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被發現的時間膠囊,讓人深感不安

2020-11-12 小麥趣談世界趣事

你聽過「時間膠囊」的故事嗎?

時間膠囊就是人們把一堆現代發明創造的有代表意義的物品裝入一個容器中,密封后深埋到地下。等到幾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後供那個時代的人們再挖掘出來研究用

2013年9月,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30年前埋入地下的「時間膠囊」被發掘。你也可以自己埋下一顆時間膠囊,規定多少年後才能打開。


當然了,這個時間膠囊質量是非常好。因為要經過很多年的埋藏,所以它的防水,防腐蝕性都超強。

就在前幾天,一個埋藏於2018年的時間膠囊被發現了。而這枚時間膠囊的發現,讓所有人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2018年,一組船員開著號稱「輝煌半世紀」破冰船到了了北極圈。他們在一塊大浮冰下埋下了一枚時間膠囊。這枚金屬圓柱體裡裝有幾封信,幾首詩,照片,徽章,啤酒墊,菜單以及酒瓶塞子。

船員們當時想,也許在30甚至50年後,這枚時間膠囊才會被發現。然而,現實很殘酷。僅僅過了2年,這枚膠囊就浮出水面,被人發現了。而且還從北極圈漂到了2300英裡以外的愛爾蘭西北部海域。

11月5日,康納和蘇菲在愛爾蘭的多尼哥海域檢查海邊情況時,發現在不遠處的海灘上有個管子似的東西。

康納說:「我走過去一看,以為是一艘船掉下來的管子/撿起來一看,發現上面寫著字。我當時以為是枚炸彈!」


康納又仔細看了看,上面寫著日期2018年8月4日,把他嚇一跳。他想這可能是某人的骨灰,所以他沒有打開它。

康納的一個朋友的俄羅斯朋友看了這個東西後,告訴他這是一枚時間膠囊。康納打開後,發現裡面用俄語和英語寫的信。

信中這樣寫道:此時此刻,此地被冰雪覆蓋。如果你收到這封信,很不幸,這說明北極圈的冰不復存在。


康納通過信上的內容找到了寫信的人,是一位住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位叫Sveta 的Ins博主。康納通過視頻與Sveta取得了聯繫。

Sveta 說,當時他和一起的夥伴們把時間膠囊埋下時,本以為會在30或者50年後才會被人發現。沒想到,只過了2年就被找到了。

是啊,地球氣候正以驚人的速度變暖。在過去的十年間,北極圈的溫度上升了近1度,而且北極海冰面積也創下了41年來的最低值。

去年,格陵蘭島的冰原面積達到了最低值,相當於每分鐘融化100萬噸量。每年的降雪量已經不足以補充融化的冰量了。

一份自然氣候變化報告預測,北極圈海域的浮冰將在2035年徹底消失。

我讀到這條新聞後,感覺好可怕。人類如果再不採取措施,也許很快我們就會被洪水淹沒了。

相關焦點

  • 製作一枚時間膠囊
    □唐子湉我們開始做關於「時間膠囊膠囊外歲月蹉跎、物是人非,膠囊裡安好如初,當某一天再打開膠囊,你會記得自己今天的模樣。那麼,如果你有這樣一個「時間膠囊」,會把什麼東西寄給未來?如果你是懷舊派這個年代的街拍記錄下這個年代的街頭風情和芸芸眾生的生活狀態。在未來進行對比:潮流和時尚發生了哪些改變?哪個年代的人笑得更舒朗?多年後的人們是否更懂得享受生活?
  • 北極冰下「時間膠囊」提前現身,融化速度將不可控
    北極冰下「時間膠囊」提前現身提到北極,大家都能想到它是冰雪世界,對於很多人來說,北極都是一個遙遠的地方,但是,北極作為地球的一部分,和人類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在2018年,一群來自俄羅斯的遊客和環保組織成員,共同在北極的一處冰下,埋了一個時間膠囊,膠囊裡除了一些物品外,還有他們寫給未來人的一封信,表示如果未來有一天,當人們發現這個時間膠囊,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就意味著北極已經沒有冰了。
  • 「時間膠囊·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見證成長
    昨天,泉州市檔案館、鯉城區檔案館聯合海都報推出製作「時間膠囊」特別活動(泉州市檔案館推「時間膠囊」活動 給5年後的自己寫封信),引起眾多網友關注,特別是大學生們,紛紛來信來電報名。  華僑大學大四學生林燦輝來電向我們袒露心扉,臨近畢業季,可自己卻未能順利畢業,看著身邊同學紛紛開始人生的新階段,自己連工作都沒著落,難以渡過這個坎,對未來深感迷惘。他希望給5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為自己定下奮鬥的目標,激勵自己。  昨天,不少讀者致電我們,也希望參加「時間膠囊」活動。
  • 時間膠囊到底是什麼呢
    時間膠囊的介紹時間膠囊,也被叫做「時間慢遞」,顧名思義就是把現在的東西慢慢的寄到未知的遙遠的未來,只不過在寄的過程中用可以保證物品保存良好的時間膠囊進行封存,時間膠囊可大可小,小到放一張紙條,大的可以放一件玩具,又或者其他物件
  • 50年前的這五封信,來自蘇聯1967年封藏的時間膠囊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一批蘇聯在1967年封藏起來的時間膠囊被打開了,這是在十月革命50周年之際當時蘇聯各地的人們給後代們留下的信息。它的最高端是一枚飛向太空的宇宙船飛,整個紀念碑酷似宇宙火箭上天時的壯觀場面。這個紀念碑也出現在1967年「十月革命」50周年10戈比紀念幣上。
  • ​大阪城的時間膠囊是什麼?
    這個時間膠囊叫「時間膠囊1號」(以下簡稱膠囊1號),在它不鏽鋼的表面印著「TIME CAPSULEEXPO70 NO1」的字樣。八天後,另一個和「膠囊1號」完全一樣的「膠囊2號」,也被埋在了這裡。這兩個時間膠囊其實是由松下電器和日本的每日新聞社共同策劃製作的,當時正值大阪的世博會舉行之際,所以時間膠囊其實是作為世博會當中的一個策劃項目而實施的。
  • 《崩壞3》時間膠囊活動有什麼技巧 時間膠囊活動玩法攻略
    導 讀 崩壞3在近期推出了時間膠囊的活動,那麼這一活動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呢?
  • 給未來寫一封信交給「時間膠囊」慢遞
    將它們放入「時間膠囊」,讓它將見證你的成長曆程吧。近年來,在大學校園裡,「時間膠囊」活動在校園內陸續興起,如由華南理工大學學生組織每年在畢業季組織的「時間膠囊」活動,就引起了很多同學的反響。不過,裝著同學們信物的時間膠囊並非真的要埋在地下,而是被工作人員集中封存在一個地方,李朝峰告訴記者,活動一般每年都會組織,但是否需要掩埋「時間膠囊」,我們還有很多的問題要考慮,「所以我們採取了另一種方式,就是利用『時間膠囊』概念來組織系列的畢業季活動,但沒有真正將『時間膠囊』埋在地下的環節,我們嘗試以『慢遞』形式(即約定未來某一時間寄回給原信物的主人)來開展這些活動,隨著條件的成熟,這些方式都會進一步改善
  • ...膠囊被融化的北極冰川帶入海中,並在短短兩年內漂浮了4000多...
    2020-11-09 01:05:34來源:FX168 【愛爾蘭發現北極時間膠囊】近日,兩名衝浪者在愛爾蘭西海岸發現了一枚時間膠囊,上面還用俄語刻著「時間膠囊2018年」。
  • 寶石之魅-時間膠囊「琥珀」
    而這隻蚊子,則是來自於一枚琥珀。當然,科幻電影只是虛構的故事而已,通過基因技術復活恐龍還不現實,但關於琥珀的故事卻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琥珀,究竟是什麼東西呢?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著不同的傳說。最初的觀點是,琥珀的形成與陽光有關,當強烈的大陽光照射在地面上,烘烤著大地,就像人身上出汗樣、大地也被烤得冒油,然後這些油被海洋的潮汐帶走,併集中出現在某些海岸邊,所以琥珀有「太陽石」之稱。再後來,人們才慢慢搞明白,琥珀是幾千萬年前松柏科植物分泌的樹脂被掩埋於地下經石化作用而變成的透明化石。
  • 他們在50多年前埋下的「時間膠囊」,預言了如今這個時代!
    那一年,蘇聯以政府的名義,在全國各地埋下了許多「時間膠囊」。這些「時間膠囊」裡,是人們寫給子孫後代的信,或者留給後世的照片等等,它們或者被封存在巨石當中,或者被封存在混凝土建築裡。期待日後有一天,能夠被後人打開。50年後,俄羅斯人,履行了前輩的囑託,打開了時間膠囊。這50年,一半屬於蘇聯,一半屬於俄羅斯。
  • 中國登月引外媒關注:日本反思美國深感不安
    北京時間15日晚,「嫦娥三號」探測器的著陸器和巡視器順利實現互拍,標誌著中國「嫦娥三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日本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嫦娥」成功落月,「玉兔」上路探險,稱中國的航天技術已全面超越日本,並已令美國警惕。
  • 北極出現「時間膠囊」,科學家卻高興不起來!
    北極的時間膠囊就在前段時間,有兩名衝浪愛好者在愛爾蘭的海灘上就發現了一個時間膠囊,這個時間膠囊是在2018年被遊客埋藏在北極的,在我們看來這樣的事情實在太過夢幻了,把時間膠囊埋藏在冰雪世界中,實在讓人有些嚮往,這件事情傳播到了網絡上也鬧得沸沸揚揚,但是科學家在看到了這則新聞後卻並不開心,他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
  • 看看提前幾十年現身的「時間膠囊」
    據埃菲社都柏林11月8日報導,2018年,一些俄羅斯遊客和活動人士在北極埋下一個時間膠囊,預計30年至50年後,該地區氣候變化導致的融冰將把這個時間膠囊帶到地球上的某地去。然而,未來比預想來得更早。本周,「這個奇怪的裝置」在愛爾蘭多尼戈爾郡海灘被兩名年輕的衝浪運動員康納·麥克洛裡和索菲·柯倫發現,當時他們正沿著海岸散步。麥克洛裡在接受埃菲社記者採訪時說:「當時我們正在圭多爾海灘上散步,觀察海浪的情況,突然我們看見一個做工優良、閃閃發光的金屬圓柱體,圓柱體外面有螺絲。」麥克洛裡說,一開始他們以為是顆炸彈。
  • 愛爾蘭發現「時光膠囊」, 它來自2018年的北極, 意味著什麼!
    ,有兩名小夥子在愛爾蘭的沙灘上,意外發現了一個「時光膠囊」,什麼叫做時光膠囊?一些電視劇或者電影當中,如果兩位主人公一旦分開的時候,他們會將兩個帶有意義的紀念品分別送給兩位,在愛爾蘭發現的實況膠囊,是在2018年一名旅客留在北極,在北極的膠囊為何會出現在愛爾蘭呢?這又是什麼情況?
  • 張夢陽「膠囊」系列在京展出,隱喻大眾文化的焦慮與文明發展困境
    作品鮮豔的顏色和剔透的質感,經由視覺表現似乎帶來了即時的愉悅和精神上的迷幻,但這並不能掩蓋「膠囊」自身的空殼化和空洞的屬性。這種衝突感是藝術家有意營造的,「我強調了膠囊如糖果般豐富豔麗的色彩,使其與作品主題投射出的不安形成強烈的對比。純度較高的、波普化的色彩容易讓人感到放鬆,但當其與藥物這樣嚴肅並有著複雜心理投射的主題結合在一起時,或許會重新讓觀者感覺警惕。」
  • 卡爾·薩根:八百萬年後的時間膠囊
    足以顯示人們對於未來充滿信心的,是紐約世博會上的一個時間膠囊。一些 1939 年的報紙、書刊和人造物品,被封在一個金屬的「時間膠囊」裡,埋入地下十幾米的深處,要在遙遠的紀元才會取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人們堅信未來將與今日大不相同,而未來的人們希望了解我們今天的生活,正如我們對於古代滿懷好奇。人們本能地渴望擁抱自己無緣見面的先輩和後人。
  • 「時間膠囊」:十年後開啟塵封記憶 見證時光軌跡
    中新網吉林新聞5月20日電 (孫博妍)19日,「時間膠囊」主題活動在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圖書館舉行,師生們在校園裡埋下了承載希望與寄語的「時間膠囊」,相約十年後,共同開啟塵封的記憶,見證時光的軌跡。
  • 美國「時間膠囊」之家鎖住時間半世紀
    美國「時間膠囊」之家鎖住時間半世紀 2019-05-06 03:00
  • 太平洋深處是氣候的時間膠囊
    更重要的是,這一海洋學的時間膠囊或許能幫助減弱當前由人類驅動的變暖。  海洋是一個巨大的熱量儲存庫,吸收了約90%的人類所致氣候變化產生的變暖。不過,這種熱量並未均勻、迅速地滲透進海洋深處。作為被稱為溫鹽環流的全球洋流網絡的一部分,北大西洋表面的冷水「俯衝」到深處,並且在好幾個世紀的時間裡蜿蜒流至北太平洋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