得到眾多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的關注,紛紛來信來電報名參加,當中有9歲的小姑娘,也有臨畢業的大學生。截至昨天,時間膠囊·學生篇徵集活動暫告一段落,我們在得到信主人的同意後,將陸續刊登一些信件節選與大家分享。
  • 時間膠囊到底是什麼呢
    由於時代的進步,時間膠囊有了專屬的博物館,雖然還是封存的,但是可以通過在線的方式看到自己的膠囊是什麼狀態。後來時間膠囊的概念被擴大,代表人類文明和特殊情感的物品也會被埋入地下,留待數千年後開啟。時間膠囊的發展歷程21世紀以來、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們人們發現了時間膠囊具有時代性的意義並且封存一些美好回憶本身也非常有趣,人們意識到在快速發展的今天更應該記錄一些點滴瞬間,期望時間膠囊可以把一些美好時光都封存,在未來的時候再打開,使得自己的人生更有儀式感。
  • 以信為舟 揚帆起航——新餘四中初一年級開展「寫一封信,寄給一年...
    近日,新餘四中初一年級開展寫給「寫一封信,寄給一年後的自己」主題活動。截止目前,2000餘名初一學生的信件已經成功「郵寄」。本次活動以「成長與夢想」為主題。同學們可通過紙質寫信的方式,寫下了自己新年目標和計劃,並以此激勵自我努力,實現夢想。這就像種下一顆夢想的種子,給它一年時間發芽、成長。據了解,這些信件將由各班班主任代為保管,封存一年。
  • 卡爾·薩根:八百萬年後的時間膠囊
    足以顯示人們對於未來充滿信心的,是紐約世博會上的一個時間膠囊。一些 1939 年的報紙、書刊和人造物品,被封在一個金屬的「時間膠囊」裡,埋入地下十幾米的深處,要在遙遠的紀元才會取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人們堅信未來將與今日大不相同,而未來的人們希望了解我們今天的生活,正如我們對於古代滿懷好奇。人們本能地渴望擁抱自己無緣見面的先輩和後人。
  • 利物浦在新訓練基地安置時間膠囊,預計2070年再次打開
    虎撲11月18日訊 據《太陽報》消息,利物浦在剛剛啟用的新訓練基地入口處埋下了一個鋼製的「時間膠囊」,並計劃於50年後打開。據悉,「時間膠囊」中存放著主帥克洛普的眼鏡、範戴克的籤名球鞋、門將阿利松的手套、球隊125周年紀念相冊以及紀念幣、附有全隊籤名的2019年歐冠決賽球衣、芬威集團寫給未來球迷的一封信以及一份紀念希爾斯堡慘案逝者的悼詞。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間膠囊」將於2070年被打開,屆時向未來的球迷講述球隊昔日的輝煌,同樣使未來的球迷始終銘記球隊的歷史。
  • 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你會寫什麼?
    《時代少年團》的弟弟們也是暴風成長,即將迎來新年,舞臺更帥了,老姐姐看得只想化身尖叫雞。還有不少跨界舞臺,看得我也是一愣一愣的。曾經擁有百萬直拍的「姐圈頂流」劉敏濤居然真跨界來唱歌了,往性感熱情佛朗明哥的曲風裡融入了專屬於劉敏濤姐姐自己的味道。
  • 郎平奪冠後給朋友寫了一封信|初心家書
    ——習近平中國女排以11連勝的戰績,收穫了第5個世界盃冠軍和第10個世界冠軍。習近平致電祝賀,稱讚她們「在比賽中不畏強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充分展現了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並希望她們「繼續保持昂揚鬥志,不驕不躁,再創佳績。」
  • 一枚被發現的時間膠囊,讓人深感不安
    你聽過「時間膠囊」的故事嗎?時間膠囊就是人們把一堆現代發明創造的有代表意義的物品裝入一個容器中,密封后深埋到地下。等到幾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後供那個時代的人們再挖掘出來研究用。2013年9月,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30年前埋入地下的「時間膠囊」被發掘。你也可以自己埋下一顆時間膠囊,規定多少年後才能打開。
  • 一起見證封存2020年生物塑化最高水平資料的時間膠囊
    自2016年江蘇南通擱淺抹香鯨送至大連,由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塑化製作後,這隻抹香鯨的動態就一直被大眾所牽掛。製作日記時間膠囊是指將現代發明創造的有代表性意義的物品裝入容器內,密封后深埋地下,並設置在一個未來能夠打開「時間膠囊」的時間。
  • 《中國新聲代5》播出時間 初心不變用音樂力量見證孩子成長
    來自海內外,天南地北的19個孩子將組建成3個班級,在接受專業音樂指導的同時,完成屬於自己的成長蛻變。在這個夏天為觀眾帶來新一輪的視聽盛宴,掀起一股新的「新聲代」熱潮。­  開播在即,節目表現備受期待­  《中國新聲代》以「零零後的孩子,唱新聲代的歌」為口號,關注少兒,關注中國音樂未來,前四季節目在播出後反響熱烈,被稱為是一檔「凝聚家庭力量」的少兒節目。
  • 他們在50多年前埋下的「時間膠囊」,預言了如今這個時代!
    1967年,蘇聯。那一年,蘇聯以政府的名義,在全國各地埋下了許多「時間膠囊」。這些「時間膠囊」裡,是人們寫給子孫後代的信,或者留給後世的照片等等,它們或者被封存在巨石當中,或者被封存在混凝土建築裡。期待日後有一天,能夠被後人打開。
  • 提前50年!北極冰下「時間膠囊」提前現身,融化速度將不可控
    在2018年,一群來自俄羅斯的遊客和環保組織成員,共同在北極的一處冰下,埋了一個時間膠囊,膠囊裡除了一些物品外,還有他們寫給未來人的一封信,表示如果未來有一天,當人們發現這個時間膠囊,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就意味著北極已經沒有冰了。
  • 英語美文欣賞:寫給未來的自己一封信(雙語)
    你也許以前試過給過去的自己寫信,向年輕時的自己傳授一些人生的智慧和觀點,你希望那時候的自己就能知道這些。現在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如果讓你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你會寫點什麼?   想像一下,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當5年後你打開那封信時,你會產生多少共鳴。這是實現目標的一種有用的輔助工具,因為當你給未來的自己寫信時,你會慢慢理清希望自己在人生旅途的那個特定時刻變成什麼樣子。
  • 看看提前幾十年現身的「時間膠囊」
    據埃菲社都柏林11月8日報導,2018年,一些俄羅斯遊客和活動人士在北極埋下一個時間膠囊,預計30年至50年後,該地區氣候變化導致的融冰將把這個時間膠囊帶到地球上的某地去。然而,未來比預想來得更早。報導稱,在對這個金屬圓柱體進行更仔細的分析時,他們發現上面用俄語寫著一句銘文,還標註著2018這個日期。報導還稱,他們將照片發給朋友,朋友告訴他們這句銘文直譯過來是「時間膠囊2018」,於是他們將時間膠囊帶回家。打開膠囊後,裡面有「旅行快照、詩歌、15封信、船用工具、旅行路線圖、菜單、杯墊以及紅酒瓶塞等」。
  • 張啟發院士給自己博士生寫的一封信:博士生每天工作12小時只是一個...
    不鑽研與自己課題密切相關的文獻,不把實驗室工作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不能算作一個名副其實的博士生。張啟發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寫一點專題讀書報告,其實是一個領域內進入角色的好方法。一篇不夠,可以連續寫幾篇,直到把與研究課題有關的方面較好地弄懂為止。
  • 一名實習醫生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
    不知道各位醫生是否還記得自己做實習醫生時的樣子?下面這篇文章是一名美國實習醫生寫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寫出了自己實習的艱難和對未來自己的期望。各位不妨也抽幾分鐘回憶一下自己實習的日子,想想自己犯過的錯、接受的幫助以及曾經對自己的期許。最初的夢想,你實現了嗎?
  • 製作一枚時間膠囊
    □唐子湉我們開始做關於「時間膠囊膠囊外歲月蹉跎、物是人非,膠囊裡安好如初,當某一天再打開膠囊,你會記得自己今天的模樣。那麼,如果你有這樣一個「時間膠囊」,會把什麼東西寄給未來?如果你是懷舊派這個年代的街拍記錄下這個年代的街頭風情和芸芸眾生的生活狀態。在未來進行對比:潮流和時尚發生了哪些改變?哪個年代的人笑得更舒朗?多年後的人們是否更懂得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