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納馬誇蘭(非洲西南部的一個地區)漫長而炎熱的夏季行將結束之際,秋天的第一場大雨將光禿禿的土地變成了泥濘的沼澤。幾個星期以後,繁花鋪滿大地,風景變成了由多年生植物組成的五彩繽紛的花的海洋。
多年生植物是生長期在兩年以上的開花植物。樹木、灌木和攀緣植物都是長命的木質多年生植物。其他的多年生植物有草類植物、鱗莖植物、球莖植物和塊莖植物,它們沒有木質莖,而是擁有更加纖維化或者甚至非常柔軟的莖。它們可以分為兩類:草本多年生植物通過躲在地下休眠,應對夏天的乾旱或者冬天的嚴寒。當天氣條件轉好時,它們又重新開始生長,並在天氣惡化再次轉入地下休眠之前開花、結種。長綠多年生植物並不會在每年凋零死亡,但它們一般會在惡劣的天氣狀況下經歷一段休眠期。
多年生植物一般都是生命力頑強的植物,能抵禦害蟲和疾病的侵襲。它們生長在各種環境中,大小和形態也是多種多樣的。花的顏色也一應俱全,很多溫帶地區的多年生植物從早春開花到晚秋結束,而在貧瘠的熱帶地區的多年生植物則從初秋開花到次年晚春結束。
和很多地中海地區的植物一樣,在進化中,這些卡爾杜斯薊已經能夠適應、並在漫長而炎熱的夏季生存下來。銀色的葉子能夠大量反射陽光輻射,而堅硬、狹窄的葉片形狀有利於保持水分。
南非納馬誇蘭的灌木叢林地原本是土褐色的,經歷了幾場冬雨後,林地上長出了很多植物,有橘子、紫色的紫苑,以及灰毛菊屬的雛菊等,顏色因此變得斑駁陸離。
早春時節,在北美氣溫暖和的地區,金緣葉金光菊從肉質根上抽出很多叢生的枝條。到了仲夏,它們的頂部長滿黃色的複合花。這些花有一圈黃色花瓣,中間被更細小的棕紫色花瓣(小花)組成的「圓錐」形圖案環繞著。
由於有豐富的降雨和穩定的溼度,熱帶地區的一些非木質多年生植物會終年不斷地開花、生長。例如附生植物生活在空氣潮溼的雨林地區,它們生長在離地面很高的地方,棲息在頂層樹冠的枝條和葉片上,它們在那裡能沐浴溫暖的陽光。蘭花通過氣生根吸收溼氣和養分,而鳳梨則從在它們葉子中心匯集而成的小水塘裡獲得養分。
極少有多年生植物能生活在雨林地被那微弱的光線條件下。大葉喜陰植物和寄生植物是少數的例外。在加裡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的森林裡,大花草植物從它們的宿主(寄主)那裡竊取生命所需的全部養分。這些寄生植物生活在藤蔓植物裡面,並長有像真菌一樣的網狀絲。它們將獲得的所有能量都用來開花,這些巨大的花朵直徑可達80釐米。
當這些花朵首次在藤蔓植物上出現時,它們看起來就像是紅色的甘藍。在開花的日子裡,它們展開五個萼片。這些萼片環繞在花朵上一個如巨穴般的孔洞旁,而植物的生殖器官就置於這個孔穴裡面。這些花朵聞起來像腐肉的味道,並吸引著蒼蠅。蒼蠅就像傳花授粉的媒介,將它們的花粉從雄性花朵帶到雌性花朵那裡。
附生植物,就像這些鳳梨科植物,在宿主粗糙的樹皮上比在光滑的樹皮上能獲得更牢固的立足點。成熟樹木的枝條和上面的樹幹上,常常承載著數百株附生植物。
這種毛蕊花屬植物長著高高的枝狀花穗,展開的葉片像圓形的花飾,顯得很莊嚴。許多毛蕊花屬植物都是短命的、結一次果的植物——它們通常會先生長几年,然後開花、結果,再隨之死亡。
和很多高山多年生植物一樣,這種銀蓮花低矮地叢生在一起。它們通過鬚根將自己穩穩地固定在原地。整個夏天,它們都開著乳白色的杯狀花朵。
微信號 :少兒科普讀物
讓科普融入生活,
日積月累,寓教於樂